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下册 生命的甘露1教案 湘美版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0
美术生命的甘露教案【篇一: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生命的甘露》教学设计】湘西版小学美术五年级第十册第10课《生命的甘露》活动二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小学美术第十册第10课。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授课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时数:一课时教材分析:《生命的甘露》活动二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主要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教学对象分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美术技能,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体验。
针对该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会探索及应用,提高欣赏能力。
学生在活动中,引发兴趣、体验设计的快乐。
在对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招贴画欣赏中,学生进行感知体验,展开探究性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讲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德育目标:进一步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
珍爱生命之水。
知识目标:设计保护水的招贴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关心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招贴画的基本要素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学生创作个性化的招贴画。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地球的眼泪(一)课件出示师:“孩子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有一幅广告画。
”提问:“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受?谈谈你的感受。
”(二)小结师:“是啊!水滋润万物是生命的甘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生命的甘露》。
)(板书课题)二、欣赏感悟——缺水的地球(一)地球缺水的原因1、水资源危机师:“孩子们,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个水球,但它却面临水资源危机,现在就让我们来解读一组数字。
”(课件播放新闻数字解读《水资源危机》)2、人类破坏师:“地球上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已经很少了。
可是长久以来,看看人类都做了些什么!”(课件播放公益广告《水污染篇》)(二)地球缺水的后果1、生存危机师:“地球水资源告急,如果人类依然浪费挥霍。
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生命的甘露》教案教学重点:雨的画法教学难点:用色彩工具画一幅雨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白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
能力目标:用色彩工具表现雨景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下雨时愉快轻松的气氛教学准备:彩色笔、水粉颜料、调色盒、水桶(水)、画笔、画纸、刷子、水彩颜料、双面胶、毛笔、浅色蜡笔、画好人物景物的画纸。
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回忆一下你在上学的路上,下雨时是怎样的一副情景?雨点落下来时是什么样子?下雨时你是什么心情?师:人类离不开雨,动物离不开雨,庄稼也离不开雨,雨就是生命的甘露。
今天我们学习第10课《生命的甘露》。
二、欣赏图片师:自古到今,很多画家都喜欢画雨,通过对雨景的描画,抒发对大自然美的感受。
下面我们欣赏书中两幅图片,这两幅图片都是关于雨景的。
1、这是一幅摄影照片,照片画面散而不乱,色彩鲜艳充实,人们穿着雨衣踩着车,表现了一种舒缓的气氛,和多彩的生活。
车流缓缓地前行,人们慢慢地走路,可以看出这只是下着小雨。
2、我们再看另外一幅水粉画,天空中乌云密布,远处的景物都模糊了,人的形态也模糊了,人们在风雨中急急忙忙地过着马路,伞也被吹得歪歪斜斜的,表现了大雨的情景。
师:雨可以用水粉画来表现,其实画雨的方法有很多,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几种常用的画法。
三、方法指导师:画雨可以用勾、刷、刮法,还有蜡笔水彩法。
1、勾师边示范边讲解:我们用彩色笔画勾的方法,雨点可以从上往下画,画出斜斜的雨丝,雨点的疏密可以表现雨的大小。
另外一种勾的方法,就是用笔泼在纸上,然后用笔尖轻轻地点一点。
2、刷师边示范边讲解:刷的方法是用刷子沾上比较干的水粉颜料,斜斜地刷出来的,留下空白的地方作为雨,表现了大雨。
3、刮师边示范边讲解:刮的方法是涂上水份较多的水粉后,涂在纸上,趁没干的时候,在纸上刮出痕迹的画法。
4、蜡笔水彩法(1)先画好雨中的人物、景物。
(2)用浅色蜡笔点线画雨,注意用线。
美术生命的甘露教案【篇一: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生命的甘露》教学设计】湘西版小学美术五年级第十册第10课《生命的甘露》活动二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小学美术第十册第10课。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授课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时数:一课时教材分析:《生命的甘露》活动二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主要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教学对象分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美术技能,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体验。
针对该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会探索及应用,提高欣赏能力。
学生在活动中,引发兴趣、体验设计的快乐。
在对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招贴画欣赏中,学生进行感知体验,展开探究性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讲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德育目标:进一步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
珍爱生命之水。
知识目标:设计保护水的招贴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关心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招贴画的基本要素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学生创作个性化的招贴画。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地球的眼泪(一)课件出示师:“孩子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有一幅广告画。
”提问:“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受?谈谈你的感受。
”(二)小结师:“是啊!水滋润万物是生命的甘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生命的甘露》。
)(板书课题)二、欣赏感悟——缺水的地球(一)地球缺水的原因1、水资源危机师:“孩子们,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个水球,但它却面临水资源危机,现在就让我们来解读一组数字。
”(课件播放新闻数字解读《水资源危机》)2、人类破坏师:“地球上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已经很少了。
可是长久以来,看看人类都做了些什么!”(课件播放公益广告《水污染篇》)(二)地球缺水的后果1、生存危机师:“地球水资源告急,如果人类依然浪费挥霍。
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生命的甘露教案美术教案标题:生命的甘露教案 - 美术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和探索生命的甘露主题,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艺术作品传达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内容:1. 生命的甘露的概念解释和讨论:生命的甘露指的是大自然中的水分,它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和源泉。
2. 艺术作品欣赏:选择一些与自然和生命有关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观赏并思考艺术家是如何通过作品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的。
3. 创作任务:a.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生命的甘露主题进行表达,如雨水、河流、植物等。
b. 学生使用不同的美术媒介(如水彩、铅笔、油画等)进行创作,鼓励他们尝试多种表现方式。
c.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思考和表达他们对生命的甘露的理解和感悟,可以通过文字、图像等方式记录下来。
4. 展示和分享: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与同学分享他们对生命的甘露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与生命和大自然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生命的甘露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2. 概念解释和讨论:与学生一起讨论生命的甘露的概念,并引导他们思考生命的甘露对生物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3. 艺术作品欣赏:展示一些与生命和大自然有关的艺术作品,鼓励学生观察和思考作品中的细节和表达方式。
4. 创作任务介绍:向学生介绍创作任务,并指导他们选择创作主题和媒介。
5. 创作时间: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在旁边提供指导和支持。
6. 总结和分享: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作品,同时分享他们对生命的甘露的理解和感悟。
7. 反思: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讨论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教学资源:1. 生命的甘露相关的艺术作品图片或幻灯片。
2. 不同美术媒介的艺术工具和材料。
3. 学生创作作品展示的空间。
评估方法:1. 学生创作作品的评估:评估学生的创作技巧、表达能力和对生命的甘露主题的理解。
《生命的甘露》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情景导入(一)师:“地球是蓝色的水球,为什么还会缺水?”生:回答师:“是啊!虽然有90%的水资源,可那些都是海水,且雨水分布不均匀,河流污染就造成了缺水的困境。
” “尽管如此,我们的身边还有这样的现象发生”Flash 动画导入,水龙头没关紧滴水的场景师:“看见了你会怎么做?”生:回答。
(二)小结师:“相信大家都会随手拧紧水龙头,可是这种现象还是屡屡发生。
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提醒每一个用水的人,随手关紧水龙头。
”老师做了一张招贴画用来提醒大家,教师展示招贴画设计出示课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生命的甘露》——招贴画的设计(二)、欣赏导入(一)出示干旱地区的图片,被污染的水源(二)表达心声师:“看到这些,你有何感想或是想大声的呼吁什么?”生:保护自然,节约用水,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更应保护环境。
师:“对,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你们会怎样做呢?”生:畅所欲言。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节约用水,人人有责,那怎样号召身边更多的人节约爱惜水呢?生:发表建议。
师: “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广告,宣传栏等提醒人们,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用你设计的招贴画宣传节约用水好吗?”(三)、认识掌握(一)了解学习目标(二)招贴画的含义师:出示招贴画图片生:认真体会欣赏师:总结并出示招贴画概念(招贴画:又叫宣传画是招贴在公共场所加强宣传作用的。
)(三)招贴画的基本要素师:出示图片并导问:“招贴画由什么要素组成?”生:同桌交流后汇报师: 激励评价,并边出示图片边总结(1) 广告语:(板书)简单、明了、意义贴切。
(2) 画面:(板书)构图单纯、色彩对比强烈、主题突出。
(课件出示)(四)对比掌握特点师:分别出示图片,引导观察(大小,位置,色彩)生:对比欣赏,判断正误师:出示图片并总结:文字的大小、位置、颜色要与画面协调。
(四)、自主表现(一)招贴画欣赏师:“一幅好画创意是关键。
生命的甘露美术教案教案标题:生命的甘露美术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欣赏和尊重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的美术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生命的多样性和美丽。
2. 艺术中的自然元素表达。
3. 创作与生命主题相关的艺术作品。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生命的多样性和美丽,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欣赏。
探究:2.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生命元素,如花朵、树木、昆虫等,并让学生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3. 给学生展示一些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让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生命主题和自然元素的表达。
4.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艺术家如何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赞美。
实践:5. 给学生提供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的艺术媒介和材料,让学生选择一种媒介进行创作。
6.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与生命主题相关的艺术作品。
可以是描绘自然界中的生命元素,也可以是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赞美。
分享与展示:7. 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展览或分享活动,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8. 在展览或分享活动中,引导学生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和理解。
评价:9. 对学生的艺术作品进行评价,注重对作品表达生命主题的程度和创作技巧的评价。
拓展:10.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学习与生命主题相关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拓宽对生命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资源:1. 生命元素的图片、视频或实物。
2. 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3. 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创作材料和工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命的欣赏和尊重的表达程度。
2. 学生艺术作品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理解和评价。
教案指导: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发现生命的美丽和多样性。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感受,引导他们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生命的甘露说课稿
《生命的甘露》说课设计
今天,我说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生命的甘露》一课的内容,下面我着重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时间、学习过程、总结评价、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希望得到各位领导、专家、同行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理念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艺术课程将古今中外一切经典性的文化遗产,自然的融入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接触经典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品味。
本册教材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以美术与自我、社会和美术与自然、环境两个方面组课,注重学生学习的体验过程。
《生命的甘露》是美术与自然、环境这一方面的代表内容。
通过图片欣赏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储存状况,体现生命个体与水的自然、和谐的密切关系;感受雨水让我们体验到大自然的欢乐,使学生意识到水的宝贵,进而珍惜爱护水资源,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教材通过启迪思考的前导语和提示,直接、明了具有视觉冲击的照片以及不同样式的学生作业,体现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安排的合理性,教材力求表现出水对于生命的重要以及保护水资源的迫切,内容相辅相承,前后贯通。
学生有了深入。
五年级美术下册生命的甘露1教案湘美版一、教材分析水是最常见的物质形态,生命的甘露雨雾冰雪,江河湖海,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露,人类每天都离不开水的滋养。
生命的甘露在太空中观看,地球也被蔚蓝色的海水包裹着,美丽,神奇。
生命的甘露而科学家发现,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几乎都是水做的。
水不仅是生命的源泉,它还是生命的甘露。
没有了水,生命就会终结。
在此背景下编写《生命的甘露》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本课生命的甘露为单元课。
在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并安排有两个必须的学习活动。
第一部分是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水的认识:离开了水就离开了生命,生命的甘露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第二个部分是对水的雨形态的审美与表现,并安排有画雨景的学习活动。
第三个部分是让学生以实际行动爱护和珍惜水资源,做环保卫士,安排有设计制作招贴画的学习活动。
三个部分相辅相承,前后贯通。
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感受就会有强烈的愿望:既然生命离不开水,我们就要保护好水。
教材生命的甘露在呈现上是按以上内在联系而合理安排的。
体例上有三种形式:1、最具视觉冲击的照片(直接、明白)。
2、学生作业(不同样式的参考)。
3、前导语和提示(启迪思考)。
不同形式力求体现出水对于生命的重要以及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有利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第一部分有四幅照片。
《地球》选自卫星太空拍摄的照片,图中的地球上美洲大陆与海洋的轮廓清晰可见。
人类还从来未有能够如此观赏美丽、温馨的地球家园。
图中的白色部分不是海浪,而是大气中的气旋云团。
《织锦》(葛克平先生拍摄)表现了山区农民在农田(梯田)里扯秧插秧的情景,画面的构图、动态和色彩生动鲜活。
《渴》(陈钢摄)表现的是儿童渴了之后大口畅饮洁水的情景。
与另一幅斑马饮水的照片一样均直接体现了人、动物不能没有水的事实。
安排这些图片的用意在于从宏观上和从具体的生活中体现生命个体与水的密切关系:和谐、自然。
第二部分是围绕画雨景的主题而展开的。
为了从情景进入,选用了《多彩的雨季》(苏林重摄)和《都市雨景》(平龙画),雨意浓重,情景交融。
意在引导学生去欣赏、体会雨的清新和美丽。
另外三幅学生作业分别选用了不同的画雨方法表现人在雨中行的生活场景,较好地表达了作者对下雨的好感和愉快。
雨中上学的情景,有自己撑伞的,有穿雨衣骑单车的,人物表现得生动充分,表达出对雨的高兴,也是学生都有过的体验。
教材中特意安排了画雨的小训练,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完全能取得学习好效果。
第三部分是为倡导环境保护,开展爱护水资源的行动而设计的。
共有五幅图片,三幅学生作业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节水爱水的理念,告诫人们要去保护水,关注水。
来源于生活,富有童趣。
另两幅摄影作品分别呈现了干涸与缺水所带来的艰难与可怕。
最后,通过具体设计制作一幅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来表达同学们的想法与做法。
二、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和水的多姿多彩,欣赏珍视生命之水。
◆学习用线描、色彩表现雨景,制作保护水的招贴画。
◆养成学生在生活中关心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教学思路本单元是有关水的系列学习活动。
了解水表现水(画雨)保护水。
首先要深层次了解、认识水在今天地球上的状况和对地球生命的重要,这是本课学习的基础。
状况:在陆地上的分布极不平衡,旱涝极端,严重污染。
同时也要认识水的多样自然形态,在欣赏水的雨形态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画雨景。
画人在雨中,关键是雨滴雨丝要画出。
教材上用小训练形式进行了呈现,还需教师在教学中作有关传授。
雨形态表现好了,雨的场景就好办了。
保护水资源是一个广泛而抽象的主题,要用招贴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还是不容易的。
因此,需要教师做两方面的教学启发与引导。
一是污水、缺水的事实;二是怎样做才算保护节约了水。
尤其是后者弄明白了,设计制作就好办了。
当然,教师还应该向学生讲授招贴画的一般格式要求:1、主题与画面要明确、醒目、新颖,具有视觉冲击力,使人看着明白。
2、主题一般用文字口号来强调,简洁、通顺、突出。
可用拼音或字母加以标示、装饰。
3、画面内容可用绘画、摄影、数码图形等表现。
画面内容与文字的位置可灵活安排,但一般还是要注意庄重。
四、教学选择本课的学习可以从介绍学生还不曾知道的地球水资源现状开始授课。
通过观看地球卫星照片或有关水污染的电视新闻剪辑加以认识了解,继而设问“地球差不多都被水包裹着,为什么还会缺水少水呢?”由此展开教学,会震撼学生,使其深入认识其严重性。
也可以从每天的生活开始认识水对于我们的重要,刷牙、洗脸、喝水等无一不需要水,设问:“如果没有了可用的水,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从熟悉的生活介入,也能加深对水的认识。
还可以在学习本课之前,设计一份对水的调查表布置学生自主填写,以达到对家乡水状况的了解。
如:有几条江河,几个湖泊?饮用的都是什么水源的水?排放的生活污水到哪里去了?你能看到家乡下雪、结冰吗?等等。
学习画雨景时,应重点引导学生记忆下雨时的情景。
周围的景物有什么变化,下雨时雨滴下落时为什么会是斜线的,落到地面上的情形怎样,人打伞穿雨衣怎样表现等等。
设计招贴画的活动可有两条途径。
一是画一幅保护水的画之后用另纸贴上(也可剪贴画面),再写出文字主题并加以装饰完善。
二是在电脑上利用网络资源用软件制作。
教材中两个必须的学习活动的前后顺序可根据教学实际作调整。
画雨景意在表现水的形态美,招贴画重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教学建议1、学习本课时可与科技老师加强联系,建议在科技课上同步学习“水”的内容。
2、下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对雨的观察了解及对雨的感受表现是不尽相同的。
烟雨朦胧隐约,暴雨砸落在地上、水中,产生响声、涟漪……在表现上可多样。
为避免把画面画成脏黑色,教师可提出“下雨时天是不是黑乎乎的?用黑颜料画天空好不好看?”的讨论。
3、蜡笔水彩画是学生比较喜欢也容易掌握的一种技法,特别适宜表现雨景,不妨在本课传授其基本方法,丰富学生对雨的表现手法。
如用蜡笔水彩画进行作业,应使学生注意不可在已画好的蜡笔(油画棒)稿上来回涂抹水彩色,以免弄脏画面。
学生作业时,如有主动请教老师怎样画另外的东西,教师应作局部示范,解决学生的问题。
教学过程情境导人1、教师设问:同学们,下雨是自然现象,你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喜欢下雨?描述一下雨天上学的情景好吗?(学生发言描述之后看影像)2、看下雨的影像。
3、小结:烟雨朦胧,湿漉漉,空气清新,到处像洗过一样很漂亮。
下雨的DV影像。
深人理解1、下雨天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景物、人物)2、你注意到雨点落下来时是什么样子?(在空中、在地上)3、下雨时你是什么心情?有什么感觉?(喜欢、不喜欢)学生回答后小结:大家说得很好。
下雨了,雨点从天上争先恐后往下落,风把雨点吹得往一边斜,所以,人们打伞总要斜一点。
有时雨越下越大,好像一串串银珠从天上掉下来,雨水把地面淋得透湿。
人们打着伞、穿着雨鞋、披着雨衣,在路上匆匆忙忙地走着。
当乌云密布时,大地变得阴暗,景物也失去了光彩。
每当下雨了,很多同学就有一种好奇、兴奋的心情,有的还喜欢在雨中行走玩耍。
大人们也不例外,在炎热的夏天,若是下一场大雨,人们会觉得非常舒畅。
美国影片《雨中情》中的男主角在雨中手舞足蹈,表现出兴高采烈的情绪。
雨,原来也是欢快的。
教师:怎样画雨景呢?请大家把课本翻开。
(画雨的小训练) 雨景的照片和电视、电影中有关雨景的片断方法指导1、介绍画雨的表现方法:勾法、刷法、刮法、蜡笔水彩法。
2、教师着重介绍蜡笔水彩法。
示范并讲解:(1)先画好雨中的人物、景物; (2)用浅色蜡笔点线画雨,注意用线; (3)最后用重色水彩(如:紫灰色、蓝色、深绿等)涂画天空地面和空白处。
乌云、闪电、树、飘落的雨点、人们打着伞在雨中行走,还有映在水中的影子等等的表现,使画面线条模糊,给人感觉好像是画中景物被风吹得在动。
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自己的方法。
画雨方法的课件,多媒体演示作业观摩1、教材上的三幅学生作业,内容情景不尽相同,工具材料各不相同,表现形式方法也不相同,但都是非常优秀的作业。
2、本校同年级学生的优秀作业若干。
作具体的情景与形式美评价分析。
投影仪自由表现1、布置学生作业:画一幅雨中行或雨中景的画。
2、学生动手作业。
3、教师巡视、协助、提示。
提示:把雨天见到的印象最深的场面画下来。
表现雨不一定就是画雨,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动态、衣物在雨中的形态等来表现雨;雨点不像雪花,要注意用线。
有些颜色调不出,如蓝黑色、蓝灰色、蓝紫色等,教师可趁机把方法告诉给学生。
放音乐《雨中即景》教学总结1、作业完成情况的简要评价。
2、课堂学习态度的评价。
3、未完成的作业的后续安排。
讨论主题1、组织教学,巡视纪律和学具准备等情况。
2、导入新课。
问:地球是个水球,为什么又缺水呢?我们怎样来节约用水?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来保护和爱惜水?3、让学生针对在网上查的资料进行讨论,怎样开展保护水的宣传活动。
4、小结:地球虽然被水包裹,但90%以上是海水,加上雨水分布极不平衡、河流污染、可利用淡水很少,造成水资源匮乏。
保护和爱惜水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为让更多的人爱惜和节约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设计招贴画。
板书课题:保护生命之水(设计招贴画)CAI出示相关思考问题 CAI出示相关图片影像探究方法1、要设计好招贴画,首先要了解招贴画最基本的形式构成要素。
形式要素有:(1)广告语:(板书)简单、明了、意义贴切。
(2)画面:(板书)色彩对比强烈、主题突出。
2、欣赏各种招贴画,对照要素进行分析。
3、步骤与方法学习。
第一步:构思好了开始画草图(可用笔画出图形和文字的位置,并标出色块)。
(老师可在黑板上画示意图)要求:图形不要太复杂,突出主题。
(结合课文中的图片讲解)如:《请珍惜一点一滴》中以水龙头的外形和水滴结合,配以文字说明,画面起到衬托作用,警示人们关好水龙头。
节约用水,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第二步:草图定好了开始绘制。
可用水粉、水彩笔、剪贴等工具材料进行,也可直接利用计算机制作。
今天我们就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制作。
在网上选出图片,再利用图形应用软件进行处理并制作。
可运用Windows中的绘图工具或从程序中找到图画工具并进行绘制;也可运用金山画王绘制;还可运用photoshop制作。
第三步:用软件中的文字工具打出主题广告语。
C AI出示表现形式多样的招贴画计算机及其应用软件:Windows中的附件/图画或金山画王或photoshop 自主作业1、将自己的构思、构图和同学展开交流讨论。
允许学生交谈。
2、学生作业:直接运用计算机进行作业。
3、教师巡行、个别指导,及时解决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问题。
4、教师可随时调出不错的阶段性学生作业效果给全体同学观看。
C AI出示相关的图片资料并进行提示。
总结评价1、学生把作业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夹中,教师调出画面,学生互相欣赏。
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