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二中语文期中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38.38 KB
- 文档页数: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奔腾(bēn téng) 精湛(jīng zhàn) 沉默(chén mò)
B. 沮丧(jǔ sàng) 璀璨(cuǐ càn) 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
C.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 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
D. 翻箱倒柜(fān xiāng dǎo guì) 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 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比赛,使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她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D. 我不喜欢吃甜食,因为我觉得它太甜了,会影响身体健康。
3. 下列词语中,与“冰清玉洁”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 碧波荡漾
B. 雪中送炭
C. 桃李满天下
D. 金光闪闪
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就像一个宝藏。
B.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C. 那个城市高楼林立,犹如一座钢铁森林。
D. 这场雨来得突然,就像天崩地裂。
5. 下列诗句中,描绘春天景象的一项是: A. 雪落纷纷似花飞,江南春色满芳菲。
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 下列成语中,出自《诗经》的一项是:
A. 桃之夭夭
B. 鹿死谁手
C. 穷途末路
D. 风和日丽
7.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常用字的一项是:
A. 鸿
B. 鸿
C. 鸿
D. 鸿
8.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A.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堪称后起之秀。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让人爱不释手。
C. 她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D. 那个城市高楼林立,犹如一座钢铁森林。
9.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就像一个宝藏。
B.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C. 那个城市高楼林立,犹如一座钢铁森林。 D. 这场雨来得突然,就像天崩地裂。
10. 下列诗句中,表达对家乡思念之情的一项是:
A. 雪落纷纷似花飞,江南春色满芳菲。
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______( )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______( )______( )
3. 下列诗句中,描绘秋天的景象的一项是:______( )______( )______( )
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______( )______( )______( )
5. 下列词语中,出自《论语》的一项是:______( )______( )______( )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时
(2)愠
2. 下列句子中,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子曰/学而时习之
B. 有朋/自远方来 C. 人/不知而不愠
D. 不亦/君子乎
3. 下列对文中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B. 文章表达了孔子对友情的珍视。
C. 文章展现了孔子的高尚品德。
D. 文章反映了孔子对人生的感悟。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秋天的雨
秋天来了,大雁往南飞,天空中排成“一”字或“人”字。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秋天的雨,有一台调色板。你看,它把黄色给了稻田,金黄的稻谷像一片片黄金海洋。把绿色给了爬山虎,绿绿的叶子像一张张小手,欢迎着秋天的到来。
秋天的雨,有一支歌。你看,它把歌声给了青蛙,青蛙叫起来:“呱呱,呱呱……”把歌声给了小河,小河唱起来:“哗啦,哗啦……”把歌声给了小朋友,小朋友唱起来:“我和秋天有个约会。”
1. 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
B. 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C.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D. 文章强调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2.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B. “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C. “秋天的雨,有一台调色板。”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D. “秋天的雨,有一支歌。”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3. 下列对文中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
B. 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C.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D. 文章强调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但并未提及秋天是凉爽的季节。
四、作文(50分)
题目:家乡的变化
要求:以家乡的变化为题材,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表达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