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中断知识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33.41 KB
- 文档页数:2
51单片机中断程序原理中断是51单片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使得单片机在执行程序时,突然停下来去处理发生的事件,然后再回到原来被中断的地方继续执行。
这种机制可以使得单片机具有并发执行多个任务的能力,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实时性。
在51单片机中,中断程序原理是这样的:当一个中断事件发生时,单片机会立即停止当前的操作,保存当前的程序现场(包括程序计数器和寄存器等重要信息),然后跳转到中断服务程序(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ISR)的指定地址开始执行。
为了实现中断程序,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 配置中断向量表:中断向量表是一个存储中断服务程序地址的表,它将不同的中断事件映射到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在51单片机中,中断向量表位于片内RAM的0x00-0x1F地址空间,每个中断事件占用一个字节。
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程序中设置相应的中断向量表。
2. 开启中断:单片机有多个中断源,例如外部中断、定时器中断、串口中断等。
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中断源,并在程序中通过设置相关的寄存器,使得中断源为有效状态。
3. 编写中断服务程序:中断服务程序是用户自定义的一段代码,用于处理中断事件。
它负责完成中断事件的相应操作,比如处理接收到的数据、采集传感器数据等。
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后,需要使用RET指令返回到中断被触发的地方继续执行。
总之,中断程序原理是通过配置中断向量表、开启中断和编写中断服务程序三个步骤来实现的。
中断可以允许单片机在执行主程序时,及时地响应外部事件,并对其进行处理。
这在实际的应用中非常重要,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响应速度。
基于我所了解的51单片机各种中断源的中断请求原理,我将根据深度和广度要求撰写一篇全面评估的文章,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51单片机中断系统的基本原理。
在51单片机中,中断请求是通过外部设备或内部事件来触发的,当中断源满足触发条件时,会向中断控制器发送中断请求信号,中断控制器会根据优先级和中断允许标志位来确定是否接受中断请求,并在合适的时机响应中断。
中断请求原理是指各种中断源触发中断请求的机制,包括外部中断、定时器中断、串口中断等。
1. 外部中断源的中断请求原理外部中断源是指外部设备通过外部中断引脚向51单片机发送中断请求信号。
当外部中断引脚检测到一个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上升沿)或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下降沿)的信号时,会触发外部中断请求。
这种中断请求原理适用于外部开关、传感器等外部设备向单片机发送中断信号的场景。
2. 定时器中断源的中断请求原理定时器中断源是指定时器溢出或达到设定值时向单片机发送中断请求信号。
定时器会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不断递增计数,当计数值达到设定的溢出值时,会触发定时器中断请求。
这种中断请求原理适用于需要定时检测或定时执行任务的场景。
3. 串口中断源的中断请求原理串口中断源是指串口接收到数据或发送完成时向单片机发送中断请求信号。
当串口接收到数据或发送完成时,会触发串口中断请求。
这种中断请求原理适用于串口通信中需要实时处理数据的场景。
51单片机各种中断源的中断请求原理涵盖了外部中断、定时器中断和串口中断等多种情况。
理解和掌握这些中断请求原理,对于合理地设计中断服务程序和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个人观点和理解方面,我认为深入理解各种中断源的中断请求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优化单片机系统的中断服务程序,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合理地利用中断请求原理,可以更好地利用单片机资源,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硬件环境,灵活运用各种中断源的中断请求原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1单片机中断系统详解51 单片机中断系统详解(定时器、计数器)51 单片机中断级别中断源INT0---外部中断0/P3.2 T0---定时器/计数器0 中断/P3.4 INT1---外部中断1/P3.3 T1----定时器/计数器1 中断/P3.5 TX/RX---串行口中断T2---定时器/计数器 2 中断第5 最低4 5 默认中断级别最高第2 第3 第4 序号(C 语言用) 0 1 2 3 intrrupt 0中断允许寄存器IE位序号符号位EA/0 ------ET2/1 ES ET1 EX1 ET0 EX0 DB7 DB6 DB5 DB4 DB3 DB2 DB1 DB0 EA---全局中允许位。
EA=1,打开全局中断控制,在此条件下,由各个中断控制位确定相应中断的打开或关闭。
EA=0,关闭全部中断。
-------,无效位。
ET2---定时器/计数器2 中断允许位。
ET2=1, 打开T2 中断。
ET2=0,关闭T2 中断。
关,。
ES---串行口中断允许位。
关,。
ES=1,打开串行口中断。
关,。
ES=0,关闭串行口中断。
关,。
ET1---定时器/计数器1 中断允许位。
关,。
ET1=1,打开T1 中断。
ET1=0,关闭T1 中断。
EX1---外部中断1 中断允许位。
EX1=1,打开外部中断1 中断。
EX1=0,关闭外部中断1 中断。
ET0---定时器/计数器0 中断允许位。
ET0=1,打开T0 中断。
EA 总中断开关,置1 为开;EX0 为外部中断0 (INT0) 开关,。
ET0 为定时器/计数器0(T0)开EX1 为外部中断1(INT1)开ET1 为定时器/计数器1(T1)开ES 为串行口(TX/RX)中断开ET2 为定时器/计数器2(T2)开ET0=0,关闭T0 中断。
EX0---外部中断0 中断允许位。
EX0=1,打开外部中断0 中断。
EX0=0,关闭外部中断0 中断。
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位序号位地址------PS/0 PT1/0 PX1/0 PT0/0 PX0/0 DB7 DB6 DB5 DB4 DB3 DB2 DB1 DB0 -------,无效位。
51单片机定时计数器中断原理
51单片机定时计数器中断原理是通过设置定时器的计数值和
控制寄存器来实现的。
首先,需要将定时器的计数值设置为一个初始值。
通常情况下,定时器的计数值是一个自动递增的计数器,当计数值达到设定的目标值时,就会触发定时器中断。
然后,设置控制寄存器来启动定时器,并选择定时器的工作模式。
在51单片机中,定时器有多种工作模式,比如定时模式、计数模式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模式。
当定时器开始工作后,它会不断地进行计数,直到计数值达到设定的目标值。
当计数值达到目标值时,定时器会产生一个中断请求,将中断标志置位,并通过中断向量表中的中断服务程序来处理中断事件。
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可以进行一些与定时器相关的操作,比如更新定时器的计数值、清除中断标志等。
然后,程序将会返回到原来的执行位置继续运行。
通过使用定时器中断,可以实现一些时间相关的功能,比如定时触发事件、定时检查传感器等。
在51单片机中,定时器中
断是一种基本的中断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定时器和相关配置来实现所需的定时功能。
51单片机中的中断优先级总结这段时间编写51的控制板程序,两个大牛技术指导对51中断嵌套问题的看法不一样,后来亲自验证了一下,得到了一下的一些结论,发上来大家参考,表达不清的地方还望理解,呵呵。
51单片机的中断可嵌套,但至多支持二级嵌套。
51单片机的默认(此时的IP寄存器不做设置)中断优先级为:外部中断0 > 定时/计数器0 > 外部中断1 > 定时/计数器1 > 串行中断;但这种优先级只是逻辑上的优先级,当同时有几种中断到达时,高优先级中断会先得到服务。
这种优先级实际上是中断同时到达的情况下,谁先得到服务的优先级,而不是可提供中断嵌套能力的优先级。
这种优先级被称为逻辑优先级。
例如:当计数器0中断和外部中断1(优先级计数器0中断>外部中断1)同时到达时,会进入计时器0的中断服务函数;但是在外部中断1的中断服务函数正在服务的情况下,这时候任何中断都是打断不了它的,包括逻辑优先级比它高的外部中断0计数器0中断。
要实现真正的嵌套形式的优先级,也即高优先级中断服务可以打断低优先级中断服务的情况,必须通过设置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来实现;这种优先级被称为物理优先级。
例如:设置IP = 0x10,即设置串口中断为最高优先级,则串口中断可以打断任何其他的中断服务函数实现嵌套,且只有串口中断能打断其他中断的服务函数。
若串口中断没有触发,则其他几个中断之间还是保持逻辑优先级,相互之间无法嵌套。
回复于:2009-10-26 16:09:35只要硬件堆栈足够.嵌套没有级数限制。
#4楼得分:0回复于:2009-10-28 10:57:5851只有两个优先级所以只能有两级嵌套!SEI是AVR单片机的,他没有分优先级,所以支持这种嵌套!C51中interrupt和using的用法void INT0()interrupt 0 using 1{.........}interrupt 0 指明是外部中断0;interrupt 1 指明是定时器中断0;interrupt 2 指明是外部中断1;interrupt 3 指明是定时器中断1;interrupt 4 指明是串行口中断;using 0 是第0组寄存器;using 1 是第1组寄存器;using 2 是第2组寄存器;using 3 是第3组寄存器;51单片机内的寄存器是R0--R7(不是R0-R3)R0-R7在数据存储器里的实际地址是由特殊功能寄存器PSW里的RS1、RS0位决定的。
51单片机各种中断源的中断请求原理
1. 外部中断:51 单片机有两个外部中断源,分别为 INT0 和 INT1。
当外部中断源输入一个低电平信号时,会触发中断请求。
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可以通过查询中断标志位来确定是哪个外部中断源触发了中断。
2. 定时器中断:51 单片机有两个定时器/计数器,分别为 T0 和 T1。
当定时器计数溢出时,会触发中断请求。
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可以通过查询定时器的计数寄存器来确定定时器是否溢出。
3. 串口中断:51 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的串口,可以接收和发送数据。
当串口接收到数据或发送完数据时,会触发中断请求。
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可以通过查询串口的控制寄存器来确定是接收还是发送中断。
51 单片机的各种中断源都是通过硬件信号或计数器溢出等方式触发中断请求,然后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时,需要注意保护现场和恢复现场,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51单片机中断代码解释一、引言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微控制器,具有丰富的中断功能。
中断是单片机在执行程序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需要暂停当前的任务,转而处理更为紧急的事件。
处理完该事件后,再返回到之前被中断的程序继续执行。
本文将对51单片机的中断代码进行详细解释,包括中断概念、中断源、中断寄存器和寄存器功能与赋值说明等方面。
二、中断概念中断是一种计算机系统中处理优先级更高任务的方式。
当某个事件发生时,CPU会暂时停止当前任务的执行,转而处理该事件。
处理完该事件后,CPU会返回到之前被中断的程序继续执行。
三、中断源51单片机有多种中断源,包括外部中断0、外部中断1、定时器0、定时器1等。
每个中断源都可以独立地开启或关闭,并且可以设置优先级。
四、中断寄存器51单片机与中断相关的寄存器主要有:1.ICON(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用于控制中断的开启和关闭。
可以通过设置ICON寄存器的相关位来启用或禁用某个中断。
2.INT0/INT1(外部中断0/1控制寄存器):用于控制外部中断0和外部中断1的触发方式、触发边沿和触发方式等。
3.TMOD(定时器模式控制寄存器):用于设置定时器的模式和工作方式。
4.TH0/TH1(定时器0/1计数器高8位寄存器):用于存储定时器的计数值。
5.TL0/TL1(定时器0/1计数器低8位寄存器):用于存储定时器的计数值。
五、寄存器功能与赋值说明1.ICON寄存器:o EA:全局中断允许位,设置为1时允许所有中断,设置为0时禁止所有中断。
o ET0:定时器0中断允许位,设置为1时允许定时器0中断,设置为0时禁止定时器0中断。
o ET1:定时器1中断允许位,设置为1时允许定时器1中断,设置为0时禁止定时器1中断。
o EX0:外部中断0允许位,设置为1时允许外部中断0,设置为0时禁止外部中断0。
o EX1:外部中断1允许位,设置为1时允许外部中断1,设置为0时禁止外部中断1。
2.INT0/INT1寄存器:o IT0/IT1:外部中断0/1触发方式选择位,设置为0时选择下降沿触发,设置为1时选择低电平触发。
一、中断的概念CPU在处理某一事件A时,发生了另一事件B请求C PU迅速去处理(中断发生);CPU暂时中断当前的工作,转去处理事件B(中断响应和中断服务);待C PU将事件B处理完毕后,再回到原来事件A被中断的地方继续处理事件A(中断返回),这一过程称为中断二、中断源在51单片机中有5个中断源中断号优先级中断源中断入口地址0 1(最高)外部中断0 0003H1 2 定时器0 000BH2 3 外部中断1 0013H3 4 定时器1 0018H4 5 串口总段0023H三、中断寄存器单片机有10个寄存器主要与中断程序的书写控制有关1.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IE2.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 ON3.串口控制寄存器SCON4.中断优先控制寄存器IP5.定时器工作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6.定时器初值赋予寄存器(TH0/TH1,TL0/TL1)四、寄存器功能与赋值说明注:在用到中断时,必须要开总中断EA,即EA=1。
//开总中断1.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IEEX0(EX1):外部中断允许控制位EX0=1 外部中断0开关闭合//开外部0中断EX0=0 外部中断0开关断开ET0(ET1):定时中断允许控制位ET0=1 定时器中断0开关闭合//开内部中断0ET0=0 定时器中断0开关断开ES: 串口中断允许控制位ES=1 串口中断开关闭合//开串口中断ES=0 串口中断开关断开2.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 //控制外部中断和定时器中断外部中断:IE0(IE1):外部中断请求标志位当INT0(INT1)引脚出现有效的请求信号,此位由单片机自动置1,cpu开始响应,处理终端,而当入中断程序后由单片机自动置0.//外部中断,即外部中断相应的引脚接入低电平或下降沿信号时,中断开始响应。
IT0(IT1):外部中断触发方式控制位//选择有效信号IT0(IT1)=1:脉冲触发方式,下降沿有效。
IT0(IT1)=0:电平触发方式,低电平有效。
51单片机汇编中断程序调用子程序(原创实用版)目录1.51 单片机汇编中断程序概述2.中断程序的调用方式3.子程序的定义与调用4.中断程序调用子程序的实例分析5.总结正文一、51 单片机汇编中断程序概述在 51 单片机汇编语言编程中,中断是一种常见的编程方式,可以实现在特定条件下程序的跳转和执行。
通过中断程序,可以实现对硬件设备的实时控制,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二、中断程序的调用方式中断程序的调用方式主要有两种:1.通过外部中断引脚(如 P1.0、P2.0 等)触发中断。
这种方式下,当外部中断引脚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单片机会立即跳转到中断程序的入口地址执行。
2.通过软件中断实现中断程序的调用。
这种方式下,程序员可以通过设置特定的寄存器值来触发中断,使程序跳转到中断程序的入口地址执行。
三、子程序的定义与调用子程序,也称为子例程,是程序中一段可独立执行的代码段。
子程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定义和调用:1.使用“SUB”伪指令定义子程序。
在需要调用子程序的地方,编写“CALL 子程序名”,即可实现子程序的调用。
2.使用“PROG”伪指令定义子程序。
在需要调用子程序的地方,直接编写子程序名,即可实现子程序的调用。
四、中断程序调用子程序的实例分析假设我们有一个 51 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当外部中断引脚 P1.0 触发时,需要执行一个子程序以完成特定功能。
程序如下:```ORG 00HMOV P1, #00HMOV R4, #0FFHSTART: NOPINT0: MOV R3, #0FFHCALL INT_SUBROUTINESJMP STARTINT_SUBROUTINE: MOV R5, R3// 子程序执行的内容MOV R3, R5SJMP RETURNRETURN: MOV R4, R3SJMP RETURN_SUBROUTINERETURN_SUBROUTINE: MOV R3, #00HSJMP START```在上述程序中,当 P1.0 引脚触发中断时,程序会跳转到“INT0”标签所在的位置,执行子程序“INT_SUBROUTINE”。
51单片机中断知识总结如下:
一、中断概念
中断是一种特殊的事件处理机制,当单片机在执行程序时,如果发生某种突发事件(如外部中断请求、定时器溢出等),需要立即处理,这时单片机就会暂时中断当前的工作,转去处理这个突发事件。
处理完后再回到原来被中断的地方继续执行程序。
这个过程就称为中断。
二、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结构
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由中断允许寄存器IE控制。
IE寄存器可以控制所有中断以及某个中断源的开放和屏蔽。
三、中断标志位
中断标志位是用于标识某个事件是否发生的中断信号。
当发生某个事件时,硬件会自动置位相应的中断标志位。
四、中断响应条件
中断响应条件包括两个:1)允许中断标志位为1;2)相应中断的优先级最高。
只有当这两个条件都满足时,单片机才会响应中断。
五、中断处理
中断处理是对中断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
用户需要编写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以便在发生中断时执行相应的操作。
六、中断返回
中断返回是指返回到主程序断点处,继续执行主程序。
这个过程由硬件自动完成。
七、外部中断
外部中断是由外部设备产生的中断请求。
在51单片机中,外部中断可以通过INT0和INT1引脚输入。
外部中断的触发方式可以是下降沿触发或电平触发。
八、定时器中断
定时器中断是由定时器溢出产生的中断请求。
当定时器溢出时,硬件会自动置位相应的中断请求标记,并产生中断请求。
九、串口中断
串口中断是由串行口接收完一帧数据后产生的中断请求。
当串行口接收完一帧数据后,硬件会自动置位相应的中断请求标记,并产生中断请求。
以上就是关于51单片机中断的知识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