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掌声》公开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7
三年级语文上公开课《掌声》教学案例、教案课堂实录及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英获得掌声前后的情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尊重、鼓励他人,学会为他人鼓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英获得掌声前后的情感变化。
2.教学难点:体会小英的心情变化,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被别人鼓励、为别人鼓掌的时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掌声的故事,看看故事里的小英是如何感受到掌声的力量。
2.初读课文师: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感受课文中小英的情感变化。
3.学习课文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请大家跟着我一起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语气、节奏。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生:概括内容。
师:我们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大家先自己读一读,然后告诉我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分享读懂的内容。
师:很好,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小英在演讲比赛中为什么会紧张?生:讨论、分享。
师:是的,小英因为腿脚有毛病,自卑、紧张。
但是,她得到了同学们的鼓励和掌声,这让她感受到了关爱。
请大家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小英的心情变化。
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
请大家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扮演小英,另一个小组扮演同学们。
我们模拟一下小英在演讲比赛中得到掌声的情景。
生:分组进行模拟。
师:通过刚才的模拟,我们感受到了小英在得到掌声后的喜悦。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关爱他人,为他人鼓掌。
下面,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写一段关于小英得到掌声的故事。
生:写作。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掌声》这篇课文,感受到了小英在得到掌声前后的情感变化。
我们应该学会关爱他人,为他人鼓掌。
下面,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生:分享收获。
《掌声》优秀教案(9篇)《掌声》优秀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小学语文课文《掌声》是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一个原本自卑的残疾女孩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
这篇感人至深的课文为我们提供了情感教育的素材。
为此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文本出发,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揣摩与体会,去感知小英掌声前后的变化,使他们在爱的熏陶下感情得到升华,也在掌声中经历成长的喜悦。
学情分析1、说学情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优越。
对于身患残疾的小朋友在生活与学习中会有多大的困难,需要用多大的努力去克服,他们是很难,甚至根本无法体会到的。
再者,由于独生子女的普遍现象,造成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会去主动关心周围的人或事,特别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能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样一种同学间的互相支持与鼓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2、设计理念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设计好疑难点,给学生一台阶。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自主学习。
我在这堂课内,每个环节仔细考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的难易度,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可能。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应该让孩子在课堂上尽情展示自己,还孩子发展的空间。
3、教具准备歌曲《掌声响起》、《爱的奉献》;小红花一朵;学生准备卡片。
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4、抄写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响起的前后内心的变化。
2、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掌声》优秀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
《掌声》教案15篇《掌声》教案1课前准备①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把课文多读几遍。
②搜集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心的小故事。
③准备录音机和《掌声响起来》这首歌的磁带。
第一课时播放歌曲,营造气氛①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
②听了这首歌,你想说什么?揭示课题,初次质疑①老师出示课题:掌声②提问质疑。
读了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谁给谁的掌声?为什么要给她掌声呢?掌声有什么含义?初读课文,再次质疑①指名读课文,读的过程中相机纠正读错的字音。
②学生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可以自读,可以与同座合作读。
③学生默读课文,再次对课文进行质疑。
要求学生边读边做记号。
④小组内交流质疑的问题。
要求组长负责,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小组内合作解决,最后每一组提出一两个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是小组内特别感兴趣的问题。
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讨论,把握各组所提问题的价值。
创设擂台,相互挑战①各小组寻找挑战对手,并互相交换所进提出的问题。
②各小组合作探讨对方所提的问题,设法解答对方的提问。
这一过程,各小组组长要负责协调,注意整理好发方的稿子。
教师要注意了解动态,及时给学生帮助。
读读写写①熟读课文。
②练习写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打擂释疑①小组讨论回答对方问题的方式。
可以是讲的方式,也可以是读的方式,还可以是读讲结合的方式,形式不拘。
②各小组互相解答对方的问题。
一人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发言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问问对方的解答满意不满意,还有什么要质疑的。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掌声的含义。
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审时度势,把握机会,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其他组学生可以做裁判,最后评出最佳表现小组。
听写词语①读、记、抄词语表中的评语。
②听写、订正。
交流故事,加深认识①你搜集到了哪些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的故事?②请学生交流。
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可谈谈自己的感受。
实践活动请学生把搜集到的故事剪下来或写下来,张贴在教室里供同学们阅读。
掌声公开课教案教案:掌声公开课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掌声的含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并正确使用掌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视频素材:准备一段有掌声的影片或音频。
2. PPT或黑板:准备相关的图片和文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提问:你们在什么场合会听到掌声?2.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二、展示(10分钟)1. 展示一段有掌声的视频或音频。
2. 学生观看或聆听后,向全班询问:你们对这段掌声有什么感受?三、探究(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掌声?掌声代表什么意思?2. 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记录在黑板上。
四、讲解(1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解释。
2. 介绍掌声的作用和含义,如表达赞美、鼓励和感谢等。
3. 列举不同场合下掌声的不同含义,如演出、讲座和体育比赛等。
五、实践(20分钟)1.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设计表演,并配合适当的掌声。
2. 学生表演完毕后,全班同学给予掌声,并讨论掌声的意义和作用。
六、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或总结掌声的作用和含义。
2. 学生回答并教师进行点评。
七、拓展(10分钟)1.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一个他们亲身经历过的场合,以及在那个场合下掌声给他们带来的感受。
2. 学生互相鼓励和赞美,通过掌声表达出来。
八、作业(5分钟)1. 鼓励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个他们最喜欢的场合和那个场合下掌声给他们带来的感受。
2. 强调文章的连贯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到掌声的作用和含义,还学会了正确运用掌声进行表达。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得到了实践的机会,并且在学习中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分享和自由发言,学生得到了更多的表达机会,并学会了鼓励和赞美他人。
最后,通过写作作业,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并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掌声》优秀教案及反思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掌声的含义,懂得掌声是一种鼓励、一种肯定、一种关爱。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技巧。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珍惜友情,关爱他人,懂得感恩,树立自信。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掌声》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一个小女孩的故事。
小女孩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挫折,但她始终没有放弃。
在她最需要鼓励的时候,她的朋友们给予了她掌声,使她重新找回了自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掌声不仅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关爱和肯定。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体会掌声的力量。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情境,引出掌声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主人公在获得掌声前后的情感变化,体会掌声的意义。
3.4 展示交流: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对方在课堂上的表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5.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5.3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6.2 互动提问: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6.3 情感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懂得珍惜友情,关爱他人。
第七章:作业设计7.1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掌声》教案15篇《掌声》教案1【主题】诗意语文主张以价值引领为灵魂,以文化传承为血脉,以精神诉求为旋律,以生命唤醒为光华,以感性复活为情怀,以个性高扬为风采,以智慧观照为神韵,以心灵对话为境域,主张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
笔者认为,这一“诗意”缘于“情意”,因为语文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对于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调节功能,所以只有充满“情意”的语文课堂,才有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诗意”栖息。
【背景】随着以王崧舟为代表的“诗意语文”教学流派的兴起,诗意课堂成为了众多教师的追寻目标。
前不久,笔者以诗意语文的教学理念,执教了《掌声》。
对于诗意语文,沉静后有了些许感悟。
【情境描述】一、诗意语文:以感性复活为情怀师:大家觉得是什么力量改变了英子?生:掌声。
师:我也同意,可我还有些纳闷。
难道仅仅是掌声改变了英子吗?藏在掌声背后的究竟是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读第3自然段,并用”“划出直接描写掌声的句子。
找到了吗?谁来读一读。
生1: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生2: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次掌声。
谁再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思考:“那一刻”指的是哪一刻?(学生理解不到位,教师配乐旁白,让学生闭眼想象。
)就在四十多双眼睛的注视下,英子低着头,眼圈红红的,她一摇一晃地,一瘸一拐地,艰难地朝讲台前挪动。
顷刻间,整个教室显得异常安静,我们似乎可以听到英子急促的心跳。
这不足十米长的教室,此刻对英子来讲,好象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要长。
怎么走也走不到头,一秒过去了,两秒过去了,五秒……十秒……四十秒……终于,英子终于站定了……你看到了吗?看到什么了?生1:我看到英子走的很艰难;生2:我看到英子脸红红的,快哭出来了;生3:我看到英子很害怕的样子;……师:“那一刻”英子的心情怎样?此时,她最需要的是什么?生1:很紧张;生2:忐忑不安;生3:此时,她最需要鼓励;……师导读: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女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男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掌声》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和发展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判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和发展过程。
(2)从课文中提炼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判断。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情况出发,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小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4.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判断。
5. 小组讨论:针对课文中的案例,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课文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估: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掌声》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掌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困境、愿意、轮流、情况、注视、热烈、持久、情绪、讲述、经久不息、渐渐平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变化。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10个生字,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
2、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小英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1、同学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心情怎样?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刚才同学们提了许多问题,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圈出生字词。
2、出示生字卡片。
3、小组开火车读。
4、你们觉得这些生字哪个字最难写?教师相机指导书写。
5、课文还有一些要求我们会认的字,我们也来认一认吧。
出示词语卡片。
6、你知道这些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吗?困境、珍惜、犹豫、注视、持久、轮流、讲述、经久不息、渐渐平息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学习。
7、明白了词语的意思,我们来给这些词找近义词、反义词吧。
近义词:注视(注目、注意);骤然(突然);珍惜(珍视、爱惜);轮流(依次)反义词:犹豫(坚决);忧郁(开朗)8、同学们,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当中你们会读吗?指名读课文。
掌声包含着鼓励和支持,代表着信任和关心,掌声改变了小英的生活。
老师这里有一封小英的来信,想看吗?出示小黑板。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三、走近小英,感受变化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并思考问题:读了这一段,你能看出从前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2)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
三年级公开课《掌声》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声》。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掌声背后的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情感。
(3)学会珍惜友情,关爱他人,懂得感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2)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情。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掌声背后的情感。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件或展示黑板,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掌声》。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生字词。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掌声背后的情感。
(2)教师通过细节描写,让学生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4. 实践训练(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2)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进行语言实践。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友情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实践训练等环节,让学生深刻体会了掌声背后的情感,培养了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精神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在时间分配上,可以更加合理,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探讨和实践。
掌声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掌声的定义及特点。
2.掌握正确的鼓掌方式和技巧。
3.培养学生对优秀表演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掌声的定义及特点。
2.正确的鼓掌方式和技巧。
3.优秀表演的欣赏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Step 1: 掌声的定义及特点(15分钟)1.引入:准备一段视频或音频片段,展示一个群体鼓掌的场景。
让学生观看或听取,了解掌声的基本定义。
2.讲解:以互动方式让学生描述他们观看或听取到的掌声,引导他们发现掌声的特点,如节奏、音量、速度等。
3.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表达他们对掌声的理解和体验,并共享意见和观点。
Step 2: 正确的鼓掌方式和技巧(25分钟)1.讲解:通过演示和说明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正确的鼓掌方式和技巧。
包括手掌的力度、击掌的部位、用力的方式等。
2.练习:让学生模仿并练习正确的鼓掌方式和技巧,教师可以逐一指导并纠正学生的动作。
3.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展示他们的鼓掌动作,进行分享和互动。
Step 3: 优秀表演的欣赏能力培养(30分钟)1.讲解:介绍什么是优秀表演,如音乐会、戏剧演出、体育比赛等,让学生了解到一场表演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准备工作。
2.展示:播放一段精彩的演出视频,如音乐会或体育比赛片段。
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亮点和精彩之处。
3.讨论:分组讨论学生对这段表演的感受和评价,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教师可以适时指导和引导讨论。
4.总结:归纳出学生对优秀表演的普遍认识和评价标准。
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和点评。
四、教学延伸活动1.学生可以用自己学到的鼓掌方式和技巧,在班级或学校活动中展示,给其他表演者或同学鼓劲。
2.定期观看优秀表演的视频或现场活动,培养对艺术及表演的鉴赏能力。
3.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文艺团队或社团,提高他们的表演技能和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练习掌声技巧时的动作是否正确,并进行适时的指导和纠正。
2.听取学生对观看视频演出的评价和理解,对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进行评估。
29掌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五册29课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鼓励,懂得主动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2过程与方法:讨论交流,自读自悟,体会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在生活中,主动去关心别人,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阳光五分钟欣赏诗朗诵掌声一.创设情境感受掌声1.让我们再一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2.出示课题:掌声代表着欢迎,包含着鼓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9课《掌声》。
2.学习课文过度语;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29课。
2出示自读提示A学生自由读课文。
B画一画,英子以前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后来发生了什么变换?C想一想,是什么让英子发生了变化?1.汇报交流: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她很文静?)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她为什么上课前,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2.指导朗读。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得过这种病的人肢体会发生变形,所以她不愿意让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心里非常自卑。
3.过渡: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文静忧郁的女孩后来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赶快在课文中找一找。
4.英子是个()的女孩。
5.指导朗读。
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这段。
过渡:英子从一个忧郁自卑的女孩儿变成了一个开朗自信的女孩儿,是什么让英子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同学们的掌声)6.同学们一共给英子送去了几次掌声?(两次)7.请大家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同学们为英子送去了第一次掌声?A.汇报交流:出示句子;(1)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掌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和感受。
(2)培养学生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场景和情感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故事所传达的情感。
(3)学会通过观察和描述,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困难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情感。
(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3)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场景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故事中的主人公。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主人公的初步印象。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小组合作,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3. 朗读感悟(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变化。
四、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一个你熟悉的人。
2. 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感悟的情况,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优秀10篇篇一:《掌声》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残、犹、豫”等10个生字,积累“掌声”等7个词语。
正确书写6个汉字。
方法与过程:1、通过对描写两次掌声句子的朗读,体会到小英情感的变化。
2、学习提出问题,重点:着眼词、句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掌声”的魅力,懂得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尊重、关心和鼓励。
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描写两次掌声句子的朗读,体会到小英情感的变化。
2、继续学习从词、句角度提出问题。
三、内容分析:这篇课文主要在叙述一位脚残疾的女孩范小君。
因为走路有点瘸,范小君极力回避在人前走动。
但是,一位新调来的老师的唐突,让她面临一场考验。
终于,在同学的掌声中,她不仅走上了讲台,并且从此拥有了自信。
这掌声的力量,源自同学的友情,源自对人的尊重。
对于缺乏自信的人,尊重可以改变他许多。
四、学生实际:本单元的目标是“读课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词语、句子和课文内容、标点符号等方面进行提问。
以“掌声”为主线组织教学,让学生学会抓住“掌声”对课题进行质疑,通过寻找描写掌声响起的句子,再一次进行质疑,让学生感悟掌声给范小君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梳理小英情感的变化过程“自卑――感动――感激――树立信心――鼓起生活勇气”,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关心。
最后联系班级学习生活实际:我把掌声送给,因为。
使文本的主旨深化。
五、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师:小朋友,说说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听到掌声呢?2、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和掌声有关的课文。
出示课题,学习根据课题提出问题1、学生交流,师适当点拨2、指名读题,学习生字“掌”3、学生提问题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带疑入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根据“学习小建议”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读准字音,学习生字新词。
3)思考:边读边思:课文写谁获得了掌声?获得了几次掌声?2、反馈学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掌声残疾取笑轮流犹豫稳定默默地讲述经久不息投向调来1、学生阅读课文,同桌合作用归类识字法学习生字,交流思考题2、学生交流“残”用换部首识记“犹、默”侧重字形“稳”前鼻音细读课文,学习提问1、师:小君获得的两次掌声是怎样的掌声呢?再读课文,用直线划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
《掌声》的优秀教案优秀八篇《掌声》的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 愿意、姿势、似的、慢吞吞、忧郁、犹豫、鼓励”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了解英子忧郁的原因后果,因两次掌声后,她变成了一个自信、开朗的人。
4.体会两次掌声里的深刻含义,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主动地关心别人、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体验、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心理变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同学们对英子的真诚关心、鼓励,激发孩子们对身边那些弱者的尊重与关爱,并且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转变。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来听课的老师真多,你们想用什么来表示对他们的欢迎呢?2.掌声这么热烈,你们真是一群热情好客的孩子。
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紧张吗?3.这么自信,不过,陈老师有点儿紧张,我很想听到同学们给我的掌声。
4.谢谢同学们的支持。
每一次掌声背后都包含着不同的意思,有时掌声会给你勇气,有时掌声会让你特别高兴,还有的时候掌声让你那样的自信。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课文《掌声》,看看课文中的掌声有什么含义。
5.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走近人物,感受“ 情感” 变化。
(一)感受英子的忧郁、自卑。
1.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英子因掌声而改变的段落。
2.指名反馈。
(第四自然段)3.纠正读音:忧郁、犹豫4.读准句子: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忧郁。
5.“从那以后”指的是什么时候?6.以前的英子为什么会这么犹豫?老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
7.指导朗读: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8.句式转化,理解英子忧郁的前因后果。
9.说话练习:什么时候,英子会默默地干什么?10.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掌声》教学设计与反思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1.了解“掌声”所代表的社会文化意义;2.掌握中文短文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3.能够根据文章内容与自身生活经历进行联想和虚构写作;4.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文本中“掌声”在社会文化中的意义;2.掌握短文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虚构写作。
教学难点:1.理解文本中“掌声”隐含的深层次社会文化意义;2.能够准确描述短文的情境、人物和事件;3.能够在写作中运用虚构的手法,创作情感深刻的作品。
3.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通过观看一段表彰员工的视频和一段歌唱家演唱时的掌声片断,让学生自由联想,让学生谈一下掌声的意义,并让学生尽可能列出各种掌声的场合和意义,让学生对掌声的意义深入理解。
3.2. 学习任务1.阅读和分析短文:–让学生阅读和分析短文,了解其中的情境、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阐述文本中“掌声”的意义,并说出其社会文化背景;–让学生找出文本中的生词、难点和语言特点,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概念与术语。
2.联想和虚构写作:–让学生围绕掌声谈一下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进行虚构写作,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想象能力;–帮助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让学生逐步掌握写作技巧。
3.3. 结束环节让学生进行作品赏析和分享,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思考水平。
4.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口头、文字的说明,在学生中较好地传达了“掌声”的社会文化意义。
本课还通过虚构写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意思维和想象能力。
但是,本课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在虚构写作时,较难创作情感深刻的作品。
其次,在文章修改环节,学生很难自我发现错误和不足,导致文本质量出现一些差错。
最后,由于时间有限,学习任务有些紧张,带给学生一些压力,影响了学习效果。
【原文】上小學的時候,我們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學。
她很文靜,總是默(mò)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上課前,她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
因為她得過小兒麻(má)痹(bì)症(zhènɡ),腿腳落(lào)下了殘疾(jí),不願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zī)勢(shì)。
一天,老師讓同學們輪流上講臺講故事。
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老師是剛調(di ào)來的,還不知道英子的情況(kuànɡ)。
英子猶豫(yù)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
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裏驟(zhòu)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在掌聲裏,我們看到,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
掌聲漸漸平息,英子也鎮(zhèn)定了情緒(xù),開始講述(shù)自己的一個小故事。
她的普通話說得很好,聲音也十分動聽。
故事講完了,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從那以後,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麼憂(yōu)鬱(yù)。
她和同學們一起遊戲說笑,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幾年以後,我們上了不同的中學。
英子給我來信說:“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們並沒有歧(qí)視我。
大家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lì),使我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
”【教案一】教學目標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正確讀寫“掌聲、文靜、願意、姿勢、輪流、情況、慢吞吞、注視、熱烈、持久、平息、情緒、講述、普通話、動聽、鼓勵”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地關心、鼓勵他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29《掌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麻”、“症”、“疾”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势”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2: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叫一位同学背古诗,背完之后让学生给她掌声,然后问:你得到掌声之后心情怎样?(开心、高兴)让你心情倍增,同学们,我们也把掌声送给彼此,鼓励自己能很出色上好这节课。
那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掌声》,它讲述的是同学们之间的小故事,事情虽小,但读起来却非常感人。
因为这热烈的掌声,它改变了一个小女孩一生的命运。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那神奇的掌声。
(二):初感掌声的力量(出示英子的信)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1.同学们,这是英子给大家的信,这里有几个词告诉我们掌声对英子的影响非常大,那就是,生答——永远,极大的鼓励,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2.对呀,是掌声给了英子极大的鼓励,使她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英子为什么会这样说,那英子开始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英子的句子。
(三):重点分析:
(1)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英子平时表现的句子,谁能立刻找出来并读出来。
(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从这句话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自卑、忧郁)那几个词最能体现她的自卑、忧郁?(默默地,早早地,最后一个离开)
师引:同学们,当你们在操场上游戏时,英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
同学们,当你们背着书包上学时,英子却(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
同学们,当下课铃声响起时,英子却要(最后一个离开)
是啊,这一切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
身体的残疾,总是让英子躲躲藏藏,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他总是觉得自己很差,不如别人,这说明她心里还非常的(自卑)(板书)
3:这是我们刚才读书共同的体会,同学们也应该把它记下来。
然后自己试着读读这一段,读出英子的忧郁和自卑。
(指名读,读出你刚才体会到的感受)(齐读,现在就让我们大家再一次走进忧郁的小英子,轻轻的读)
(2)学习第四段:
1:过渡:多么忧郁自卑的小英啊,你们希望她永远是这个样子吗?正入大家所希望的一样,小英变了,你们想知道她变得怎样了吗,请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现在英子变了,原来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现在会跟同学们游戏,说笑,还忧郁嘛?(不会)。
性格变得(开朗),原来,她的腿有残疾,不敢让大家看到他走路的姿势,现在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说明现在的她,充满(信心)(板书),现在让我们一起把体会记下来。
2:看到英子的变化,你们高兴嘛?(高兴),那请你们把表情应用上,嗯,你们笑起来真漂亮,来齐读第四段。
3:是什么让英子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同学们的掌声)
4:是呀,孩子们,因为英子(再次引读)——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给了英子极大的鼓励掌声,使英子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的掌声,有着怎样一个故事呢。
5:请同学们默读二、三自然段,从文中画出有关英子动作的句子。
①出示: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标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
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同学们,轮到英子上台的时候,英子却立刻把头低了下去,那一刻,英子的心情,你能体会出来吗?是怎么样的心情呢?(自卑,紧张)(换位思考读)
②出示: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同学们,英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因为害怕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那么这个犹豫里就藏着英子的胆怯和害怕,那么如果不去行吗?(不行)为什么呢?(学生答)英子此时的内心是多么的纠结啊,不想去,又不能不去,所以英子犹豫了一会儿,站起来的时候是(慢吞吞的),眼圈(红红的),英子的心情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嘛?(指名读。
孩子读的不错,慢点再慢点,感觉会更好。
)
英子此刻是有多么难受,多么痛苦啊,谁再来读读这一句。
(指名读——师范读——全班读)
6:同学们,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神态,才能很好的理解人物的情感,假如,这个英子,就坐在我们身边,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如,英子你能行的,我们相信你,加油)
7:真好,你们的鼓励,你们的话语,你们的关爱,都化为了一种无声的语言,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一起读。
出示(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那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再来感受一下,(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
掌声热烈而持久。
)。
所有的力量都凝聚在掌声里,所以(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这时,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
8:这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板书),在同学们的掌声里,英子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次的掌声不仅是对英子的鼓励,还是对英子的?(赞美)(板书)这时,你又想对英子说什么呢?
9:多么的神奇的掌声啊!在英子害怕犹豫的时候,是掌声给了她勇气和力量;在英子出色完成演讲的时候,是掌声给了她信心与希望。
正是这一片掌声,使英子,从(忧郁)到(开朗),从(自卑)到(自信) 。
(课件)所以,她在给我给我的来信中说到,一齐读。
出示(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10:送给别人掌声其实就是奉献了自己的爱心,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爱,特别是遇到困难的时候。
当别人给我们爱时,我们要懂得珍惜,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爱献给别人。
掌声就是爱的体现。
让我们以饱含深情的语气,再读一次作者的这番感言吧!(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四:拓展练笔:
1:课文中同学们用掌声给了英子关爱,这掌声是无形的爱,正是同
学们给英子的爱改变了英子的一生,此时此刻我们也明白了爱是什么?(配乐《爱的奉献》)小练笔(学生补充)
爱是当我生病时,妈妈
爱是当我摔了一跤时,奶奶
爱是当我学习遇到困难时,老师
爱是当我们在学校时,同学之间的
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
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
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
……
五:总结提升:
1.读了《掌声》这一课,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还选了一首小诗,送给同学们,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掌声陪我们快乐地成长,自信地生活。
2.出示诗歌,教师范读(配乐《掌声响起来》)
掌声像一束阳光,温暖着我们的生活;
掌声似一缕春风,轻拂着我们的心灵。
掌声是一份真爱,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掌声是一股力量,给我们信心和勇气。
掌声中,我们和勇敢作伴,和信心牵手;
掌声中,我们快乐地成长,自信地生活。
珍惜别人的掌声吧,也不要忘记,把我们的掌声献给别人,
因为,那是爱的音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五:布置作业:推荐阅读《爱的教育》
六:板书设计:
29掌声
忧郁鼓励开朗
自卑赞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