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钢筋下料计算图例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2
钢筋――板1、板传统标注2、板平法(04G101-4)1)B——板底部钢筋(底筋);T——板顶部钢筋(面筋);B&T——双层钢筋。
2)X——贯通横向钢筋;Y——贯通纵向钢筋;X&Y——双向钢筋。
3)原位标注中负筋线长度尺寸为伸至支座中心线尺寸。
3、板受力筋3.0、板受力筋计算3.1、板底钢筋的长度计算板底钢筋的长度=净跨+左伸进长度+右伸进长度+弯勾注:弯勾=2×6.25×d只有一级钢筋时需要计算3.2、伸进长度计算注:04G101-4中规定,板受力筋伸入支座(梁、剪力墙、圈梁)的长度,为max(支座宽/2,5d)。
而如果支座为砌体墙,则伸入长度为max(板厚,120),此处软件未予考虑。
3.3、板底钢筋根数计算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起步距离的三种算法: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通常算法)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一个保护层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04G101-4)注:为什么软件默认为50mm?04G101-4中规定,起步距离为“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则可以推算第一根钢筋距梁边的长度应该为“S/2 -梁保护层厚度”。
工程中板受力筋的间距一般为120mm、150mm、180mm,平均一下约为150mm,间距的一半为75mm,梁保护层一般为25mm,75-25=50mm。
所以目前软件仍然按传统算法设置起步距离。
4、板负筋4.0、板负筋计算(结合图纸设计不同来进行理解)4.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弯折长度的计算方法:1)板厚-2×保护层(通常算法);2)板厚-保护层(04G101-4)水平长度=标注长度a+标注长度b清晰理解:向板内的延伸长度是从支座中线还是从支座边线开始标注的,如果是从支座边线开始标注,则水平长度要加上支座宽度。
平法制图的钢筋加工下料计算■小于或等于90°钢筋弯曲,以角度α°、弧度α和半径R 为变量计算外皮差值公式: 2×(R+d )×tanα°2-(R+d2)×α (2-1)α=π×α°/180(2-2)(角度弧度互转公式) 2×(R+d )×tanα°2-(R+d2)×π×α°/180 (2-3)钢筋下料长度=外皮标注尺寸相加-外皮差值×几个弯曲 ■钢筋加工弯曲半径的设定常用钢筋加工弯曲半径R 表 表2-1■小于或等于90°钢筋弯曲,以角度α°和半径R 为变量计算内皮差值公式:xy ̅̅̅+yz ̅̅̅-AB ̂=2×R ×tan α°2-(R+d 2)×π×α°/180 (2-4) 钢筋下料长度=内皮标注尺寸相加-内皮差值×几个弯曲■外皮法180°弯钩弧长=4×(R+d )-2×差值(外皮) (2-5) ■中心线法180°弯钩弧长=(R+d2)×π (2-6)■中心线法135°弯钩弧长=(R+d 2)×π×34(2-7)■中心线法90°弯钩弧长=(R+d 2)×π2(2-8)■中心线法60°弯钩弧长=(R+d 2)×π3(2-9)■中心线法45°弯钩弧长=(R+d 2)×π4(2-10)■中心线法30°弯钩弧长=(R+d 2)×π6(2-11)■标注钢筋外皮尺寸的差值表钢筋外皮尺寸的差值表之一 表2-2注意:(1)135°和180°的差值必须具备准确的外皮尺寸值;(2)d≤25mm时,R=4d(6d);d>25mm时,括号内为顶层节点要求。
钢筋配料计算实例与注意事项时间:2010-05-29 09:57来源:未知作者:流浪东东点击: 289次9-3-1-3 配料计算的注意事项 1 .在设计图纸中,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没有注明时,一般可按构造要求处理。
2 .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有利于加工安装。
3 .配料时,还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
例如9-3-1-3 配料计算的注意事项1.在设计图纸中,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没有注明时,一般可按构造要求处理。
2.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有利于加工安装。
3.配料时,还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
例如,后张预应力构件预留孔道定位用的钢筋井字架,基础双层钢筋网中保证上层钢筋网位置用的钢筋撑脚,墙板双层钢筋网中固定钢筋间距用的钢筋撑铁,柱钢筋骨架增加四面斜筋撑等。
9-3-1-4 配料计算实例的截面尺寸与配筋见图9-55,共计5已知某教学楼钢筋混凝土框架梁KL1根。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求各种钢筋下料长度。
平法施工图图9-55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KLl[解] 1.绘制钢筋翻样图根据本手册9-2“配筋构造”的有关规定,得出:(1)纵向受力钢筋端头的混凝土保护层为25mm;(2)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Φ25的锚固长度为35×25=875mm,伸入柱内的长度可达500-25=475mm,需要向上(下)弯400mm;(3)悬臂梁负弯矩钢筋应有两根伸至梁端包住边梁后斜向上伸至梁顶部;(4)吊筋底部宽度为次梁宽+2×50mm,按45°向上弯至梁顶部,再水平延伸20d=20×18=360mm。
框架梁尺寸与上述构造要求,绘制单根钢筋翻样图(图9-56),并对照KL1将各种钢筋编号。
框架梁钢筋翻样图图9-56 KL12.计算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下料长度时,应根据单根钢筋翻样图尺寸,并考虑各项调整值。
①号受力钢筋下料长度为:(7800-2×25)+2×400-2×2×25=8450mm②号受力钢筋下料长度为:(9650-2×25)+400+350+200+500-3×2×25-0.5×25=10888mm⑥号吊筋下料长度为:350+2(1060+360)-4×0.5×25=3140mm⑨号箍筋下料长度为:2(770+270)+70=2150mm⑩号箍筋下料长度,由于梁高变化,因此要先按公式(9-7)算出箍筋高差△。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25d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60度1d\90度2d\ 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90度弯勾=45度弯勾=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 45度\60度1d\90度2d\ 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25d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45度0.5d\60度1d\90度2d\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钢筋下料尺寸计算发表于2010-1-12 16:55:42分使用道具小中大楼主一般钢筋下料按外包尺寸进行,没有内包尺寸,叫内皮尺寸;定义按字面理解就ok了,拿箍筋来理解!计算方法: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0.5d0.85d2d 2.5d弯钩增加长度:一般半圆弯钩为6.25d,直弯钩为3.5d,斜弯钩为4.9d箍筋直径6810~12箍筋调整值506070箍筋箍筋:(gu jin) ties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箍筋形式使用结构箍筋弯钩不直段长度lp 箍筋直径hpb235级hrb335级crb550级6 8 10 12 8 10 12 5 67 890°/90°一般结构lp≥5d 5d 6d 5.28d30 40 50 60 50 60 70 30 30 40 40135°/135°抗震结构lp≥10 18d 20d 18.4d110 140 180 220 160 200 240 90 110 130 15抗震结构中箍筋长度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