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0
四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姓名___班级____得分___一、填空。
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结果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2、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
李伯伯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3、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结果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4、某工厂用汽车运煤,3 辆车一次能运12 吨,照这样计算,8 辆同样的车一次能运多少吨?5、工厂运来一批煤,烧了 57 吨,剩下的是少了的 2 倍。
这批煤一共有多少吨?6、三个数相乘,先把()相乘,再和()相乘;或者先把()相乘,再和()相乘,它们的结果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7、计算64×26后,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验算,是用了()律。
8、农贸市场运来大白菜540千克,萝卜750千克,大白菜每筐装45千克,萝卜每筐装50千克。
萝卜比大白菜多运多少筐?9、三个数相加,先把()相加,再和()相加;或者先把()相加,再和()相加,它们的结果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10、饲养场养鸡1256只,比养鸭只数的4倍还多24只。
饲养场养鸭多少只?11、要装配210台电脑,已经装了6天,每天装配15台。
剩下的每天装配20台,还要几天才能装完?四、解决实际问题1、四年级11名教师和284名学生一起去郊游,大巴车可坐45人,租金800元,中巴车可坐25人,租金 60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至少花多少钱?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厘米,其中一条边长8厘米,它的另外两条边分别长多少厘米?3、一把椅子售价55元,一张沙发的售价比椅子的7倍还多5元。
一把椅子的售价比一张沙发便宜多少元?4、啄木鸟3天吃了1935只害虫,青蛙13能吃998只害虫。
啄木鸟平均每天比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5、装配车间6小时可装配水泵468台。
照这样计算,18小时可装配水泵多少台?6、炼油厂5天炼油400千克,照这样计算,要炼油4800千克,需要多少天?7、各班向学校图书室借书,其中12个班每班借45本,4个班每班借48本。
四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姓名___班级____得分___一、填空。
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结果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2、650与250的和减去240除以8的商,算式是()3、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结果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4、计算(45+5)×3÷5 时,先算()法,再算()法。
最后算()。
5、350+7+15×8时,可以同时计算的是()法和()法.6、三个数相乘,先把()相乘,再和()相乘;或者先把()相乘,再和()相乘,它们的结果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7、计算64×26后,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验算,是用了()律。
8、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各6箱,苹果每箱25千克,梨每箱20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千克。
在计算 4500+(3200-850×2)时,应先算()法,最后算()法。
9、三个数相加,先把()相加,再和()相加;或者先把()相加,再和()相加,它们的结果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10、68-25+49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法,再算()法。
1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再算()。
四、解决实际问题1、商店有苹果348千克,又运来92千克。
卖了一些后还剩 104 千克,卖了多少千克?2、学校开运动会,四年级有92人报名参加单项比赛,全校参加单项比赛的人数是四年级的5倍少27人。
全校参加单项比赛的有多少人?3、爸爸的身高是1.78 m,洋洋的身高是1.36 m,洋洋站在凳子上时比爸爸高 0.12 m。
凳子有多高?4、各班向学校图书室借书,其中12个班每班借45本,4个班每班借48本。
图书室一共借出了多少本书?5、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
舅舅身高是多少厘米?6、各班向学校图书室借书,其中16个班每班借54本,7个班每班借50本。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练习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训练四则运算一、口算?36÷3=100-62=24?-8?+?10=75×30=371?-371=5?+?24?-12=200÷40=84÷4=159+61=?600÷20=?78+222=1000÷8=?17×11=?7600÷400=?480÷120=?25×17×4=?225-99=?640÷40=?二、比一比,算一算?49+17-25240÷40×5300-50×249-(17+25)240+40×5300-50×20×0三、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1)960÷15=64?64-28=36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2)75×24=1800?9000-1800=7200综合算式___________(3)810-19=791?791×2=15821582+216=1798综合算式(4)96×5=480480+20=500500÷4=125综合算式四、计算下面各题?121-111÷37(121-111÷37)×5280+650÷1345×20×31000-(280+650÷13)(95-19×5)÷74(120-103)×50760÷10÷38(270+180)÷(30-15)707-35×20(95-19×5)÷74?19×96-962÷74?10000-(59+66)×645940÷45×(798-616)(270+180)÷(30-15)(315×40-364)÷712520÷8×(121÷11)707-35×2050+160÷40?(58+370)÷(64-45)120-144÷18+35347+45×2-4160÷52?(58+37)÷(64-9×5)95÷(64-45)178-145÷5×6+42?420+580-64×21÷28?812-700÷(9+31×11)(136+64)×(65-345÷23)五、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分类整合测试卷—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试题)一、填空题。
(第5题5分,其余每空1分,共32分)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 )往( )按顺序计算;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 )法,再算( )法。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480-( )=320 40×( )=520 3566+( )=4000204÷( )=51 ( )-270=270 ( )÷12=11 3.计算36+[(131-89)×4]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最后的结果是( )。
4.960是( )的24倍;( )的12倍是144。
5.在□里填适当的数,在○里填适当的运算符号。
57×36=36×□789+126=126-□79+26+121=26+(□○□)125×19×8=□○□○□24×19+31×24=□○(□○□)6.在○里填上“>”“<”或“=”。
37+16 ○16+37 42-19 ○43-1951+19 ○32+28 50+40×2 ○(50+40)×288+88×0 ○88-88×07.要想把算式72-4×6÷3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减法和除法,最后算乘法,那么算式应改为( )。
8.把下面每组中的3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1)12-4=8,8÷2=4,48÷4=12。
综合算式:( )(2)16+6=22,330÷22=15,15+278=293。
综合算式:( )9.5×5×5×2×2×2×2,积的末尾有( )个0。
10.小凯计算476+98时,将加号看成了减号,所得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
班级姓名1、口算:11×70= 0×536= 34×5= 84×2= 35×30=180×4= 19×6= 24÷12= 99÷11= 36÷18=96÷6= 60÷12= 91÷13= 85÷17= 51÷17=2、用递等式计算:17+83-25 41×3-76÷28×(54-49)-33 284-27 ×4 73-6×12+34 81÷(21-12)×13班级姓名1、口算:15×80= 80×60= 101×40= 48×50= 17×20=130×7= 75×2= 25×4= 52÷13= 74÷37= 54÷27= 100÷4= 86÷43= 60÷2÷5= 45×2÷9=12÷3×4= 111×40≈ 208×20≈ 197×50≈ 93×21≈2、用递等式计算:145÷5×6 27+(18 -12)×752-18×2+31 125-15÷5(75+25)×(43-36) 120÷4-360÷4班级姓名1、口算:25×40= 104×4= 200×8= 12×50= 300×20=21×7= 15×6= 13×4= 48÷12= 90÷30= 54÷27= 320÷4= 420÷21= 48÷2÷3= 30×2÷1=12×3÷6= 482×20≈ 751÷3≈ 99×33≈ 604÷60≈2、用递等式计算:6×(4×25) 43×4-65×2960÷5+56×20 69÷3×(85-65)(76+54)÷5 168÷4+17×6班级姓名1、口算:15×80= 80×60= 101×40= 48×50= 17×20=130×7= 75×2= 25×4= 52÷13= 74÷37= 54÷27= 100÷4= 86÷43= 60÷2÷5= 45×2÷9=12÷3×4= 111×40≈ 208×20≈ 197×50≈ 93×21≈2、用递等式计算:13×24÷12 (119-8)÷3(32-14)÷(36÷6) 43×4-65×20×54+84÷3 20+30×0-6班级姓名1、递等式计算:29×(3+9) 36×13-552÷8125-54÷9 56÷(102-94)+126 0×(35÷7)+86 (18-18)÷(18+18)179-4×9÷6 63+24÷8-2×3=752、把合适的数填在□里。
四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姓名___班级____得分___一、填空。
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结果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3、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结果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4、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各6箱,苹果每箱25千克,梨每箱20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千克。
5、要使25×6+30先算加法,应给原式()算式是(),结果是()。
6、三个数相乘,先把()相乘,再和()相乘;或者先把()相乘,再和()相乘,它们的结果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7、计算64×26后,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验算,是用了()律。
8、5人4小时做了80朵纸花,平均每人4小时做()朵纸花,平均每人每小做()朵纸花。
9、三个数相加,先把()相加,再和()相加;或者先把()相加,再和()相加,它们的结果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10、根据 500÷125=4,4+404=408,804-408=396 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11、计算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时,要先算(),再算()。
四、解决实际问题1、一批巧克力,如果每只盒子装40块,要装15盒。
现在只有12只盒子,要把这些巧克力装完,平均每只盒子装多少块?2、某洗衣机厂要生产1400台洗衣机,前5天平均每天生产80台,其余的要求在10天内完成,后十天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3、一个服装厂用84米布做了18套成人服装,每套用布3米。
剩下的布正好做15套儿童服装,每套儿童服装用布多少米?4、一个服装厂用84米布做了18套成人服装,每套用布3米。
剩下的布正好做15套儿童服装,每套儿童服装用布多少米?5、小明的身高是 1.36米,比哥哥矮 3.9分米,姐姐又比哥哥矮 16厘米,小明姐姐的身高是多少米?6、四一班有60名学生去划船,大船35元限乘4人,小船30元限乘3人。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专项复习卷一(四则运算、运算定律)(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10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其中第9题每题1分,共23分)1.在计算(156+540÷60)×41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是( )。
2.已知683+279=962,那么962-683=( ),962-279=( )。
3.甲数是63,比乙数的4倍多3,乙数是( )。
4.一个除法算式中,除数和商都是18,余数是6,则被除数是( )。
5.一个数扩大10倍后比原数大99,这个数是( )。
6.12×65+55÷5,若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则算式应变为 ( )。
7.四(3)班同学去公园游玩第一小队有14人,买门票一共花了350元。
根据这些信息完成下表。
8. 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1)205×3=3×205 ( ) (2)8×17×125=(8×125)×17 ( ) (3)13×6×5=13×(6×5) ( ) (4)25×7×4=7×(25×4) ( )(5)27×49+27=27×(49+1) ( ) 9.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360÷5÷2=360○(□○口) (2)4800÷25÷4=口○(□○□) (3)660÷12÷11=660÷11○口 (4)540÷(9×3)=540○9○3 (5)420÷14=420÷口÷口 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6分)1.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四则运算规律及其简便运算一、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时有加、减法和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二、关于“ 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2、一个娄加上0 或者减去0,最终还等于原数3、被减数等于减数,差得04、0乘任何数或0 除以任何数,都得0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 x b=b x a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 a x b) x c=a x(b x c)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员乘法分配律。
字母公式:(a+b) x c=a x c+b x c 或a x (b+c)=a x b+a x c拓展公式:( a-b) x c=a x c- b x c 或a x(b-c)=a x b-a x c三)减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四)除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 b * c=a* (b x c)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 —b —c=a* c* b类型一: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观察数的末位特征,将数凑成整数进行简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专项测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5分)1.计算3600÷(1980-72×15)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2.根据运算定律或性质填空。
(1)(A + B)+ =B +( +84 )(2)685 --=685- (277+23)(3)25××125×= ( 4)×( ×8)(4) ( +80) ×5=40×+ ×5(5)5.8 +8.9+14.2= +(+ )(6)28.3 - 7.6 - 2.4 = -( + )3.按要求给25+60- 15÷5添加括号,如果先算减法,再算加法,最后算除法,那么算式应改为( )。
4. 甲数是乙数的25倍。
如果乙数是100,那么甲数是( );如果甲数是100,那么乙数是( )。
5.把下面每组图形或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1)☆+●=△(2)21 + 24 = 45+ = ▲225 ÷45 = 5△÷▲=〇 5 ×12 = 60综合算式:综合算式:二、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8分)230 62 160 88031 20550 4综合算式:综合算式:三、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10分)1.已知△×○=□,则○÷□=△(□不为0)。
( )2.算式8×(6÷3)与(8×6)÷3的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 )3.计算320+480÷8时,应先算320+480。
( )4.25×27×4=27×(25×4),这里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 )5.99×49= 100×49-49,这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02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姓名___班级____得分___一、填空。
1、计算(45+5)×3÷5 时,先算()法,再算()法。
最后算()。
2、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结果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3、350+7+15×8时,可以同时计算的是()法和()法.4、三个数相乘,先把()相乘,再和()相乘;或者先把()相乘,再和()相乘,它们的结果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5、650与250的和减去240除以8的商,算式是()6、计算64×26后,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验算,是用了()律。
7、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各6箱,苹果每箱25千克,梨每箱20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千克。
在计算 4500+(3200-850×2)时,应先算()法,最后算()法。
8、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结果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9、68-25+49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法,再算()法。
10、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再算()。
11、三个数相加,先把()相加,再和()相加;或者先把()相加,再和()相加,它们的结果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四、解决实际问题1、每本相册都是32页,每页可插6张照片。
小明家有950张照片,5本相册够用吗?2、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
舅舅身高是多少厘米?3、工人王师傅和徒弟做机器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做45个,徒弟每小时做28个,王师傅工作6小时,徒弟工作8小时,他们共做多少个机器零件?4、装配车间6小时可装配水泵468台。
照这样计算,18小时可装配水泵多少台?5、各班向学校图书室借书,其中12个班每班借45本,4个班每班借48本。
图书室一共借出了多少本书?6、商店有苹果348千克,又运来92千克。
卖了一些后还剩 104 千克,卖了多少千克?7、一条裤子108元,一件上衣比裤子贵67元,买3套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元?。
年级下册四则运算运算定律练习题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方式,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而运算定律则是为了让我们更简便、更快速地进行四则运算。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系列练习题来巩固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b + a 。
例如:35 + 27 = 27 + 35 = 62 。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c = a +(b + c) 。
例如:(28 + 36) + 14 = 28 +(36 + 14) = 78 。
练习题:1、 45 + 38 + 55= 45 + 55 + 38 (利用加法交换律)= 100 + 38= 1382、 128 +(72 + 56)=(128 + 72) + 56 (利用加法结合律)= 200 + 56= 256二、减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为:a b c = a (b + c) 。
例如:158 36 64 = 158 (36 + 64) = 58 。
练习题:1、 256 45 55= 256 (45 + 55)= 256 100= 1562、 389 128 72= 389 (128 + 72)= 389 200= 189三、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b × a 。
例如:25 × 12 = 12 × 25 = 300 。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c = a ×(b × c) 。
例如:(25 × 4) × 7 = 25 ×(4 × 7) = 700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专项达标测试卷──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一)姓名:班级:效果:一、填空(每空 1分,共29分)1.根据给出的算式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1)56×73=4088 ()()(2)65+143=208 ()()2.在计算(200-36×47)÷44时,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3.26与4的积,再加上 125与25的商,列式为()结果是()。
4.,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31+57+69=57+( + ) 25×( + )=( ×4)×37b×a+25× =( + )×b 53× +× =a×( 53)5.四(3)班共45人,这学期每人新买了一套校服.其中上衣每件55元,精子每条45 元,全班一共花了()元。
6.一列动车2小时行驶了520 千米。
根据这一数据填写下。
时间/小时 3 4 9行驶里程/千米1820 2860△(填“>”“<”或“=”)8.从237里面连续减去17.最多能减()次。
二、计算(35分)1.直接写出得数(8分)44+0= 65+35= 128-0= 413+87=25×4= 20×0= 4×(5×21)= 0÷186=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9分)192+67= 75×l2= 540÷15=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8分)19+136+281 2×125×8×5 136×101-136960-600÷5×6 75×6-(95+149) (60+540÷15)×7 )三、解决问题。
(36分)1.电影《哪吒》上映后,蓝海影城每天安排8个场次放映。
若平均每个场次售票125张,每张票价 28元,则电影《哪吒》在蓝海影城一天的票房收入是多少元?(8分)2.育才小学组织捐书活动,帮助西部乡村学校新建图书室。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项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训练)一、填空。
(每空1分,4题7分,6题3分,共26分)1.根据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32×113=3616 638+154=792( ) ( )( ) ( )2.算式(496-32×5)÷12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是( )。
3.“48+75=75+48”这个变化运用了( )律;运用乘法分配律改写下面的算式:△×(○+ )=4.根据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m×(15×9)=( × )×9 +92= +a53× =82× 8×(125+35)= × + ×4.18+6.29+3.71=4.18+( + )12.58-2.14-1.86=12.58-( + )5.根据35-9=26,26÷13=2,340÷2=170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
6.在○里填上“>”“<”或“=”。
56÷7+8 ○56÷8+7 45×12÷3 ○45÷3×1284×99+84 ○84×100 99×47+47 ○47×(101-1)25×(16+38) ○25×16+38 158-(63+40) ○158-63+407.把156+72×56÷28的运算顺序变成先求和与商,再求积,则原式变为( )。
8.甲数除以24,商是16,余数是5,则甲数是( )。
9.妈妈带500元钱去商场,买一件羊毛衫用去185元,买一双运动鞋用去243元,妈妈一共花了( )元钱,余下的钱可以买( )瓶单价为12元的果汁。
10.乐乐在计算“8×(25+a)”时,算成了“8×25+a”,结果比正确答案少56,正确的答案是( )。
四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运算定律、四则混合运算)一、填空:1、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 ),如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 ),再算( )。
2、算式645×(800-350÷35)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法。
3、如果把算式258+152÷19×8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那么算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500÷125=4 4+404=408 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两个数( )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6、检验378+529=907的计算是否正确,可以用加法进行验算,这种验算方法是根据加法( )律。
7、已知两个数的( )与其中一个( ),求另一个( )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是( )的逆运算。
8、求几个( )加数的( )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9、140÷5表示( )。
10、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除数=( )○( )一个因数=( )○( )1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 )1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a、b表示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a、b、c表示乘法分配律( )13、一个数加上或减去( ),结果仍是原数。
一个数乘以或除以( ),结果仍是原数。
14、在除法中,( )不能作除数。
15、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 )对齐,也就是把( )上的数对齐。
16、计算小数加减法,所得数的( )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
二、判断:1、求几个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任何数除0都得0。
()3、52+83+48=83+(52+48)这一步计算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4、因为5×6=30,所以5和6分别叫做因数。
()5、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一)四则运算法例: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只有加、减法或许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次序计算。
如: 10+2-310-2+38 ÷2×48×2÷4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如: 4+18×216-15 ÷336÷6+4×63、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面的数,再算括号外的数。
如:(4+5)÷35×(7-3)( 10-2)×(8+3)(二)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注意:一个数加上 0 或减 0,还得本来的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 除以一个不是 0 的数,还得 0,0 不能够作除数。
任何数和 0 相乘都得0.二、运算定律与简易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两个加数互换地点,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互换律。
字母公式: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许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联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互换两个因数的地点,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互换律。
字母公式:a×b=b× a2、先乘前两个数,或许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联合律。
字母公式:(a × b) =×c a× (b × c)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能够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派律。
字母公式:(a+b) ×c=a×c+b× c 或 a× (b+c)=a×b+a× c拓展:(a-b) ×c=a×c-b× c或 a× (b-c)=a×b-a× c(三)减法简易运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能够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专项检测卷(一)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一、想一想,填一填。
(12分)1. 计算(132-46)×18÷24时,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2. 甲、乙两数的和是210,甲数是乙数的4倍,乙数是()。
3. 用简便方法计算372+497+103时,要先算(),这样计算的依据是()。
4. 根据运算定律,在圆圈里和横线上分别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1)482-38-62=482○(38+__)。
(2)(42×8)×125=42×(__○125)。
(3)102×12=(__+2)○12。
二、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
(5分)1. 在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一般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 一个数和0相乘得0,任何数和0相除仍得任何数。
()3. 85×(20+2)与85×20+85×2的计算结果相同。
()4.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5. 27÷(3+9)=27÷3+27÷9。
()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8分)1. 265×95+265×5=265×(95+5),应用了()。
A. 加法结合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分配律2. 240÷(20÷2)与240÷20÷2的计算结果分别是()。
A. 24与24B. 24与6C. 6与123. 计算108×12时,下面简便方法正确的是()。
A. 108×10+2B. 108×10×2C. 108×10+108×24. 72与36的差除它们的和,结果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A.(72-36)÷(72+36)B.(72+36)÷(72-36)C. 72+36÷72-36四、先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四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运算定律、四则混合运算)一、填空:1、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 ),如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 ),再算( )。
2、算式645×(800-350÷35)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法。
3、如果把算式258+152÷19×8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那么算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500÷125=4 4+404=408 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两个数( )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6、检验378+529=907的计算是否正确,可以用加法进行验算,这种验算方法是根据加法( )律。
7、已知两个数的( )与其中一个( ),求另一个( )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是( )的逆运算。
8、求几个( )加数的( )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9、140÷5表示( )。
10、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除数=( )○( )一个因数=( )○( )1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 )1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a、b表示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a、b、c表示乘法分配律( )13、一个数加上或减去( ),结果仍是原数。
一个数乘以或除以( ),结果仍是原数。
14、在除法中,( )不能作除数。
15、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 )对齐,也就是把( )上的数对齐。
16、计算小数加减法,所得数的( )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 )。
二、判断:1、求几个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任何数除0都得0。
()3、52+83+48=83+(52+48)这一步计算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4、因为5×6=30,所以5和6分别叫做因数。
()5、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训练
四则运算
一、口算
36 ÷3= 100 -62= 24 -8 +10 =
75 ×30= 371 -371= 5 +24 -12=
200 ÷40= 84 ÷4= 159+61=
600÷20=78+222= 1000÷8=
17×11=7600÷400=480÷120=
25×17×4= 225-99= 640÷40=
二、比一比,算一算
49 +17 -25 240 ÷40 × 5 300 -50 ×2
49 -
(17 +25)240 +40 × 5 300 -50 ×20 ×0
三、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1)960÷15=64 64-28=36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2)75×24=1800 9000-1800=7200 综合算式___________
(3)810-19=791 791×2=1582 1582+216=1798 综合算式
(4)96×5=480 480+20=500 500÷4=125 综合算式
四、计算下面各题
121 -111 ÷37 (121 -111 ÷37)
× 5
280 +650 ÷13 45 ×20 × 3
1000 -(280 +650 ÷13)(95 -19 × 5 )÷74 (120 -103)×50 760 ÷10 ÷38
(270 +180)÷(30 -15)707 -35 ×20 (95 -19 × 5 )÷74 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
(798-616)
(270 +180)÷(30 -15)(315×40-364)÷7
12520÷8×(121÷11) 707 -35 ×20
50+160÷40 (58+370)÷(64-45)
120-144÷18+35347+45×2-4160÷52
(58+37)÷(64-9×5)95÷(64-45)
178-145÷5×6+42 420+580-64×21÷28
812-700÷(9+31×11)(136+64)×(65-345÷23)
五、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9×102-2×49 125×76×8 103×
32
41000÷8÷125 6756-193-207
5824÷8×(85-78)840÷28+70×18
794-198 384+98×25×4 72×125
97×360+3×360 724+26×24+724 68×25
公式必记:
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 加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c+a×c a×(b+c)=a×b+a×c
一、判断题。
1、27+33+67=27+100 ()
2、125×16=125×8×2 ()
3、134-75+25=134-(75+25)()
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
5、1250÷(25×5)=1250÷25×5 ()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56+72+28=56+(72+28)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25×(8+4)=()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
3、3×8×4×5=(3×4)×(8×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101×125=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D、100×125×1×125
三、下面各题怎么简便就怎样计算。
355+260+140+245 102×992×125
645-180-245 382×101-382 4×60×50×8 35×8+35×6125×3225×46
101×5699×2687-139-61
500-257-143 2000-368-132
1814-378-422 89×99+89 155+264+36+44
25×(20+4)88×225+225×12 698-291-9
382+165+35-82 568-(68+178)561-19+58
155+256+45-98 236+189+64 759-126-259
25×79×4569-256-44 216+89+11
57×125×81050÷15÷77200÷24÷30 219 ×99 37 ×9858 ×101
169×123—23×16937×99+37129×101—129 149×69—149+149×3256×51+56×48+56 1022-478-422 987-(287+
135)
478-256-144 672-36+64 36+64-36+64
75+128+125+172 149+72+38 385+415+53 7
248+309+291 234-66-34 936-407-293
237-45+63-55 2×37×50125×(8×13)
329×4×2524×1255×25×125×64
23×9985×102
36×29×36
2000÷8÷125420÷2821×9+19×9
27×3+54+27×524000÷25÷16
应用题
1.海洋公园第一天卖出389张门票,第二天上午卖出183张门票,下午卖出217
张门票。
这两天一共卖出多少张门票?
2..工程队三天修完一条公路,第一天修95米,第二天修95米,第三天修113米,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3.文峰小学组织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三年级去了183人,四年级去了206人,五年级去了213人,六年级去了194人。
三至六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观看电影?
4.甲、乙两人骑自行车从相距125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出发,甲每小时行17千米,乙每小时行13千米,4小时后两人还相距多少千米?
5.梁老师要去商场买东西.已知台灯每个25元,日记本每本15元,台灯买了4个,笔记本也是4本.梁老师需要付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