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综合实验---物候期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4
物候观测实验报告物候观测实验报告引言:物候观测是一种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现象,来研究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植物的物候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来了解气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方法:本实验选择了三种常见的植物:樱花、向日葵和柳树。
我们在实验开始前,先进行了对这三种植物的背景知识的学习,并了解了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物候现象。
然后,我们在每个植物的生长环境中设置了观测点,每天固定时间对植物的生长状态进行观察和记录。
实验结果:1. 樱花:樱花是一种早春开花的植物,我们观察到在气温回升、春季来临时,樱花开始发芽并逐渐开放。
我们记录了樱花的开花时间、花瓣颜色和花朵数量。
结果显示,樱花的开花时间与气温的升高有关,当气温达到一定水平时,樱花会迅速开放。
2. 向日葵:向日葵是夏季开花的植物,我们观察到向日葵的物候现象主要与日照时间和温度有关。
向日葵会随着太阳的运动而转动,使花朵始终面向太阳。
我们记录了向日葵的转动角度和花朵的开放情况。
结果显示,向日葵的转动角度与日照时间和温度有关,当日照时间较长、温度较高时,向日葵的转动角度较大。
3. 柳树:柳树是一种常绿植物,我们观察到柳树的物候现象主要与气温和水分有关。
在干旱季节,柳树的叶子会变黄并逐渐脱落;而在雨季,柳树的叶子会重新长出并呈现出翠绿色。
我们记录了柳树的叶子颜色和叶子数量。
结果显示,柳树的叶子颜色和叶子数量与气温和水分的变化密切相关。
实验讨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气温对植物的物候现象有显著影响。
樱花的开花时间与气温的升高有关,向日葵的转动角度也与温度有关。
2. 日照时间对植物的物候现象也有影响。
向日葵会随着太阳的运动而转动,使花朵始终面向太阳。
3. 水分对植物的物候现象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柳树的叶子颜色和叶子数量与水分的变化密切相关。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记录,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的物候现象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一、引言物候观察是指通过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中与季节变化相关的现象,来了解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
物候观察实验旨在通过对植物物候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研究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物候观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研究植物物候现象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3. 分析和总结物候观察实验的结果,探讨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选择观察对象: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植物,如樱花、杜鹃花等;2. 确定观察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如公园、校园等;3. 开展观察工作:每天定时前往观察地点,记录植物的生长状态、花期、结果期等物候现象;4. 记录数据:使用表格或记录本,准确记录每次观察的日期、时间和观察到的物候现象;5. 数据处理:根据观察数据,绘制物候图谱,分析物候现象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1. 樱花物候观察结果:观察期间,樱花的花骨朵逐渐膨大,花苞颜色由绿色变为粉红色,最终盛开成花。
观察表明,樱花的开花时间与气温的升高有关,气温越高,樱花开花越早;2. 杜鹃花物候观察结果:观察期间,杜鹃花的花蕾逐渐膨大,花苞颜色由绿色变为红色,最终盛开成花。
观察表明,杜鹃花的开花时间与日照时长有关,日照时长越长,杜鹃花开花越早。
五、实验分析通过对樱花和杜鹃花的物候观察,我们可以看出气温和日照时长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开花时间具有重要影响。
在气温升高和日照时长增加的情况下,植物生长加快,开花时间提前,反之则延迟。
这表明植物的生理活动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植物通过对气候变化做出相应的生理调节。
六、实验总结物候观察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研究气候变化对生物影响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和开花过程,我们可以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物候观察实验也增加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培养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精神。
七、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植物物候观察实验报告[D]. 北京:北京大学, 2018.2. 王五, 赵六. 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研究[J]. 植物学报, 2019, 56(3): 123-135.。
要求:1.每人10种植物,根据调查表详细填写;2.所调查的植物可从后面表格中选择,亦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选择(六)园林树木物候期观察一、实验目的物候期的观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随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观察记载园林树木器官相应的生长发育进程。
在园林植物科研或生产上,均要进行物候期的观察,积累资料,进行比较,作为植物选择、配植、养护管理时的技术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直尺、温度计、放大镜、记录本等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园林树木物候期观察要点园林树木年生长周期可划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而物候期的观察着重生长期的变化。
其观察记载的主要内容有:芽萌动、展叶、开花、果实成熟、落叶等。
具体到个别树种,物候期还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记载方法,甚至在每个物候内亦根据试验要求,分出更细微的物候期。
观察时各树种间物候期的划分界线要明确,标准要统一。
在具体观察时应附图说明,以便参考比较。
(1)叶芽的观察芽萌动期:芽开始膨大,鳞片已松动露白。
开绽期:露出幼叶,鳞片开始脱落。
(2)叶的观察展叶期:全树萌发的叶芽中有25%的芽的第一片叶展开。
叶幕出现期:85%以上幼叶展开结束,初期叶幕形成。
叶片生长期:从展叶后到停止生长的期间。
要定树、定枝、定期观察。
叶片变色期:秋季正常生长的植株叶片变黄或变红。
落叶期:全树有5%的叶片正常脱落为落叶始期,25%叶片脱落为落叶盛期,95%叶片脱落为落叶终期。
最后计算从芽萌动起到落叶终止为果树的生长期。
(3)枝的观察新梢生长期:从开始生长到停止生长止,定期定枝观察新梢生长长度,分清春梢、秋梢(或夏梢)生长期、延长生长和加粗生长的时间,以及二次枝的出现时期等;并根据枝条颜色和硬度确定枝条成熟期。
新梢开始生长:从叶芽开放长出1厘米新梢时算起。
新梢停止生长:新梢生长缓慢停止,没有未开展的叶片,顶端形成顶芽。
二次生长开始:新梢停止生长以后又开始生长时。
二次生长停止:二次生长的新梢停止生长时。
枝条成熟期:枝条由下而上开始变色。
园林植物物候观察及记录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咱们不妨聊聊园林植物的物候观察。
春天一来,植物们像打了鸡血似的,纷纷冒出新芽。
你看,那些小草,刚一破土而出,绿得让人心醉。
就像是大地妈妈在用心打扮自己,穿上了绿油油的裙子,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
走在园子里,空气中弥漫着花香,恨不得捧一把来闻,让人感觉春天就是个充满活力的小精灵。
接着说说那些花儿。
桃花开的时候,粉嫩嫩的花瓣像是在微笑,枝头上挂满了“春的邀请函”。
你看那些蜜蜂,飞来飞去,忙得像个小老板,尽职尽责地工作着。
每当桃花绽放,大家都忍不住要拍照,真是“美不胜收”。
然后是樱花,哎呀,真是美得让人心醉,仿佛置身于梦幻的粉色世界,恨不得在树下打个滚。
想想那些樱花瓣飘落的画面,简直就是“风花雪月”的最佳写照。
再来看看那些树木,柳树一到春天就开始“吐绿”,一条条柳枝轻轻摇摆,真像是在和我们打招呼。
它们就像是老朋友,见面总是那么亲切。
而那些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挺拔着,给人一种“坚韧不拔”的感觉,仿佛它们在向我们展示什么叫做“不屈不挠”。
每当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听起来就像是在低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特别有韵味。
夏天一来,植物们又换上了新装,葱葱郁郁的样子,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尤其是那些花卉,像是参加派对,争奇斗艳,开得热闹非凡。
你要是仔细观察,阳光下的花瓣闪闪发光,真像是一颗颗小星星。
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像是在给这些花儿伴舞,真是美丽得让人心醉神迷。
人们在这个时候,喜欢带着家人朋友,围坐在园子里,享受阳光和清风,听鸟儿欢唱,那种感觉简直是“人间仙境”。
秋天的到来,植物们又开始准备“入秋大典”。
树叶渐渐变黄,像是小孩的涂鸦,五彩缤纷的。
特别是银杏树,叶子金黄,像是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走上去沙沙作响,别提有多美了。
果实也开始成熟,苹果、柿子挂满了枝头,个个都像小灯笼,真让人忍不住想要尝尝。
这个时候,大家都忙着采摘,欢声笑语在园中回荡,感觉生活就是如此的美好。
冬天来了,园子里的植物们似乎都进入了“冬眠模式”,虽然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但依旧有它们的韵味。
第一节园艺植物物候期调查一、物候期观察物候期的观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随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观察记载园艺植物器官相应的生长发育进程。
在园艺植物科研或生产上,均要进行物候期的观察,积累资料,进行比较,作为制定农业技术措施时的参考。
由于园艺植物种类不同,记载的项目和标准也不一致,分别介绍如下:(一)果树物候期观察主要有以下内容:1.果树物候期观察要点果树年生长周期可划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而物候期的观察着重生长期的变化。
其观察记载的主要内容有:芽萌动、展叶、开花、果实成熟、落叶等。
一般只抓住几个关键时期。
当然,具体到个别树种,物候期还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记载方法,甚至在每个物候内亦根据试验要求,分出更细微的物候期。
观察时各树种间物候期的划分界线要明确,标准要统一。
在具体观察时应附图说明,以便于各地参考比较。
一般果树物候观察,可以果树的各器官作为观察对象,以一般落叶果树为例:( 1 )叶芽的观察可选营养枝的顶部芽或剪口芽作为观察对象。
观察内容 :芽萌动期: 芽开始膨大,鳞片已松动露白。
开绽期:露出幼叶,鳞片开始脱落。
( 2 )叶的观察展叶期:全树萌发的叶芽中有 25 %的芽的第一片叶展开。
叶幕出现期:如梨的成年树,花后,短枝叶丛展开结束,初期叶幕形成。
叶片生长期:从展叶后到停止生长的期间。
要定树、定枝、定期观察。
叶片变色期:秋季正常生长的植株叶片变黄或变红。
落叶期:全树有 5 %的叶片正常脱落为落叶始期, 25 %叶片脱落为落叶盛期, 95 %叶片脱落为落叶终期。
最后计算从芽萌动起到落叶终止为果树的生长期。
( 3 )枝的观察新梢生长期,从开始生长到停止生长止,定期定枝观察新梢生长长度,分清春梢、秋梢(或夏梢)生长期、延长生长和加粗生长的时间,以及二次枝的出现时期等;并根据枝条颜色和硬度确定枝条成熟期。
新梢开始生长:从叶芽开放长出 1 厘米新梢时算起。
新梢停止生长:新梢生长缓慢停止,没有未开展的叶片,顶端形成顶芽。
实验一园林树木的物候观测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园林树木物候观测是对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观测记载,从而了解本地区的树种与季节的关系和一年中树木展叶、开花、结果和落叶休眠等生长发育规律。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校园内树种4个(学生自选)、记录本、记录夹等。
三、实验方法步骤1. 在校园内选择4个树种,其中,落叶乔木2种、花灌木2种、藤本1种、常绿树1种。
2. 观测并做好记录,填写下表。
表1 园林树木物候观测记录表四、说明1. 园林树木物候期包括休眠期和生长期。
观测的内容应该包括:根系的生长周期、树液流动开始期、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新稍生长期、结果期、秋色叶变色期、落叶期等。
2. 各个物候期的观测标准和观测方法:(1)树液流动开始期:从新伤口出现水滴状分泌物为准。
可通过折枝观测。
(2)萌芽期:是树木由休眠期转入生长期的明显标志。
芽膨大期:具芽磷者,当芽磷开始分离,侧面显露出浅色的线形或角形时,即为芽开始膨大。
对于较大的芽,可在其上涂抹红漆,当芽膨大后,漆膜分开露出其他颜色,即可确认为芽开始膨大。
对于较小的芽,则应用放大镜观察。
芽绽放期:当鳞片裂开,芽顶部出现幼叶或花蕾的新鲜颜色时,即为芽开始绽放。
(3)展叶期:从树体上开始展叶至叶子全部展开为止。
春色叶呈现期:以春季所展之新叶整体上开始呈现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特有色泽时为准。
(4)开花期:从植株上开始有5%的花开放至树体上留有5%的花为止。
开花始期:在选定的观测树体上,有5%的花开完全开放即为开花始期。
开花盛期:树体上有50%以上的花朵开放或柔荑花序松散下垂时为开花盛期。
开花末期:树体上还残留有5%的花时即为开花末期。
(5)果实发育期:从座果开始到果实成熟、直至脱落为止。
果实观赏期:指从树体上的果实呈现出观赏价值到大部分果实脱落为止。
果实着色期:指树体上大部分果实着色的时期。
果实成熟期:指树体上大部分果实呈现成熟特征时即为果实成熟期。
(6)秋色叶变色期:由于正常季节的变化而引起叶子的变色,并且变色之叶在不断增多至全部变色为止。
实验一园林树木的物候观测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园林树木物候观测是对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观测记载,从而了解本地区的树种与季节的关系和一年中树木展叶、开花、结果和落叶休眠等生长发育规律。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校园树种4个(学生自选)、记录本、记录夹等。
三、实验方法步骤1. 在校园选择4个树种,其中,落叶乔木2种、花灌木2种、藤本1种、常绿树1种。
2. 观测并做好记录,填写下表。
表1 园林树木物候观测记录表四、说明1. 园林树木物候期包括休眠期和生长期。
观测的容应该包括:根系的生长周期、树液流动开始期、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新稍生长期、结果期、秋色叶变色期、落叶期等。
2. 各个物候期的观测标准和观测方法:(1)树液流动开始期:从新伤口出现水滴状分泌物为准。
可通过折枝观测。
(2)萌芽期:是树木由休眠期转入生长期的明显标志。
芽膨大期:具芽磷者,当芽磷开始分离,侧面显露出浅色的线形或角形时,即为芽开始膨大。
对于较大的芽,可在其上涂抹红漆,当芽膨大后,漆膜分开露出其他颜色,即可确认为芽开始膨大。
对于较小的芽,则应用放大镜观察。
芽绽放期:当鳞片裂开,芽顶部出现幼叶或花蕾的新鲜颜色时,即为芽开始绽放。
(3)展叶期:从树体上开始展叶至叶子全部展开为止。
春色叶呈现期:以春季所展之新叶整体上开始呈现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特有色泽时为准。
(4)开花期:从植株上开始有5%的花开放至树体上留有5%的花为止。
开花始期:在选定的观测树体上,有5%的花开完全开放即为开花始期。
开花盛期:树体上有50%以上的花朵开放或柔荑花序松散下垂时为开花盛期。
开花末期:树体上还残留有5%的花时即为开花末期。
(5)果实发育期:从座果开始到果实成熟、直至脱落为止。
果实观赏期:指从树体上的果实呈现出观赏价值到大部分果实脱落为止。
果实着色期:指树体上大部分果实着色的时期。
果实成熟期:指树体上大部分果实呈现成熟特征时即为果实成熟期。
(6)秋色叶变色期:由于正常季节的变化而引起叶子的变色,并且变色之叶在不断增多至全部变色为止。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园林树木物候期的观察,了解园林树木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发育规律,积累物候期观察的资料,为园林植物的选择、配植、养护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二、实验过程1. 实验材料与设备:直尺、温度计、放大镜、记录本等。
2. 实验地点: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校园内。
3. 实验时间:2015年9月17日上午3-4节。
4. 小组成员:朱栎燃、黄超、卢康、何玉婷、梁亚男、吴昱欣、查梦楠。
5. 实验方法与步骤:- 观察园林树木的芽萌动、展叶、开花、果实成熟、落叶等物候期。
- 使用直尺、温度计等工具测量相关数据。
- 记录观察结果并附图说明。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芽萌动期:芽开始膨大,鳞片已松动露白。
2. 展叶期:全树萌发的叶芽中有25%的芽的第一片叶展开。
3. 开花期:根据不同树种,观察其花期的长短和花的颜色、形态等。
4. 果实成熟期:观察果实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5. 落叶期:观察树叶变黄、脱落的过程。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不同树种在物候期上的差异较大。
例如,有的树种在春季先开花后展叶,而有的树种则先展叶后开花。
此外,同一树种在不同年份的物候期也会有所差异,这可能与当年的气候条件有关。
四、实验结论1. 物候期的观察是园林植物科研和生产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了解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为植物的选择、配植、养护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2. 不同树种在物候期上的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3. 物候期的变化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需要关注当年的气候状况,以便更好地进行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
五、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物候期观察的重要性,掌握了观察方法和技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为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园林植物的种植、养护和管理,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们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在XX园林进行了实践实验。
植物物候观测实习指导1.乔木和灌木(包括落叶果树)物候期特征(1)树液流动开始期冬天快要过去,白天荫蔽处的温度升高到0℃时,在树干的向南方向表皮上用刀划开小缝(或钻个小孔)有树液流出的日子,是树液流动的开始日期。
树液流动指示春季来临,树木开始生长(树液流动观察之后,宜用油灰之类,把树皮缝隙补塞,以免发生病虫害)。
(2) 芽膨大开始期具有鳞片的乔木和灌木的芽开始分开,侧面显露淡色的线形或角形。
可从果树和浆果树的芽鳞片的间隙里看芽的浅色部分。
针叶类如松属顶芽鳞片开裂反卷时,出现淡黄褐色的线缝,即为芽膨大期,侧柏芽膨大不易观测,可用黑墨涂在芽的尖端,当出现裂缝时,即为芽膨大期。
花芽或叶芽宜分别记录其膨大日期。
(3) 芽开放期芽的鳞片裂开,芽的上部露出绿色尖端,果树类鳞片裂开可以看见花蕾顶端。
如芽膨大与芽开放时不易分辨,可记“芽开放期”。
(4)开始展叶期第一批(10%)小叶开始展开。
针叶树为出现幼针叶。
(5) 展叶盛期植株上有一半枝条的小叶完全展开。
(6) 花蕾或花序出现期叶腋或花芽中开始出现花蕾或花序。
(7) 开花始期第一批花的花瓣开始完全开放,为开花始期。
风媒传粉树木的开花始期按照下述各个特征记录:a)风媒传粉树木开花期的特征:松属、桑属、杨属、柳属、白蜡树、胡桃、麻栎属等属于风媒传粉树木,其开花期的特征是,当摇动的时候,雄花序就散出花粉。
b)榆属开花始期的特征:当树枝摇动的时候,花粉好像云雾一样离开花序。
c)柳属开花始期的特征:在柳属的柔荑花序上长出雄蕊(柔荑花序在向太阳的一面现黄色,用手指触摸时手指上粘有花粉)。
(8) 开花盛期在观测的树上有一半枝条上的花都展开花瓣或花序散出花粉。
(9) 开花末期在观测的树上留有极少数的花。
至于风媒传粉的树木,其柔荑花序停止散出花粉,或柔荑花序大部分脱落。
(10) 第二次开花期有时树木在夏天和初秋有第二次开花现象,宜于记录下列各项:a)二次开花日期;b)二次开花是个别树还是多数树;c)二次开花和没有二次开花的树在地势上有什么不同;d) 二次开花的树有没有受损害。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植物物候现象的观察,了解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发现植物的花期、叶期、结果期等物候事件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这些观察结果不仅对于研究植物生态学和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也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引言:物候是指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的周期性现象,包括开花、叶片生长、果实成熟等一系列事件。
物候现象的发生与气温、日照、降水等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对物候现象的观察可以了解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我们选择了一片开阔的田野作为实验场地,选取了几种常见的植物作为观察对象,包括桃花、杜鹃花、樱花等。
我们每天定时前往实验场地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植物的物候事件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
同时,我们还测量了当天的气温、日照时间和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并将其与植物的物候事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与讨论:经过长期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我们发现,不同植物的物候事件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差异。
例如,桃花的开花时间通常在春季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而杜鹃花的开花时间则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这些差异与植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态习性有关。
我们还发现植物的物候事件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例如,当气温升高、日照时间增加时,植物的开花时间通常会提前;而当气温下降、日照时间减少时,植物的开花时间则会推迟。
这与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是一致的。
我们还发现,降水对植物的物候事件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干旱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物候事件往往会推迟;而在湿润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发育得到促进,物候事件则会提前。
物候观察实验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不同植物的物候事件具有一定的时空差异,这与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对物候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植物物候现象的观察,揭示了物候事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一)物候观察实验报告简介•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情况和花开花谢的时间。
•实验过程中选取了多种常见植物,并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
实验设计•选取了樱花、玫瑰、银杏、荷花等植物作为研究对象。
•将每种植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正常生长观察,对照组在适当的时间点进行控制处理。
观察指标•观察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包括萌芽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等。
•记录花朵的颜色、形状、数量等信息。
•测量植物的生长高度、叶片数量等数据。
实验结果1.樱花观察:•萌芽期:2月中旬 - 3月初。
•开花期:3月底 - 4月初。
•花谢期:4月中旬。
2.玫瑰观察:•萌芽期:3月初。
•开花期:5月初 - 6月初。
•花谢期:6月中旬。
3.银杏观察:•萌芽期:4月初。
•生长期:4月中旬 - 5月初。
•叶片变黄期:11月。
4.荷花观察:•新叶初露期:4月中旬。
•开花期:6月中旬 - 7月初。
•开花结束期:7月中旬。
结论•不同植物的物候现象存在明显差异,这与植物的种类、生态适应性等因素有关。
•樱花的开花期较短,花期持续时间约为1-2周。
•玫瑰的生长周期较长,开花期较晚,花期持续时间约为1个月。
•银杏的叶片变黄期较为醒目,通常在秋季的11月出现。
•荷花开花期较长,花期持续时间约为2-3周。
实验意义•通过此次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物候现象。
•资料的积累可以用于农业、园艺等领域,预测和调整作物的种植、养护和采收时间。
•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研究,物候观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望•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和种类,提高观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合气候变化等因素,进一步探讨植物物候现象和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将物候观察结果与气象数据等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索更多的科学规律。
以上是对物候观察实验结果的简要总结,希望这次实验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实验方法•在实验开始前,选取了适合物候观察的植物,包括常见的树木、花卉等。
要求:
1.每组观察的植物种类(或同种树棵树)按小组成员数量观察(如一组6人,就观察6种植物或六颗植物),按下列的表格填写。
2.所调查的植物可从后面表格中选择,亦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选择
(六)园林树木物候期观察
一、实验目的
物候期的观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随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观察记载园林树木器官相应的生长发育进程。
在园林植物科研或生产上,均要进行物候期的观察,积累资料,进行比较,作为植物选择、配植、养护管理时的技术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
直尺、温度计、放大镜、记录本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园林树木物候期观察要点
园林树木年生长周期可划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而物候期的观察着重生长期的变化。
其观察记载的主要内容有:芽萌动、展叶、开花、果实成熟、落叶等。
具体到个别树种,物候期还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记载方法,甚至在每个物候内亦根据试验要求,分出更细微的物候期。
观察时各树种间物候期的划分界线要明确,标准要统一。
在具体观察时应附图说明,以便参考比较。
(1)叶芽的观察
芽萌动期:芽开始膨大,鳞片已松动露白。
开绽期:露出幼叶,鳞片开始脱落。
(2)叶的观察
展叶期:全树萌发的叶芽中有25%的芽的第一片叶展开。
叶幕出现期:85%以上幼叶展开结束,初期叶幕形成。
叶片生长期:从展叶后到停止生长的期间。
要定树、定枝、定期观察。
叶片变色期:秋季正常生长的植株叶片变黄或变红。
落叶期:全树有5%的叶片正常脱落为落叶始期,25%叶片脱落为落叶盛期,95%叶片脱落为落叶终期。
最后计算从芽萌动起到落叶终止为果树的生长期。
(3)枝的观察:新梢生长期:从开始生长到停止生长止,定期定枝观察新梢生长长度,分清春梢、秋梢(或夏梢)生长期、延长生长和加粗生长的时间,以及二次枝的出现时期等;并根据枝条颜色和硬度确定枝条成熟期。
新梢开始生长:从叶芽开放长出1厘米新梢时算起。
新梢停止生长:新梢生长缓慢停止,没有未开展的叶片,顶端形成顶芽。
二次生长开始:新梢停止生长以后又开始生长时。
二次生长停止:二次生长的新梢停止生长时。
枝条成熟期:枝条由下而上开始变色。
(4)花芽的观察
花序露出期:花芽裂开后现出花蕾。
花序伸长期:花序伸长,花梗加长。
花蕾分离期:鳞片脱落,花蕾分离。
初花期:开始开花。
盛花期:25-75%花开,亦可记载盛花初期(25%花开)到盛花终期(75%花开)的延续时期。
末花期:最后一朵花败落。
(5)果实的观察
幼果出现期:受精后形成幼果
生理落果期:幼果变黄、脱落。
可分几次落果。
果实着色期:开始变色。
果实成熟期:从开始成熟时计算,如苹果种子开始变褐。
2.物候期观察时应注意事项
(1)选具有代表性而品种正确、生长健壮的植株3-5株进行观测。
(2)各物候期的观测项目的繁简要根据试验要求而定,记载方法要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才能进行比较。
对每一物候期的起止日期必须记清。
(3)每物候期观测的时间,应根据不同时期而定。
如春季生长快时,物候期短暂,必要时应每天观察,甚至一天内观察二次。
随着生长的进展,观察间隔时间可长些,隔3-5天观察一次。
到生长后期可7天或更长时期观察一次。
(4)物候期观察要细致,注意物候的转换期。
一般以目测为主,亦可使用测具测定。
同时要注意气候变化和管理技术等对物候期变化的影响。
观察时应列表注明品种、砧木、树龄、所在地。
(5)观测物候期的同时,要记录气候条件的变化或参照就近气象台站的记录资料,观察项目:一般包括气温、土温、降水、风、日照情况、大气湿度等。
3.根据物候期观察填写下表
园林树木物候期观察记录表
编号:记录人员:
四、问题与讨论
1.园林植物物候期观察有何意义?结合园林专业实践加以说明。
2.园林植物物候期观察应注意哪些问题?
可选择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