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 格式:ppt
- 大小:3.75 MB
- 文档页数:53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部分:动物的主要类群1.动物的分类①根据动物体内______________,可分为无脊椎动物(6种)和脊椎动物(5种)。
②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_________________属于恒温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
2.无脊椎动物(1)腔肠动物:身体呈___________,体表有_________,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蜇、珊瑚虫、水母、水螅。
注意:腔肠动物结构简单,只有内外两个胚层。
(2)扁形动物:身体呈___________,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营自由生活的涡虫和营寄生生活的华支睾吸虫、血吸虫和猪肉绦虫。
注意: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钉螺,最终宿主是人,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成幼虫。
也就是寄生虫的一生并不都是寄生在宿主体内。
(3)扁形动物:身体细长,呈___________;体表有___________;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大多数营寄生生活。
注意:寄生虫的结构特征,生殖器官发达,消化器官简单。
(4)环节动物:身体呈__________,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_______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蛭,①观察外形:取一条活蚯蚓,发现蚯蚓身体由许多___________构成,这使得它的躯体运动灵活。
如图:____端是前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②观察运动:用手指触摸蚯蚓的腹面,会感觉有小的突起较粗糙,这些小突起叫_________,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它们朝向身体的后方,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
③观察呼吸:用手触摸蚯蚓,感觉到它的体表有__________,所以实验中要不断用______________轻擦蚯蚓体表,这样做是为了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维持_______________.④实验完成后,应将蚯蚓放回大自然中注意:蚯蚓靠_______________协调配合完成运动;蚯蚓靠_______________呼吸,因为其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第一部分:基本知识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大约长20到35厘米,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0.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11.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靠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的体表密布着毛细血管,氧气可以融入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通常是“动物的主要类群”,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介绍了水螅、涡虫等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线性动物和环节动物:介绍了蛔虫、蚯蚓等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介绍了贝类、昆虫等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4. 鱼类:介绍了鱼类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态习性。
5. 两栖类和爬行类:介绍了青蛙、蜥蜴等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6. 鸟类:介绍了鸟类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态习性。
7. 哺乳类:介绍了哺乳类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通过学习这一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类群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态习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动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植物种类大约30万种)一、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1、腔肠动物(1)主要特征:【考点】身体有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水螅的繁殖方式:环境【出芽生殖】(无性)和环境不好【有性生殖】2、扁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有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构成,【考点】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大多寄生生活;涡虫的消化器官由口、咽、肠组成;血吸虫生活史:受精卵在水中孵化,幼虫进入钉螺体内继续发育,最后进入人体发育为成虫;猪肉绦虫生活史:受精卵在猪体内发育成幼体,感染猪肉,形成“米猪肉”,进而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3、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不分节,呈圆柱形,【考点】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蛔虫、蛲虫、钩虫、线虫等;大多寄生生活,消化结构简单,生殖能力强;蛔虫的雌虫较大,雄虫较小,尾部向腹部弯曲;4、环节动物主要特征:【考点】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蚯蚓靠刚毛+肌肉配合辅助运动;代表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等;少数寄生;蚯蚓在生态系统属于分解者,分解有机物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蚯蚓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⑴【考点】根据环带判断蚯蚓的前后端,蚯蚓的前端离环带近。
构成,这样的动物叫环节动物。
⑶用手触摸蚯蚓腹面感觉粗糙不平,小突起是蚯蚓的呼吸器官是湿润的体壁,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滴加清水的目的是,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保持正常呼吸。
⑸观察完蚯蚓后,应把蚯蚓放到潮湿、阴暗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5、软体动物主要特征:【考点】体表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水生软体动物用鳃呼吸;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河蚌、蜗牛、乌贼等;乌贼的壳—海螵蛸;鲍鱼的壳—石决明;6、节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代表动物:甲壳类(虾、蟹);多足类(蜈蚣);蛛形类(蜘蛛);昆虫类(蝗虫);昆虫的主要特征:、腹部,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⑵蝗虫的体表有一层坚硬的,作用是骼限制了生物的生长,蜕去的皮是外骨骼⑶蝗虫共有3对足,2对翅,着生在胸部(运动器官主要在胸部),气体进出的门户是气门,【考点】呼吸器官是气管。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一)腔肠动物(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3)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书本P5.(4)水螅触手接触到水蚤时,水蚤挣扎几下不动了,为什么?当活动的水蚤碰到水螅触手的刺针时,刺丝立即从刺细胞中弹出,把其中的毒素射向水蚤,使其麻醉,然后触手一起把水蚤送入口中。
(二)扁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水域感染)(中间宿主:钉螺)、绦虫(寄生部位:人体小肠内)(米猪肉: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
(3)涡虫结构示意图,P6身体前端呈三角形,背部两侧有一对黑色眼点,只感光,不成像。
涡虫的口位于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咽可伸出体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食物在肠内消化,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4)预防血吸虫病:消灭钉螺;强化粪便管理;个体防护(三)线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保护作用);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蛔虫、线虫、钩虫是寄生生活;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
(3)预防蛔虫:注意个人卫生(不喝不干净的生水,生的蔬菜瓜果洗净,饭前便后洗手);严格管理粪便(不随地大小便,粪便要处理后做肥料)(四)环节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状,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名称:蚯蚓、水蛭、沙蚕等(3)蚯蚓的外部形态:长圆柱形,身体分节(使身体更灵活),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体壁有发达肌肉(4)蚯蚓的运动:刚毛与肌肉配合,肌肉提供运动的动力,刚毛增大与土壤的摩擦力,使蚯蚓能在土壤中钻行。
身体变化:蚯蚓的前端先向前移动,身体伸长变细,前段锚定后,身体缩短变粗,拉动后端向前,逐渐向前移动。
(5)蚯蚓的呼吸:体壁毛细血管里的气体可与溶于体表黏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气体交换示意图)。
初二生物上册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归纳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腔肠动物是一类低等的____细胞生物。
生活在_____中,绝大多数生活在_______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少数生活在______中,如_______。
2、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_____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__________对称。
(两侧对称的意义_______ P4)3、腔肠动物(水螅)的身体由内外____层细胞——_____胚层和____胚层构成。
4、腔肠动物(水螅)的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_____细胞,_______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________,在_______处尤其多。
5、水螅的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叫______,与____相通,吃进去的食物在消化腔内被___________消化,消化的食物残渣从____排出(即_____有无________)。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1)身体呈_______对称;(2)休表有_______;(3)有_____无_______。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_________可以食用,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________的分泌物形成珊瑚礁。
8、扁形动物像______这样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____在人和动物体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在_______的体内,幼虫寄生在_______。
9、扁形动物涡虫的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只有___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_____对称,也称_____对称,绝大多数动物的身体都呈____对称,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动物_____、____和______。
10、涡虫身体背腹______,前端有_____(作用:_______),体形呈______对称。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要点: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要点: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腔肠动物1、代表动物:水螅(身体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外胚层有刺细胞在触手处较多)2、共同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3、与人类关系;食用、珊瑚礁、4、其他动物:水母、海葵、海蛰、珊瑚虫扁形动物1、代表动物:涡虫(自由生活,其他大多是寄生生活)2、共同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其他动物:华枝睾吸虫(先寄生在纹沼螺等淡水螺内再感染草鱼、鲫鱼以及虾类)、日本血吸虫(幼虫在钉螺内发育) 线性动物1、代表动物:蛔虫(寄生,有的自由生活)2、共同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3、其他动物: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环节动物1、代表动物:蚯蚓(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
食性:枯枝落叶、垃圾,有相似的环状体节,前部有环带,肌肉与刚毛配合运动,体壁呼吸)2、共同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3、其他动物:沙蚕、蛭软体动物(动物界第二大类群)1、代表动物:缢蛏(双壳类,贝壳由肉质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通过身体后端入水管吸入水,摄食水中食物颗粒,经出水管排出残渣,由鳃呼吸)2、共同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3、其他动物:石鳖,蜗牛,乌贼,鱿鱼,章鱼,钉螺节肢动物(动物界第一大类群,目前已命名的120万种以上,占动物种数80%,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1、代表动物:蝗虫(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
头部有感觉器官,胸部有运动器官,腹部有气门,体表有外骨骼,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2、共同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3、其他动物:蚊,蜘蛛,蝉等鱼1、运动器官: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资料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
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代表动物:水螅,还有水母、海葵、珊瑚虫)1.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海葵、珊瑚虫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2.水螅的体形辐射对称,即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辐射对称)这种体形的优点:该身体结构便于水螅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3.水螅的身体有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
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他们分泌的胶状物质。
由内胚层构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与口相通。
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他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4.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5.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可堆积构成珊瑚礁,它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二、扁形动物(代表:涡虫 )1.蜗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
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腹面有口,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可以分清前后、左右、背腹。
2.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这种体形的优点:能够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3.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很少,多数扁形动物是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如华枝睾吸虫、猪肉绦虫和血吸虫就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这些寄生虫消化器官简单,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特别发达4.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代表动物:蛔虫,还有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代表动物:水螅,还有水母、海葵、珊瑚虫)1、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海葵、珊瑚虫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P5图2、水螅的体形辐射对称,即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辐射对称)这种体形的优点:该身体结构便于水螅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3、水螅的身体有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
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他们分泌的胶状物质。
由内胚层构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与口相通。
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他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4、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5、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可堆积构成珊瑚礁,它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二、扁形动物(代表:涡虫 )1、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
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腹面有口,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可以分清前后、左右、背腹。
P6图2、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这种体形的优点:能够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3、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很少,多数扁形动物是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如华枝睾吸虫、猪肉绦虫和血吸虫就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这些寄生虫消化器官简单,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特别发达4.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代表动物:蛔虫,还有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学习提纲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
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水螅、海蜇、海葵、水母、珊瑚虫等2、腔肠动物的代表动物:水螅3、生活环境: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4、外部形态:有触手,用于探寻和捕食猎物。
5、身体:辐射对称(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左右,前后,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将身体分为几个对称的两部分)6、内部结构:水螅的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外胚层上有刺细胞。
5、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6、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二、扁形动物1、常见的扁形动物有:涡虫、华枝睾血虫、血吸虫、绦虫。
2、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是:涡虫3、生活环境: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块下面4、外部形态:身体背腹扁平,身体呈两侧对称,也叫左右对称。
5、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很发达,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
6、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1、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绕虫、钩虫、丝虫、线虫。
2、代表动物:蛔虫3、生活环境:寄生在人的小肠内,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形态结构:身体呈圆柱形,中段较粗,两端较细,体表有角质层。
5、内部结构: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但生殖器官发达,无专门的运动器官。
6、蛔虫病的感染途径:和虫卵有关系(1)人喝了带有虫卵的生水。
(2)吃了沾有虫卵的蔬菜。
(3)沾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7、蛔虫病的预防(1)首先注意个人卫生,(2)不喝不洁净的生水,蔬菜。
(3)水果要洗干净,(4)饭前便后要洗手(5)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使用8、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二、环节动物1、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蝉、蛭。
2、代表动物:蚯蚓3、外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单元知识梳理1、腔肠动物:①主要类群: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水螅②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①主要类群: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②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知识重点详解知识点一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中的大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如水母、海葵和珊瑚虫等;也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1、代表动物——水螅(1)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水螅生活在缓流而富有水草的河渠中,以水蚤等小动物为食。
它的身体修长,身体几乎透明。
身体的一端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另一端伸展着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2)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成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型称为辐射对称。
(3)水螅的内部结构观察水螅的内部结构,可以看到,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这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他们分泌的胶状物质。
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
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拓展水螅的生殖方式水螅的生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在营养条件良好、水温适宜时,水螅进行出芽生殖:先在母体的体壁上形成芽体,芽体长大后离开母体,形成独立的新个体。
在食物较少、水温较低时,水螅进行有性生殖:在外胚层上形成卵巢和精巢,一个水螅的精子从精巢中出来,在水中游到另一个水螅的卵巢里,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进行细胞分裂,发育成一个新的水螅。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3、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腔肠动物中,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珊瑚是由许多珊瑚虫群集而成的群体,由于珊瑚虫在进行出芽生殖时,芽体并不脱离母体,就逐渐形成了这种相互连接、共同生活的群体。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要点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水螅、海蜇、海葵、水母、珊瑚虫等2、腔肠动物的代表动物:水螅3、生活环境: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4、外部形态:有触手,用于探寻和捕食猎物。
5、身体:辐射对称(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左右,前后,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将身体分为几个对称的两部分)6、内部结构:水螅的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外胚层上有刺细胞。
5、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6、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二、扁形动物1、常见的扁形动物有:涡虫、华枝睾血虫、血吸虫、绦虫。
2、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是:涡虫3、生活环境: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块下面4、外部形态:身体背腹扁平,身体呈两侧对称,也叫左右对称。
5、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很发达,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
6、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1、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绕虫、钩虫、丝虫、线虫。
2、代表动物:蛔虫3、生活环境:寄生在人的小肠内,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形态结构:身体呈圆柱形,中段较粗,两端较细,体表有角质层。
5、内部结构: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但生殖器官发达,无专门的运动器官。
6、蛔虫病的感染途径:和虫卵有关系(1)人喝了带有虫卵的生水。
(2)吃了沾有虫卵的蔬菜。
(3)沾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7、蛔虫病的预防(1)首先注意个人卫生,(2)不喝不洁净的生水,蔬菜。
(3)水果要洗干净,(4)饭前便后要洗手(5)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使用8、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二、环节动物1、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蝉、蛭。
2、代表动物:蚯蚓3、外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