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训练卷第3单元《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类题》一附答案详析
- 格式:pdf
- 大小:338.34 KB
- 文档页数:7
2020高考语文试卷扩展语段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及答案)(1)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仿照例句,描写春天的一个景物。
例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答案】和煦的春风里,细雨濛濛,雨丝随风扭动着腰肢,又调皮地相互嬉戏着,就好像天上垂落的丝绦,又像是牵绊你我心弦的珠串,更像是搅动心扉的情丝。
【解析】【分析】此题注意描写的是春天的景物,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最后三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注意拟人得体,比喻喻体的选用符合所选“春天景物”的特征。
故答案为:和煦的春风里,细雨濛濛,雨丝随风扭动着腰肢,又调皮地相互嬉戏着,就好像天上垂落的丝绦,又像是牵绊你我心弦的珠串,更像是搅动心扉的情丝。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仿用句式的能力。
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
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
仿用句式时充分考虑语言环境,在句子结构、句式、修辞等方面符合题干的要求。
具体包括嵌入式、续写式、命题式、开放式、对联式。
2.想象自己是冬日墙角的一枝梅花,写一段文字,表达一种孤傲坚强的感受。
要求:①用第一人称的方式;②运用对比或衬托的写作方法;③语言生动形象;④100字左右。
【答案】我是一枝梅花,一枝独孤的梅花。
当漫天飞舞的大雪把整个原野覆盖起来的时候,放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的,只有雪中的我飘逸出的朵朵红蔚,枝枝骄美,在雪花纷飞的天地里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雪花,从天上飘飘悠悠地落下来,一片又一片地落在我的娇嫩的花瓣上,我那红色的花瓣在白雪的映衬下,透出傲然的清丽和秀美。
阵阵北风吹过,雪陪伴着我,一起在寒的摇曳中,留下了秀美而又坚强的身影。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冬日墙角”“一枝”“孤傲坚强”等内容上的要求,这里告诉考生梅花的所在位置以及特点,还要注意选择哪些事物来衬托梅花的这一特点,如环境的衬托,可以选择酷寒的天气,可以选择落雪的画面,用“雪”来衬托梅花,也可以用凋零的百花与怒放的梅花进行对比,借以凸显梅花的孤傲和坚强;还要注意题干中“第一人称”和字数限制的要求。
2020高考语文试卷扩展语段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含答案)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陆游晚年居家山阴时作的一首小诗,根据诗意展开想象,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柳桥晚眺陆游(南宋)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答案】我站在小溪旁边,能够听到水中鱼儿的声音,身旁是纵横交错的树林,郁郁葱葱,长得非常茂盛,好像在静静地等待白鹤的到来。
天上正好有几片闲云在悠悠地漂浮着,可是却难以汇集成雨,只是在贴着那碧绿的山腰,缓缓地飞行,好像在向我招手。
【解析】【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五言绝句,诗人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且写得非常直白,朗朗上口,一读便是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抓住“小浦”“鱼跃”“横林”“鹤”等分析,通过对于小溪,以及树木和白鹤的描写,立马使得这首诗生动了起来,充满了意境。
,诗人把乡里的风光,描写的非常传神,读了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抓住“闲云”分析,抒发了赋闲不用、壮志未酬的淡淡哀思。
以“闲云”自喻,“故傍碧山飞”,是出于不得已,曲折地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哀思。
注意题干要求“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运用合理的想象,结合意象内容,描绘诗歌画面即可。
故答案为:我站在小溪旁边,能够听到水中鱼儿的声音,身旁是纵横交错的树林,郁郁葱葱,长得非常茂盛,好像在静静地等待白鹤的到来。
天上正好有几片闲云在悠悠地漂浮着,可是却难以汇集成雨,只是在贴着那碧绿的山腰,缓缓地飞行,好像在向我招手。
【点评】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扩展语句是指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内涵丰富含蓄、语言简洁凝练的语句,扩展成表达具体明朗,语言疏密相见的语句,是借题发挥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这一考点主要考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想象自己是冬日墙角的一枝梅花,写一段文字,表达一种孤傲坚强的感受。
题组一扩展语句1.根据首尾语句,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补写中间一段文字。
100字左右。
苍天有裂,补天迫在眉睫;苍生有苦,女娲忧心如焚!面对万民翘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见,青冥浩荡,四海升平,万物回春,人们载歌载舞。
点击观看解答视频答案女娲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
她选用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天的裂痕补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
最后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堵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
解析本题是根据《女娲补天》的故事来设计的一道补写题。
题干提示考生“根据首尾语句,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补写中间一段文字”。
要围绕“面对万民翘盼”女娲的行为来展开想象。
叙写时要突出女娲是如何完成补天的。
因此补写时要注意具体细节,注意句式的选择。
2.请紧扣下面画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尚和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谆谆告诫,还有“和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
(示例二)诸侯割据,群雄逐鹿,三国鼎立。
生灵涂炭渴盼休养生息,社会动荡期望和平安宁,战乱频仍祈求国家大治,宏伟的三国长卷蕴含了人们对天下归一的追求。
解析要理解《论语》和《三国演义》中“和”是如何体现的。
《论语》主要是关于“和”的论述,引用原句是关键;《三国演义》主要描写乱世的战争,所以其中蕴含的“和”主要是对“和平”的渴望。
3.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话,描写春节期间的某个场景。
(1)集中表现出喜庆祥和的气氛。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时间:100分钟满分:133分)(67分)1.(2013·浙江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
字数不超过25个。
(4分) 太阳怨云:“你为什么总是匆匆跑掉?”云怨风:“你为什么吹得我站不住脚?”风怨太阳:“你为什么总是用灼热的鞭子赶着我跑?”最后,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2·浙江卷)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不超过60字)(4分)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2·浙江卷)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
(3分)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5·湖南卷)根据首尾语句,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补写中间一段文字。
2020高考扩展语段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对中国人来说,家谱承载着的是他们的根,①________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家谱的存在首先在于②________,资格确认了就保证了个人对家族共有财产的权利,甚至在百年之后,家庭成员资格的拥有还能保证家族对其提供墓茔的维护、血食的供给,还能保证家庭对其子孙的荫庇。
③________就会沦为无所依傍的孤魂野鬼。
这就是为什么在家族的死刑中,除籍被认为是比死刑更严厉的惩罚手段。
【答案】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本;对家庭成员资格的认定;失去了家庭成员的合法资格的人(或为家庭所遗弃的人)【解析】【分析】主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填写,本语段本段主要谈“家谱”的重要性。
第一个空是总写,其意思与是“他们的根”相似,而后面又是讲“财产”,又是讲对“子孙的荫庇”显然是对“安生立命”有作用,因此①“是安生立命之本”。
第二空,后文有关键词“资格”,是什么资格呢?继续后面有“家庭成员资格”,讲“确认”问题,因此②“对家庭成员资格的认定”。
第三空,是对第二空的对立面,所以应该是“失去家庭成员资格”。
【点评】语句填空的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材料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空格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前后分句的连贯分析,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同时也要借助材料中的关联词等标志来判断书写。
2.请使用下面五个词语扩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不少于45字)夜晚斗室月光喧嚣寂寞【答案】冬日的夜晚,万籁无声。
独居斗室,月光如水般铺洒在屋内的角落,白日里的种种喧嚣跑的无影无踪,留下的只有无边无际的寂寞。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要求,要运用修辞手法,因此构思时,仔细揣摩题中五个词语之间在内容上的关联,设想一个场景加以描写。
2020高考语文试卷扩展语段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及答案)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大数据是当今最热门的词汇,①________。
在不同场合出现时会有不同含义,澄清基本概念的含义及其含义变化的规律对于深入探讨大数据是非常必要的。
②________ ,如IT技术部门理解的大数据是现有数据处理技术所处理不了的数据规模是大数据,这种视角有利于宣传技术优势;政府部门的大数据概念更多强调政府数据的综合应用,因为这是政府部门数据应用最迫切的课题;在工业领域中,大数据与智能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智能设备直接依据数据操作。
③________ ,这不仅有利于与不同的用户准确对话,也有利于发现不同场景下的大数据创新应用机会。
【答案】也是概念最混乱的词汇;不同的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准确理解大数据含义非常重要【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本题第一空根据后句意可以看出,,“大数据的慨念模糊”;第二空根据后文列举的“IT技术部门”“ 政府部门”“ 在工业领域”等部门对大数据的不同理解,可知此空应该填“不同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三空根据前后文是一句总结性的话,再依据后文的内容,可知此处应该是填“明确大数据的含义或概念的重要”。
【点评】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
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
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
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
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
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扩展语句压缩语段1.请从以下7个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60个字左右。
(6分)明月缥缈遥远湖光山色清新阳光寂静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在于挑选合适的词语,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构思将其组合在一段话中,整段话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设想一定的情境。
考生在选择词语时应考虑到词语之间的内在关系。
如果选“明月”就要考虑与之匹配的词语,如“缥缈”“遥远”“寂静”,它们与“明月”之间就有一种内在的关系,“明月”之下的“寂静”和“遥远”之下的“缥缈”,就会呈现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选“阳光”就要考虑到阳光的明媚,因此可以选“湖光山色”“清新”“遥远”。
当然,选“明月”“阳光”同时出现在一段话中也是可以的,那它们之间就可能会形成一种对立的关系,语句所表现的内容也可能是相互比较的。
答案:(示例)月光如水,风飘云漫,多少个明月夜,寂寞走不出思念的射线。
寂静中听你梦中的心跳,轻嗅你唇边的香息,沉醉你缱绻的缠绵,在缥缈的细雨中,衍生了遥远的眷恋。
2.将“倾听”“小草”“梦想”三个词语连缀扩展成一段话,或描述一种情景,或陈述一种见解。
(不少于40个字)(6分)解析:该题要求将“倾听”“小草”“梦想”三个词语连成一段话,既可以写“情景”,也可以写“见解”。
该题并没有要求以哪个词语为重点,所以,考生在扩写时可以任意选择一个词语作为出发点,以一个词语为重点进行扩写。
如以“倾听”为出发点,以“小草”为重点进行扩写,可以写倾听小草的声音、倾听小草的梦想、倾听小草私语,当然还可以写倾听小草与自然万物的交流。
无论如何扩写,都不应遗漏三个词语中的任意一个。
答案:(示例一)春天,我喜欢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水池边,倾听泉眼的声音,在万籁俱静时,水池边的小草们窃窃私语,互相诉说着自己的梦想。
(示例二)在泥土中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草,伸展着自己的腰身,用孱弱的身躯顶起厚重的泥土,倾听春的信息,急切地向大地报告自己“绿”的梦想。
2020届高考语文考前精刷卷专题扩展语句压缩语段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取四个四字短语,与短语“恐龙活动”一起概括恐龙足迹化石形成的过程。
骨骼化石保存了恐龙生前身后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足迹化石保存的却是恐龙在日常生活中的精彩一瞬。
恐龙在太干的地方活动不可能留下脚印,太湿的地方也无法留下脚印,只有在温度、黏度、颗粒度非常适中的地表行走时才会留下足迹。
恐龙在地面留下足迹后,如果马上下雨,或者被水淹没,尚未干燥的足迹很快就会在水中消融。
因此,足迹在潮湿的地面形成后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干燥过程,待保存足迹的地表干燥硬化后,再被外来的沉积物所覆盖、掩埋,才能形成化石。
①②③④2.把下列各句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性格”下定义。
①性格中包含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②性格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③这种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
④这种特征比较稳定并具有核心意义。
答:3.阅读下面的材料,提取要点,为“圭表”下定义。
要求不超过50个字。
圭表是一种天文仪器,通过度量日影长度来计时。
它是由古代汉族科学家发明的,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
圭上有刻度,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用以测定表影的长度;表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标杆,放在圭的南、北端,与圭垂直。
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就出现了表的影子,根据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4.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三个关键词,每词不超过3个字。
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因持续干旱,水位直线下降,目前水位只有11米,达到194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平。
据介绍,洪泽湖水位日前降到11.3米的死水位。
由于上游没有来水,加之长时间的干旱蒸发,洪泽湖水位持续降低。
虽然5月25日到30日有两次降水过程,但是这对洪泽湖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严重的旱情,给沿湖地区的水产养殖、工农业生产和湖区水运造成了巨大损失。
目前,该湖区的三条航线中,已无一条能够维持正常通航。
第三单元《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提升题1、在下面的两组意象中任选一组,结合所选意象的特点写一段文字,营造所对应的意境。
要求不少于80个字。
第一组:明月杨柳杜鹃——凄婉忧伤第二组:落日大江远山——雄浑壮丽答案:第一组:孤独的河流在夜的黑暗中静静流淌。
即将远行的人儿驻足河岸,迈不开启程的脚步。
他放眼四顾,只看见天上的明月洒下的清冷光芒,还有月光深处恣肆满溢的眷念。
杨柳的青丝是无助的手臂,它挽得住春风,却挽不住杜鹃的啼鸣与游子的忧伤。
第二组:大江在崇山峻岭中匍匐前行。
在它身后,远山被落日的余晖镀上了一层金黄,唯有雄鹰在苍茫的天地间翱翔。
这个时节,塞外的野草疯狂生长,在阴山脚下, 长城尽头,手执长缨的骑士,伴着嗒嗒的马蹄声,朝着大漠的深处,绝尘而去。
解析:解答这类问题,要注重把握给出的意象特征和体现的情感特点等。
比如第一组,“明月”交代了具体的时间,“杨柳”“杜鹃”是描写的对象,“凄婉”“哀伤”是要营造的意境等。
由此分析,描写相关内容时,可以紧扣具体的时间和事物的特征,如写杨柳依依、离情悠悠、杜鹃悲鸣、明月万里等。
同样,如果写第二组,就要把握落日、大江、远山体现出的雄浑、壮丽的景象等。
【方法技巧】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分析意象。
分析所给词语的特点,确定描写的角度与对象、要营造的情境、表达的情感等。
②把握意境氛围。
扩写的内容要具有相应的意境特点。
③体现真挚情感。
扩展的语句要体现给出的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2、请在下面的文字中提取四个关键词。
每个关键词不超过3个字。
冷漠已使我们的社会陷入尴尬。
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
“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让“冷漠流行症”达到高潮。
有网民说,“行善有风险”,出手不得不谨慎。
“彭宇案”殷鉴在前,法律在几起类似的案件中,没有站在善的一方,对社会道德水平的下滑,其负面作用怎么评估都不为过。
2020高考扩展语段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运用下面所给的词语,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兼有描写和抒情的文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江南小巷悠闲宁静【答案】江南小巷常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悠闲地向巷中走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的听到自己的足音。
江南的小巷,她记取了岁月的印痕,看那雕花镂窗,看那青砖小路,无不记录着悲欢离合、市井兴落。
每每走到巷弄边缘,就会感受到岁月在时光中流淌,便会真切地体会到“生命过客”的深意。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要求,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有描写和抒情,还要运用修辞手法,因此构思时,江南的环境描写应该表现出悠闲、宁静的氛围,这种悠闲、宁静的氛围应烘托出江南小巷中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可把小巷中的人们的表情或精神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出来。
故答案为:江南小巷常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悠闲地向巷中走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的听到自己的足音。
江南的小巷,她记取了岁月的印痕,看那雕花镂窗,看那青砖小路,无不记录着悲欢离合、市井兴落。
每每走到巷弄边缘,就会感受到岁月在时光中流淌,便会真切地体会到“生命过客”的深意。
【点评】此题考查语句扩展的能力。
扩展语句,就是根据提供的情景及表达的需要,把语句扩展开,加以阐释、发挥、引申,使语句内容更丰富,表意更明确,表达更充分。
即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设定的情景或要求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给出的语言材料发散、扩展为符合考查要求的一句或几句话的题型。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
声调是指发音时贯穿于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
不同的声调分别具有或升或降、或平或曲的变化特点,①________。
同一个人的不同的音高变化,②________。
声带越紧,声调越高;声带越松,声调越低。
声带先松后紧,声音就由低变高;声带先紧后松,③________。
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之压缩语段与扩展语句练习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2020年3月3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全国高考时间安排的公告,公告称: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新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
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
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研究提出本地区高考时间安排的意见,经教育部同意后及时向社会发布。
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机械工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97.2亿元增至2017年的6万亿元左右,增长约600倍;2017年利润总额为1.71万亿元,是1978年69.2亿元的247.1倍。
机械工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从制造一般产品到制造高精尖产品,从制造单机到制造大型先进成套设备的转变。
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机械主导产品技术来源中,国内占比从20世纪80年代的24.5%,上升至目前的70%。
机械标准数量从1978年的3400项发展到当前的1.72万项,重点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80%以上。
机械产品自给率超过85%,基本改变了20世纪先进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
3.请把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压缩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
日前,经农业部组织专家测产,由农业部立项支持,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湖南省溆浦县第四期中国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项目实现重大突破,亩产创造了1026.7公斤的新纪录。
农业部部长韩长斌当日向袁隆平院士致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
这是袁隆平院士率领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和长期奋斗的结果。
2020高考语文试卷扩展语段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含答案)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运用下面所给的词语,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兼有描写和抒情的文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江南小巷悠闲宁静【答案】江南小巷常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悠闲地向巷中走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的听到自己的足音。
江南的小巷,她记取了岁月的印痕,看那雕花镂窗,看那青砖小路,无不记录着悲欢离合、市井兴落。
每每走到巷弄边缘,就会感受到岁月在时光中流淌,便会真切地体会到“生命过客”的深意。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要求,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有描写和抒情,还要运用修辞手法,因此构思时,江南的环境描写应该表现出悠闲、宁静的氛围,这种悠闲、宁静的氛围应烘托出江南小巷中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可把小巷中的人们的表情或精神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出来。
故答案为:江南小巷常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悠闲地向巷中走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的听到自己的足音。
江南的小巷,她记取了岁月的印痕,看那雕花镂窗,看那青砖小路,无不记录着悲欢离合、市井兴落。
每每走到巷弄边缘,就会感受到岁月在时光中流淌,便会真切地体会到“生命过客”的深意。
【点评】此题考查语句扩展的能力。
扩展语句,就是根据提供的情景及表达的需要,把语句扩展开,加以阐释、发挥、引申,使语句内容更丰富,表意更明确,表达更充分。
即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设定的情景或要求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给出的语言材料发散、扩展为符合考查要求的一句或几句话的题型。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
海峡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经历多少风雨,①________,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
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②________,实现两岸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双方确立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③________,甚至彻底倾覆。
2020高考语文试卷扩展语段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含答案)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下面这首小诗是日本诗人松尾芭蕉的作品,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古池古池畔,青蛙一轻跃,水叮咚。
【答案】一方古池,被青苔密裹着。
池面如镜,几茎荷叶安然躺卧。
清凤徐来,一只青蛙自草丛“叮咚”一声跃入水中。
水花溅落在荷叶上,散成无数颗小珍珠。
片刻,池面又归于平静。
【解析】【分析】诗歌很简短,写的是古池,描写古池边,青蛙一轻跳跃,水叮咚一声响。
写作时,要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可以用比喻,可以用拟人,可以手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描写时,可以对古池进行想象,也可以想象描写青蛙跳入水中的画面。
故答案为:一方古池,被青苔密裹着。
池面如镜,几茎荷叶安然躺卧。
清凤徐来,一只青蛙自草丛“叮咚”一声跃入水中。
水花溅落在荷叶上,散成无数颗小珍珠。
片刻,池面又归于平静。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2.以“竹林”为描写对象,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表达对竹林的喜爱之情。
要求:①有观察视角的变化;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答案】远远望去,从平地到山顶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仿佛竹的海洋。
一阵风吹过,竹海上涌起了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延伸到天边。
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根本无法知道!走进竹林,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真是“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解析】【分析】本题主题干要求,明确观察视角。
常见的观察视角有上下、远近、俯仰、高低等。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题干要求以“竹林”为描写对象,表达对竹林的喜爱之情,结合要求表述即可。
故答案为:远远望去,从平地到山顶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仿佛竹的海洋。
2020高考语文试卷扩展语段题分类汇编含解析(附答案)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请根据唐人张敬忠《边词》中的诗句“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要求做到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不多于80字。
【答案】荒寒的边地,河冰刚解冻,春天的脚步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色彩却仍然未见,而此时的长安已是花落纷纷了吧?边地的春天来得好迟呀,不由得引起守边将士对长安深深的怀念。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先理解诗句的内容。
根据诗歌的标题及诗句可知,这是写边地春天刚刚来到,而长安已是春意阑珊,突出边地春天来得晚。
扩展时抓住这两句诗中的“冰开日”与“花落时”,即可做到虚实相生;同时应注意情景交融,因为是一首边塞诗,此中包含有边地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故答案为:荒寒的边地,河冰刚解冻,春天的脚步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色彩却仍然未见,而此时的长安已是花落纷纷了吧?边地的春天来得好迟呀,不由得引起守边将士对长安深深的怀念。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2.运用“梅花、矮墙边、祖孙”等词语,写一段描述冬日温暖场景的文字。
要求有细节描写,富有文采,不超过150字。
【答案】阳光暖暖的,矮墙边奶奶正拉着孙子学步。
孩子裹着厚厚的棉衣,像一只小熊,扶着墙走得摇摇摆摆,不停发出“咿咿呀呀”的笑声,眸子中满是天真与执着;老奶奶始终弯腰护着孩子,脸上漾着凝视的微笑。
墙头的一枝梅花似乎被这场景吸引,偷偷探出身来,娇嫩的花朵缀在枝头,星星点占,散发出阵阵清香。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重点把握题目的基本意图,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梅花、矮墙边、祖孙’等词语,写一段描述冬日温暖场景的文字”,解答时候要注意用上相关词语,突出相关词语的具体意境,把祖孙二人充满温情的内容加以体现。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扩展语句作业1、从下列所给词语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扩写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文字。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并且引用一句诗词,50-70字。
杨柳阳光微风鸟儿春雨繁花2、扩展下面的句子,扩展后的语句要体现辛弃疾的人生历程和精神风貌,并要运用比喻、排比、比拟三种修辞中的一种,不超过100字。
辛弃疾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
3、从“原野”“星空”“网络”“思考”“沉醉”“奔跑”“清新”“深远”几个词语中任选四个,写一段话,或描述某种情景,或表达某种见解。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50字左右。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把“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扩写成一段文字,要求:语句连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5、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最新报告,2011年10月31日,地球迎来了她的第70亿位人类居民。
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用“未来”、“挑战”、“行动”三个词扩展成一段话,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庄子钓于濮水,连楚王派来的两位大夫请他担任楚国丞相的邀请都“持竿不顾”。
是什么样的“濮水之钓”具有这样的魅力?请结合具体情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
要求:①至少使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②不少于80字。
7、请以下面的句子为中心并作为开头,续写一段话,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符合逻辑;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8、下面是某同学在教师节给老师写的感谢信的开头,请替该同学续写两句话,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之意。
要求:使用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50字左右。
老师,让我怎么感谢您?在这属于您的节日里。
__________9、请把“蝉”“夏日”“生命”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有一定哲理,不少于60字。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扩展语句压缩语段1.根据下面两组关键词创设情境,以“雨”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话不少于30个字。
(6分)(1)春天早晨雨(2)秋日傍晚雨解析:解答此题时,考生首先要注意题目所要创设情境的不同;其次要围绕和突出描写对象;最后还要使扩展的语句尽可能地富有意蕴。
考生在扩展语句时必须展开联想或想象,着力写出“春天早晨之雨”与“秋日傍晚之雨”的不同。
答案:(示例)(1)春天的早晨,小雨突如其来,夹杂着一丝微寒的风,清洗着北方的春,如牛毛,如细丝,无声无语,悄然来到人间。
(3分)(2)秋日的傍晚,雨随着暮云而至,斜雨秋风,滴滴答答,敲击着屋瓦,拍打着大地,在暮色苍茫中带着寒意,沁人肺腑。
(3分)2.(2018·银川质检)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6分)古人的清明节是这样过的。
①感受春季“万物生长,皆清洁而明净”的美好;②祭拜先祖:男女扫墓,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以纸钱置坟头;③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尽享生活的乐趣。
根据上面的文字,发挥你的想象,描写一段古人过清明节的场景。
要求:以上三个场景任选其一,语言形象生动,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100个字左右。
解析:该题给出了三个古人过清明节时的场景,要求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进行描写。
第一个场景依据①,侧重写清明节的自然景色,要抓住“生长”“清洁”“明净”等特点。
第二个场景依据②,侧重写清明节祭拜先祖沉重的哀伤。
第三个场景依据③,侧重写春天到来,人们闲适、欢愉的状态。
在描写的过程中,考生无论选取哪一个场景,都应考虑所表达的主题要与场景相符,不可混淆三个场景的主题。
同时考生还要注意,语言要有文采,符合题干中要求的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最后,在拟写答案时还须注意字数的要求。
答案:(示例一)清明时节,草木萌发,如牛毛、如花针、如细丝的好雨悄然而至。
在蒙蒙细雨中,小草精神抖擞地绿着,鹅黄的柳枝也更加妩媚,青黑色的粗糙的老树皮,在细雨的滋润下,似乎也平添了几分青春的活力。
2020高考语文试卷扩展语段题分类汇编含解析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运用下面所给的词语,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兼有描写和抒情的文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江南小巷悠闲宁静【答案】江南小巷常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悠闲地向巷中走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的听到自己的足音。
江南的小巷,她记取了岁月的印痕,看那雕花镂窗,看那青砖小路,无不记录着悲欢离合、市井兴落。
每每走到巷弄边缘,就会感受到岁月在时光中流淌,便会真切地体会到“生命过客”的深意。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要求,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有描写和抒情,还要运用修辞手法,因此构思时,江南的环境描写应该表现出悠闲、宁静的氛围,这种悠闲、宁静的氛围应烘托出江南小巷中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可把小巷中的人们的表情或精神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出来。
故答案为:江南小巷常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悠闲地向巷中走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的听到自己的足音。
江南的小巷,她记取了岁月的印痕,看那雕花镂窗,看那青砖小路,无不记录着悲欢离合、市井兴落。
每每走到巷弄边缘,就会感受到岁月在时光中流淌,便会真切地体会到“生命过客”的深意。
【点评】此题考查语句扩展的能力。
扩展语句,就是根据提供的情景及表达的需要,把语句扩展开,加以阐释、发挥、引申,使语句内容更丰富,表意更明确,表达更充分。
即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设定的情景或要求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给出的语言材料发散、扩展为符合考查要求的一句或几句话的题型。
2.在“沙砾”“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写一组句子。
溪流仿作:________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________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________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________是你欢快的旋律。
________【答案】沙砾;没有大山的伟岸;也没有溪流的悠闲;但山水间的那点铺垫;是你默默的奉献。
(或蜡烛:没有火炬熊熊的火焰,也没有霓虹灯绚丽的色彩。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训练卷第三单元《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类题》一1.人与自然和谐带给我们健康的身心生活,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诗佛”王维参禅悟理,对此有深刻体悟,其诗作如淡雅的水墨画,清新明净。
请你细细体悟以下诗句,将其首联或颔联改写为一段写景文字,展现你眼中的自然之美。
(要求:不少于80个字,合理想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6分)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2.将“雨中、自行车、我”用比喻、排比句式扩写成50字的片断。
(6分)3.请以下面的句子为中心并作为开头,续写一段话,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符合逻辑;最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6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下列所给词语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扩写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文字。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并且引用一句诗词,50-70字。
(5分)杨柳阳光微风鸟儿春雨繁花5.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语言连贯、准确、生动;不少于80个字。
(6分)浪花愈大,凝立的磐石,在沉默的持守里,快乐也愈大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
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
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
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
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个字。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
不超过80个字。
7.阅读下面的材料,给“人因工程”下定义,不得超过65个字。
(5分)第二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主席、中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善广说,飞船、坦克、高铁都是复杂的人机系統,因为人的参与使系统变得更为复杂,系统运行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的特点,系统安全性问题会更突出;为解决这一难题,最终实现提高系统性能且确保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标,需要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的支持,这就是“人因工程”,它致力于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8.下面是余光中先生演讲的一段内容,语段最后说“我所要讲的就是这一件事情”。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件事情”的内容。
(字数在10个字以内)(4分)所谓艺术经验,它包括写出来的作品,包括文学,也包括绘画或者音乐,这些经验可以互相转化。
也就是说,文学、艺术、音乐,甚至雕塑,甚至建筑,这些美的艺术,都可以互通。
比如,诗人写了一首诗,那么画家把它画成一幅画,或者小说家有一本作品,被拍摄成电影等。
这些艺术的转化是一个很广阔的天地。
我所要讲的就是这一件事情。
9.为下面一段话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
(4分)在过去的大半年中,中国体育在奥运年后突然又成了舆论的焦点,接二连三爆出的新闻事件,令人眼花缭乱。
先是去年11月,之前与体育很少交集的北京市委原副书记苟仲文,空降国家体育总局,执掌帅印;接着春节后不久,体育明星姚明在传言声中如期当选中国篮协主席,成为没有公职身份出任这一职务的第一人;此外,备受关注的足球改革也在去年足协成功“脱钩”后迎来了多项新规:限制外援、增加国内年轻队员上场的机会……这一系列的变化在发出强烈的改革信号,吸引公众关注的同时,也引来不少争议。
而6月23日爆发的国乒弃赛事件,将这些争议推向了顶峰。
10.阅读下面的文字,筛选相关信息,简要概括我国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五步程序。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每日同一时间,各地气象站、高空探测网加上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收集到的温、压、湿、风等气象信息,都被电传到国家气象中心,作为天气预报员制作预报的原材料。
专业人员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和符号把收到的观测数据记录在一张图上,形成天气图;再由天气预报员运用一些气象学理论和预报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结合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对天气图进行分析。
接下来根据大气的实际情况,运用计算机通过计算求解描写天气演变的方程组,预报未来天气,这被称为数值天气預报。
天气预报的方法很多,做出来的预报不可能完全一致,这就需要根据最新资料进行会诊,天气会商就是让各种意见充分发表,互相启发,做出最后的天气预报结论。
最后,由国家气象中心的影视制作中心将预报结论改写得通俗易懂后,由气象小姐、先生们向观众述说,同时配有各种天气符号及生动的天气情况画面。
11.请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
(4分)“墙上书店”活动是今年4月从伊犁发起的,全疆现在共有16家书店参与到活动中。
活动的捐款人在书店购买图书,将写有书名、价格等内容的便利贴贴在书店墙上。
渴望读书却又买不起书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只要撕下便利贴就可以在书店免费领取这本书,进而分享读书的乐趣和拥有图书的喜悦。
一位书店店主说:“我们书店开始‘墙上书店’公益活动已经有四五个月了,来献爱心的人很多,基本上每天都有人来捐书,多的一天能有十来本。
”可见,“墙上书店”活动深受爱书人的欢迎,相信不久后会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圆读书人一个小小的梦。
12.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和启示。
(6分)有个人在去目的地的途中遇到了一条小河,他发现没有桥,于是,他砍下一棵树,把它搭放在河的两岸,然后从上面走了过去。
过河以后,他把那棵树扛在肩上,继续赶路。
有人见了,问他为什么要扛着树走路,他回答说:“前面还有河呀!”那个人反驳他说:“前面固然有河,可前面也有树啊!”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20个字)做事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35个字)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做学问有三种方式:一是像蜘蛛一样,整天忙于从自己肚子里吐丝织网;二是像蚂蚁一样,整天忙于把食物从外面搬回自己的窝里;三是像蜜蜂一样,忙于采花粉,酿造成蜂蜜。
请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三种方式,每条不超过10个字。
14.将下面一则消息改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4分)正在西南印度洋执行中国大洋49航次科考任务的“潜龙二号”无人潜水器,于当地时间4月6日凌晨成功完成第50次下潜,并将在本航次科考任务结束后正式进行技术升级。
由科技部支持、中国大洋协会组织研制的“潜龙二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具备在深海进行热液异常探测、高精度微地形地貌探测、高精度近底磁力探测和海底照相等功能。
“经过50次下潜,‘潜龙二号’的运行状态越来越稳定。
”“潜龙二号”装备负责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徐春晖说,“潜龙二号”目前处于升级方案详细设计阶段,在本航次任务结束后将正式进行技术升级。
15.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引题与一个正标题,引题要求不超过15个字,正标题要求不超过15个字。
(4分)4月2日,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流星般从天外回归,结束了长达7年的太空之旅。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证实,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坠落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
再见,天宫一号,但属于你的精彩瞬间永远难忘。
据介绍,1992年,目标飞行器的研制方案就早已确定,它被直白地称为“目标飞行器”。
2006年,初样研制后,科研人员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天宫一号。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12年6月24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紧紧相牵,对接成功。
2016年3月,超期服役两年半的天宫一号,正式终止数据服务,踏上了漫漫回家路。
今天,在太空孤独地飞行了两年多后,天宫一号回归地球,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引题:__________________正标题: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参考答案】示例一:骤雨初歇,林间的积雨静静地躺在地上,天边透露出了一丝霞光,眼看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
远方的妇人,携带着佳肴,步入东边田间,嘴角的微笑未曾遗忘,温暖的触碰仍存天空,飘舞出星星点点的希望。
示例二:细细的雨不紧不慢的一丝丝从天空中被阳光抽走,广漠无际的水田,几只白鹭悠然自得地飞过,幽幽密密的夏木,黄鹂清脆婉转的叫声点亮了心中那份闲适宁静,独坐山林之中,幽栖松林之下,怡然自乐。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此类题首先要对《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的意境和内容情感有大概的了解,然后根据诗歌中前两联的景物,抓住“空林”、“烟火”、“水田”、“白鹭”、“夏木”、“黄鹂”等景物进行想象描写,要能体现“清新明净”的特点,人与自然和谐。
注意使用修辞手法,解答这类问题,要注重把握给出的意象特征和体现的情感特点等。
2.【参考答案】我在窗前,看见天空乌云密布,云雾迷蒙,好像要下雨了。
雨丝飘飞,编制成一张细密的网,网住了路上的行人。
我骑着自行车飞奔在雨里。
不一会儿,雨一滴滴落下来,好像写不尽的诗篇;雨一滴滴落下来,好像绵绵不断的歌声;雨一滴滴落下来,拍打着我的自行车,那声音真好听。
不知多久,雨停了,在下雨的地方,竟有了彩虹!彩虹真美啊,五颜六色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段扩写。
扩写需要充分放开思路,展开想象,进行合理的创造,可以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
符合修辞比喻、排比要求,语言通顺、形象即可。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注意结合“雨中、自行车、我”扩写,需要注意意境描述等。
3.【参考答案】梅花经过严寒的历练,才有了“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丽;蚌要经受沙砾的折磨,才有可能孕育出一颗珍珠;歌曲里也曾唱过“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当苦难来临,我们不应害怕,而要把它当成一次成就精彩人生的机会。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