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柏拉图特性要因图
- 格式:pptx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47
Volex(SZ) QA Department training Material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Presented By: Xia Fan2th April. 2001Suzhou Quality1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品质管理需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统计技术,对影响品质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系统的考虑;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找出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法;实施改进。
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品质管理活动中所运用的统计手法一般称为“QC七大手法”:1、检查表(又称点检表)——收集、整理资料;根据事实、数据说话。
2、柏拉图(又称排列图)——确定主导因素;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处置,而是先就其中影响较大的2~3项采取措施。
3、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伏性的问题。
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4、分层法(又称层别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根据数据的层次,考虑适当分层。
5、散布图(又称散点图)——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6、直方图(数次表)——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虑,应该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
7、控制图(又称管控图)——识别波动的来源;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虑,应该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具体步骤是:1、问题的把握点(柏拉图、直方图),2、对问题的现状分析(控制图、检查表、散布图、层别法),3、改善对策实施(利用各种统计方法及固定的技术),4、实施结果的确认(推移图、柏拉图),5、标准化。
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1.什么是检查表:检查表是一种为了便于收集数据而设计的表格。
QC七大手法一、层别法将各种各样的相当复杂资料,以有目的有系统归纳与分类,使之方便以改善的方法,是最基本的统计方法。
二、柏拉图法在工厂中,发生不良影响效果的问题很多,如果不明目的一一去加以分析及控制,往往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1、柏拉图法即是要根据收集的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臵及客户抱怨的种类等项目加以分类,计算出各项所占的比例按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的图形。
2、制作步骤:A、决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对状况或原因以层次别法的项目别进行分类归纳统计,分类项目不可超过6项。
B、决定收集资料的时间。
自何时至何时,作为柏拉图资料的依据。
C、绘制坐标系,纵轴表示件数,横轴表示项目。
D、依项目大小顺序从左右排列在横坐轴上,并绘好柱形。
E、在右侧横轴上绘制一条累计比率纵坐标,并标注累计值。
累计比率= 各项累计数×100%总数F、连接累计曲线。
G、记入柏拉图主题及相关资料。
3、利用柏拉图,对占累计比率60%~80%的项目作为改善目标,以特性要因图加以分析并提出改善对策实施。
改善的效果也可用柏拉图跟踪改善效果。
4、利用柏拉图法,可以解决引起问题的80%以上不良项目。
三、特性要因图1、特性要因图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图解之,也即是以图来表达结果或原因之间的关系,形状像鱼骨图又称“鱼骨图”这个概念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博士首先提出,又称“石川图”。
2、特性要因图制作:A、决定主题:明确需改善的问题。
B、决定要因:可利用4M来分析影响主题的原因。
4M即MAN(人)、MACHINE(机器)、MATERIAL(材料)、METHOD(作业方法)。
C、分析引起要因的中小要因,约3~5个较为适当。
D、将影响问题较大的要因标识以便对策。
E、填制作目的、日期、及制作者等资料。
3、特性要因图不仅可以与柏拉图连接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4、一个管理人员,将工作范围内所追求的目标、具体归划,以特性要因图分析也影响达成的原因,加以改善,会使管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QC七大手法介绍及应用一、七大手法简介:A特性要因图:寻找因果关系;B、柏拉图:找出“重要的少数”;C、直方图:了解数据分布与制程能力;D、层别法:按层分类,分别统计分析;E、查检表:调查记录数据用以分析。
F、散布图:找出两者关系;G管制图:了解制程变异。
二、品管七大手法所体现的精神:1、用事实与数据说话,2、全面预防3、全因素、全过程的控制4、依据PDCA循环突破现状予以改善5、层层分解、重点管理三、特性要因图:对于结果与原因间或扫期望之效果与对策间的关第,以箭头连结,详细分析原因或对策的一种图形称为特性要因图,工程鱼骨图或因果图,它为1952年日本品管权威学者石川馨博士所发明,又称“石川图”。
1、4M1E法(人、机、料、法、环)2、5W1H法(WHAT、WHERE、WHEN、WHO、HOW)3、创造性思考法,希望点例举法、缺点列举法、特性列案法4、脑力激荡法:“BRAIN STORMING”严禁批评、自由奔放5、系统图法:依因果关系组合排列,作成问题点系统图四、柏拉图:1897年,意大利学者柏拉撬分析社会经济结构,发现绝大多数财富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称为“柏拉法则”。
美国质量专家朱蘭博士将其应用到品管上,创出了“VITAL FEW ,TRIVIAL MANY”(重要的少数,琐细的多数)的名词,称为“柏拉图原理”。
定义“根据所搜集之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等不同区争标准,以寻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状况或位置的一种图形。
做法举例及注意事项:1、横轴按项目别,依大小顺序由高到低排列下来,“其他”排末位。
2、次数少的项目太多时,可归纳成“其他”项,3、前2---3项累计影响度应在70%以上,4、从轴除不良率外,也可表示其他项目。
柏拉图的用途:1、作为降低不良的依据2、决定改善的攻击目标3、确认改善效果4、用于发掘现场的重要问题点5、用于整理报告或记录6、可作不同条件的评价柏拉图应用范围“1、时间管理2、安全3、士气4、不良率5、成本6、营业额7、医疗五、层别法:定义:为区别各种不同原因对结果之影响,而以个别原因为主体,分别作统计分析的方法,称为层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