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具材料技术指标
- 格式:docx
- 大小:18.92 KB
- 文档页数:1
检具技术要求甲方:浙江泰鸿机电有限公司乙方:1、检具的设计要求1.1检具制作形式分为凸检与凹检两种形式(如下图所示),在检具设计时需根据二维图中RPS 点的坐标确定检具制作方案(定位面一侧需与检具基准面贴合),二维图中没有体现RPS点方向的,原则上按照零件的特性制作,但尽量使用凸检方式。
1.2 被检测零件放置于检具上的位置,原则上和零件在车身坐标系中的位置一致。
如果考虑到便于操作等人机工程原理和节约费用等因素,特殊情况下允许将零件旋转±90°或±180°,特殊情况必须在图纸会签过程中明确且必须经过需方同意方可执行。
1.3 零部件一般情况下通过两个定位孔,借助可插入式定位销的插入而固定于检具上。
检具定位面,支撑面及夹紧器通常根据产品图样RPS点的坐标数值进行布置和安装,RPS定位(孔)面、支承面均采用装配式结构,夹紧器应按RPS顺序进行数字编码。
如果零部件不以孔作为定位,则根据RPS进行面定位。
1.4 检具需实现二维图中要求的所有安装面/贴合面的检测功,可通过增加卡板等检测工具实现;1.5 通常对于在产品图样上相对于车身坐标线有位置公差要求,并且标注公差在±0.5mm之内,同时自身精度要求较高的孔,采用划线销进行定量检测,采用检测销进行定性检测。
为方便操作,销子形式采用双头式,一头是划线销,一头是检测销。
其他位置与精度要求不高的孔(如工艺过孔、安装过孔、焊钳过孔、排水孔等),采用刻线目视检测;≤¢16mm孔制出一圈与孔径相同的刻线,>¢16mm的孔制出双刻线,外线与孔径相同,内线与外线留3mm单边间隙,采用刻线检测的所有圆形孔都要制出孔的中心线。
1.6 对于左右对称件,检具建议合并开发,采用共享底座的结构形式。
1.7 当产品更改时,检具图(包括3D、2D)必须及时、准确进行变更,做到数模、图纸和实物一致。
1.8 检具型体连同基板应刻注车身坐标线X向、Y向和Z向, 车身坐标线以X、Y、Z基准面为出发面,每隔100mm 为一档进行刻注(小型零件检具为50mm),划线深度≥0.2mm、宽度≤0.2mm。
主检具设计标准1主检具设计标准底座设计主检具底板类型有:铸铝平板,铸铝异型架,焊接钢板,焊接钢架。
底板标高基准块和保护块的安装规定:除铸铝异型架外,其余类型底板上的基准块和保护块的安装位置按图1 执行。
? 除铸铝异型架外,上表面基准块均采用30*30*10的标高基准块(标准代号:DMQB_134) ? 铸铝平板底面安装保护块(尺寸在600*600<DMQB_624>或以内的底板装60*60*8<DMQB_616>的保护块;尺寸在600*600<DMQB_626;DMQB_627>以上的底板装90*90*8<DMQB_617>的保护块)。
? 焊接钢板和焊接钢架底面均安装90*90*8<DMQB_617>的保护块。
一、铸铝平板按公司标准进行调用。
其余按如下标准:1.)若无特殊要求,铸铝平板材料选用ZL401。
2.)铸铝底板的技术要求:(1)未注圆角按R3,R5。
(2)产品不得有夹渣、气孔缩孔、裂纹、渣眼等影响零件强度及外观的缺陷。
(3)底座必须有足够的强度。
(4)底板要进行时效处理,以消除内应力。
二、焊接钢板按公司标准进行调用。
其余按如下标准:槽钢1.)焊接钢板材料选用Q235A和槽钢。
2.)焊接钢板的技术要求:(1)焊缝均匀、牢固、美观。
(2)底板要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
(3)底座必须有足够的强度。
(4)上表面四周倒角C5。
5)上表面要进行防锈处理。
(四、焊接钢架按标准进行调用。
其余按如下标准: 1.)焊接钢架材料选用Q235A 和矩形管(壁厚2.5)。
2.)钢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50*50*10L*W*10 上面装标高基准块(30*30*10)树脂钢架连接块140*60*10侧面装吊钩如果要在钢架的整个上表面装钢110*110*10板,则选用钢板的厚度为5mm 下面装保护块90*90*83.)焊接钢架的技术要求:(1)焊缝均匀、牢固、美观。
检具设计方案
一、概述
检具是在制造业中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其作用是检验产品的
尺寸、外观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设计一个合适的检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小型零部件
的检具设计方案。
二、产品需求
该产品是一个小型零部件,尺寸为直径5mm,高度3mm。
需
要测量的尺寸包括直径、高度、平行度和同心度。
检具需要具备
高度精确度和稳定性,同时能够满足不同批次产品的生产需求。
三、设计方案
3.1 检具材料
根据产品的要求,检具应选用高硬度和高精度的材料。
本方案
建议使用石英玻璃,因其硬度高、材料稳定性好,而且具有耐高温、抗化学腐蚀的特性。
3.2 检具结构
本方案设计了一个圆柱形的检具,底座直径为10mm,高度为8mm,检具底座和基座用4个定位销连接,保证了检具与基座之间的稳定性。
检具主体为一个通径5mm、高度5mm的圆柱形,在主体上依次加工成平行面、内孔和刻度盘。
3.3 制作方法
根据设计方案,选用数控加工设备完成检具加工。
首先,用CNC数控车加工检具主体的基本形状,接着使用精密加工设备,切割出相应的平面和内孔。
最后,用电解蚀刻法在主体切面上刻出刻度盘,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四、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个针对小型零部件的检具设计方案,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检具结构,总结出一套精准而稳定的检具制作方法,提到检具需要具备高度精确度和稳定性,同时能够满足不同批次产品的生产需求。
检具设计标准检具设计是制造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检具设计标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检具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检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检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精度、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精度是检具设计的首要原则,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在设计检具时必须确保其精度达到要求。
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指检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测量结果,并且能够长期可靠地使用。
安全性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经济性是指在满足以上几项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
其次,检具设计的要求有哪些?检具设计的要求包括结构合理、便于使用和维护、外观美观等。
结构合理是指检具的结构设计必须符合测量原理,并且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便于使用和维护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方便快捷地操作,并且能够方便地进行维护保养。
外观美观是指检具的外观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并且能够满足审美要求。
再次,材料选择对于检具设计有何影响?材料选择直接关系到检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在选择材料时,必须考虑其机械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加工性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成本和可获得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最后,加工工艺对于检具设计有何要求?加工工艺是指检具的加工过程,它直接关系到检具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加工精度,确保加工精度达到要求。
同时,还需要注意加工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避免因加工过程对材料性能造成影响。
总之,检具设计标准是制造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检具设计标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为制定检具设计标准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
检具和测量支架技术要求1. 概述检具:检具是一种用来测量和评价零件尺寸质量的专用检验设备。
在零件生产现场, 通过检具实现对零件的在线检测,为此需要将零件准确地安装于检具上, 然后通过目测,或测量表,或卡尺对零件型面,周边进行检查,也可以借助检验销或目测对零件上不同性质的孔及零件与零件之间的联接位置进行目检,从而保证在试生产及起步生产时实现零件质量状态的快速判断。
在此情况下,通过目检或测量可以判断:零件轮廓周边大小和形状区域以及相对位置与通过CAD/CAM直接加工的检具理论值之间的偏差。
对于零件上的某些极其重要的功能性尺寸,还能利用检具进行数值检测。
通常不能借助检具直接获得零件基于车身坐标系统精确的坐标值, 而是将零件置于检具上通过三坐标测量机测量方才获得.现代检具的结构在设计时同时考虑其可以作为测量支架使用.但是当检具的在线检查功能与测量支架功能不能同时满足时,应首先满足检具的在线检查功能。
测量支架是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零件时的一种辅助支架,其所有的支撑面(点),定位基准面(点)均必须根据零件的CAD数据铣削加工,有些特殊零件的测量支架还应具有部分检具的功能。
1。
1 检具和测量支架的设计、制造和验收应以产品图纸和主模型(或CAD 数据)为基准。
当零件无主模型(或CAD数据)时,应以产品图纸和经认可的样件作为依据。
1。
2 检具和测量支架能够根据有效的产品图纸和主模型(或CAD数据)来合理地测量零件的所有参数,借助于三坐标测量机能对检具和测量支架进行校验和鉴定。
1.3 在正常的使用频率和良好的保养维护情况下,应保证检具和测量支架与其相对应的压延模具或焊接夹具有相同的使用寿命。
1.4 检具和测量支架的设计原则按VW 39D701,技术要求按VW 39D702。
2。
结构2.1 材料选择:(按VW 39D721)2.1。
1 轮廓(外形)表面:大、中冲件:由可加工的树脂材料组成(如CIBA 5166/XB5166)小冲件:铝合金2.1。
检具设计标准在工业生产中,检具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用来检查加工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检具的设计标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材料选用、结构设计、精度要求等方面来介绍检具设计的标准。
首先,材料选用是检具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检具通常需要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以保证长期使用不变形、不损坏。
因此,常用的材料有合金工具钢、硬质合金、陶瓷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成本考虑,确保材料的性能和经济性的平衡。
其次,结构设计是检具设计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检具的使用寿命和检测精度。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检具的稳定性、易用性和可维护性。
同时,还需要确保检具的结构紧凑、刚性好、便于加工和装配。
除此之外,精度要求也是检具设计的重要方面。
检具的精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根据被检测零件的精度要求来确定检具的精度等级。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检具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以确保检具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在实际的检具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使用环境、安全性、标识和防错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对于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检具,需要考虑到防水、防尘等要求;对于需要手持操作的检具,需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和舒适性;对于需要频繁更换的检具,需要考虑到标识和防错设计等。
总之,检具设计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到材料选用、结构设计、精度要求、使用环境、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性能优良、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检具,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EM40检具标准一、检具设计1.检具设计应符合EM40标准,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等特点。
2.检具设计应考虑使用环境、测量范围、精度等级等因素,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3.检具设计应采用耐磨、耐腐蚀、抗冲击的材料,确保检具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二、检具材料1.检具材料应符合EM40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2.检具材料应采用高品质的钢、不锈钢等材料,确保检具的精度和稳定性。
三、检具精度1.检具精度应符合EM40标准的要求,具有高精度的测量能力。
2.检具精度应包括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等指标,确保检具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四、检具表面处理1.检具表面处理应符合EM40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耐磨性。
2.检具表面处理应采用镀铬、喷涂等工艺,确保检具表面的光滑度和耐久性。
五、检具标识和标签1.检具应有清晰的标识和标签,包括名称、型号、编号等信息。
2.标识和标签应采用耐久性强、不易脱落的材料,确保检具的可识别性和可追溯性。
六、检具测量范围1.检具测量范围应符合EM40标准的要求,能够满足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零件测量需求。
2.检具测量范围应包括尺寸、角度、形状等指标,确保检具的测量全面性和可靠性。
七、检具测量精度1.检具测量精度应符合EM40标准的要求,具有高精度的测量能力。
2.检具测量精度应包括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等指标,确保检具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3.检具测量精度应经过严格的校准和检测程序,确保检具的测量准确性和一致性。
4.八、检具稳定性5.检具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测量性能。
6.检具的稳定性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老化试验,确保检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九、检具操作便捷性8.检具操作应方便快捷,能够满足生产现场的快速检测需求。
9.检具操作应简单易懂,能够让操作人员快速掌握使用方法。
10.检具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繁琐的调整和校准工作,确保操作的简便性和高效性。
检具技术要求范文一、概述检具是用来检验产品的合格性和一致性的工具。
其设计和制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检具技术要求的制定和遵守是非常重要的。
二、设计与制造要求1.设计要求(1)检具的设计应符合产品的要求,确保能够正确地检测产品的几何尺寸、外观质量、材料性能等。
(2)检具的设计应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原理,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使用和操作,减少劳动强度和操作错误。
(3)检具的设计应考虑到生产线的实际情况,确保能够与生产设备配合使用,提高生产效率。
2.制造要求(1)检具的制造材料应选择高强度、耐磨损、耐腐蚀的材料。
(2)检具的制造工艺应精细,保证其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防止产生误差。
(3)检具的标识应清晰、易读,标明名称、编号、规格、制造单位等信息。
三、使用与维护要求1.使用要求(1)检具的使用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进行不当使用和过载使用。
(2)检具在使用时应注意保护,防止撞击、摔落和损坏,确保检具的精度和可靠性。
(3)检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检具在使用中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及时报修或更换,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检具。
2.维护要求(1)检具在停用时应妥善保管,防潮、防尘、防腐蚀,确保其长期可靠性。
(2)检具的定期维护应根据使用频率进行,保持其干净、光滑,清除附着物和杂质。
(3)检具的养护和保养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周期进行,保证其精度和寿命。
(4)检具的维修保养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记录维修内容、时间和人员等信息。
四、标准化和管理要求1.标准化要求(1)检具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国家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2)检具的使用和维护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合规性和可靠性。
(3)检具的检验和校准应按照相应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管理要求(1)检具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包括设计图纸、制造和使用记录等,方便查阅和追溯。
(2)检具应按照规定的分类、编号和存放要求进行管理,方便使用和管理。
1. 目的通过制订《检具(测量支架)技术要求》,使检具(测量支架)在规划、设计与制造、验收与使用时,能够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
2.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车身检具及对零件型面尺寸或装配尺寸与车身坐标系统有关联的内外饰件的检具。
3. 责任***负责本技术要求的编制、维护、升级及分发等工作。
***零件供应商负责本技术要求在检具(测量支架)规划、设计、制造、验收和使用过程中的贯彻和执行。
***负责本技术要求在检具(测量支架)验收和使用过程中的贯彻和执行。
正文检具是车身装配件单件或总成件(如:冲压件和焊接总成件)等在线快速检测检验夹具的简称,与其它文件中提到的样架具有相同意义。
检具是一种按特定要求专门设计、制造的检测工具。
检具的形面必须根据零件的CAD数据铣削加工,能体现零件的外形参数,对零件进行定性检测。
对于零件上的某些极重要的功能性尺寸,还能利用检具进行数值检测。
检具还应具有测量支架的功能,但是当检具在线检测功能与测量支架功能不能同时满足时,应首先满足检具的在线检测功能。
检具主要按需要检测下列特性:1.1关键产品特性;1.2特性线;1.3功能孔;1.4装焊过程容易发生较大变形的区域;1.5检测车身内外饰整体尺寸及装配效果。
在产品开发过程在检具上检查零件的匹配效果,校正原设计缺陷和不足,进行设计数模更改的依据;这是目前较先进的设计和质量控制理念,可以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保证产品质量,向零件的零公差靠近。
2检具的类型:依据被检测件的需求不同,检具分为:零部件检具、总成检具、组装检具、白车身综合检具、内/外装综合检具。
零部件检具:为了开发白车身、整车相关的部件,保证冲压成型部件或注塑件的品质而使用(冲压单件、车窗玻璃、装饰条);总成检具:用于检查和测量零部件在焊装或组装后的尺寸及外形,以方便了解和调整问题。
通过定期检查,保证组装零件的质量(地板总成、保险杠总成、前组合灯总成、前门总成检具)。
组装检具:用于检验白车身的开口部位尺寸及外形;制造一个与装配件的图纸一致的检具,在白车身上装配找出车体问题并修正(前风挡装配检具、车灯装配检具)。
同心度检具制作标准一、材质选择1.检具主体材料应选择高强度、耐磨、耐腐蚀的合金钢或不锈钢。
2.检具附件材料应选择与主体材料相匹配、性能稳定的材料。
二、尺寸精度1.检具的尺寸精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检具的制造公差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影响测量精度。
三、表面粗糙度1.检具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0.4,以确保测量面的平滑度。
2.检具的表面处理应采用镀铬、喷涂等工艺,以提高耐磨性和防腐蚀性。
四、测量范围1.检具的测量范围应覆盖所需测量的同心度范围。
2.检具应具备可调性,以适应不同直径的测量对象。
五、测量精度1.检具的测量精度应不大于±0.005mm,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检具应定期进行校准,以保持测量精度。
六、稳定性要求1.检具应具备稳定的结构设计,以确保在多次使用后仍能保持精度。
2.检具的材料应具有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以避免因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形或腐蚀。
七、使用方便性1.检具应易于操作,使用过程中应具备手感舒适、操作灵活的特点。
2.检具应具备清晰的标识,以便用户快速了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八、耐久性要求1.检具应具备较高的耐久性,经多次使用后仍能保持精度和性能稳定。
2.检具的材料应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和耐磨性,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长期使用。
九、安全防护1.检具的设计应考虑到安全性,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夹手、碰撞等危险情况。
2.检具的表面处理应采用无毒、无害的环保材料,以确保使用安全。
3.检具应具备安全警示标识,提醒用户注意安全使用事项。
十、标识清晰度1.检具上应清晰标注制造商名称、产品型号、测量范围、精度等级等信息。
2.标识应采用醒目的颜色和字体,以便用户快速了解相关信息。
检具分类设计和使用准则检具分类可以按照用途、材质和结构等进行划分。
设计和使用准则是指在使用检具时应该遵循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其正确和安全地使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内容。
一、检具分类1.按照用途划分按照用途来划分检具可以分为测量检具、装配夹具和工装夹具等。
测量检具主要用于测量物体的尺寸、角度、形状等参数,例如卡尺、游标卡尺、千分尺、量规、千分形状测量仪等。
装配夹具主要用于组装和调试零件,保证其正确的位置和相对角度,例如定位销、盘头螺丝刀、卡环钳等。
工装夹具主要用于加工零件、固定零件、定位零件等,是加工工艺中的支撑和帮助工具,例如夹具、卡盘、定位块等。
2.按照材质划分按照材质来划分检具可以分为金属检具和非金属检具。
金属检具一般由硬质合金、优质合金钢、高速钢等制成,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等特点,适用于需要承受较大力的场合,例如比例尺、卡规、角度尺等。
非金属检具主要由塑料、橡胶等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绝缘性能,适用于对零件表面要求较高、易受损的情况,例如塑料卡尺、量杯、定径器等。
3.按照结构划分按照结构来划分检具可以分为固定检具和通用检具。
固定检具是针对特定产品或工艺进行设计和制作,具有一定的专用性,例如模具、刀具等。
通用检具是适用于多种产品或工艺,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例如卡尺、量规等。
二、设计准则1.准确性:检具设计应确保其能够达到所要求的精度和准确度,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2.稳定性:检具设计应考虑到材料的稳定性,避免由于材料热胀冷缩等造成的尺寸变化,保证检具的长期稳定性。
3.易于操作:检具设计应尽量简单,易于操作和使用,降低误差的产生。
4.耐久性:检具设计应考虑到使用寿命和耐磨性,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艺,以保证检具能够长期使用。
5.安全性:检具设计应考虑到使用中的安全问题,例如尖锐边缘的处理、握柄的设计等,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三、使用准则1.正确使用:使用检具时应依据其设计和制造的要求进行操作,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步骤,避免错误的操作导致误差。
检具技术要求资料1.底座的要求:(1)底座可采用槽钢、20mm厚的钢板结构或型材焊接结构,焊接件不能有焊接缺陷或漏焊现象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焊接件必须做去应力处理)(2)铸造铝合金结构材料可选用-----国产: GB ZL101, 德国:GG-26。
或铝镁合金(ALMg4.5Mn0.7)材料必须经过去应力等热处理工艺.(3)钢管焊接的底架结构,尺寸结构的选择可依据、一.长+宽小于2米时采用50X25X2.5的方管,二层用25X25X2.5的方管.二.长+宽小于3米时60X40X3的方管,二层选用30X30X2.5的方管;三.长+宽大于3米时采用60X40X30的方管,二层选用60X40X3的方管四.长度大于2米5时采用80X40X4的方管,二层采用60X40X3的方管。
(4)一.基准面――-使用基准块的加工面来建立坐标系;必须至少要在三角设置X,Y,Z,基准面,基准面精度必须经过磨削而成;材料可选择优质的45#钢或铜并经去应力处理;基准面坐标值是直接截取车身坐标而成;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基准面X-和Y-面的垂直度为: +/-0.05mm/1000mm;高度方向基准面:为底板下部Z-平面, 它自身的平面度必须为0.05mm, 同时和底板上部平面保证平行度: 0.1mm/1000mm。
基准面外面需要有保护套,螺钉筋骨,可拆卸,旁边要标有实际的坐标值,(可打上字码也可作标牌)二.基准孔―――只用孔的圆心建立坐标系;基准孔的间距应为200mm的倍数,而且要坐落在汽车坐标的百位线上。
要求基本同上。
三.基准球―――使用球心建立坐标系。
(不常用)四.双基准―――通常左右件共模时可使用两套基准来分别标定坐标值。
(5)刻坐标网格(百位线)网格线应为100mmX100mm,划线宽度为0.10~0.2mm;深度为0.1~0.25mm(6)起吊装置:一般可选用吊环、吊钩、板式起吊棒、叉车孔、叉车槽等设计应考虑到一下方面:1.保证检具调取时水平;2.吊索不得与检具检测支架接触;3保证吊柄足够支撑重量.2.检具体的要求:(1)检具体可用铸铁或是铸铝结构,与检具底板连接应采用安装固定形式,不允许采用焊接方式;(2) 采用代木结构;一.可加工树脂板材(块状树脂)一般选用如下:代号460颜色为红棕色,比重0.77g/cm2邵氏硬度为60D,热变形温度为107Tg.代号5166颜色为米白色,比重为1.7g/cm2邵氏硬度为90D,热变形温度为107Tg.树脂的厚度应在50~100mm之间高度不够的部分用钢板结构垫高,钢结构应去应力处理.并且与底板连接应采用安装固定形式.二.双组分树脂(糊状树脂)糊状树脂分为A、B两种,两种树脂需要混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