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基地班必看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双亲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是指由磷脂的磷脂酰碱基构成亲水极性头部和脂肪酸链构成疏水非极性尾部的分子,是膜脂的主体。

2、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它贯穿膜脂双层,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层分子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内在膜蛋白不溶于水,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如膜上的受体蛋白与通道蛋白。

3、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外在膜蛋白约占膜蛋白的20%~30%,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主要在内表面,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能够暂时与膜或内在膜蛋白结合的蛋白质,易分离。

4、脂锚定蛋白(lipid anchored protein):质膜外侧的蛋白质通过糖链连接到磷脂酰肌醇上,形成“蛋白质—糖—磷脂”复合物,或质膜胞质侧的蛋白质通过脂肪酸链共价结合在脂双层上,这种蛋白即称为脂锚定蛋白(GPI)。包括:细胞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Src、Ras蛋白。

5、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方式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顺物质浓度梯度,不需消耗能量。

6、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质膜转运小分子物质时,不需膜蛋白的帮助,可以顺物质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方向进行,它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扩散。以简单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为:脂溶性小分子、非极性的小分子。

7、载体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物质穿越膜时在膜上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将溶质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转运,这种运输方式称易化扩散。部分载体蛋白; 非脂溶性物质。属于被动运输的范畴。

8、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主要包括离子泵:直接水解ATP供能;协同运输:间接消耗ATP。

9、协同运输(coupled transport):一种物质的运输依赖第二种物质的同时运输。这种运输需要先建立离子梯度,在动物细胞主要是靠Na+泵、在植物细胞则是由H+泵完成的。

10、胞吐作用(exocytosis):又称外排作用,指细胞内某些物质通过囊泡转运到质膜下方,小泡膜与质膜融合后,把物质排出细胞外的过程。

11、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receptor mediated endocytosis):细胞通过受体的介导摄取细胞外专一性蛋白质或其它化合物的过程,在细胞膜的有被小窝上,特定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引发形成有被小泡而实现选择性快速吞入某物质的过程。

12、胞饮作用(pinocytosis):细胞吞入大分子溶液物质或极微小颗粒物的活动。所形成的小囊泡的直径小于150nm。通过胞饮作用进入细胞内部的物质,形成胞饮体或胞饮小泡;根据胞饮作用的方式,分为二种类型:液相内吞:非特异的固有内吞作用;吸附内吞:有一定特异性的内吞作用。

13、吞噬作用(phagocytosis):细胞内吞入较大的固体颗粒或分子复合物等物质的过程。摄入的大分子颗粒物质的直径大于>250nm。形成的吞噬体一般较大。过程:被吞噬的颗粒物质吸附于细胞表面;接触部分区域细胞膜变形;质膜内陷形成囊或形成伪足;颗粒物质被包裹;进入细胞质与溶酶体融合,吞噬物被分解。

14、细胞表面(cell surface):是细胞与细胞外环境的边界,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多功能体系。在结构上包括细胞外被、细胞质膜和细胞溶胶等。细胞表面是细胞质膜功能的扩展,它保护细胞,使细胞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负责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并通过表面结构进行细胞识别、信号接收与传导、进行细胞运动,维护细胞的各种形态等功能。

15、细胞外被(cell coat):细胞表面与质膜中的蛋白或脂类分子共价结合的低聚糖侧链伸向质膜外表面。

16、有被小泡(coated vesicle):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形成的特殊结构的内吞泡。小窝逐渐向内凹陷,然后同质膜脱离形成一个有被小泡。

17、同向运输(symport):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向相同。动物细胞葡萄糖和氨基酸就与Na+ 同向协同运输。

18、对向运输(antiport):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向相反。H+ 与Na+ 的反向协同。

19、结构性分泌途径(constitutive pathway of secretion):蛋白在RER上合成之后,以运输小泡转

运至高尔基体,经修饰、浓缩、分选形成分泌囊泡,随即被运送到细胞质膜,并立即进行膜的融合,将分泌囊泡中的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该分泌过程不需要任何信号的触发, 它存在于所有类型的细胞中。持续不断地进行。有:分泌蛋白、细胞外可溶性蛋白、胞外基质蛋白等。

20、调节性分泌途径(regulated pathway of secretion):指细胞内大分子合成后被贮存在特殊的分泌囊泡内,只有当细胞接受细胞外信号物质的作用后,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生化变化,分泌囊泡才与细胞质膜融合将内含物释放到细胞外。

21、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细胞内在结构、功能及其发生上相互密切关联的膜性结构细胞器之总称。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核膜及各种转运小泡等。

22、微粒体(microsome):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组织匀浆中分离出的100nm直径的亚显微颗粒,是由内质网膜或其他膜性碎片断裂形成的封闭小泡。分为粗面微粒体和滑面微粒体。

23、信号肽(signal peptide):信号肽是由mRNA链上5’端的一段信号密码编码的肽段,一般长16-30个氨基酸残基的序列,含有6-15个带正电荷的非极性氨基酸。信号肽的作用是它经由SRP携带,将游离核糖体引导到内质网膜的表面,并与之结合,继续蛋白质的合成。

24、信号识别颗粒( Signal Recogeniton Partical,SRP):由6个多肽亚单位和一个小的7SLRNA分子组成。能识别并结合信号肽和核糖体A位点,形成SRP-核糖体复合体,导致蛋白质合成暂停,将核糖体引导至RER膜。之后脱离结合,蛋白质在内质网膜上继续合成。

25、移位子(translocation apparatus):由Sec61p组成的蛋白复合体,当核糖体结合ER膜时则开放,协助新合成的多肽进入内质网。

26、初级溶酶体(primary lysosome,内体性溶酶体,endolysosome):直径约0.2-0.5um,膜厚7.5nm,内含物均一,无明显颗粒,PH为5.0左右,是高尔基体分泌形成的。刚形成的成熟溶酶体,不含底物,为前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没有活性,只有当溶酶体破裂,或其它物质进入,才有酶活性。

27、次级溶酶体(secondary lysosome):由初级溶酶体融入来自细胞外或细胞内消化底物而形成,是将要或正在进行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内含水解酶和相应的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