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材料厂家技术指标对比
- 格式:xls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4
三元乙丙橡胶指标大全20231020三元乙丙橡胶(EPDM)是一种由乙烯、丙烯和非对称二烯(主要是聚不饱和烯烃)共聚而成的合成橡胶。
它具有很高的耐热性、耐候性、电绝缘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因此在各种应用中广泛使用。
下面是三元乙丙橡胶的一些常见指标和性能评估方法。
1.物理指标:1.1密度:一般可使用ASTMD297或ISO1183方法测定三元乙丙橡胶的密度,以确定其质量。
1.2硬度:常用的测试方法有ASTMD2240和ISO48等。
硬度测试可以用于评估三元乙丙橡胶的柔软性和弹性。
1.3拉伸强度:利用ASTMD412或ISO37等标准方法,可以测定三元乙丙橡胶的最大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以评估其抗拉伸性能。
1.4抗撕裂性:使用ASTMD624或ISO34等测试方法,可以测定三元乙丙橡胶的抗撕裂性能,以评估其在受拉伸或剪切力作用下的抗裂能力。
2.热性能指标:2.1热变形温度:利用ASTMD621或ISO306等方法,可以测定三元乙丙橡胶的热变形温度,这是材料在受热变形时保持一定形状的能力。
2.2热氧老化:使用ASTMD573或ISO188等标准方法,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测定三元乙丙橡胶样品在氧气环境中的老化性能,以评估其耐热老化性能。
2.3热导率:利用热导率仪器,可以测定三元乙丙橡胶的热导率,以评估其导热性能。
3.耐候性指标:3.1天然老化:将三元乙丙橡胶样品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经过一定的时间观察其外观变化、硬度变化和物理性能变化,以评估其耐候性能。
3.2氙气老化:使用氙弧灯或氙气老化箱,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暴露三元乙丙橡胶样品,以模拟阳光辐射和其他自然气候条件,评估其耐候性能。
4.电绝缘性指标:5.化学腐蚀性指标:5.1耐酸碱性:将三元乙丙橡胶样品暴露在酸碱溶液中,观察其外观变化、质量损失和物理性能变化,以评估其耐酸碱性能。
5.2耐油性:将三元乙丙橡胶样品暴露在不同种类的油或润滑剂中,观察其外观变化、硬度变化和物理性能变化,以评估其耐油性能。
22家国内主要三元材料厂家产品性能总结三元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材料,通常由锂镍钴酸锂(NCM)和锂锰酸锂(LMO)等主要成分制成。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家用电器等领域。
国内有许多主要的三元材料厂家,这篇总结将着重介绍22家国内主要三元材料厂家的产品性能。
1.比亚迪:比亚迪是国内领先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商,其三元材料具有高容量、长寿命、稳定性好的特点。
2.宁德时代: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其三元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和稳定性。
3.BYD:BYD是一家综合型高科技企业,其三元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低内阻、良好的循环寿命等优势。
4.LG化学:LG化学是韩国著名的化工公司,其三元材料具有高容量、高能量密度、优良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5.三星SDI:三星SDI是韩国知名的电池制造商,其三元材料产品具有高能量密度、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良好的安全性能。
6.爱康科技:爱康科技是一家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发的公司,其三元材料具有高容量、较长的循环寿命和优异的安全性能。
7.东正金属:东正金属是国内知名的三元材料制造商,其产品具有高能量密度、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和较长的循环寿命。
8.永路新能源:永路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电池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其三元材料具有高容量、良好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9.鹏辉新能源:鹏辉新能源是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元材料企业,其产品具有高能量密度、良好的安全性和长寿命。
10.恒立润滑:恒立润滑是一家专注于润滑油和电池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其三元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11.比克电池材料:比克电池材料是一家致力于电池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其三元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良好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12.南京威凌:南京威凌是一家专注于电池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其三元材料具有高容量、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良好的安全性能。
13.海信集团:海信集团是一家综合型电子和家电企业,其三元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较长的循环寿命和优秀的安全性能。
三井三元乙丙胶的技术指标
三井三元乙丙胶是一种合成胶粘剂,具有以下技术指标:
1. 粘度:三井三元乙丙胶的粘度通常以Brookfield粘度计测得,其数值越高表示胶粘剂的黏性越大,适用于需要较高黏着力的应用。
2. 固含量:三井三元乙丙胶的固含量指胶粘剂中固体成分的百分比。
固含量越高,胶粘剂的强度和耐热性通常较好。
3. 开口时间:三井三元乙丙胶的开口时间是指胶水涂布后到形成合适粘接力的时间。
开口时间短的胶粘剂适用于需要快速固化或立即粘结的应用。
4. 粘接强度:三井三元乙丙胶的粘接强度是指胶粘剂固化后的粘结强度,通常以N/mm^2或MPa为单位进行测量。
高粘接强度的胶粘剂适用于对胶接要求高的应用场景。
5. 耐热性:三井三元乙丙胶的耐热性指其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保持粘接强度的能力。
耐热性较好的胶粘剂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粘接和固化。
以上是三井三元乙丙胶的一些常见技术指标,以供参考。
不同产品和应用场景可能存在不同的要求和指标。
具体的技术指标需参考相关产品说明书或与相关厂商进行详细咨询。
三元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及影响因素分析三元材料主要性能指标有容量、倍率、游离锂、比表面积等,那么在三元材料这么“火”的当下,要制备出高容量、高倍率的三元材料,生产企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一、影响三元材料容量的两大因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三元材料容量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锂化配比和煅烧温度,下面简单总结一下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容量稳定一致的关键点。
锂化配比最合适的锂化配比值很容易在实验室中找出,但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控制每个批次的产品都达到相同的容量值,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严格控制三元材料前驱体和锂源供应商的产品品质和批次稳定性;(2)准确检测出三元材料前驱体的总金属含量和锂源的锂含量;(3)采用混合效果好的混合设备,保证混合物料每个点的锂化值都基本一致。
二、影响三元材料倍率的四大因素不同组分三元材料的倍率性能不同,而引起同组分三元材料倍率性能差异的原因主要有材料的粒径、形貌、锂化配比、煅烧气氛等。
1、粒径粒径小的材料比表面积较大,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较大,同时锂离子的扩散路径变短,有利于大电流密度下锂离子在材料的嵌脱,因此小粒径材料的倍率性能较好。
要得到小粒径的三元材料,需要用小粒径的前驱体煅烧,或将大粒径的三元材料破碎成小颗粒后进行煅烧。
2、形貌不同形貌的元材料倍率性能不同,疏松多孔的形貌有利于电解液的浸润,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路径,所以倍率性能好于密实的形貌。
疏松多孔的三元材料SEM如图a所示;密实的三元材料SEM如图b 所示。
用于不同倍率产品的SEM图三菱化学用MCC方法制备出一种内部为多孔结构的三元材料,如图(a)所示。
图中左边为常规共沉淀法制备的材料,可见材料内部密实无孔洞。
图中右边为MCC法制备的材料,其内部有大量孔隙。
两种材料的倍率性能见图(b),可看出内部有孔隙的材料倍率性能明显优于内部密实的材料。
三菱化学不同倍率性能产品对比3、锂化配比锂化配比会影响材料的倍率性能。
美国Argonne实验室对比了锂化配比相差0.05的两个样品的倍率性能,结果如图所示,图中“x=0”表示样品分子式分为:Li1.0(Mn4/9Co1/9Ni4/9)O2;“x=0.05”表示样品分子式为:Li1.05(Mn4/9Co1/9Ni4/9)0.95O2。
三井三元乙丙胶的技术指标摘要:1.三井三元乙丙胶简介2.技术指标概述3.技术指标详细解读4.技术指标优势与行业应用正文:三井三元乙丙胶的技术指标三井三元乙丙胶作为一种高性能的橡胶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井三元乙丙胶的技术指标,以及其在行业中的应用优势。
1.三井三元乙丙胶简介三元乙丙胶(EPDM)是一种具有良好耐热、耐候、耐化学腐蚀性能的橡胶材料。
三井三元乙丙胶源自日本三井化学公司,采用独特的生产工艺和配方,使其性能更加优越。
2.技术指标概述三井三元乙丙胶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硬度:三井三元乙丙胶的硬度范围较广,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硬度。
- 拉伸强度: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能够满足各种强度要求。
- 耐磨性:耐磨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
- 耐热性:耐热性能良好,适应高温环境。
- 耐候性:耐候性能优越,适应各种气候条件。
- 耐化学腐蚀性:耐化学腐蚀性能强,抵抗多种化学物质的侵蚀。
3.技术指标详细解读- 硬度:三井三元乙丙胶的硬度范围在30-90shoreA 之间,可以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
硬度较高的产品适用于轴承等高强度要求的场景,而硬度较低的产品则适用于密封件等低强度要求的场景。
- 拉伸强度:三井三元乙丙胶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最大可达15MPa。
这使得其可以应用于各种受力较大的场合,如轮胎、输送带等。
- 耐磨性:三井三元乙丙胶的耐磨性能十分优异,磨损量仅为其他橡胶材料的1/5。
这使得产品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 耐热性:三井三元乙丙胶的耐热性能良好,可在-40℃至150℃的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
这使得其可以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高温环境。
- 耐候性:三井三元乙丙胶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可抵抗紫外线、臭氧、水分等气候因素的影响。
这使得产品在户外长时间使用,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 耐化学腐蚀性:三井三元乙丙胶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强,能抵抗多种化学物质的侵蚀。
说起三元乙丙防水卷材,懂行的人一听就知道是好材料,被公认是现在无可比拟的一种高弹性防水材料,也是国际上比较常用的一种防水材料,同时也是我国建设部重点推广的新型环保防水卷材之一。
它是采用了现今的生产工艺,计算机控制,稳定生产。
生产过程选材严格,采用先进的配方,按ISO9001质量体系组织生产,全部生产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的高质量,高性能。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来了解该卷材有哪些技术指标,并且为大家分享它的施工方法,希望在阅读下文后可以对三元乙丙防水卷材有新的认识。
(三元乙丙防水卷材-图例)【三元乙丙防水卷材技术指标】【三元乙丙防水卷材施工要求】(三元乙丙防水卷材-图例)基层处理防水基层要求平整、坚固、干净、干燥。
基层转角部位应做成圆弧或三角形,圆弧半径应大于20mm。
屋面的排水坡度、分割缝、排气孔等应按设计要求处理。
施工工法基层验收完毕,对建筑节点部位做加强层处理。
卷材铺贴施工时,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可采用满铺法、条铺法、点铺法、空铺法。
粘接剂推荐用量:满铺法:0.33kg/m2,点铺法:0.22kg/m2,条铺法:0.20kg/m2,空铺法:0.10kg/m2,卷材搭接部位用量:0.10kg/m2。
卷材与基层粘接时,在粘接部位均匀涂刷粘接剂,粘接剂表干后(略粘但不拉丝)进行粘合。
搭接部位粘接时,搭接宽度执行相关规定。
使用溶剂将搭接部位的卷材擦拭干净,去除污物和油脂,然后涂刷粘接剂,待粘接剂表干后,将搭接部位粘贴牢固,并用橡胶辊压实。
如需做成品保护,应先在防水层上做隔离层,再做保护层。
(三元乙丙防水卷材-图例)【产品的贮存、运输、保管】防水卷材和配套胶粘剂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并远离热源。
胶粘剂中含有有机溶剂,属易燃品,在使用、贮存、运输中应注意防火。
配套胶粘剂贮存期为一年,到后期经检验合格可使用。
1.施工前应将基层清扫干净,并铲除异物。
2.在铺贴第二卷卷材时,应在第一卷重叠的边缘突出100mm,不涂基层粘合胶,按3的要求将片材铺贴在基层上,以此完成整个铺设工作。
Ncm三元材料的TG-DSC曲线探究在电池材料领域,Ncm三元材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正极材料。
Ncm 三元材料通过不同的配方可以实现不同的性能,而其热稳定性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
为了深入了解Ncm三元材料的热稳定性,研究人员通常会利用TG-DSC技术进行分析。
下面将会对Ncm三元材料的TG-DSC曲线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1. ncm三元材料简介Ncm三元材料是指由镍(Ni)、钴(Co)、锰(Mn)组成的三元材料,其中钴的含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节。
Ncm三元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优良的循环寿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2. TG-DSC技术介绍TG-DSC是热重-差热分析技术,通过同时测量样品的质量变化和温度变化来研究样品的热性能。
在研究Ncm三元材料的热稳定性时,TG-DSC技术可以提供关键的信息,帮助人们了解材料在高温下的行为。
3. ncm三元材料的TG-DSC曲线在TG-DSC曲线中,通常会包括样品的质量变化曲线和热容量变化曲线。
通过分析这些曲线,可以获得Ncm三元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分解行为,以及其热容量和热稳定性等信息。
还可以通过计算样品的热分解温度和热分解焓等参数来评估材料的性能。
4. 深入分析Ncm三元材料的TG-DSC曲线在进行TG-DSC分析时,研究人员首先会将Ncm三元材料样品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观察样品的热分解行为。
通过分析热重曲线和差热曲线的变化,可以得到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分解特性。
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配方的Ncm三元材料样品的TG-DSC曲线,来评估不同配方对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5. Ncm三元材料的热稳定性评估通过分析TG-DSC曲线,研究人员可以获得Ncm三元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和热分解焓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人们评估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为材料设计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还可以通过对TG-DSC曲线的详细分析,了解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以及不同成分对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三元材料研发生产中的测试仪器与检测项目三元正极一般指NCM(镍钴锰三种金属元素)和NCA(镍钴铝三种金属元素),按不同比例配置三种元素,可以获得不同的电池性能。
镍钴锰正极的常见比例配置有NCM111、NCM523、NCM622、NCM811等。
目前市场主流是523和622,811作为相对高端的正极材料在逐步渗透。
镍钴铝正极是将其中的锰元素用铝元素来代替,目前尚未大规模应用。
三元正极的定价模式为“原材料成本+加工费”的成本加成模式,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加工费,从三元正极的成本构成看,原材料占比近九成,但企业的原材料成本难以拉开差距,而较低的人工成本及制造费用占比,导致很难通过压缩开支及规模效应获得远高于市场的成本优势。
因此,只能通过不断的产品迭代,来争取产品的相对稀缺性,从而获得加工费的溢价。
想要制备一款与众不同的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那少不了材料表征技术的加持,三元电池材料生产及研究中要测的项目有哪些?一、X射线衍射XRD是X射线衍射的简称,无论做什么材料,XRD都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表征手段,它可以告诉我们是否成功地合成出了自己想要的材料,因此可以说XRD 是所有后续表征的基础。
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约为0.06~20A)的电磁波,能穿透一定厚度的物质。
利用X射线可以研究样品中的晶体结构、晶胞参数、不同结构相的含量及内应力,它主要是通过X射线在晶体中所产生的衍射现象进行的。
当X射线照射到晶体结构上面与晶体结构中的电子和电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时,晶体结构将发生一些物理效应。
其中X射线被电子衍射(相干散射)而引起的衍射效应将反映出晶体结构空间中电子密度的分布状况,因而也就反映出晶体结构中原子的排列规律,所以可以用X射线衍射效应来确定晶体的原子结构。
采用XRD检测三元前驱体,可以分析前驱体的相结构、晶胞参数的大小、原子占位情况、是否存在杂质相等;通过表征前驱体和相应煅烧材料的XRD图谱,可以研究元素掺入对三元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煅烧过程是高温固相合成三元材料的重要步骤,XRD可以分析不同合成温度对材料结构的影响以优化合成温度。
内容目录专利、研发角度对比三元正极公司差异1. 正极改性工艺非标属性强,专利积累构筑产品品质差异2. 三元正极代表公司研发、专利对比2.1. 容百科技:技术布局全面,高镍行业领先2.2. 长远锂科:前驱体积累深2.3. 振华新材:单晶三元正极产品行业领先2.4. 当升科技:传统三元龙头,高镍及其他新型材料多点开花专利、研发角度对比三元正极公司差异1. 正极改性工艺非标属性强,专利积累构筑产品品质差异由于三元正极材料结构特点,随着镍含量的提高,能量密度提升,但循环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变差,如何做到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热稳定性的兼顾是产业界一直以来探索的主题。
表面包覆、掺杂、单晶化和结构调控(核壳结构、梯度浓度)等手段一定程度弥补了三元材料短板。
各改性工艺间的组合运用体现了行业产品的非标属性,各家正极厂商在此也均有自己特色的解决方案,改性工艺的专利积累也会最终体现在产品品质的差异上,构成龙头公司的竞争壁垒。
表12:三元正极改性工艺总结改进措施具体影响包覆包覆能够一定程度阻止电解液对材料的腐蚀,改善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反应掺杂稳定材料的晶格结构,抑制了材料的不可逆相转变和氧释放单晶化降低二次粒子或团聚态单晶可能出现的一次粒子界面粉化或团聚态单晶分离现象,提升循环性能结构调控(核壳结设计外部富锰、内部富镍结构,降低锂镍混排和副反应的发生,在保证克容量的同时提升循环性能构、梯度浓度)其中,三元正极改性工艺中最常用的为包覆、掺杂工艺,现对其原理及作用做简要介绍:表面包覆可以有效稳定高镍材料的结构。
表面包覆技术通过减小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材料表面杂质与电解液的副反应,提高三元正极材料表面的电子导电率,改善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常见的表面包覆材料包含金属氧化物、磷酸盐及其他稳定电极材料等。
图42:NCM811 颗粒表面包覆Li2MnO3 纳米层的过程示意图根据实验分析,表面包覆显著提升高镍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三元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及影响因素分析三元材料是指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材料,通常由两种金属元素和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三元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包括高强度、高硬度、优异的耐磨损性、高导热性等。
下面将对三元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强度:强度是材料抵抗外部载荷导致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三元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在结构、航空航天和汽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影响强度的因素包括晶粒尺寸、晶界结构和位错密度等。
2.硬度:硬度是材料抵抗外部压力和切削导致塑性变形的能力。
三元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可以用于制作刀具、轴承和耐磨零件等。
硬度受到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和固溶元素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3.耐磨损性:耐磨损性是材料抵抗摩擦和磨损导致的表面破坏的能力。
三元材料通常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可以用于制作摩擦副、切削工具和耐磨零件等。
耐磨损性受材料的晶粒尺寸、硬度和表面处理等因素的影响。
4.导热性:导热性是材料传递热量的能力。
三元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作散热器、热交换器和导热板等。
导热性受材料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和固溶元素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除了上述主要性能指标外,三元材料还具有其他重要的性能指标,如耐腐蚀性、热膨胀系数、密度等。
这些性能指标的优劣决定了三元材料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范围。
影响三元材料性能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列举了一些重要的因素:1.成分控制:三元材料的性能受材料成分的控制影响。
对于金属材料来说,合理控制不同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比例可以调节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损性等性能。
2.晶粒尺寸:晶粒尺寸是材料的晶体结构特征之一,对材料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较小的晶粒尺寸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同时也使材料的韧性有所下降。
3.加工工艺:材料的制备工艺对材料的性能也有很大影响。
例如,通过适当的加工过程,可以调节材料的晶粒尺寸、晶界结构和位错密度,从而改善材料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损性等性能。
4.固溶元素:固溶元素是指在晶格中被溶解的元素,对材料性能有重要影响。
三井三元乙丙胶的技术指标【最新版】目录1.三井三元乙丙胶简介2.技术指标概述3.性能特点4.应用领域5.市场前景正文【三井三元乙丙胶简介】三井三元乙丙胶,即三元乙丙橡胶(EPDM),是一种由乙烯、丙烯和非共轭二烯烃单体共聚而成的高性能弹性体材料。
它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老化性、耐化学品侵蚀性和耐热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电子电器、医疗卫生等行业。
【技术指标概述】三井三元乙丙胶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硫化剂类型、硫化程度、门尼粘度、分子量分布、比重、耐热度、耐寒性、拉伸强度、伸长率、硬度、耐磨性等。
【性能特点】1.优异的耐候性:三元乙丙胶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可在 -50℃至 150℃的环境中长期使用,且不易发生龟裂、变硬或变软等现象。
2.良好的耐老化性:在长时间的日晒、雨淋、臭氧、紫外线等环境作用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
3.良好的耐化学品侵蚀性:对大多数酸、碱、盐和油类具有良好的抵抗能力。
4.良好的耐热性:可在 150℃的高温下长期工作,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
5.良好的电绝缘性: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可应用于高压线、电缆护套等领域。
【应用领域】1.汽车行业:主要用于汽车密封件、油封、O 型圈等。
2.建筑行业:用于防水材料、密封胶、建筑用胶等。
3.电子电器行业:用于电线、电缆护套、插头、插座等。
4.医疗卫生行业:用于医疗器械、手术手套等。
5.其他领域:如航空航天、军工、农业等。
【市场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提高,三元乙丙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三元正极材料是指由镍(Ni)、钴(Co)、锰(Mn)等元素组成的正极材料,是当前锂离子电池中常用的正极材料之一。
随着电动车、储能系统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电池材料的能量密度和质量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旨在对比三种常见的三元正极材料的能量质量密度,从而更好地评估它们在电池制造中的应用前景。
内容如下:一、镍钴锰三元材料1. 镍钴锰三元材料是一种典型的三元正极材料,由镍、钴和锰组成,其中镍的含量占比较高。
2. 该材料在电动车和储能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高能量密度、较高的循环寿命和较低的成本。
3. 在实际应用中,镍钴锰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约为180-200Wh/kg,质量密度约为5.8g/cm3。
二、镍钴铝三元材料1. 镍钴铝三元材料是相对较新的一种三元正极材料,与镍钴锰三元材料相比,由于铝的加入,使得其循环寿命和安全性更好。
2. 该材料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较高,但成本也相对较高。
3. 镍钴铝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约为200-220Wh/kg,质量密度约为5.0g/cm3。
三、镍钴钴三元材料1. 镍钴钴三元材料是一种相对较为特殊的三元正极材料,采用了少量的钴元素,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2. 该材料在一些高端应用中有所应用,但成本相对较高,且循环寿命尚待提高。
3. 镍钴钴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约为220-240Wh/kg,质量密度约为5.2g/cm3。
四、对比分析1. 从能量密度来看,镍钴钴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最高,其次是镍钴铝三元材料,再次是镍钴锰三元材料。
2. 从质量密度来看,镍钴铝三元材料的质量密度最低,镍钴钴三元材料次之,镍钴锰三元材料最高。
3. 在实际应用中,镍钴锰三元材料由于成本低、循环寿命相对较好而被广泛应用,但其能量密度相对较低;而镍钴铝和镍钴钴三元材料由于较高的能量密度可能在一些对能量密度要求较高的特定场景得到应用。
五、结论1. 从能量质量密度对比来看,镍钴钴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虽然较高,但成本较高,且循环寿命有待提高;镍钴铝三元材料能量密度适中,但成本相对较高;而镍钴锰三元材料成本低、循环寿命较好,但能量密度相对较低。
三元材料厂家技术指标对比在三元材料的生产领域中,技术指标是评判一个厂家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不同厂家的技术指标,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合适的三元材料厂家。
首先,我们来比较不同厂家的纯度指标。
三元材料的纯度直接影响其性能和稳定性。
纯度高的三元材料具有更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同时对于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也会有较好的保障。
因此,选择纯度较高的三元材料厂家尤为关键。
不同厂家在纯度指标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杂质含量,即材料中的其他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另一方面是晶体形貌和尺寸均匀性。
优质厂家通常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生产的三元材料的纯度达到或接近理论上限。
因此,在选择时应首选那些纯度较高、质量可靠的厂家。
其次,我们需要比较不同厂家的可充电性能。
三元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可充放电性能是评估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
这主要体现在三元材料的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等方面。
容量是指三元材料在特定条件下储存和释放锂离子的能力,一般用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可释放的锂离子数量来表示。
倍率性能是指材料在不同充放电速率下的性能表现,通常以C倍率来表示,其中C倍率是指从电池完全充电到完全放电所需的时间。
循环寿命是指三元材料在经历多少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降低到指定值。
不同厂家的三元材料在这些性能指标上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制备工艺和组成。
因此,为了选择具有良好可充电性能的三元材料厂家,我们需要详细了解其产品性能报告和经验反馈等信息。
最后,我们需要比较不同厂家的成本效益。
对于消费者来说,三元材料的价格也是选择厂家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优质的三元材料通常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但如果可以获得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稳定性,相比之下还是有利可图的。
因此,选择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三元材料厂家尤为重要。
在选择时,除了考虑价格外,还应综合考虑品质、服务和售后等方面,以确保所选厂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支持。
常见三元材料、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材料体系
性能比较
1.比能量高低排序:三元材料>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
2.低温性能高低排序:钴酸锂>三元材料>锰酸锂>磷酸铁锂。
3.循环寿命高低的排序: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钴酸锂。
4.充放电速率高低的排序:钴酸锂>三元材料>锰酸锂>磷酸铁锂。
5.安全性高低排序: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钴酸锂。
6.成本从低到高排序: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钴酸锂
7.工作温度范围高低排序: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钴酸锂
8.自放电率从低到高排序: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钴酸锂
9.内阻排序: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钴酸锂
10.环境友好性排序: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钴酸锂
11.回收利用容易度排序: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钴酸锂
12.一致性优劣排序: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钴酸锂
13.可靠性优劣排序: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钴酸锂
综上:如果能提高磷酸铁锂材料的比能量、低温性能和充放电速率则磷酸铁锂将会成为最好的锂电池材料。
T a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三元材料:短期看盈利能力加强,中期看份额提升,长期看技术进步投资要点:Q2国内外钴价差拉大,三元正极盈利能力加强三元行业采用金属原材料公式+加工费模式定价,国内三元企业钴采购价格和国内钴报价挂钩,对国际客户销售价与MB 钴价挂钩,近期MB 钴价大幅高于国内钴价,短期将带来单吨盈利的明显提升。
Q2平均钴差价约为5.6万元/吨,按照NCM523单耗0.12t 钴/t 三元,理论将带来每吨出口三元材料0.61万元的盈利增厚。
镍钴价回调提升三元经济性,三元产装量边际回暖近期金属和三元前驱体价格回落(而磷酸铁价格维持高位坚挺),三元性价比有所回升。
以6月17日市场价测算,三元和LFP 营业成本价差由最高的0.2元/wh 收窄至0.18元/wh ,基本达到2021年全年平均价差水平。
5月国内三元装机占比45%,环比+12pct ;产量占比46%,环比+10pct 。
展望后市,三元企业在印尼布局镍项目加快投产,镍产品供应过剩在Q3将更明显,钴价将跟随供需波动有所摆动,整体来看镍钴预计延续震荡下行趋势,三元性价比有望继续提升。
锂电材料技术进步进行时,三元理论天花板更高更具潜力未来整车电气化、智能化、轻量化水平仍将成倍提升,体积及质量能量密度始终是关注重点,LFP 能量密度提升空间相对有限,三元可能依然是材料创新最有潜力的方向之一。
高压中镍、高镍单晶、高镍4680等已取得较大技术突破,规模应用后将进一步带动单位成本下降。
优先选择:1)海外客户占比高,短期更受益于国内外钴价价差拉大和汇兑收益;2)前驱体以及上游镍、钴布局完善的企业,成本将更具竞争力;3)高压中镍、单晶、超高镍技术先进并实现规模出货的企业,这些企业分别在抵御镍钴价格波动、循环寿命、能量密度等有一定优势。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当升科技、容百科技、中伟股份、华友钴业,建议关注长远锂科、振华新材、厦钨新能、格林美、芳源股份; 风险提示:1)国内钴价将逐步和MB 钴价靠拢,国内钴价倒挂MB 钴价中期不可持续;2)镍钴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三元的经济性。
1.技术路线之争:三元、铁锂未来渗透率研判1.1. 三元、铁锂正极结构、性能对比在动力电池领域,三元正极和磷酸铁锂正极是当前两种主流应用材料。
因两种材料本身物理及化学结构的差异带来了材料性能差异,进而决定了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差异和不同的应用领域。
三元正极性能占优,铁锂胜在安全和低成本。
三元材料因相同锂离子数量下更低的分子质量,因而其比容量高于铁锂,组成电池后能量密度也更高。
三元材料晶体呈现层状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MO6(Mn=Ni、Mn、Co)层间结构中脱嵌,随着镍含量提高,可脱嵌Li+增加,三元材料的理论容量和电池能量密度随之提高。
磷酸铁锂晶体呈现三维空间网状橄榄石结构,形成一维Li+传输通道,限制Li+的扩散;同时,八面体FeO6共顶相连,导致电子迁移率相比三元的层状结构慢100-1000倍。
三元正极的锂离子可以沿两个不同方向移动,这造就了三元电池相比铁锂具有更高的功率和充放电性能。
然而,三元材料由于Ni2+(0.069nm)和Li+(0.076nm)半径接近,随着镍含量增加,三元材料在高温烧结制备时产生Li、Ni混排的概率迅速上升,使得Li+脱嵌困难,导致材料比容量和循环性能降低且难以逆转;此外,随着镍含量的增加,材料中不稳定的Ni3+比例随之提高,容易与空气中水分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加剧比容量和循环性能的损失。
与之相反,磷酸铁锂的P-O化学键较稳固,温度达到700-800摄氏度才会发生分解,即使电池出现变形损坏也不会释放氧分子发生剧烈燃烧,因此铁锂电池具有更优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量对比三元和铁锂的性能差异发现,三元正极除了活泼的层状晶格结构相对铁锂的橄榄石结构带来的正极比容量和电池能量密度优势外,其低温性能也优于铁锂,零下20℃下电池释放容量相比铁锂高15pct,这一性能差异将使搭载三元电池的汽车在冬季相比铁锂电池具备更好的续航里程。
而铁锂材料因更为稳定的晶格结构,在高温条件下安全稳定性明显占优。
D10D50D90三元QY-901≥5.09~13≤25三元QY-902≥5.010~12≤25湖南大华新能源三元DN400≥4.08~12≤25常州博杰新能源三元材料5~15北大先行三元523(PU50)
≥4.08~13<23
三元材料6~14二元材料
2~5≥0.7
1117~115237~114247~118117~118208~121008~124338~121018~12ME-9A 8~11ME-48~11ME-511~13L333>37~12<20L442>38~12<20L532
>510~13<25三元(普通型)6~88~1215~18三元(动力型)
3~5
6~88~12
T31A 9~12T41A 10~12T51A 10~12N50 5.5~7.08.0~11.014.0~18.0N60 5.5~7.08.0~11.014.0~18.0N70 5.5~7.08.0~11.025.0~30.0N95 5.5~7.0
8.0~12.018.0~22.0
LY30312LY30410LY30512深圳三晶锂业
三元6±19~1116~20PLB-H7≥5.08~12≤25PLB-H5≥5.09~12≤25PLB-H ≥5.08~12≤25PLB-F5≥2.05~7≤15PLB-F ≥5.09~12≤20PLB-H1≥5.09~12≤20PLB-M4
≥4.0
8~12
≤25
青岛乾运高科湖南杉杉
深圳市天骄科技
湖南长远深圳市贝特瑞
粒径μm 松装密度g/cm3
广州鸿森江特锂电材料北京当升
河南科隆新能源
西安物华新能源
三元材料厂家材料类型
三元(TR-101)1~55~1212~25 三元(TR-202)1~55~1212~25三元(S600)≥3.011±2≤23三元(S700)≥3.011±2≤25三元(S800)
≥6.010±2≤24≥1.3
河南思维能源材料三元(TTM-532)≥4.07~15≤25
重庆特瑞电池材料宁波金和新材料
≥2.10.25-0.60≥15583-8710~127.0-8.0≥2.10.2-0.5≥155
84-88
10~127.0-8.0
≥2.30.3-0.6≤11.5≥2.0≤0.610~12≥2.10.3-0.8<11.5≥2.20.2-0.8158
9~11.5
7.0-7.4≥1.3 1.0-3.0
≥125(0.5C) 4.3-4.8
14.5-16.5
≥1.8≥1.8≥1.8≥1.8≥1.8≥1.8≥1.8≥1.8≥2.20.3-0.5>145<12≥2.20.3-0.5>145<122.4-2.80.2-0.4>155<12≥2.2<1.00145-150≤11.5≥2.2<1.00140-145≤11.5≥2.2<1.00155-158≤11.5
≥2.2<1.00145≥1.9<1.00140≥2.10.4-0.8≥1582.3-2.50.4-0.65152-156≥2.10.3-0.7≥160≥2.10.4-0.8150-15588-90≤11.2≥2.10.4-0.8155-16588-9011.0±0.5≥2.10.4-0.8165-17588-9011.2±0.5≥2.20.4-0.9185-195
86-9011.2±0.5
2.80.42.50.42.80.5≥2.1≤0.5≤11.57.05-7.4≥2.30.2-0.5165-170
86-90≤11.9≥2.30.2-0.5153-15886-90≤11.57.0-8.0
≥2.30.3-0.8145-15086-90≤11.0≥1.80.5-1.0140-14586-90≤11.5≥2.30.2-0.4140-14586-90≤11.57.0-8.0
≥2.30.2-0.4142-14886-90≤11.0≥2.3
0.3-0.6
140-14586-90
≤11.5
振实密度g/cm3比表面积m2/g PH Li 含量%首次容量mAh/g 效率%
Ni 含量%
2.0-2.50.6-1.59.5~12
2.0-2.50.6-1.5≥1509.5~12
≥1.90.4±0.28810.8±0.57.0-7.6≥2.00.35±0.28811.2±2.07.0-7.6≥2.30.3-0.6≥8311~127.0-7.5≥2.0≤0.5170859~127.0-8.0
58-6058-60
57.0-61.0
45.5-47.5
58-61.5≥57.17
≥57.17
Co+Ni+Mn 含量%
Mn 含量%
57.8-62.7 56.7-62.7 56.0-61.5 56.0-62.0 58.0-62.0≥58.0
备注
Ca≤0.05;Fe≤0.01;Cu≤0.01;H2O≤0.1;Mg≤0.05;Na≤0.03 Ca≤0.05;Fe≤0.01;Cu≤0.01;H2O≤0.1;Mg≤0.05;Na≤0.03 Fe≤0.02;Na≤0.05;Ca≤0.03;SO4≤0.08;水≤0.05
Ca≤0.03;Fe≤0.03;Cu≤0.005;H2O≤0.05;Na≤0.03
100周循环容量保持率≥98%
100周循环容量保持率≥95%
棕黑或黑色粉末,无结块
绿色粉末,无结块
棕黑或黑色粉末,无结块
Na<0.5;Fe<0.2;Ca<0.2;水分<300ppm
Na<0.5;Fe<0.2;Ca<0.2;水分<300ppm
Na<0.5;Fe<0.2;Ca<0.2;水分<300ppm
水分:0.1 注:杂质含量均为质量分数
水分:0.1
水分:0.1
类球形
球形
球形
球形
水分:0.07 杂质含量为质量分数,以下同
水分:0.07
水分:0.07
Al≤0.03;Fe≤0.01;Cu≤0.001;H2O≤0.1;Mg≤0.02
Na≤0.03;Fe≤0.01;H2O≤0.1;Cu≤0.01
Na≤0.10;Fe≤0.02;H2O≤0.1;Cu≤0.01
Na≤0.01;Ca≤0.03;SO4≤0.05;水≤0.05
Na≤0.01;Ca≤0.03;SO4≤0.05;水≤0.05
Ca≤0.02;Fe≤0.012;Cu≤0.005;H2O≤0.1;Mg≤0.02;Na≤0.01 Ca≤0.02;Fe≤0.015;Cu≤0.005;H2O≤0.1;Mg≤0.02;Na≤0.03 Ca≤0.02;Fe≤0.010;Cu≤0.01;H2O≤0.1;Mg≤0.02;Na≤0.02 Ca≤0.02;Fe≤0.01;Pb≤0.01;Cd≤0.01;Si≤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