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单元知识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4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
问题导入体育用品店每根跳绳的价钱是3元,65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还剩几元?怎样验算?(教材52页例4(2))
过程讲解
1.理解题意并列式
每根跳绳3元,要求65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还剩几元,就是求65里面有几个3,还余几,用除法计算,列式为65÷3。
2.明确算理
把65分成6个十和5个一。
6个十除以3得2个十,就在被除数十位的上面商2,表示20;5个一除以3得1个一,就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商1,表示1;5去掉1个3还余2,所以2是余数,写在竖式最下面。
3.计算过程
65÷3=21(根)……2(元)
答:65元可以买21根跳绳,还剩2元。
4.验算方法
方法一根据数量关系验算。
每根跳绳3元,21根是63元,再加剩下的2元,正好是65元。
方法二用乘法竖式验算。
归纳总结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用商乘除数加余数,看所得的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误区警示
【误区一】计算并验算:49÷2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横式上没有写余数,所以验算时商乘除数后就
没有加余数,检验出错误也没有改正,没有起到验算的作用。
错解改正49÷2=24 (1)
温馨提示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结果千万不要忘记写余数。
验算时,一定要在商乘除数后加上余数,再与被除数比较。
【误区二】计算:89÷2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个位上的商小了,导致余数3比除数2大。
被除数个位上的9中包含4个2,所以应当商4。
错解改正89÷2=44 (1)
温馨提示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通用8篇)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通用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1第一单元混合计算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计算连加式题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连减786-284-249=253计算连减式题时,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786-(284+249)=253加减混合259+148-342=65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第1页共29页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里程表中的问题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里程数=终点数-起点数第四单元乘与除2.月:小月:4、6、9、11月平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3.日历:学会看日历,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4.钟表:24时记时法 12时记时法4.公式:1时=60分 1分= 60秒半时= 30 分60分=1时60秒=1分 30 分=半时第八单元可能性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
‘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花可能是香的;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
……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空中不可能盖楼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2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1、除法的竖式写法:“——”表示除号,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面,除数写在除号外面,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上(也就是平均分的结果). 商除数……被除数……商和除数相乘的积……余数2、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就会有余数。
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反过来是: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4、求最大的被除数时:用除数—1就是余数再计算,如( 39 )÷5 = 7 (4)求最小的被除数时:把余数当做1 再计算。
比如( 36 )÷5 = 7 (1)1、除法的竖式写法:“——”表示除号,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面,除数写在除号外面,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上(也就是平均分的结果). 商除数……被除数……商和除数相乘的积……余数2、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就会有余数。
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反过来是: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4、求最大的被除数时:用除数—1就是余数再计算,如( 39 )÷5 = 7 (4)求最小的被除数时:把余数当做1 再计算。
比如( 36 )÷5 = 7 (1)1、除法的竖式写法:“——”表示除号,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面,除数写在除号外面,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上(也就是平均分的结果). 商除数……被除数……商和除数相乘的积……余数2、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就会有余数。
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反过来是: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4、求最大的被除数时:用除数—1就是余数再计算,如( 39 )÷5 = 7 (4)求最小的被除数时:把余数当做1 再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及复习题毫米、分米的认识1、学生尺上每1 厘米长度之间有( )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度是( )毫米,1 厘米=( ) 毫米2、10 厘米长的一段就是( )分米,1 分米=( )厘米;10 个1 分米就是( ) 米,1 米=( )分米。
3、1 分硬币、1 角硬币、5 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毫米。
电话卡、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 )毫米。
4、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四个长度单位,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千米的认识1、千米也叫( ),它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远的路程时,一般用( )作单位,1 千米=( )米。
2、我们学校的运动场跑道一圈是250 米,那么4 圈就是1 千米。
吨的认识1、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是( ),1 吨=( )千克。
3、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我的感受: 《测量》单元评研卷姓名: 评价:一、填空: 1、常用的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有( )、米、( )、厘米、( )。
2、常用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单位有( )、千克、( )。
3、一盒牛奶重500 克,( )盒牛奶重1 千克。
4、小明骑自行车绕操场行一圈是400 米,每天早晨骑2 圈,他每天早晨行( )米;再行( )米就是1 千米。
5、填一填,算一算:5 厘米=( )毫米30 分米=( )米400 厘米=( )米6000 米=( )千米7 分米=( )厘米4 千克=( )克9 吨=( )千克8000 千克=( )吨37 厘米+13 厘米=( )分米1 吨-400 千克=( )千克6、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1)一本数学书的厚度是5( )。
(2)小红的体重约是35( )(3)一个乒乓球重6( )。
(4)一辆卡车载重量是5( )。
二、选择: (1)1 千克和1 千米比较( )。
A、1 千克大B、1 千米大C、无法比较(2)青藏铁路全长( )。
A、1956 米B、1956 千米C、1956 分米(3)一艘远洋货轮可载货( )。
三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知识讲解、练习有余数的除法是除法算式当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也就是借助平均分的概念,来搞清楚余数,除数,被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代表的意义是什么?然后重点掌握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重要知识点。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我们是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之上而展开的。
只要掌握了这两种除法算式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的原理,那么对于有余数的除法来说也相对比较简单。
重要的知识点一、有余数的除法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用除数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再用余下的数与下一位上的数组成两位数去除以除数,直到除到被除数的最后一位。
如果有余数,一定要保证最后的余数比除数小。
2、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数位对齐)3、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重点)二、除法的验算(有余数)方法: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其中对于验算的算式的理解一定要满足被除数中减去余数后,剩下的被除数与除数是倍数关系,这个倍数就是商。
首先,在除法算式当中,有时需要判定商是几位数,我们只需要用除数与被除数的高位进行比较。
如果除数小于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时,那么商的位数和被除数的位数相同,反之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其次在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当中,我们要明白每一个数每一个计算的步骤所代表的意义,才能真正地了解有余数的除法,这对于我们了解除数余数商和被除数之间的关系起到了促进作用。
而且在计算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保证最后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是我们在试商的过程当中,如何做到正确试商的检验条件。
最后再计算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当中,除了对计算的过程有清楚的了解,能够正确的是商保证最后所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要看是否计算正确,我们可以通过商城除数加余数等于被除数的检验方式,看最后的结果是否与被除数相等。
每一次计算看自己是否正确,能提高准确率,那么最后的验算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进阶练习: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一)(5分钟)65÷5=906÷3=870÷4=716÷5=80÷6=783÷3=804÷2=148÷8=103÷3=123÷3=144÷9=97÷3=352÷5=296÷4=860÷2=220÷9=153÷5=357÷6=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二)(5分钟)64÷2=128÷8=446÷2=911÷9=405÷7=76÷8=325÷4=155÷4=718÷6=350÷8=871÷6=220÷9=618÷4=654÷5=622÷8=451÷3=900÷6=677÷6=192÷7=120÷4=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三)(5分钟)75÷5=425÷3=615÷5=874÷5=200÷7=121÷4=375÷5=392÷3=638÷8=627÷3=441÷5=412÷3=624÷4=260÷4=375÷5=60÷6=468÷5=357÷6=4.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四)(5分钟)510÷3=194÷2=516÷6=100÷2=43÷8=125÷5=415÷4=453÷6=705÷3=921÷3=874÷5=870÷3=352÷5=429÷3=524÷8=594÷7=97÷3=87÷4=412÷3=512÷8=5.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五)(5分钟)103÷3=444÷6=966÷7=728÷8=315÷7=720÷6=919÷6=88÷4=756÷9=254÷3=728÷8=83÷5=919÷6=496÷4=308÷7=427÷5=98÷8=269÷6=6.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六)(8分钟)19÷2=432÷8=368÷5=451÷3=490÷5=873÷3=804÷2=941÷9=157÷2=873÷5=507÷3=516÷5=315÷3=45÷3=826÷4=654÷3=284÷7=137÷4=800÷6=98÷7=267÷7=716÷4=825÷5=132÷2=285÷6=267÷3=96÷8=480÷4=7.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七)(8分钟)67÷3=434÷8=375÷2=567÷6=147÷9=960÷5=569÷4=498÷7=197÷2=974÷5=348÷3=486÷4=483÷8=320÷2=408÷2=890÷6=347÷5=128÷5=486÷9=368÷5=708÷6=980÷4=396÷3=。
【导语】除法是四则运算之⼀。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个⾮零因数,求另⼀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除法》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数学《除法》知识点 (⼀)⼝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数除以⼀位数的⼝算⽅法。
(1)⽤表内除法计算:先⽤被除数0前⾯的数除以⼀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个0。
(2)⽤乘法来算除法:看⼀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位数的估算⽅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百⼏⼗或整百的数,再⽤⼝算除法的基本⽅法计算。
(2)想⼝诀估算:想⼀位数乘⼏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位或前两位,那么⼏百或⼏⼗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笔算除法 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位数、三位数除以⼀位数的笔算⽅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位数,从被除数的⾼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位的上⾯。
除到被除数的哪⼀位不够商1,⽤“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除数⼩。
) 2、会判断商是⼏位数。
⽐较除数与被除数位的⼤⼩,如果被除数位上的数⽐除数⼩,那么商⼀定⽐被除数少⼀位;如果被除数位上的数⽐除数⼤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关于0的⼀些规定: (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苏教版小学(xiǎoxué)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fùxí)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小学(xiǎoxué)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知识(zhī shi)框架一级知识点数与代数二级知识点数的运算(yùn suàn)三级知识点1、列竖式计算除法。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3、一步计算的问题4、两步计算的问题1、质量单位千克、克数与代数常见的量2、千克、克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3、24时计时法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图形的认识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1.周长的认识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期末知识点第一单元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是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和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根底上安排的。
1.计算:列竖式计算除法。
2.口算:被除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除数都没有余数的除法,包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十数。
3.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用乘法验算〕。
4.估算: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5.一步计算的问题:在解决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6.两步计算的问题:先求总和或剩余是多少,再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练习:〔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62÷266÷672÷347÷7〔2〕口算:36÷360÷268÷290÷3〔3〕列竖式计算:39÷389÷467÷274÷3〔4〕你能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各是几十多吗?64÷584÷395÷481÷3〔5〕王老师用72元买笔记本,如果每本单价是2元,那么能买多少本?李老师用60元买了20本笔记本,那么每本笔记本多少钱?〔6〕一副乒乓球拍26元,一个乒乓球2元,用50元买一副乒乓球拍,剩下的钱能够买几个乒乓球?第二单元认数1.认数、读数、写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除法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100÷4 = 25)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 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验算: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8.所学除法类型:①第一位不够除,看前两位。
666÷9=74②第一位够除,就在第一位上写商,然后一位一位除。
900÷4=225③中间的数不够商1,就商0,把下一位数移下来继续除。
816÷2=408④末尾的数不够商1,就商0,把末尾的数当余数。
三年级数学《除法》知识点总结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知识点(一)口算除法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关于0的一些规定:(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测量1.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2 分米的认识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1.3 千米的认识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1.4 米和千米之间的换算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5 吨的认识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6 生活中的数学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1 两位数的进位加法1、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2.2 三位数进位加法1、掌握估算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
4、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5、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2.3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3、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有余数的除法单元知识整理姓名:评价:
我的感受:
《有余数的除法》单元评研卷姓名:评价:
一、填空:
1、用除法算式表示下图:()÷()=() (1)
☆☆☆☆☆☆☆☆☆☆☆☆☆☆☆☆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7﹤57 ()×8﹤46 4×()﹤36
5×()﹤23 9×()﹤60 ()×6﹤32
3、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一定要比()小。
4、51天是()个星期零()天。
5、★÷5=8……▲,▲最大是(),那么被除数是()。
6、有32盆花,5盆摆一组,可以摆()组,还剩()盆。
二、选择题。
1、下面的数中,除以6没有余数的是()
A、34
B、24
C、44
2、有34个李子,每盘只能装5个,至少要()个盘子才能全部装完。
A、5
B、6
C、7
3、☆☆⊙⊙⊙※☆☆⊙⊙⊙※……像这样依次重复下去,第40个
是()。
A、☆B、⊙C、※
4、☆÷○=8……5,○最小是( ) A 、4 B 、5 C 、6
5、下面式子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56÷6=8......8 B 、71÷9=8......1 C 、61÷7=8 (5)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在方框内打√;不对的改正在方框里。
四、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用上尺子)
33÷8= 18÷4= 27
÷5=
40÷5= 39÷9= 54
÷7=
2 1 5 7
3 1
4 1
5 4
9 6 3
6 3 9
9 9 3 8 0 8 1 1
五、解决问题:
1、一件衣服要钉4个纽扣,22个纽扣可以钉几件衣服?还剩几个纽扣?
2、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够装几台电扇?
3、三(1)班有50名同学去划船,每条船限坐6人,至少要租多少条船才够坐?
4、围一圈后,还多出2厘米,这条彩带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