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设计实验步骤常用“四步法”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1
高中生物实验四步分析法1第一步:取材分析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
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
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
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
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
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以下简称“实验三”)中,剪取的是有活性的根,如果是死根、烂根,则观察不到预期的结果。
实验四“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四”)中,选取的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龋2第二步:药品与试剂分析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2.1关于量的问题。
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四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
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2.2关天浓度问题。
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
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
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
亚甲基蓝溶液在配制时,要求更高,浓度高一点点,就会影响根的活性。
生物实验的操作步骤生物实验的操作步骤是进行生物学研究、实验或观察的关键。
正确的操作步骤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确保实验的重复性。
本文将介绍生物实验的一般操作步骤,以帮助读者进行生物学实验时的准确操作。
一、实验前准备在开始实验之前,需要做一些实验前准备工作。
1.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的生物材料、试剂、培养基等,并检查实验仪器和设备的运行情况。
2. 搭建实验环境:根据实验需求,调整实验室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并确保实验区域的清洁和安全。
3. 制定实验计划:根据实验目的和方法,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包括实验步骤、时间安排和记录方式等。
二、实验步骤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方法,进行以下一般实验步骤。
以下以细胞培养实验为例说明。
1. 细胞准备:收集细胞样本,并使用无菌技术将细胞转移到培养皿或培养瓶中。
2. 细胞培养基准备:根据细胞类型和实验要求,准备合适的细胞培养基,并添加必要的生长因子、抗生素等。
3. 细胞培养:将细胞培养皿或培养瓶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并进行培养时间的控制。
4. 细胞观察:根据实验要求,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5. 细胞处理:根据实验需求,进行细胞的处理,如给药、刺激、转染等。
6. 实验参数测量:使用相关仪器和方法,测量实验参数,如细胞增殖率、细胞凋亡率等。
7. 数据记录与分析: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的呈现。
8. 结果评估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和讨论,分析实验的可靠性和结果的合理性。
9. 结论和总结: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总结,归纳实验的主要发现和意义。
三、实验后处理实验结束后,需要进行实验后处理工作,包括实验设备的清洁、实验结果的保存和报告的撰写等。
1. 设备清洁:清洁实验设备、仪器和器皿,确保其下次使用前处于良好状态。
2. 数据保存: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保存,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步骤详解生物实验操作步骤详解生物实验是初中生物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个常见的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步骤,包括“观察离心沉淀”、“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和“观察植物光合作用”。
实验一:观察离心沉淀步骤一:制备样品首先准备好需要观察的物质样品,这可以是含有悬浮颗粒的液体,如土壤悬浮液或其他生物体组织悬浮液。
步骤二:制备离心管准备两个离心管,一个标注为“上清液”(A管),另一个标注为“沉淀物”(B 管)。
确保离心管干净且无杂质。
步骤三:加入样品将样品小心地加入到A管中,约占据管的一半。
注意不要使液体溢出。
步骤四:离心将A管放入离心机,并设定适当的转速和离心时间。
一般情况下,较大和较重的颗粒沉淀于离心管底部,而较小和较轻的颗粒保持在上清液中。
步骤五:观察结果离心机停止后,取出A管。
观察A管中的上清液,注意上清液是否变清,以及是否有沉淀物。
如果有沉淀物,将A管中的上清液倒入B管中,注意不要将沉淀物倒入B管。
实验二: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步骤一:制备玻片与载玻片准备一个玻片和一个载玻片。
将一滴水滴在玻片中央,并轻轻放置一个载玻片,使水均匀分布在两个玻片之间。
步骤二:制备样本从植物组织(如洋葱)或动物组织(如叶皮层)中取一小块组织。
用镊子将组织小心地撕成薄片,并将薄片放在玻片上的水滴中。
步骤三:加入染料将一滴鲜碘溶液滴在组织上。
碘溶液可以染色细胞结构,使其更容易观察。
步骤四: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将制备好的玻片放在显微镜物镜下。
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整个组织片,然后转至高倍或油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例如细胞核、细胞质等。
实验三:观察植物光合作用步骤一:制备植物从室外选择一片绿叶,将其放入一个黑暗的塑料袋中,待10-20分钟。
步骤二:制备样本取出叶片,用刀小心地剪下一片绿叶,并用夹子将其固定在橡胶管上。
步骤三:制备氢氧化钠液将一小段橡胶管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相连。
[技能必备]1.“四步法”规范书写实验步骤2.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比较[技能训练]1.(2022·重庆一中调研)为了验证小鼠的特异性免疫既与来自胸腺的T细胞有关,也与来自骨髓的B细胞有关,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1)切除小鼠的胸腺,并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去除胸腺的小鼠,使小鼠完全丧失免疫功能。
(2)把完全丧失免疫功能的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标记为甲组、乙组、丙组。
(3)给甲组小鼠输入________;给乙组小鼠输入________;给丙组小鼠同时输入来自胸腺和骨髓的淋巴细胞。
(4)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的免疫功能的恢复状况并记录。
实验结果:①甲组小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组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不能恢复,但产生抗体的功能得到一定恢复。
③丙组小鼠免疫功能基本恢复。
实验结论:小鼠的特异性免疫既与来自胸腺的T细胞有关,也与来自骨髓的B细胞有关。
答案实验步骤:(3)来自胸腺的T细胞来自骨髓的B细胞(4)实验结果:①细胞免疫功能恢复,但不能产生抗体解析根据分析和题干给出的部分实验步骤可推知,(3)应为给甲组小鼠输入来自胸腺的T细胞;给乙组小鼠输入来自骨髓的B细胞。
根据实验步骤可知,甲组小鼠输入的是来自胸腺的T细胞,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故实验结果①应为甲组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恢复,但不能产生抗体。
2.(2022·福建厦门质检)疫苗从研制走向临床使用,需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等多重检测,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陈薇团队对上述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疫苗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其保护效果进行评价。
图1、图2表示不同的接种剂量和接种方式对小鼠免疫的影响,图3表示接种不同剂量疫苗,14天后接种新冠病毒,72小时后检测小鼠肺组织的病毒含量。
(1)IFNγ是一种能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活力的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组成中,它与抗体均属于________。
初中生物实验步骤梳理生物实验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生物概念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
本文将对几个常见的初中生物实验步骤进行梳理和分析,帮助初中生正确进行实验并取得准确的结果。
实验一:观察显微生物步骤:1. 准备显微镜和玻璃养皿。
2. 将一滴清水或酵母悬浮液放在玻璃养皿中。
3. 将显微镜放在桌子上,并调节焦距,使其合适。
4. 用钳子夹取一片玻璃片,并在玻璃片上放一滴水或酵母悬浮液。
5. 将玻璃片放在显微镜的镜下,并调节焦距和放大倍数,以观察显微生物。
注意事项:1. 使用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2. 打开光照时,调节适当的光线强度以得到清晰的观察效果。
实验二:观察细胞质的渗透现象步骤:1. 准备一个新鲜的洋葱,切下薄片。
2. 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甘油,然后将洋葱薄片放在甘油中。
3. 用镊子轻轻挤压洋葱薄片,并将载玻片加盖。
4. 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上,调节焦距和放大倍数。
5. 观察洋葱细胞在甘油中的变化,特别注意观察细胞质的渗透现象。
注意事项:1. 在切洋葱时要小心使用刀具,以免造成伤害。
2. 注意观察洋葱细胞的渗透现象,如细胞的体积变化和细胞质与胞壁之间的关系。
实验三:观察植物光合作用步骤:1. 准备两株鲜活的水培植物,如水葱或水稻苗。
2. 将一株植物暴露在明亮的阳光下,将另一株植物遮光放置。
3. 分别在两株植物的叶片上放置一两滴碘液。
4. 观察两株植物叶片颜色的变化。
注意事项:1. 使用碘液时要小心,避免接触到皮肤或食道。
2. 注意观察受光和不受光的植物叶片颜色的差异。
实验四: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划痕鉴定步骤:1. 准备一个饱和的溴酚溶液。
2. 取一片新鲜的洋葱或其他植物组织,放在溴酚溶液中。
3. 观察洋葱细胞的划痕现象,特别是细胞液的颜色变化。
4. 将一只细胞或组织片放在显微镜载玻片上,并加一滴溴酚溶液。
5.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上,通过观察细胞的不同结构和划痕,进行细胞鉴定。
生物实验步骤详解生物实验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命系统的运作规律,还可以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然而,进行生物实验需要遵守一系列规定和步骤,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几个生物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细胞培养实验细胞培养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实验,可以用来研究细胞的生长、分化和细胞信号转导等问题。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步骤:1. 准备培养基:先要准备含有营养物质、生长因子和抗生素等的培养基。
由于不同类型的细胞对培养基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验需要来选择适合的培养基。
2. 提取细胞:首先从器官或组织中提取细胞,将其进行消化或分离,并将细胞悬浮于培养基中。
3. 培养细胞:将细胞培养于恒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中。
定期更换培养基以去除代谢物和细胞分泌的废物。
4. 细胞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培养的细胞,以确定其形态、分化和生长状态。
PCR实验PCR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技术,可以用来扩增DNA序列,从而帮助我们了解DNA的序列和功能。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步骤:1. 准备反应混合液:将模板DNA、引物和酶等添加到反应管中,制备PCR反应混合液。
引物的设计需要精确筛选,以确保特异性和灵敏度。
2. PCR反应:在热循环仪中进行PCR反应,并根据实验需要设置不同的温度和时间参数。
热循环仪可以模拟PCR反应在不同程度上的变化。
3. PCR产物检测:通过凝胶电泳或其他分析方法检测PCR扩增产物。
凝胶电泳可以对PCR产物的长度、特异性和数量进行分析。
Western blotting实验Western blotting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检测技术,可以用来检测蛋白质的存在、表达和定量。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步骤:1. 蛋白提取: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蛋白质,并将其分离和纯化。
提取蛋白的方法和条件应根据实验需要而定。
2. 蛋白电泳:使用SDS-PAGE技术将蛋白质进行电泳分离,并将其转移到薄膜上。
实验一探究水果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提出问题:水果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作出假设: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实验步骤:1、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高锰酸钾2ml(可以用量筒量取)2、用纱布包裹桔子瓣往烧杯里挤出水果汁,备用3、然后分别向两只试管滴加等量的清水和水果汁,振荡分析现象:含有水果汁的试管中高锰酸钾褪色得出结论: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最后整理实验二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实验步骤:1、取甲乙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可用量筒量取)2、甲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说出澄清石灰水无变化3、然后玻璃管或吸管向乙试管内反复吹气,直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出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结论:人体呼吸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最后整理实验三实验设计: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作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实验步骤:1、去三个带有标签的培养皿放在实验台上,分别放入几张餐巾纸,并在每张餐巾纸上均匀的放上10粒大豆2、向1号培养皿中加入清水至种子淹没3、向2号培养皿中加清水浸湿餐巾纸,注意不要让水淹没种子4、注意3号培养皿不加水5、将1、2、3号培养皿置于室温处预期结果:2号培养皿里的种子会萌发最后整理实验四口腔对淀粉的化学消化作用实验步骤:1、制备馒头碎屑,将一小块馒头用小刀细细的切碎,拌匀2、用清水漱口,用脱脂棉含在口中取唾液,然后把脱脂棉中的唾液挤入小烧杯备用3、取两只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4、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的清水和2ml的唾液,并振荡5、取温开水放入温度计调整水温在37摄氏度左右,然后将两只试管放入温水中隔水加热5分钟6、如果有盛有凉水的的烧杯放在里面冷却,若没有自然冷却7、分别向两只试管滴入碘液,说出实验结果:加清水的试管加碘变蓝,加唾液的试管无变化最后整理:试管中废物倒入垃圾桶,清洗仪器,摆放好仪器放回原处实验五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实验步骤:1、取镜安放对光(出现白亮的视野)2、把血涂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眼睛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接近玻片标本3、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清晰的物象为止4、指出红细胞说出红细胞的数量、特点、和结构特点(男性数量是:?女性数量是:?红细胞是两面中间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5、指出白细胞说出红细胞的数量、特点、和结构特点(白细胞数量是:?细胞体积较大、有细胞核)最后整理:将显微镜放回原处,血涂片放回原处实验六观察酵母菌实验步骤:1、先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取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然后用镊子夹取盖玻片,先使盖玻片的一端接触培养液,然后轻轻放下,酵母菌的临时装片做好备用2、取镜安放对光(出现白亮的视野)3、把酵母菌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眼睛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接近玻片标本4、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清晰的物象为止,观察并记录酵母菌的形态、颜色5、然后取下在盖玻片的一端滴加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直到碘液浸润整个标本为止,放在载物台上重新观察指出酵母菌的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最后整理实验七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步骤:1、用纱布将盖、载玻片擦拭干净2、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3、用凉开水漱口4、用牙签在口腔内壁上刮取材料5、将取得的材料用牙签在生理盐水中均匀地涂抹6、用镊子夹取盖玻片,先使盖玻片的一端接触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地放下7、在盖玻片一端滴加碘液,然后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直到碘液浸润整个标本8、给老师检查最后整理:整理仪器,摆好实验八观察鸡蛋的结构实验步骤:1、观察外形:说出卵壳,分清鸡蛋的尖端和钝端2、用解剖剪的后端轻轻地敲击钝端,然后用镊子把钝端周围的卵壳轻轻地剥下,指出卵壳膜下的空腔是气室3、用镊子把卵壳膜撕下,把鸡蛋倒入培养皿里面4、指出卵白、卵黄,卵黄两侧的系带、包裹卵黄维持其形状的卵黄膜、卵黄上的小白点:胚盘最后整理实验九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步骤1、取镜安放对光(出现白亮的视野)2、把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永久横切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眼睛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接近玻片标本3、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清晰的物象为止4、正确地指出: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气孔、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脉最后整理实验十观察血液的流动实验步骤:1、取镜安放对光(出现白亮的视野)2、先用纱布将小鱼除了尾部以外包裹住,露出尾部放在培养皿里面(在实验过程中经常用滴管往纱布上滴水,来维持鱼鳃湿润,保持小鱼的正常呼吸)3、把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眼睛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接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清晰的物象为止4、观察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识别并指出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A为静脉(分支多向分支少的流动)、B为动脉(分支少向分支多流动)、D为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5、整理:将实验器材整理,放回原处,清洁实验台面;将小鱼放回水里实验十一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实验步骤:1、取一粒菜豆种子放在培养皿里,观察并用解剖针指出种脐、种皮;并说出种皮里面是胚2、用手或镊子沿种子背部(即与种脐相对的一侧)将种皮撕开,剥去种皮3、用放大镜观察并用解剖针指出子叶并说出子叶两片、肥大、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4、然后再用解剖针指出胚芽、胚根、胚轴整理:器材放回原处,观察后的种子碎屑放到指定的位置实验十二用显微镜观察水绵实验步骤1、制作水绵临时装片:先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滴一滴清水,取水绵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然后用镊子夹取盖玻片,先使盖玻片的一端接触培养液,然后轻轻放下,水绵的临时装片做好备用2、取镜安放对光(出现白亮的视野)把水绵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眼睛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接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清晰的物象为止3、然后通过观察绘制水绵的结构图(2B铅笔绘制在白纸上,用橡皮修改)。
初中生物实验步骤详解生物实验是初中生物课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常见的生物实验步骤。
实验一:观察种子发芽步骤一:准备种子选取适合的种子,如豌豆、小麦等,并将其清洗干净。
步骤二:装填培养基将适量的培养基导入培养皿中,保证培养基的湿度。
步骤三:撒播种子将准备好的种子均匀撒在培养基上。
步骤四:培养观察将培养皿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定期观察种子发芽和生长情况,并记录数据和观察结果。
实验二:观察葱根尖的细胞分裂步骤一:准备葱根准备新鲜的葱,剪下根部约1厘米长的葱尖。
步骤二:装片并染色将葱尖切片,放入染色液中染色一段时间,然后用蒸馏水漂洗。
步骤三:准备显微镜将染色后的葱尖放在玻璃片上,然后用显微镜镜片盖住。
步骤四:观察细胞分裂通过显微镜观察葱根尖细胞中的细胞核和染色体,可以看到细胞分裂的各个阶段。
实验三:观察水中浮游生物步骤一:准备显微镜将显微镜放在平坦的桌面上,调节镜筒使其与目镜保持一定距离。
步骤二:取水样从湖泊、河流等水源中取一定量的水样,并将其倒入一个适合的容器中。
步骤三:取样观察用净水漏斗等器具将水样过滤,然后用取样管吸取一滴水样滴在盖玻片上。
步骤四:观察浮游生物将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上,调整倍率和焦距,观察并记录在水中的浮游生物类型和数量。
实验四:观察植物光合作用步骤一:准备实验材料准备一片健康的植物叶片,并准备好漂白粉末、酒精和试管。
步骤二:处理叶片将叶片投入预先准备好的烧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酒精,将叶烧杯放入热水中加热一段时间,使叶片变白。
步骤三:漂白叶片用清水冲洗白叶片,将叶片放进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和漂白粉末,轻轻晃动试管使其均匀分布。
步骤四:观察光合作用将试管放在强光下,观察叶片是否发生气泡释放,记录光合作用的结果。
通过以上的实验步骤,初中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并在老师或者其他指导者的指导下进行。
生物设计实验步骤常用“四步法”
生物设计实验步骤常用“四步法”
第一步:共性处理实验材料,均等分组并编号。
选择实验材料时要注意应用一些表示等量的描述性语言,如:“生长一致的”,“日龄相同的,体重一致的”等等。
分成多少组要视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而定,(一般情况分两组)。
编号最好用A、B、C或甲、乙、丙,而不用1、2、3 避免与实验步骤相混淆。
第二步: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处理各组材料。
方法为一组为对照组(往往为处于正常生理状态的),其余为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只能有一个实验条件不同(单因子变量),其他条件要注意强调出相同来,这是重要的得分点或失分点。
至于变量是什么要根据具体题目来确定。
第三步:相同条件培养(饲养、保温)相同时间。
第四步: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