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教学计划
- 格式:xls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方向)专业(专科)专业规则表一培养方案概要
表二课程说明
注:
1.与职业资格证书紧密相关的课程称为双证课程
2.在一个教学方案中,双证课程一般设计为5门,包含3门核心双证课程和2门辅助双证课程,其中“★”表示核心双证课程、“☆”表示辅助双证课程,在课程名称前面标出。
3.本模版中的“双证课程”是对核心双证课程和辅助双证课程的统称。
4.资源与运营管理和个人与团队管理的课程为获得通用管理能力资格证书的课程。
5.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为二选一课程,课程性质为选修课,一旦选中即为必修课程。
工商管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能够在各类工商企业、经济组织、经济管理部门、管理咨询机构、政府机关等从事工商管理实际业务或管理工作,以及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业务要求:毕业生应掌握现代经济理论、现代管理办法、市场营销、经营策划、经营法规、组织人事、财务金融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巧,具有较敏锐的经营意识、较好的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和调查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拥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3-6年三、总学分额定总学分为164学分,具体分配如下:(一)课堂教学学分:149学分,2761学时。
每学期标准周为20周,其中课堂教学18周,考试2周。
(二)实践教学学分:15学分1.军训2周1学分;2.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2周1学分;3.社会实践4周2学分;4.学年论文第2学年1学分;5.专业实习10周4学分;6.毕业论文3周6学分。
四、课程设置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社会需要,本专业课堂教学课程体系由通识课和专业课构成,通识课和专业课均分别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
通识必修课必须修满规定的35学分。
专业必修课由16门课程组成,53学分。
专业选修课限选至少35学分,通识选修课限选至少22学分,其中,人文素质类4学分,哲学社会科学类12学分(其中,哲学概论、政治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历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逻辑学概论、人类学、等7门课限选6学分),法学类6学分。
自然科学类不限。
任选4学分。
五、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共4周,安排在第二学期期末;专业实习共10周,安排在第七学期。
六、科研为培养学生研究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参加社会实践须撰写调查报告、第二学年须撰写学年论文、专业实习应提交实习报告。
课堂教学学分修满后学生撰写毕业论文。
七、考核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
必修课必须考试,选修课一般为考查。
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专业概况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学业结束时,适合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工作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有企业综合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自学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心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主干课程西方经济学(本)、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小企业管理 (原中小企业管理)、成本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流通概论、企业信息管理、货币银行学、资本经营等。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实行学分制。
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1学分。
学生修满最低毕业总学分,达到培养目标和要求后,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证书。
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可授予学士学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2007级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学业结束时,适合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工作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有企业综合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自学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工商管理类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类培养特色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要求出发,为现代工商企业以及各类经济管理组织培养理论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综合管理人才。
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深入理解工商管理领域知识体系并具备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科学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树立良好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富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成为胜任企业及各类组织管理工作和具备学术研究能力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二、专业类培养面向学生入学后实行工商管理专业类培养,第四学期后进入分专业培养阶段。
本专业主要面向的专业包括:1.工商管理2.市场营销3.会计学4.人力资源管理三、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共57学分。
四、专业类学科基础课程55学分1.学科基础必修课程27 学分2.学科基础选修课程28 学分详见分专业培养方案五、专业课程学分28学分详见分专业计划表。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面向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前沿领域,牢固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基本原理、工商管理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掌握面向投资项目、企业、产业、区域和宏观经济的定性、定量分析技术,熟悉我国企业管理、产业投资、科技创新与创业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相关行业惯例与规则,突出工商企业项目策划与投融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以及创新创业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具备跨国管理、国际商务的基本知识与商务洽谈、商务管理业务基本技能,熟悉国际商务规则和惯例。
培养面向国家机关和各类企业事业单位规划与投资管理部门、银行或非银行投资机构、创新创业服务与管理机构、三资企业及涉外业务企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岗位,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工商管理实践人才和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可塑性强的研究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宗旨,坚持科学、创新、开放的教育理念,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为手段,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创新创业和投资、国际商务等领域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应用本专业理论与相关技术方法,分析和解决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专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专科)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系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有企业综合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该专业融理论、技能于一体,应用性较强。
为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完成学业后的工作适应性,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或管理实践)和毕业论文两项内容。
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实地从事一项调查研究或管理、营销实践活动,也可以是进行一项模拟实践活动,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管理实践活动的了解,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它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培养目标。
各地电大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需要,积极建立和充分利用实习基地,为圆满完成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一)方式社会实践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对关键或焦点问题进行社会实践,圆满完成学习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本专业的社会实践提倡采用多种方式,从当前的实际出发,以下推荐三种方式:1、社会调查:由学生自主确定调查题目,报当地电大审核批准,学生根据题目开展调查活动,写出调查报告(或体会)。
2、管理实践:由当地电大或学生选定项目,报当地电大审核批准,学生根据该项目的安排从事管理实践活动,并形成有关方案或成果。
项目的类型可以是市场分析、制定商业计划、进行市场分析或营销策划、推销或谈判等。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成人专科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二年制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成人专科法学科法学类法律事务专业二年制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成人专科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酒店管理二年制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成人专科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专业二年制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成人专科工学科电气信息学类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成人专科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成人专科工学科建筑学类建筑施工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成人专科工学科机电学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成人专科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二年制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成人专科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会计电算化专业二年制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成人专科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专业二年制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成人专科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专业二年制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成人专科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电子商务专业二年制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工商管理(中加学分互认)专业导论》网络课程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工商管理(中加学分互认)专业导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视频长度:25分钟/讲,共4讲学分:0.5学分适用对象: 经管大类一年级学生考核方式:考查(论文)二、课程简介《工商管理(中加学分互认)专业导论》视频课程是为经管大类新生特别开设的专业引导课,该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性质、课程设置、主干课程的基本内容、本专业就业基本形势、本校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等。
教学内容包括:1.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性质、课程设置、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2.本专业的招生与就业基本形势分析。
3.本专业学生大学学习期间学习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的介绍与辅导。
三、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工商管理(中加学分互认)专业导论》视频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性质、课程设置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对本校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本专业的招生与就业基本形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专业主要的学习内容、大学学习期间学习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明确学习目的。
四、视频内容纲要第一讲培养目标第一节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社会需求)第二节对本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第三节学院的办学理念与本专业的办学定位第二讲认识专业第一节本专业的学科基础第二节专业的历史与发展第三节本学院的培养条件(师资和实验室等)第三讲培养路径第一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说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路径)第二节专业教学计划及学分安排(分模块、学位课程、核心课程)第三节培养手段与培养方式(含实践环节和第二课堂)第四节本专业的主要学习方法第四讲培养成效第一节专业建设成效第二节专业的深造通道(典型案例)第三节专业的就业前景(典型案例)等五、成绩考核论文 2000-2500字(一)、内容及要求1、内容:工商管理(中加学分互认)专业的认识,具体反映出对以下内容的认识:工商管理(中加学分互认)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具体而言,学习工商管理(中加学分互认)专业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工商管理(中加学分互认)专业的特点有哪些?学习工商管理专业(中加学分互认)具体目标有哪些?具体途径有哪些?2、要求:(1)论文以合适性、合理性、真实性、逻辑性、创新性、可行性为主要标准。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一)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理论知识要求(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规则;(3)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2.专业技能要求:(1)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2)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的问题的基本能力;(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职业道德素质要求:通过《思想道德修养》及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4.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的证书:(1)全国高校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考试二级证书;(2)一种以上与专业相关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二)本专业毕业合格标准: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修满75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11学分、专业类基础课25学分、专业课10.5学分、专业类选修课11.5学分、实践环节17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主要课程:运筹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五、学制、授予学位和相近专业学制:二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相近专业: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下的教学方式1.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讨论国内学者关于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说法不一,郭水兰认为教学实践的主体是老师和同学,实践教学目标包括培育目标和学习目标,实践教学手段需要考虑教与学的双因素,实践教学的结果是老师和同学都满足。
梁心见进一步概括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认为其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或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过程,贯穿了整个专业教育的始终。
杨勇从实践教学的本体论内涵、实践教学的认识论内涵、实践教学的方法论内涵三个方面精细解读了实践教学的内涵。
师生教和学的互动活动是实践教学讨论的首要问題,实践教学具有普遍性与现实性两个特质,其既是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又是实践教学的现实依据,并且实践教学又是一种思维方式。
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讨论与实践课题组讨论得出实践教学的外延是实践教学的不同种类,实践教学的外延包含实践教学全部元素的集合,而不是指某一个特定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方法。
邬移生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外延主要是指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特征,提出了实践教学居于主体地位,其内容体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实践教学具有社会现场性特征;实践教学着重校企合作,具有产学结合性特征;实践教学环节以实训和综合训练为主,具有技术应用性特征。
2.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讨论我国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强调要提高同学实践技能的号召,积极有序地进行教育改革,大力进展工商管理实践教学。
虽然我国高校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依旧存在问题与不足。
部分学者对现阶段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夏文莉、喻红莲提出我国工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教育观念落后的问题。
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观念落后于专业进展,忽视了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显著特点,导致校企供需结构性失衡,致使学校培育的同学与企业需求的`人才不匹配,实践教学的主体性地位急需得到强化。
大三工商管理专业课表大三工商管理专业课表导语:大学生活中,课表是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对于大三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课表更是决定了他们接下来学习和发展的方向。
本篇文章将围绕大三工商管理专业课表展开讨论,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为读者提供一份关于大三工商管理专业课表的全面指南。
一、深度探究专业核心课程1.1 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性在大三阶段,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点。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构建起对管理实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核心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大三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包括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公司财务等课程。
这些课程涵盖了管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各个管理领域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1.3 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方法为了更好地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应该采取主动的学习方法。
他们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来扩大知识面和深化理解。
参加相关实践活动和实习也是一种提高学习效果的方式。
通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管理技能。
二、广度拓展选修课程2.1 选修课程的意义除了专业核心课程,大三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选择各种选修课程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
选修课程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发展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
2.2 选修课程的种类大三工商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涵盖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如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创业与创新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来选择合适的选修课程。
这些选修课程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增加了个人的竞争力。
2.3 选修课程的学习收获选修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拓宽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选修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实践项目等方式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管理学二级类:工商管理类专业代码:120201K一、培养目标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丰富的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知识,熟悉会计循环及财务分析,熟悉物流管理和生产运作关键环节,了解工商管理领域国际前沿知识,具备优秀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擅于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实践与创新,能够全面胜任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领域的工作,能够从事初级财务会计、物流运输与仓储管理、生产与作业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特色培养的原则,培养本专业学生在管理学和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基础上,研究工商企业的运行规律,研究有效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掌握工商业的发展动态及相应的管理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有理想、有道德、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2.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科学知识,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基础理论及基础知识;3.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听、说、读、写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学制四年四、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五、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
六、主要核心课程及特色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战略管理、西方经济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应用统计学、物流管理、管理专业外语等。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及军事理论、体育、专业实习、投资项目评价课程设计、物流管理沙盘、专业方向设计、跨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及论文写作等。
八、毕业合格标准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三方面完成培养要求,按本教学计划的要求,学完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取得193.0学分,其中必修课163.0学分,通识选修课15学分,专业选修课15学分;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术讲座等创新活动,取得创新素质学分6分。
经济与管理学院培养方案II、工商管理学科类一、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科基础知识宽厚,专业适应能力强,实施“宽口径、厚基础、大平台”的专业教育,我院实行分大类培养,设有经济学类与管理学类。
工商管理学科类包括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五个本科专业。
(一)电子商务本专业培养具备必要的经济学、管理学、网络技术等基础知识,能针对企业、事业单位的实际状况,具有网站开发、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技术,并能提出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和组织实施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人力资源管理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相应的政策研究部门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三)物流管理本专业培养培养具有较强物流规划和分析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从事物流企业技术管理、经营管理、国际物流以及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和物流机构从事现代物流管理工作的开放型、创新型和复合型的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四)会计学本专业培养具备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职业化人才和后备高级专门人才。
(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专业培养能在国家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等企事业单位和信息产业、信息服务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信息资源开发、组织、利用,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的复合性、应用性信息与系统管理的专门人才。
二、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学生入学后,前4学期按照经济学类学习,修读学校平台课程和经济学类基础课程,第5学期按规定的专业分流原则和流程,在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五个专业中选择一个专业进行专业学习。
达到毕业与学位要求者,按所选专业授予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目录1.商科类工商管理学科导论课程实施方案 (1)2.工商管理大类新生导读课程教学大纲 (3)3.商科类电子商务专业导论课程实施方案 (6)4.电子商务专业新生导读课程大纲 (8)5.商科类工业工程学科导论课程实施方案 (11)6.工业工程专业新生导读课程教学大纲 (13)7.商科类物流管理学科导论课程实施方案 (15)8.物流管理专业新生导读课程教学大纲 (17)9.商科类信息管理学科导论课程实施方案 (19)10.信息管理类新生导读课程大纲 (21)11.《工商管理学科前沿讲座1》课程教学大纲 (23)12.《工商管理学科前沿讲座2》课程教学大纲 (25)13.《信息学科动态讲座》课程教学大纲 (29)14.《电子商务学科动态讲座》课程教学大纲 (33)15.《热点行业营销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35)16.《管理信息系统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38)17.《物流管理专业综合设计》实验课教学大纲 (41)18.《ERP实践课程设计》实验课教学大纲 (43)19.《JA VA课程设计》实验课教学大纲 (45)20.《WEB应用开发实践》实验课教学大纲 (48)21.《电子商务课程设计》实验课教学大纲 (50)22.《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实践》实验课教学大纲 (52)23.《工业工程课程设计》实验课教学大纲 (54)24.《工业工程综合实践》实验课教学大纲 (57)25.《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实验课教学大纲 (60)26.《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课教学大纲 (62)27.《绩效管理课程设计》实验课教学大纲 (64)28.《培训与开发课程设计》实验课教学大纲 (66)29.《企业经营仿真》实验课教学大纲 (69)30.《人因工程课程设计》实验课教学大纲 (71)31.《商务智能课程设计》实验课教学大纲 (73)32.《市场研究方法课程设计》实验课教学大纲 (76)33.《市场营销策划》实验课教学大纲 (78)34.《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课教学大纲 (81)35.《数据库课程设计》实验课教学大纲 (83)36.《网络营销实践》实验课教学大纲 (86)37.《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实验课教学大纲 (88)38.《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大纲 (90)39.《薪酬管理课程设计》实验课教学大纲 (93)40.《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课教学大纲 (95)41.《信息系统综合实践》实验课教学大纲 (97)42.《营销技能训练》大纲 (99)43.《运营管理课程设计》实验课教学大纲 (102)44.《企业营销认识实习》实践课教学大纲 (105)45.《社会调查》(电子商务)实践课教学大纲 (108)46.《社会调查》(物流管理)实践课教学大纲 (110)47.《社会调查与管理实践1》(市场营销)实践课教学大纲 (112)48.《社会调查与管理实践2》(市场营销)实践课教学大纲 (114)49.《社会调查与管理实践1》(人力资源)实践课教学大纲 (116)50.《社会调查与管理实践2》(人力资源)实践课教学大纲 (118)51.《社会调查与管理实践1》(工商管理)实践课教学大纲 (120)52.《社会调查与管理实践2》(工商管理)实践课教学大纲 (121)53.《生产实习》(工业工程)实践课教学大纲 (122)商科类工商管理学科导论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建设目的开设导论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本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及发展趋势,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奠定学科基础,同时通过选择积极、有趣的案例和项目,使学生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