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无线信道的信道容量
- 格式:ppt
- 大小:232.00 KB
- 文档页数:13
第一章绪论1-2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答:数字信号:电信号的参量值仅可能取有限个值。
模拟信号:电信号的参量取值连续。
两者的根本区别是携带信号的参量是连续取值还是离散取值。
1-3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偶哪些优缺点?答:利用数字信号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为数字通信系统。
优点: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传输差错可控;便于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储存;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一般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系统设备较复杂。
1-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信源编码: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通过数字压缩技术降低码速率),完成A/D转换。
信道编码/译码: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加密与解密:认为扰乱数字序列,加上密码。
数字调制与解调: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
同步: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步调一致。
1-5 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传输系统。
1-6 按传输信号的特征,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7 按传输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FDM,TDM,CDM。
1-8 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方式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解释他们的工作方式。
答:按照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分类。
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向传输。
半双工: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
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以同时收发消息。
1-9 按数字信号码元的排列顺序可分为哪两种通信方式?他们的适用场合及特点?答: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方式。
并行传输一般用于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如计算机和打印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串行传输使用与远距离数据的传输。
1-10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答:有效性和可靠性。
1-11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哪些?答:有效性:传输速率,频带利用率。
I (+1* +1)(+—1)第四章思考题与习题1. 移动通信对调制技术的要求有哪些?在移动通信中,由于信号传播的条件恶劣和快衰落的影响, 接收信号的幅度会发生急剧 的变化。
因此,在移动通信中必须采用一些抗干扰性能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的调 制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频带内传输数据的比特速率以适用于移动通信的要求。
具体要求:① 抗干扰性能要强,如采用恒包络角调制方式以抗严重的多径衰落影响;② 要尽可能地提高频谱利用率;③ 占用频带要窄,带外辐射要小;④ 在占用频带宽的情况下,单位频谱所容纳的用户数要尽可能多;⑤ 同频复用的距离小;⑥ 具有良好的误码性能;⑦ 能提供较高的传输速率,使用方便,成本低。
2. 已调信号的带宽是如何定义的?信号带宽的定义通常都是基于信号功率谱密度 (PSD)的某种度量,对于已调(带通)信 号,它的功率谱密度与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有关。
假设一个基带信号:s(t) =Re{g(t)exp(j2二仁切其中的g(t)是基带信号,设g(t)的功率谱密度为P g (f),则带通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如下:P s (f )二1 P g (f - f c ) P g (-f - f c )l 4信号的绝对带宽定义为信号的非零值功率谱在频率上占据的范围; 最为简单和广泛使用的带宽度量是零点-零点带宽;半功率带宽定义为功率谱密度下降到一半时或者比峰值低 3dB 时的频率范围;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采纳的定义为占用频带内有信号功率的99%。
3. QPS K 、OQPSK 的星座图和相位转移图有何差异?如图所示QPSK相位星座图OPSK相位星座图QPSK信号的相位有90°突变和180°突变。
OQPSK信号的相位只有90°跳变,而没有180°的相位跳变。
4. QPSK和OQPSK的最大相位变化量分别为多少?各自有哪些优缺点?OPSK的最大相位变化量为1800, OPSK最大相位变化量为900。
(4) MIMO与空时处理;(5) 全数字接收机;(6)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2.重、难点提示(1) 重点是双工、复用、多址;(2) 难点是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二章通信信号与系统的表征(4学时)1.教学内容(1) 带通信号及系统的复基带表示;(2) 信号空间表示法;(3) 随机信号。
2.重、难点提示(1) 重点是带通信号的复基带表示、线性带通系统的复基带表示;(2) 难点是信号波形的矢量表示、平稳与周期平稳随机过程。
第三章无线传输信道(4学时)1.教学内容(1) 传播模型;(2) 平坦衰落信道;(3)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4) 方向性衰落信道;(5) 衰落信道仿真。
2.重、难点提示(1) 重点是确定线性时变信道的系统函数、随机线性时变信道分类;(2) 难点是双向冲激响应、MIMO信道响应矩阵。
第四章无线信道容量(6学时)1.教学内容(1) 信道模型;(2) 信息度量;(3) 加性高斯噪声信道容量;(4) 平坦衰落信道容量;(5) MIMO信道容量。
2.重、难点提示(1) 重点是离散输入连续输出信道、离散时间AWGN信道;(2) 难点是带限白高斯噪声信道、香农信道容量公式。
第五章数字调制信号及其功率谱密度(4学时)1.教学内容(1) 奈奎斯特脉冲成形;(2) 数字调制信号表示;(3) 调制信号功率谱。
2.重、难点提示(1) 重点是无记忆调制信号、有记忆调制信号;(2) 难点是调制信号复包络的功率谱密度、完全响应CPM信号功率谱。
第六章平坦衰落信道数字传输的接收与性能(4学时)1.教学内容(1) 接收信号的矢量表示;(2) 一般矢量信道中的检测;(3) AWGN信道中相干接收性能;(4) AWGN信道中非相干接收性能;(5) AWGN信道中CPM信号的检测。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现代无线通信原理》(第一版),林基明编,科学出版社,2015年;[2]《大话无线通信》(第一版),丁奇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3]《移动通信技术》(第二版),高健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4]《移动通信技术》(第一版),宋拯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5]《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二版),拉帕波特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6]《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第四版)(英文版),Dharma P. Agrawal(D. P. 阿格拉沃尔),[美] Qing-An Zeng(曾庆安)著,谭明新改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7]《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一版),石明卫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