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109.54 KB
- 文档页数:39
《金属工艺学》试题库
目 录
一.填空题: ...................................................................................................................................... 3
二.判断题: ................................................................................................................................. 10
三.名词解释: ............................................................................................................................. 16
四.问答题: ................................................................................................................................. 22
五.识别下列材料牌号,指出材料名称,说出其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 37
金工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包括(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
2.淬火钢和工具钢常用(洛氏硬度)、退火钢常用(布氏硬度)来测试其硬度。
3.金属材料承受无限次重复交变载荷而不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
4.承受冲击载荷的零件要求(冲击韧性)一定要高。
5.金属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叫(抗拉强度),而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叫(塑性)。
6、金属的结晶包括(晶核的形成)和(晶核的长大)两个过程。
7.常见金属的晶格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
8.普通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合称为(调质)。
9.钢在加热时,影响奥氏体转变的因素有(加热温度)、(加热速度)、(含碳量)、(原始组织)和(合金元素)。
10.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有(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化学成分)。
11. 亚共析钢一般进行(完全)退火,过共析钢一般进行(球化)退火,铸钢件一般进
行(扩散)退火,为消除毛坯件的残余应力,一般需进行(去应力)退火。
12.钢的回火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
13.钢的表面淬火分为(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14.钢的淬火分为(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
15. 丝锥要求又硬又韧,应进行(等温淬火)热处理,45钢轴要求综合机械性能好,应进行(调质)热处理,60钢弹簧要求弹性好,应进行(淬火+中温回火)热处理,T12钢锉刀要求高硬度,应进行(淬火+低温回火)热处理。
16.铜合金按加入元素分为(黄铜)、(青铜)和(白铜)三类。
17.变形铝合金按性能特点及用途分为(防锈铝)、(硬铝)、(超硬铝)和(锻铝)四种。
18.铸造铝合金分为(铝硅系合金)、(铝铜系合金)、(铝镁系合金)和(铝锌系合金)。
19.塑料按热性能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种。
20.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有(合金种类)、(化学成分)、(浇注温度和压力)、(充型条件)。
21.铸件的凝固方式有(逐层凝固)、(糊状凝固)和(中间凝固)三种。
22.铸造内应力分为(机械应力)、和(热应力)两种,它们都是由铸件收缩时受到阻碍而引起的。
23.减少铸造热应力的方法是尽量使铸件壁厚(均匀),使之符合(同时)凝固原则。
24.减少铸造机械应力的方法是提高铸型的(退让性)。
25.减少铸造热应力的方法是使铸件(壁厚均匀)。
26.防止缩孔的方法是控制铸件的凝固顺序,使之符合(顺序凝固)的原则,
在铸件最后凝固部位设置(冒口)。
27.铸件的凝固原则有(顺序凝固)和(同时凝固)原则。
28.同时凝固原则适用于壁厚(均匀)的铸件,顺序凝固原则适用于壁厚(不均匀)的铸件。
29.冷铁的作用是加快铸件局部的凝固速度,冷铁分为(内冷铁)和(外冷铁)两种。
30.影响石墨化的因素是(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31.常用的浇注系统由(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组成。
32.可锻铸铁的组织由(基体)和(团絮状石墨)所组成,其生产过程包括两部分,分别是(生产出白口铸件)和(高温石墨化退火)。
33.球墨铸铁的组织由基体和(球状石墨)所组成,其生产过程包括两个处理过程,分别是(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处理时是向铁水中分别加入(球化剂)和(孕育剂)。
34.影响金属可锻性的因素有(金属本质)和(加工条件)两方面。
35.变形速度越大,可锻性(越差),压应力数目越多,可锻性(越好)。
36.自由锻的工序可分为(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精整工序)三大类。
37.模锻是使金属坯料在冲击力或压力作用下,在(锻模模膛)内变形,从而获得锻件的工艺方法。
38.胎模的种类较多,主要有(摔模)、(扣模)、(筒模)及(合模)四种。
39.使坯料横截面积减小、长度增大的锻造工序称为(拔长)。
40.使坯料高度减小、横截面积增大的锻造工序称为(镦粗)。
41.金属在锻造加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加热缺陷有(氧化)、(脱碳)、(过热)、
(过烧)和(内部裂纹)。
42.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有(镦粗)、(拔长)、(冲孔)、(弯曲)、(扭转)、(错移)、(切割)、(锻焊)。
43.锻锤是冲击作用式的锻造设备,其能力(即吨位的大小)用(落下部分)的质量来表示。
44.为了简化零件的形状和结构、便于锻造而增加的一部分金属,称为(敷料)。
45.模锻模膛分为(制坯模膛)、(预锻模膛)和(终锻模膛)三种。
46.模锻冲孔时,无法锻出通孔,只能锻出盲孔,中间留有一层金属,这层金属称为(冲孔连皮)。
47.毛边槽的作用是强制金属(充满模膛)、(缓冲锤击)、(容纳多余金属)。
48.拉深系数m是(拉深件直径d)与(坯料直径D)的比值。
49.冲压变形工序包括(弯曲)、(拉深)、(翻边)和(成形)四类。
50.使坯料按封闭轮廓分离的工序是(冲裁)。若冲落部分为成品则称之为(落料),若冲落部分是废料则称之为(冲孔)。
51.冲模可分为(简单冲模)、(连续冲模)和(复合冲模)三种。
52.冲裁工序包括(落料)和(冲孔)。
53.焊接分为(熔化焊)、(压力焊)和(钎焊)三大类。
54.直流电弧焊接时,焊接电弧由(阳极区)、(阴极区)和(弧柱区)所组成。
55.焊接变形的矫正方法有(机械矫正)和(火焰加热矫正)。
56.焊条电弧焊的引弧方法有(敲击法)和(摩檫法)两种。
57.焊缝的空间位置有(平焊)、(横焊)、(立焊)、(仰焊)四种。
58.焊缝的接头型式有(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形)接头和(搭接)
接头四种。
59. 手工电弧焊的电焊条由(焊条芯)和(焊条药皮)两部分组成。
60.焊条药皮成分中,按作用分为(稳弧剂)、(造气剂)、(造渣剂)、(脱氧剂)、(合金剂)、(稀渣剂)和(粘结剂)。
61.影响钢材焊接性的主要因素是化学成分,在各种元素中,(碳)的影响最为明显,可用(碳当量法)来估算被焊钢材的焊接性。
62.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半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
63.铸铁焊补按焊前和焊接时是否对焊件进行加热分为(热焊)法和(冷焊法),具体的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和(气焊)两种。
64.电阻焊方法有(点焊)、(缝焊)、(对焊)三种。
65.对焊分(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两种。
66.钎焊分为(硬钎焊)和(软钎焊)两种。
67.CO2气体保护焊分为(粗丝)CO2气体保护焊和(细丝)CO2气体保护焊两种。
68.焊条电弧焊的焊接规范包括(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
69.气焊火焰分为(中性焰)、(碳化焰)、(氧化焰)三种。
70.氩弧焊分为(钨极)氩弧焊和(熔化极)氩弧焊两种。
71.电渣焊分为(丝极)电渣焊、(板极)电渣焊和(熔嘴)电渣焊三种。
72.焊接性包括(工艺焊接性)和(使用焊接性)两种。
73.影响焊接性的因素有(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工艺措施)和(焊件使用条件)等四方面。
74.铝合金的最佳焊接方法是(氩弧焊)。
75.碳当量﹤(0.4)时,钢的焊接性良好, 碳当量﹦(0.4~0.6)时,钢的焊接性较差, 碳当量﹥(0.6)时,钢的焊接性差。
76. 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切削用量三要素包括(切削速度) 、(进给量)、(背吃刀量)。
77.为了避免积屑瘤的产生,在切削速度上一般应采用(高速)或(低速)切削。
78.切削用量三要素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79.切削层参数包括(切削宽度)、(切削厚度)和(切削面积)。
80.车外圆时,工件上的三个加工表面分别是(已加工面)、(过渡表面)和(待加工面)。
81.外圆车刀上存在(前刀面)、(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等三个刀面。
82.外圆车刀上存在(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等两个刀刃。
83.测量刀具角度的坐标平面有(基面)、(主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
84.在基面内能测量(主偏角)和(副偏角)两个刀具角度。
85.在正交平面内能测量(前角)和(后角)两个刀具角度。
86.对刀具材料的基本要求是要具备(高硬度)、(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高耐磨性)、(高耐热性)和较好的工艺性能。
87.常用的硬质合金有(钨钴类)硬质合金和(钨钛钴类)硬质合金两类。
88.刀具磨损形式有(后刀面)磨损、(前刀面)磨损和(前后刀面同时)磨损。
89.切削液有(冷却)、(润滑)、(清洗)、(防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