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7.37 KB
- 文档页数:4
2007—2008年度期末考试
《金属工艺学》
1 2 3 4 5 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球墨铸铁的碳主要以( )形态出现。
2、常用的硬度表示方法有( )、( )、( )。
3、铁碳合金室温时的基本组织有( )、( )、( )、( )和( )。
4、合金钢是在( )的基础上为改善钢的性能,有目的的加入某些合金元素所形成的钢种。
5、T9表示平均含碳量为( )的碳索工具钢。碳索工具钢主要用来制造各种刀具、( )、和( )等。
6、常存杂质元素存在于钢中,使钢产生冷脆性的是( )、( )。
7、热处理工艺都是由( )、( )、( )三个阶段组成。
8、加入合计元素提高钢的强度,其强化途径主要有1、( )
2、( )3、( )等。
9、模具钢按工作条件不同分为( )和( )。
10、调质处理是指( )加( )的热处理工艺。
11、碳钢按含碳量分为( )、( )、( )。
12、对钢而言( )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综合强化手段。
13、铸铁是在凝固的过程中经历( ),用于生产铸件的铁基合金总称。
14、球墨铸铁是在铁水浇注前,加入一定量的( )和少量的孕育剂,凝固后得到呈球状的石墨铸铁。
金属材料热处理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
1. 对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主要源于提高其综合机械性能,符合材料在设计和制备过程中所遵循的“成分-组织-性能”的原则。
2. 加工硬化是指金属材料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加工硬化(冷变形)是热处理不能强化的金属材料的主要强化方法。
3. 钢铁材料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方式借以改变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其基本内容包括热处理原理及热处理工艺两大方面。
4. 淬火保温时间主要根据钢的成分特点、加热介质和零件尺寸来确定。碳量越高,含合金元素越多,导热性越差,则保温时间就越长,零件尺寸越大,保温时间越长;
5. 通常的淬火方法包括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等。
6. 目的:淬火钢件经回火可以减少或消除淬火应力,稳定组织,提高钢的塑性和韧性,从而使钢的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得到适当配合,以满足不同工件的性能要求
7. 低温回火的目的是降低应力和脆性,获得回火马氏体组织,使钢具有高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8、热处理可分为: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热处理。
二.选择题:
二、选择题(每小题 1 分,计10分)
1、铸铁中的碳以石墨形态析出的过程称为( B )。
A:变质处理 B:石墨化 C:球化处理
2、灰铸铁中,碳以( A )形式存在。
A:片状石墨 B:球状石墨 C:渗碳体
3、铝属于( A )金属材料。
A:轻金属 B:重金属材料 C:软金属
4、黄铜是指( A )为主的合金。
A:铜和锌 B:铜和镍 C:铜和锡
5、正火与退火相比,正火后的组织硬度、强度较退火( A )
A:高 B:低 C:相同
1、画出直径为85 mm的40Cr钢圆棒油淬后端面硬度分布曲线
答:根据图 ,在纵坐标上找到直径85mm,通过此点作水平线,与标有“中心”(1/2半径、3/4半径、表面)的曲线相交,通过交点作横坐标的垂线,并与横坐标交于标有离水冷端距离···mm处。说明直径85mm圆棒油淬时,中心部位的冷却速度相当于端淬式样离水冷端···mm处的冷却速度。再在图··横坐标上找到离水冷端距离···mm处,作垂线,与端淬曲线带下限线相交,通过交点作水平线,与纵坐标交于····处,此即为可得到的硬度值。·····
2、20GrMnTi钢锻后和机械加工前应进行何种热处理,说明主要工艺参数。
答:锻后和机械加工前需要正火处理,这样可使同批毛坯具有相同的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可以细化晶粒,均匀组织,为后续的渗碳与淬火提供良好的组织状态;二则应该是把硬度调整到利于切削加工的硬度
正火工艺:正火加热温度为Ac3以上120~150(即在960℃左右),其原则是在不引起晶粒粗化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高的加热温度,以加速合金碳化物的溶解和奥氏体的均匀化,然后风冷5分钟左右,接着在640℃保温适当时间后空冷,硬度在HB180左右,利于切削加工。
3、那些措施可以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
答:(1)尽量做到均匀加热及正确加热工件。(如使用特定的淬火夹具;工件在炉内加热时均匀放置;限制或降低加热速度;合理选择淬火加热温度)(2)正确选择冷却方法和冷却介质(如尽可能采用预冷;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冷却缓慢的淬火介质;尽可能减慢在Ms点以下的冷却速度;合理选择和采用分级或等温淬火工艺)(3)正确选择淬火工件浸入淬火介质的方式和运行方式(如淬火时应尽量保证能得到最均匀的冷却;以最小阻力方向淬入)(4)进行及时,正确的回火
4、什么是钢的淬透性,那些因素会影响淬透性
答:钢的淬透性是指钢材被淬透的能力,或者说钢的淬透性是指表征钢材淬火时获得马氏体能力的特性,主要取决于钢的临界淬火冷速的大小。
赣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期末试卷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切削用量三要素包括 、 、 。
2、润滑主轴箱的主要方式有 润滑和 润滑。
3、常用的车刀材料有 、 两大类。
4、切断的关键是切断刀的 选择和选择合理的 。
5、麻花钻是由 、 和 组成。
6、内孔车刀可分为 和 两种。车内孔的关键技术是解决内孔车刀的 和 问题。
7、一般情况下,通常采用 、 、 和
等方法来加工内圆柱面。
8、常用的扩孔工具有 、 等。
9、铰刀由 、 和 组成。铰刀按用途分 、 两种。
10、端面沟槽有 、 和 三种。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锉削材料较硬的工件时,应选用 锉刀。
A、单齿纹 B、双齿纹 C、单齿纹或双齿纹
2、适宜高速车削的车刀材料 。
1、复合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是什么?
定义: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相材料,运用适当的方法,将其组合成具有整体结构、性能优异的一类新型材料体系。
分类:按用途可分为:功能复合材料和结构复合材料。结构复合材料占了绝大多数。
按基体材料类型分类可分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包括陶瓷基复合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玻璃基复合材料)
按增强材料形态可分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连续纤维和不连续纤维)、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片材增强复合材料、层叠式复合材料。
3、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的特性及分类有哪些?
增强物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性:1)能明显提高金属基体某种所需特性 :高的比强度、比模量、高导热性、耐热性、耐磨性、低热膨胀性等,以便赋予金属基体某种所需的特性和综合性能;2)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其组织结构和性能不发生明显的变化和退化;3)有良好的浸润性:与金属有良好的浸润性,或通过表面处理能与金属良好浸润,基体良好复合和分布均匀。此外,增强物的成本也是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分类:纤维类增强体(如:连续长纤维、短纤维)、颗粒类增强体、晶须类增强体、其它增强体(如:金属丝)。
4、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的选择原则有哪些?
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使用要求;2)、金属基复合材料组成的特点;3)、基体金属与增强物的相容性。
5、金属基复合材料如何设计?
复合材料设计问题要求确定增强体的几何特征(连续纤维、颗粒等)、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和增强体的微观结构以及增强体的体积分数。一般来说,复合材料及结构设计大体上可分为如下步骤 :1)对环境与负载的要求: 机械负载 、热应力 、潮湿环境 2)选择材料:
基体材料 、增强材料 、几何形状 3)成型方法、工艺 、过程优化设计 4)复合材料响应: 应力场 、温度场等 、设计变量优化 5)损伤及破坏分析: 强度准则 、损伤机理 、破坏过程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期末考试题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切削用量三要素包括 、 、 。
2、润滑主轴箱的主要方式有 润滑和 润滑。
3、常用的车刀材料有 、 两大类。
4、切断的关键是切断刀的 选择和选择合理的 。
5、麻花钻是由 、 和 组成。
6、内孔车刀可分为 和 两种。车内孔的关键技术是解决内孔车刀的 和 问题。
7、一般情况下,通常采用 、 、 和
等方法来加工内圆柱面。
8、常用的扩孔工具有 、 等。
9、铰刀由 、 和 组成。铰刀按用途分 、 两种。
10、端面沟槽有 、 和 三种。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锉削材料较硬的工件时,应选用 锉刀。
A、单齿纹 B、双齿纹 C、单齿纹或双齿纹
2、适宜高速车削的车刀材料 。
A 、高速钢 B、硬质合金 C、陶瓷
(A卷)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影响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有: 、 和 。
2.可锻性常用金属的 和 来综合衡量。
3.镶嵌件一般用 铸造 方法制造,而 铸造方法便于浇注双金属铸件。
4.金属型铸造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铸型,为保证铸件质量需要在工艺上常采取的措施包括: 、 、 、
。
5.锤上模锻的锻模模膛根据其功用不同,可分 、
两大类。
6.落料件尺寸取决于 模刃口尺寸,冲孔件的尺寸取决于 模刃口尺寸。
7.埋弧自动焊常用来焊接 焊缝和
焊缝。
8.电弧燃烧非常稳定,可焊接很薄的箔材的电弧焊方法是 。
9.钎焊可根据钎料熔点的不同分为 和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金属材料表现出是力学性能的是( )
A 导电性 B 抗氧化性 C 导热性 D 硬度
2、式样拉断前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称为( )
A 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 塑性强度 D 抗压强度 3、常用金属的塑性判断依据是断后伸长率和( )
A 硬度 B 强度 C 断面收缩率 D 屈服极限
4、金属的韧性通常随温度降低( )
A 变好 B 变差 C 不变 D 都不对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 (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第1页 共2页 遂宁市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2011年上期期末考试
《金属工艺学》试卷
使用班级:10数控1、2班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青山;
题目 1 2 3 4 5 6 总分
得分
一、解释:(6 分,每题2分)
1、 强度:
2、结晶:
3、退火:
二、填空:(25分,每空1分)
1、 材料是人类用来制作有用物件的物质,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可分为 和 两类。
2、
常用的塑性指标是 和 。
3、 是指金属材料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即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
4、 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物质称为 。黄铜的组元是 和 。
5、 钢中的磷全部溶于铁素体,使低温时钢的脆性剧然增大,这种现象称为 。
6、 钢的预备热处理方法主要有 和 。
7、 大多数钢热处理加热的目的是获得成分均匀、晶粒细小的 组织。
8、 不锈钢按成分特点不同分为 不锈钢和 不锈钢。
9、 对低碳亚共析钢或过共析钢不宜采用完全退火,前者应改为 ,后者应改为 。
10、钢件淬火所用冷却介质称为淬火介质,生产中常用的淬火介质是 和 。
11、调质是指钢的 + 的复合热处理方式。
12、按成分及加工特点不同,铝合金分为 和 两大类。 13、钢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称为钢的 。
14、影响铸铁石墨化的最主要因素是铸铁的 和结晶时的 。
三、单项选择:(30分,每题2分)
1、 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是( )
1 佛山市联创汽车职业学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金属材料》期末考试A卷
该试题适用班级:班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1、机械工程材料是指用于 的各种材料的总称。
2、金属材料包括 和 两大类;黑色金属主要是指 。
3、制造要求塑性、韧性好,而强度不太高的构件,应选用 的钢。
4、钢经过加热后获得 ,其强度低,且塑性好,便于塑性变形加工。
5、固态物质按原子排列特点可分为 和 两大类。
6、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是产生 。
7、热处理方法中由三个阶段组成,即加热、 、冷却 。
8、热处理大致分类有:整体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 。
9、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 称为退火。
10、根据钢的成分、 与目的不同,退火可分为完全退火、 、去应力退火等。
11、热处理时钢的加热目的是为了获取 。
12、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 组织。
13、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单介质淬火、双介质淬火、 、等温淬火。
14、回火的三种常见类型有: 、 、 。
15、热处理中的四大火是指 、退火、淬火、回火。
16、钢的表面淬火就是通过 ,使表面奥氏体化并立即快冷获得 ,以使钢的表面强化的一种特殊淬火工艺。
17、钢的化学热处理是将钢制的工件置于一定温度的 中保温,使一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精品文档
2016
1 / 6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期末考试是指每个学期快结束时,学校往往以试卷的形式对各门学科进行该学期知识掌握的检测。下面给大家带来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期末考试试题:
一、音字乐园。(36分)
1、我能看拼音把词语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16分)
zǐ jǐ shū běn dōnɡ xī niú yánɡ
shuǐ ɡuǒ yǔ yī ěr mù ɡōnɡ pínɡ
2、我能填空。( 8分)
( ) ( ) m f ( ) ( ) n ( )
yi ( ) yu ye ( ) ( )
3、我会填空。(6分)
“出”的笔顺是: ,共( )画。
“里”的声母是( ),第五笔是( );
“片”共( )画,第四笔是( );
4、我能给下面的字加一笔,变成新字,工整地写在括号里。(6分)
了—( ) 米—( ) 口—( )
木—( ) 大—( ) 日—( )
二、词语天地。(28分)
1、比一比,再组词。(8分) 精品文档
2016
2 / 6 马( ) 开( ) 手( ) 天( )
鸟( ) 升( ) 毛( ) 无( )
2、找朋友,连一连。(共8分)
美丽的 荷叶
绿色的 衣裳
圆圆的 大山
高高的 太阳
一朵 红枣
一条 鸭子
一颗 荷花
一只 小河
3、我能写出意思相反的词。(6分)
多—( ) 短—( ) 左—( )
出—( ) 黑—( ) 大—( )
4、我能照样子写出词语来。(6分)
1、画出直径为85 mm的40Cr钢圆棒油淬后端面硬度分布曲线
答:根据图 ,在纵坐标上找到直径85mm,通过此点作水平线,与标有“中心”(1/2半径、3/4半径、表面)的曲线相交,通过交点作横坐标的垂线,并与横坐标交于标有离水冷端距离···mm处。说明直径85mm圆棒油淬时,中心部位的冷却速度相当于端淬式样离水冷端···mm处的冷却速度。再在图··横坐标上找到离水冷端距离···mm处,作垂线,与端淬曲线带下限线相交,通过交点作水平线,与纵坐标交于····处,此即为可得到的硬度值。·····
2、20GrMnTi钢锻后和机械加工前应进行何种热处理,说明主要工艺参数。
答:锻后和机械加工前需要正火处理,这样可使同批毛坯具有相同的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可以细化晶粒,均匀组织,为后续的渗碳与淬火提供良好的组织状态;二则应该是把硬度调整到利于切削加工的硬度
正火工艺:正火加热温度为Ac3以上120~150(即在960℃左右),其原则是在不引起晶粒粗化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高的加热温度,以加速合金碳化物的溶解和奥氏体的均匀化,然后风冷5分钟左右,接着在640℃保温适当时间后空冷,硬度在HB180左右,利于切削加工。
3、那些措施可以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
答:(1)尽量做到均匀加热及正确加热工件。(如使用特定的淬火夹具;工件在炉内加热时均匀放置;限制或降低加热速度;合理选择淬火加热温度)(2)正确选择冷却方法和冷却介质(如尽可能采用预冷;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冷却缓慢的淬火介质;尽可能减慢在Ms点以下的冷却速度;合理选择和采用分级或等温淬火工艺)(3)正确选择淬火工件浸入淬火介质的方式和运行方式(如淬火时应尽量保证能得到最均匀的冷却;以最小阻力方向淬入)(4)进行及时,正确的回火
4、什么是钢的淬透性,那些因素会影响淬透性
答:钢的淬透性是指钢材被淬透的能力,或者说钢的淬透性是指表征钢材淬火时获得马氏体能力的特性,主要取决于钢的临界淬火冷速的大小。
1 一、 填空题
1、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 机械 )连接,可以拆卸;另一种是( 永久性 )连接,不能拆卸。
2、焊接不仅可以连接金属材料,也可以实现某些(非金属 )材料的永久性连接,如玻璃焊接、陶瓷焊接、塑料焊接等。
3、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不同,可以把焊接方法分为( 熔焊 )、( 压焊 )和( 钎焊 )三类。
4、焊接时,将焊条与焊件接触后很快拉开,在焊条端部和焊件之间立即会产生明亮的电弧。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 )现象。
5、不同的气体或元素,由于原子结构不同,其电离电位不同。请在下面括号内填上>、<或=。钾( <)钠(< )氟
6、弧柱中心温度可达(5730-7730 )度。
7、熔滴过渡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短路过渡 )、( 滴状过渡 )、(喷射过渡 )。
8、常用的手弧焊机有:(弧焊变压器 )、( 弧焊整流器 )、(弧焊发电机 )三种类型。
9、焊条是由钢(焊芯 )和(药皮 )组成。焊条端部有一段没有药皮的夹持端,被焊钳夹住后可以(导电 )。焊条末端的药皮磨成倒角,便于焊接时( 引弧 )。
10、常用的焊条直径为(2.5 )、(3.2 )、(4.0 )、(5.0 )MM几种。焊芯越细,焊条长度越(短 )。
11、如果施工现场只有交流弧焊机,并且焊接的是一般金属结构,通常选用( 酸性 )焊条。当所焊接的是重要结构时,就应该选用(碱性 )焊条。
12、焊接电缆是二次回路用来传导焊接电流的。焊接电缆采用( 多股 )细铜线电缆。
13、敲渣锤是两端制成(尖铲 )形和(扁铲 )形的清渣工具。
14、在焊道连接方式头-尾、头-尾中,接头的方法是在先焊的焊道弧坑前面约( 10mm )处引弧。将拉长的电弧缓缓移到原弧坑处,当新形成的熔池外缘与(原弧坑外缘 )相吻合时,(压低 )电弧,焊条再作微微转动,待填满弧坑后,焊条立即向前移动进行(正常 )焊接。
.
..... 一、简答题
1.将钟表发条拉直是弹性变形还是塑性变形?怎样判别它的变形性质?
2.下列符号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是什么?
σb 、σs、σ0.2、σ-1、δ、αk、 HRC、HBS、HBW
3.什么是同素异构转变?试画出纯铁的冷却曲线,分析曲线中出现“平台”的原因。室温和1100℃时的纯铁晶格有什么不同?
4.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速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5.常用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它们的原子排列和晶格常数各有什么特点?α-Fe、γ-Fe、Al、Cu、Ni、Pb、Cr、V、Mg、Zn各属何种晶体结构?
6.什么是固溶强化?造成固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
7.将20kg纯铜与30kg纯镍熔化后缓慢冷却到如图所示温度T1,求此时:
(1)两相的成分; (2)两相的重量比;
(3)各相的相对重量 (4)各相的重量。
8.某合金如下图所示:
标出(1)-(3)区域中存在的相;
(2)标出(4)、(5)区域中的组织; .
..... (3)相图中包括哪几种转变?写出它们的反应式。
9. 今有两个形状相同的铜镍合金铸件,一个含Ni90%,一个含Ni50%,铸后自然冷却,问凝固后哪个铸件的偏析较为严重?如何消除偏析?
10. 按下面所设条件,示意地绘出合金的相图,并填出各区域的相组分和组织组分,以及画出合金的力学性能与该相图的关系曲线。
设C、D两组元在液态时能互相溶解,D组元熔点是C组元的4/5 ,在固态时能形成共晶,共晶温度是C组元熔点的2/5,共晶成分为ωD=30%;C组元在D组元中有限固溶,形成α固溶体。溶解度在共晶温度时为ωC=25%,室温时ωC=10%,D组元在C组元中不能溶解;C组元的硬度比D组元高。 计算ωD=40%合金刚完成共晶转变时,组织组成物及其百分含量。
11.分析在缓慢冷却条件下,45钢和T10钢的结晶过程和室温的相组成和组织组成。并计算室温下组织的相对量。
1 / 6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零地址运算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它的操作数来自______。
A.立即数和栈顶;B.暂存器;C.栈顶和次栈顶;D.累加器。
2.______可区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是指令还是数据。
A.存储器;B.运算器;C.控制器;D.用户。
3.所谓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是指______。
A.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三组传输线。 B.I/O总线、主存总统和DMA总线三组传输线;
C.I/O总线、主存总线和系统总线三组传输线;D.设备总线、主存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组传输线.。
4.某计算机字长是32位,它的存储容量是256KB,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______。
A.128K;B.64K;C.64KB;D.128KB。
5.主机与设备传送数据时,采用______,主机与设备是串行工作的。
A.程序查询方式;B.中断方式;C.DMA方式;D.通道。
6.在整数定点机中,下述第______种说法是正确的。
A.原码和反码不能表示 -1,补码可以表示 -1; B.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 -1;
C.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 -1,且三种机器数的表示范围相同; D.三种机器数均不可表示 -1。
7.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______。
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以上都不对。
8.向量中断是______。
A.外设提出中断; B.由硬件形成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C.由硬件形成向量地址,再由向量地址找到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D.以上都不对。
9.一个节拍信号的宽度是指______。
A.指令周期;B.机器周期;C.时钟周期;D.存储周期。
考试卷(四)
班级 姓名 成绩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成 绩
一.选择题(20分)
1.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是用()对零件有关特征进行描述和识别的一套特定的规则和依据。
A文字 B数字
C字符 D字母
2.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A均由工件来完成 B均由刀具来完成
C分别由工件和刀具来完成 D分别由刀具和工件来完成
3.小锥度心轴限制()个自由度。
A 2 B 3
C 4 D 5
4..刀具上能使主切削刃的工作长度增大的几何要素是:( )
A.增大前角; B减小后角;
C减小主偏角; D增大刃倾角; E减小副偏角。
5.下列刀具材料中,强度和韧性最好的材料是:( )
A高速钢; BP类(相当于钨钛钴类)硬质合金;
CK类(相当于钨钴类)硬质合金; D.合金工具钢
。
6.原始误差是指产生加工误差的"源误差",即()。
A机床误差 B夹具误差
C刀具误差 D工艺系统误差
7.磨削加工中,大部分磨削热()。
A传给工件 B传给刀具
C传给机床 D被切屑所带走
8.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
A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B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C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金属工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哪种机制进行?
A. 弹性变形
B. 位错运动
C. 孪生
D. 晶界滑移
2. 哪种金属加工工艺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A. 退火
B. 正火
C. 淬火
D. 回火
3. 金属的热处理工艺中,回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提高硬度
B. 降低硬度
C. 消除应力
D. 提高韧性
4. 金属的腐蚀主要分为哪两大类?
A. 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B. 物理腐蚀和化学腐蚀
C. 电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
D. 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
5. 金属的疲劳强度通常与什么因素有关?
A. 材料的硬度 B. 材料的韧性
C. 材料的化学成分
D. 材料的微观结构
6. 金属焊接过程中,焊缝金属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主要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A. 焊接电流
B. 焊接速度
C. 焊接温度
D. 焊接材料
7. 金属的冷加工和热加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 冷加工温度低,热加工温度高
B. 冷加工强度高,热加工强度低
C. 冷加工塑性好,热加工塑性差
D. 冷加工成本高,热加工成本低
8. 金属的塑性加工中,锻造属于哪种加工方式?
A. 冷加工
B. 热加工
C. 冷热交替加工
D. 非加工
9. 金属的热处理工艺中,正火的主要目的是?
A. 改善组织结构
B. 增加硬度
C. 降低硬度
D. 消除应力
10. 金属的腐蚀防护中,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电化学腐蚀?
A. 涂层保护 B. 阴极保护
C. 阳极保护
D. 热处理
答案:1-5 B C C A B 6-10 C A B B 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_________进行。
2. 金属的热处理工艺中,淬火后的金属通常需要进行_________处理以提高韧性。
3. 金属的腐蚀主要分为化学腐蚀和_________。
4. 金属的疲劳强度通常与材料的_________有关。
5. 金属焊接过程中,焊缝金属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主要受到焊接温度和_________的影响。
6. 金属的冷加工和热加工的主要区别在于冷加工是在_________下进行,而热加工是在高温下进行。
7. 金属的塑性加工中,锻造属于_________加工方式。
8. 金属的热处理工艺中,正火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9. 金属的腐蚀防护中,阴极保护是一种有效的防止_________腐蚀的方法。
10. 金属的腐蚀防护中,涂层保护可以有效地防止_________腐蚀。
答案:1. 位错运动 2. 回火 3. 电化学腐蚀 4. 微观结构 5. 焊接速度 6. 常温 7. 热加工 8. 改善组织结构 9. 电化学 10. 化学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金属的热处理工艺中的退火和正火的区别。
2. 简述金属焊接过程中的常见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答案:
1. 退火和正火都是金属热处理工艺中常用的方法。退火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热处理,目的是降低硬度,消除应力,改善组织结构,提高塑性。而正火是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的热处理,目的是细化晶粒,改善组织结构,提高硬度和强度。退火通常用于低碳钢和一些合金钢,而正火则适用于中碳钢和一些合金钢。
2. 金属焊接过程中的常见缺陷包括气孔、裂纹、未熔合、夹杂等。气孔是由于焊接过程中气体未能及时逸出而形成的,产生原因包括焊接材料的污染、焊接速度过快、焊接电流不当等。裂纹是由于焊接应力过大或材料脆性过大而产生的,可能与焊接工艺、材料选择、焊接顺序等因素有关。未熔合是由于焊缝金属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