广州市小学数学学科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4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四单元比第五单元圆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第九单元总复习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课题:分数乘法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感受分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 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整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观察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出示生日会分蛋糕情境图)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生日时一般都要吃蛋糕,如果每个人吃72个蛋糕,你知道这72表示的意思吗? (72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7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这学期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 二、探索新知1.投影出示例题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92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92表示什么。
指明回答:92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
(实际上就是求3个92是多少。
)2.学生独立列加法算式解答。
92+92+92=96=32(个) 3.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
(1)提问:这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都相同。
) (2)追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启发学生得出:3个92相加,用乘法表示是92×3或3×92。
广州市小学数学学科第二届青年教师解题比赛初赛试题(时间:2008年4月日,时量:90分钟)组别:区:学校:姓名:题号第一大题第二大题总分得分一、填空题【第1~6题每小题5分,第7~12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计90分】1.计算:=。
2.将化成循环小数,小数点后第2008位上的数字是 。
3.实验小学的学生乘汽车外出旅游,如果每车坐65人,则有5人无车可乘;如果每车多坐5人,则可少用一辆车。
那么,外出旅游的学生有 人。
4.用绳子三折量水深,水面以上部分绳长13米;如果绳子五折量,则水面以上部分长3米,那么水深是 米。
图15.如图1:P为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中的任一点,将P和AD、BC的三等分点,AB、CD二等分点及B、D分别相连。
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口袋里装有42个红球,15个黄球,20个绿球,14个白球,9个黑球。
那么至少要摸出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15个球的颜色是相同的。
7.有一个整数除300,262,205所得的余数相同,则这个整数最大是 。
8.如图2,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0,那么图3图2∠AOC+∠DOB的度数为度。
9.如图3,长方形中的24个方格都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则图中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0.在统计学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可以称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下面给出一批数据,请挑选适当的代表。
(1)在一个20人的班级中,他们在某学期出勤的天数是:7人未缺课,6人缺课1天,4人缺课2天,2人缺课3天,1人缺课90天。
试确定该班学生该学期的缺课天数。
(选取:)(2)确定你所在班级中同学身高的代表,如果是为了:①体格检查,②服装推销。
(①选取:②选取:)(3)一个生产小组有15个工人,每人每天生产某零件数目分别是6,6,7,7,7,8,8,8,8,8,9,11,12,12,18。
欲使多数人超额生产,每日生产定额(标准日产量)就为多少?(选取:)11.一家机密文件碎纸公司有许多位雇员,这些雇员在输送带前排成一列,分别编号为1,2,3,…,老板接到将一张文件撕碎的任务,他把这份文件撕成5块后交给第1号雇员。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三角形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八单元统计营养午餐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十单元总复习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四(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85.7,合格率为97.6%,优秀率为58.7%。
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
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
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一)教学内容包括:1.四则运算 2.观察物体(二) 3.运算定律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三角形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图形的运动(二) 8.统计 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0.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
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
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
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
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师准备计数器,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一、复习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先四人小组讨论,在汇报,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广州市小学数学学科优秀科组申报表区(县级市):广州从化市学校:从化市河滨小学科组长:吴立社邓蝶英学校通信地址:从化市城中路2号邮箱:******************学校联系电话:87968970填表时间:二○○六年五月八日546666 6填表说明1.表中所有材料和数据均应取自2003年9月至2006年4月(超出此段时间的材料和数据无效)。
2.表1至表10中各项内容,除评分表中的“审核”外,均由科组自行填写。
要求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各项得分要与“评选标准”所给分数一致,不得自行更改。
3.在注明要“学校盖章”的栏目,均应加盖学校公章。
否则,申请无效。
4.申报表一律要求用A4纸打印填报,于左侧装订成册,一式6份。
(一份原件,另五份可用A4纸复印。
该申报表可直接从“http://ps_”网站下载)。
6666 6表1 科组成员基本情况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最高学历(学位)最高学历毕业院校及学制最高学历毕业时间职 称小学数学教龄黎淑红 女1978、11本科广州广播电视大学2006、1小学数学一级9黄紫莹女1977、8本科广州广播电视大学2005、7小学数学一级9李结华女1976、9大专广州广播电视大学2003、7、小学数学一级10欧桂芳女1982、11大专广州市师范学校2003、7员级3余红女1960、12 中专海南占县师范学校1985、7小学数学高级25郭绮丽女1980、9中专广州二师1996、6小学数学一级7黄光强男1966、3大专四川广播电视大学1991、6小学数学高级22邓蝶英女1972、12大专华南师范大学2000、12小学数学高级14欧阳东男1980、9大专广州大学2002、6小学数学一级4黄国彪男1979 、5 本科湖北工业大学2004、6 小学一级5吴立社男1976.11大专华南师范大学2002、7小学数学一级12江石娇女1971、8 大专广州广播电视大学2003、7小学数学高级18 詹玉玲女1959、10中专广东澄海师范1982、7小学数学高级29钟少英女1962、11大专仲恺农学院1988、7中学数学一级27吴燕贞女1978、10大专广州广播电视大学2001、7小学数学一级9张昔儿女1979、1大专广州大学2002、7小学数学一级4梁少颜女1972、1大专中央电大2000、7小学数学高级16542366666陈溪承男1962.07大专广东教育学院1996、3小学语文高级25禤卫平男1978、5大专华南师范大学2002、7小学数学高级9表2科组成员进修课程情况(表中“进修内容”指三年内参加各类培训班、学历进修情况等)其他进修和培训情况姓 名三年内是否完成继续教育所规定的学时(分)进修内容进修时间黎淑红 完成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班 广州市农村地区骨干教师培训班职称计算机考核、学历进修2005.8.21-8.242005.4.282005.52004--2006黄紫莹完成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班 学历进修2005.8.21-8.242003--2005李结华完成小学数学教师职务培训班(太平)2004.82005.3欧桂芳完成小学新教师培训2005.8.21-8.24余红完成小学数学教师职务培训(9)班 2004.8郭绮丽完成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班广州市农村地区骨干教师培训班从化市骨干教师培训班2005.8.21-8.242005.4.282004.9-现在黄光强完成小学数学教师职务培训(9)班 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班 2004.8.19-8.222005.8邓蝶英完成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班小学数学教师职务培训(9)班 从化市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2004.8.19-8.222004.82001.10-2003.10欧阳东完成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2005.8.21-8.24542366666学历进修2005-现在黄国彪完成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班学历进修2005.8.21-8.242003-2004吴立社完成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班专业技术权益保护法职称计算机考核从化市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学校计算机培训班广州市农村地区骨干教师培训班2005.8.21-8.242004.3-42004.52004.9-现在2004.3-52005.4.28江石娇完成小学数学教师职务培训(2)班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班学历进修2004.72005.8.21-8.242004-2006詹玉玲完成小学数学教师职务培训(9)班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班学校计算机培训班2004.82005.8.21-8.242004.3-5钟少英完成小学数学教师职务培训(9)班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班学校计算机培训班2004.82005.8.21-8.242004.3-5吴燕贞完成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班学校计算机培训班从化市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2005.82004.3-52001.10-2003.10张昔儿完成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班“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教练员培训、2005.8.21-8.242005.8542366666 6梁少颜完成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班学校计算机培训班从化市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2003、72004.3-52004.9-现在陈溪承完成小小学数学教师职务培训(9)班、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班2004.82005.8.21-8.24表3 科组及科组成员获区级以上表彰情况(包括三年来科组或科组成员区级以上获劳动模范、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三等功以上、教坛新秀、先进工作者、十佳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
秋季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时安排一、准备课(2课时)二、位置(2课时)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1.1~5的认识……………………………………………………… 6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1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四、认识图形(一)(2课时)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7课时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3课时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3课时整理和复习…………………………………………………………… 2课时六、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2课时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课时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七、认识钟表(2课时)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1.9加几……………………………………………………………… 3课时2.8、7、6加几……………………………………………………… 2课时3.5、4、3、2加几………………………………………………… 4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九、总复习…………………………………………………………… 4课时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一课时: 数一数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本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
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广东省广州市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学期人教版期末考试(培优卷)完整试卷一、填一填(共10小题,28分) (共10题)第(1)题看图写数,并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题我会数。
( )( )( )( )第(3)题哪根带子短?画“”△.第(4)题看图写数。
( ) ( ) ( ) ( ) ( )第(5)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 )=10 4+( )=9 8-( )=3 ( )-4=39-( )=0 ( )+2=6 ( )+10=10 ( )+5=10第(6)题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 );2个十是( )。
第(7)题写数。
第(8)题把上面数字填写完整。
其中最大的数是();排在11左边的数是()。
第(9)题写数,画珠。
第(10)题在括号里填上“>”“<”或“=”。
11( )3+8 9( )109+9( )16+1 18-8( )8二、轻松选择(共4题,12分) (共4题)第(1)题和17比较接近的数是()。
A.9B.10C.18第(2)题在少的后面画“√”.第(3)题下图有()颗葡萄。
A.10B.12C.15第(4)题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和第二位分别是()。
A.个,十B.个,个C.十,个三、算一算(共4题,32分) (共4题)第(1)题我会看图列式计算。
(块)第(2)题计算。
第(3)题直接写出得数。
3+2= 5-3= 4+1= 6-6= 1+5=7-0= 6-2= 5+2= 7-3= 2+4=2+=5 7-=1 +4=6 -3=5 0+7=第(4)题直接写出得数。
9-6= 8+2= 8-8= 4+5-3= 6+0+4=5+2= 6-4= 7+3= 5-5+2= 8-5-1=四、解答题(共4题,28分) (共4题)第(1)题先画满10个,再填一填。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广州市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按照国家统一的教育大纲进行,分为小学、初中两个阶段。
下面将介绍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的主要内容。
一、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广州市小学共设有8个年级,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音乐、美术、劳技、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等学科。
以下是具体的课程安排及课时安排:1.语文:每周7节课,包括语文、阅读、写作、品德与生活等内容。
2.数学:每周5节课,包括数与式、量与度、图形与几何、数据与概率等内容。
3.英语:每周4节课,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培养。
4.科学:每周3节课,包括自然与生活、动植物、物质与能量等内容。
5.体育:每周3节课,包括体育锻炼、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等。
6.音乐:每周2节课,包括音乐知识、音乐鉴赏和音乐表演等。
7.美术:每周2节课,包括美术基础、美术技能和美术鉴赏等。
8.劳技:每周1节课,包括手工、实验、农艺和劳动等。
9.道德与法治:每周1节课,包括社会道德、法律法规、安全教育等。
10.信息技术:每周1节课,包括电脑基础知识、应用软件和网络应用等。
二、初中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广州市初中共设有3个年级,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
以下是具体的课程安排及课时安排:1.语文:每周4节课,包括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表达等内容。
2.数学:每周4节课,包括数与代数、图与几何、函数与方程、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3.英语:每周5节课,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培养。
4.物理:每周2节课,包括物理基础、力学、光学、电学等内容。
5.化学:每周2节课,包括化学基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化学反应与能量等内容。
6.生物:每周2节课,包括生物基础、植物与动物、人体与健康等内容。
7.政治:每周2节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内容。
8.历史:每周2节课,包括历史基础知识、历史事件与变革等内容。
广州市小学数学学科第五届教师解题比赛初 赛 试 题(时间:2010年11月26日,时量:90分钟)组别: 区: 学校: 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计10分】1.小兰为一个科学实验养殖了一棵豆科植物。
下列计量单位中最适合于测量豆科植物生长的高度是( )。
A .升B .米C .千克D .厘米2.下列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从左到右每次发生的变化是( )。
A .加倍B .减去6个C .减去3个D .减少一半3.如图①为某一个湖泊的地图:每一个方块“□”代表1平方千米,该湖泊的面积大约是( )。
A .60至65平方千米B .30至35平方千米C .15至20平方千米D .5至10平方千米4.小红要制作一个钥匙环(一条皮线配一颗珠子),她将3种颜色(红、蓝、黄)的小珠子用皮线串起来,皮线有两种颜色(黑和白)可供选择,那么总共有( )种不同的颜色组合方式制作钥匙环。
A .8B .6C .4D .25.一个几何图形有4条边首尾连接,两条是平行的,两条边长相等,有两个内角小于90°,这个图形应该是()。
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五边形D .梯形二、填空题一(以下各题均为数学教材中的原题,请你解答)【每题4分,本大题共计24分】6.有5分、1角、5角、1元的硬币各一枚,每次从中任取两枚,取出的钱共有 种情况。
图①7.6根胡萝卜换2根大萝卜,9根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
6棵大白菜换 根胡萝卜。
8.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
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报 。
9.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级学生排成一个实心方阵,已知最外层每边站了15人,最外层一共有 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 名学生。
10.有15盒饼干,其中的14盒质量相同,另有1盒少了几块。
如果能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就一定可以找出这盒饼干。
11.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2张王牌,在剩下的52张牌中任意取出 张,才能保证至少有2张是同花色的。
图3广州市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届教师解题比赛题号 第一大题第二大题总分 得分一、填空题【第1~6题每小题5分,第7~12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计90分】1.几个小朋友排成一圈,从小军开始顺时针数到小明是第18,逆时针数到小明是22,一圈共有 个小朋友。
2.河里有一行白鹅,2只前面有2只,2只后面有2只,2只中间有2只,那么最少有 只白鹅。
3.计算:2009×20082007-2007×20082009= 。
4.如右图1,正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120平方米,那么阴影部分(正三角形)的面积是 。
5.(这是数学教材(六上)《数学广角》中的一道练习题)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船每条坐6人,小船每条坐4人,那么租了大船 条,租了小船 条。
6.有大、小两堆苹果,取较大一堆苹果的32和较小一堆苹果的75放在一起是13千克,那么这两堆苹果合在一起至少有 千克(整数)。
7.一个六位数6285□□,除以7余4,但能被11整除,那么这个六位数的末两位数是 。
8.对循环小数••720.0与••653841.0的乘积取近似值,要求保留一百位小数。
那么,这个近似小数的最后一个数字是 。
9.如图2:△OEF 中,△OAB ,△ABC, △BCD ,△CDE ,△DEF 的面积都等于1。
那么,阴影△CDF 的面积为。
10.如图3:沿直线将一个长方形剪掉一个角后形成一个五边形,已知这个五边形5条边的长度分别是5厘米、9厘米、13厘米、14厘米、AB图1图2图417厘米(未必是按顺序的)。
这个五边形的面积最大是 平方厘米。
11.有一只青蛙位于一条东西向的直线上,每次能够选择向东跳(+)也能够选择向西跳(-)。
青蛙第一次跳12cm ,第二次跳22cm ,第三次跳32cm ,…,第十八次跳182cm ,第十九次跳192cm 。
若跳完这19次后,青蛙必须到达位于原来位置东方2008cm 处。
假设青蛙完成此任务的方案中最后一次向西跳的距离是2n cm ,那么所有可能的n 值中的最小值是 。
广州市小学数学学科首届青年教师解题竞赛初 赛 试题(时刻:2007年6月9日上午,时量:90分钟)一、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第1~6题每小题5分,第7~12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计90分】1. 将1~8-2.计算(答数用分数表示):741301.103237.0409÷⨯⎪⎭⎫ ⎝⎛+ = 。
3.甲用40秒可绕一环形跑道跑一圈。
乙反方向跑,每隔15秒与甲相遇一次。
求乙跑一圈所用的时刻是 秒。
解:设乙跑一圈所用的时刻是x 秒。
则乙每秒跑x 1周。
甲用40秒跑完一圈,每秒跑401周。
问题变成甲乙两人沿跑道反向跑,当一次相遇后再过15秒会再次相遇。
于是有1511401=+x ,解得x =24,即乙跑一圈所用的时刻是24秒。
4.有一只小蚂蚁在一根弹性充分好的橡皮筋上的A 点,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向前爬行。
从小蚂蚁开始爬行的时候算起,橡皮筋在第2秒、第4秒、第6秒、第8秒、第10秒、……时均匀的伸长为原先的2倍。
那么,在第9秒时,这只小蚂蚁离A 点 厘米。
4.解:小蚂蚁每2秒爬2厘米,第9秒时离A 点{[(2×2+2)×2+2]×2+2}×2+1={[6×2+2]×2+2}×2+1={14×2+2}×2+1= 30×2+1=61(厘米)。
5.有一次考试共20题,记分方式是:做对第K 题得K (K =一、二、3、…、20)分;做错第K 题则倒扣K 分。
小华做了所有题,得分为100分。
那么小华最多做对了 题。
5. 解:因为若全做对,应得总分为:1+2+3+…+20=210分,而小华做了所有的题,得100分,故倒扣了(210-100)÷2=55分,要使答对题目最多,则答错题目数应是最小。
由于17+18+20=55,故小华最多做对17道题目。
6.某工厂加工配套的机械零件要通过三道工序。
广州市小学数学学科
开展第二届广州市小学数学“十佳青年教师”评选活动工作方案
为发掘和培养我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中的拔尖人才,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机制,充分调动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投身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进我市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广州市教研室数学学科和广州市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决定在我市开展第二届广州市小学数学“十佳青年教师”评选活动。
一、评选对象
广州市市属和区属各公立或民办小学中的优秀青年数学教师(年龄不超过40岁)。
已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广州市名教师、首届广州市小学数学十佳青年教师的不再参评。
二、评选的基本条件
1.政治表现
(1)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3)谦虚谨慎,与同事和谐相处。
(4)积极参与进修学习,工作有创新意识。
2.教学表现(主要参考2009.1~2012.3期间)
(1)教学质量好;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优扶差工作成效明显。
(2)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撰写的教学论文(含教学案例)在区级以上(含区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须经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室或小数会主办的有关评选)。
(3)数学学科知识扎实,曾参加由市小学教学研究会举办的广州市教师解题比赛并获奖;或辅导学生参加“华杯赛”(或广州市奥校入学试)成绩突出。
(4)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曾执教区级(含区级)以上的公开课或参加赛课(由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室或小数会主办)并获得良好成绩。
(5)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独立承担学科组教学课题研究或参与校级以上(含校级)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但须是课题核心组成员),并取得成效(区级以上课题须有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室或小数会的立项证书和结题证书)。
(6)城镇学校教师必须有到农村地域学校或薄弱学校帮扶支教工作的经历。
三、评选办法:推荐+综合考评
(一)推荐
1.2012年4月各区按条件进行十佳青年教师候选人的推选。
2. 2012年4月23日前各区向市教研室数学科和市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推荐3名候选人,提交候选人的材料(含推荐表、教学论文一篇和证明材料,报送材料要求见附件1、2、3),迟交作放弃参评处理。
(二)综合考评
2012年5月由市评选工作小组对各区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查和评选。
1.材料考察:对各区推荐的候选人进行材料考察和论文评分,确定20名入围人选。
2.业务考查:对20名入围候选人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进行笔试考核,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1)综合测评:候选人独立完成含数学解题、练习题(组)设计、教学案例点评等内容的笔试题;时间15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