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11.01 KB
- 文档页数:2
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 应急预案1.1 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给予抗休克处理,置患者头部抬高15°,下肢抬高20°。
1.2 迅速扩容,选择9~16号针头快速进行静脉穿刺,若因失血多,血管瘪陷难穿刺者,配合医生立即行静脉切开术,保证液体的充分补充。
1.3 氧气吸人,吸氧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观察生命体征和给氧效果。
氧流量调至2~4L/min。
1.4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0~30min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认真观察患者意识改变,皮肤粘膜的颜色、温度、尿量的变化。
若脉搏、呼吸快而急促,血压在12kPa以下,躁动不安,尿量少,考虑液体量不足,此时应加快补液。
1.5 积极主动协助医师做好后穹隆穿刺,尿妊娠试验等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因误诊而延误病情。
1.6 术前准备:抗休克的同时,必须及时做好术前准备,按剖腹探查术前准备对待,抽血送实验室急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备皮配血、留置尿管等,尽快护送患者进手术室。
1.7 严格查对制度,防止差错发生:异位妊娠病灶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抢救人员明确分工,默契配合,应紧张而有序地执行各项医嘱与操作。
做好三查七对,所有抢救药品应经两人核对后方可执行,保留药瓶与安瓶,以备查对,从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1.8 心理护理:由于该病变化快,还需手术治疗,对手术有恐惧感,不知所措。
因此护士应耐心开导患者,说明抢救、治疗与手术对阻止内出血,挽救生命的重要性,使患者坦然的接受手术治疗。
2.程序立即通知医生→迅速扩容→氧气吸人→严密观察病情→配合医师做好各项检查→术前准备→必要时及时手术→密切配合→好术后护理。
异位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2位異位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
结果3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
结论早期施行急救护理措施,早扩容,早手术是抢救异位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关键。
标签: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急救与护理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者,习称宫外孕。
根据受精卵种植的部位不同,异位妊娠分为: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占90%~95%)[1] 。
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发展快,若不及时作出正确诊断,采取积极有效急救措施,将会因失血性休克而危及孕妇生命。
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共收治异位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患者32例,因为诊断准确,扩容抗休克及时,为手术治疗争取了时间,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现将急救与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患者,年龄20~44岁,平均32岁,其中已婚已育17例,已婚未育10例,未婚未育5例;妊娠4~8w破裂的13例,妊娠8~12w破裂19例。
入院均有下腹剧痛,面色苍白、晕厥、四肢湿冷。
等休克征象。
其中28例有阴道流血,30例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
B超检查均显示盆腔或腹腔有不同程度积液形成。
2 结果32例患者,经术前两路输液扩容急救处置,在入院30~40min后进入手术室,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7~8d痊愈出院。
3 急救与护理措施3.1 术前急救3.1.1 将诊断异位妊娠破裂伴有休克表现的患者安置在急救室,取中凹卧位,给保暖、吸氧,流量3~4 L/min。
3.1.2 采集检验标本,做好手术准备:急查血、尿、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肝、肾功、电解质、急配血;告知患者禁饮食,给予腹部备皮,通知手术室做好急诊手术的人员、器械及物资准备。
3.1.3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用16~18号静脉留置针,在右上肢静脉穿刺(左上肢方便术中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快速(60~80滴∕min)滴入足量的晶体、胶体溶液,如乳酸钠林格、低右等,提高血压、改善微循环容量的不足,血压是反应失血性休克的重要指标,提高血压是为手术抢救赢得时机的关键。
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目的做好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护理,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了预后的身心康复。
方法通过在手术室的学习以及文献回顾,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
结果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抢救,可造成腹腔内大出血,发生急性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结论护理人员通过及时准确的诊断,紧密配合各项急救措施,大大提高异位妊娠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标签:异位妊娠;休克;护理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是妇产科的常见的急腹症,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可引起腹腔内大量出血,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休克状态,如不及时诊断,积极抢救,可因失血性休克危及孕妇生命,手术治疗是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最根本有效的方法。
1诊断方法目前HCG测定是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
孕酮测定:异位妊娠的血清P水平偏低,但在孕5~10 w时相对稳定,单次测定即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尽管正常和异常妊娠血清P水平存在交叉重叠,难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绝对临界值,但血清P水平低于10 ng/mL(放免测定),常提示异常妊娠,其准确率在90%左右。
超声诊断:B型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尤为常用,阴道B超检查较腹部B超检查准确性更高。
诊断性刮宫:在不能排除异位妊娠时,可行诊断性刮宫术,获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
但异位妊娠的子宫内膜变化并无特征性,子宫内膜变化与患者有无阴道流血及阴道流血时间长短有关。
因而单靠诊断性刮宫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有很大的局限性。
后穹隆穿刺:后宫窿穿刺辅助诊断异位妊娠被广泛采用,敏感度达92.4%,且简单易行,是决定手术的重要指征,常可抽出血液放置后不凝固,其中有小凝血块。
若未抽出液体,也不能排除异位妊娠的诊断。
腹腔镜检查:对部分诊断比较困难的病例,在腹腔镜直视下进行检查,可及时明确诊断,并可同时手术治疗。
其他生化标记:近年来还有将检测血清CA125与β-HCG结合,发现血清CA125水平有随着β-HCG水平降低而升高的趋势,可用于异位妊娠有无流产、胚胎是否死亡的鉴别。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常规一、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概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
宫外孕破裂或流产时,可导致大量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是指因失血导致循环血容量不足,引起组织器官灌注不足,从而出现一系列生理和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
二、急救护理常规1. 紧急评估(1)迅速了解患者病史,询问有无停经、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判断宫外孕的可能性。
(2)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评估失血程度。
(3)进行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大小、附件区有无包块、宫颈举痛等情况。
2. 急救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2)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以便快速补充血容量。
(3)补充血容量:根据患者失血程度给予晶体液、胶体液、血液制品等,以维持循环稳定。
(4)止血:对于活动性出血,给予药物治疗,如缩宫素、止血剂等。
(5)紧急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的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3. 护理措施(1)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监测电解质、血红蛋白等指标。
(2)心理护理:安慰患者,减轻其紧张、恐惧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生活护理: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如进食、排泄等,保持床单位清洁。
(4)并发症预防与护理:观察有无感染、肺水肿、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及时发现并处理。
以下为具体内容:三、病情评估与监测1. 病情评估(1)了解患者病史:询问患者有无停经史、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
(2)体格检查:观察患者面色、皮肤湿度,检查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3)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大小、质地,附件区有无包块、压痛等。
2. 监测指标(1)生命体征:定时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评估病情变化。
(2)血红蛋白:监测血红蛋白水平,了解失血程度。
(3)电解质:监测电解质水平,保持电解质平衡。
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目的:观察和分析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62例异位妊娠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者且在患者家属自愿情况下,根据就诊顺序,按照1∶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及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及时有效的综合性急救及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急救效果、护理满意度、手术及机体恢复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100%、护理满意度100%,均高于对照组,且急救手术处理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结论: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应遵循快速、合理、及时、有效的原则,同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进而从速手术。
标签: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等因素影响,其发病率逐年升高[1],据相关数据显示该病发病率在1%~4.65%[2]。
作为妇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一旦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来势凶险,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极易危及生命安全[3]。
笔者对62例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者予以相关急救措施和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笔者所在收治的62例异位妊娠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者,所有患者尿妊娠试验(+)、妇科超声显示盆腹腔积液,单侧或双侧附件区域显示混合性回声,后穹窿穿刺或腹腔诊断性穿刺不凝血。
62例患者,年龄24~38岁,平均(28.00±3.00)岁;停经时间33~60 d,平均(52.00±1.00)d;初产妇48例,经产妇14例;出血量1200~3000 ml;休克程度:轻度17例,中度35例,重度10例;同时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要求,且在患者家属自愿情况下,根据就诊顺序按照1∶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
两组患者年龄、停经时间、出血量和休克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异位妊娠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异位妊娠是指孕卵着床在子宫腔外发育的一个异常过程,临床上俗称为宫外孕。
常见的宫外孕症状是以输卵管妊娠为主,临床病理原因在于患者输卵管官腔或者其相关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导致官腔不通畅,致使孕卵不能进行正常的运行,最终导致孕卵停留在输卵管内发育。
异位妊娠破裂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破裂后会引起剧烈腹痛,阴道出血,严重会发生休克现象,病情相对比较凶险,如果处理不当或者治疗干预不及时将会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结合临床以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尤为关键。
本文探讨异位妊娠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标签: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妊娠是指受精卵正常着床在孕妇子宫腔内膜中进行发育,而临床常会发生受精卵异位妊娠着床发育于孕妇子宫腔外。
常见的异位妊娠症状包括卵巢妊娠、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以及腹腔妊娠等,其中输卵管妊娠为高发性疾病症状,属于妇科最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当输卵管妊娠发生破裂时,会引起腹腔大出血现象,如不及时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与急救护理将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
本文主要选取2018年7月至今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10例进行研究,通过医院相关医护人员之间的共同努力,所有救治的患者均健康出院,现总结治疗中施于的急救护理措施及相关并发症护理干预等,为今后对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提供参照依据。
报告如下:1.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分析选取2018年7月至今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10例进行研究,给予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常规尿妊娠试验检测、B超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腹盆腔均有积液,且出现混合型回声,附件区域显示后腹腔诊断性穿刺不凝血。
患者年龄在22~40岁之间,停经周期为32~65天,初产患者6例,经产患者4例,休克情况:轻度4例,中度3例,重度2例,参与研究的患者家属均知晓临床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一、演练背景异位妊娠,即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异位妊娠破裂可能导致腹腔内大出血,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为提高我院对异位妊娠破裂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异位妊娠破裂的认识和警惕性。
2. 熟悉异位妊娠破裂的诊断和抢救流程。
3.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抢救成功率。
4. 发现现有应急预案中的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三、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四、演练地点我院妇产科病房五、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妇产科等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2. 演练指挥组:由妇产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等担任成员。
3. 演练实施组:由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组成,包括医生、护士、助产士等。
4. 演练评估组:由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六、演练内容1. 模拟患者入院:患者主诉腹痛、阴道出血,疑似异位妊娠破裂。
2. 诊断与评估: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
3. 急救处理:开通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输血、抗休克治疗等。
4. 手术处理: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5. 演练总结:评估演练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七、演练流程1. 演练准备阶段:召开演练启动会议,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流程、人员安排等。
2. 演练实施阶段:模拟患者入院,医护人员按照预案进行诊断、评估、急救处理、手术处理等。
3. 演练总结阶段:评估演练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八、演练步骤1. 患者入院- 模拟患者(由妇产科医护人员扮演)主诉腹痛、阴道出血,疑似异位妊娠破裂。
- 护士接待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如生命体征、疼痛程度等。
- 护士通知值班医生,并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
2. 诊断与评估- 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如腹部压痛、宫颈举摆痛等。
- 进行血常规、尿妊娠试验、超声检查等辅助检查。
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1 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事故特征1.1 危险性分析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以外的部位着床,如输卵管、卵巢等处。
如果异位妊娠破裂,会导致大量出血,进而引发失血性休克。
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危险且紧急的情况,可能导致孕妇生命危险甚至死亡。
1.2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的征兆可包括下腹疼痛、阴道出血伴有血块、肩背疼痛、晕厥等。
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引起警觉,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2 应急组织与职责2.1 现场应急自救组织发生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时,应立即组建应急自救小组,包括有关医护人员、急救人员等。
2.2 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职责(1)现场应急自救小组:协助急救人员进行紧急治疗和抢救,确保孕妇生命安全;与医疗机构保持联系,及时报告灾情,并按照指令执行相应的救治措施。
(2)急救人员:根据孕妇的情况,快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包括止血、输血、心肺复苏等。
3 应急处置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发生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时,现场人员应保持冷静,迅速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医疗机构报告并请求支援。
(2)确保孕妇处于安全位置,尽快进行初步的体检,评估伤势程度。
(3)培训过急救知识的人员可进行紧急止血、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尽量稳定孕妇生命体征,并尽快将孕妇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急救人员应立即对孕妇进行止血处理,采取适当的方法止血。
如紧急输血、压迫止血等。
(2)在孕妇生命体征稳定后,应迅速将孕妇送往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3)在运送过程中,应确保孕妇保持舒适、稳定的姿势,避免过度震动和刺激。
3.3 报警3.3.1 报警电话应急电话:请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
3.3.2 应急救援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的联络方式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医疗机构等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联系方式请参阅综合预案。
4 注意事项4.1 现场施救注意事项:(1)急救人员在进行止血、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时,应保持冷静,注意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二次伤害。
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1、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给予抗休克处理、取休克体位,置患者头部抬高15度、下肢抬高20度、保暖。
2、迅速扩容,选择大针头快速进行静脉穿刺,若失血多,穿刺困难,配合医生立即行静脉切开术,保证液体的充分补充。
3、氧气吸入,吸氧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观察生命体征和给氧效果.氧流量调至2~4L/min。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皮肤的颜色、温度、尿量等,必要时加快输液速度.
5、积极主动协助医师做好后穹隆穿刺,尿妊娠试验等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因误诊而延误病情.
6、抗休克的同时,及时做好术前准备,按剖腹探查术前准备对待,抽血送实验室急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备皮、配血、留置尿管等,尽快护送患者进手术室。
7、严格查对制度,防止差错发生:做好三查七对,所有抢救药品应经两人核对后方可执行,保留药瓶与安瓿,以备查对,从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8、心理护理:由于病情变化需手术治疗,护士应做好术前宣教.
9、详细记录护理记录单。
程序
取休克体位→迅速扩容→立即通知医生→氧气吸入→保暖→观察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配合医师做好各项检查→做好
术前准备→必要时及时手术→记录各项护理记录单→做好术后护理。
异位妊娠出血休克急救措施什么是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一种妊娠期并发症,是指受精卵着床的位置不在子宫内膜内,常见的异位妊娠部位包括输卵管、卵巢和腹腔。
异位妊娠一旦发生,常会导致出血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异位妊娠什么时候需要急救?异位妊娠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种:•妊娠早期出现腹部疼痛,同时伴随阴道流血或流血并发症状。
•腹痛逐渐加重,伴随失血性休克的表现,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有异位妊娠破裂或给出确诊的强烈怀疑。
异位妊娠出血休克急救措施一旦发现孕妇出现了可能是异位妊娠的症状,应立即将孕妇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下面介绍异位妊娠出血休克紧急救治的常用措施:确认诊断首先,急救医生应通过获取其病史和常规检查,排除其他与腹痛和出血休克有关的疾病。
同时,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和CT检查来确认异位妊娠的诊断和部位。
维持呼吸循环在确认异位妊娠的诊断后,应立刻给予孕妇足够的气体供应,维持呼吸循环。
如有需要,可通过输血增加孕妇的血容量。
制定手术方案根据患者情况和异位妊娠的部位,制定手术方案。
输卵管异位妊娠需要切除输卵管,卵巢异位妊娠需要减少卵巢组织损失。
如果异位妊娠部位位于腹腔内,需进行剖腹探查和手术治疗。
保护孕妇生育能力对于异位妊娠患者,也要考虑保护其生育能力。
在治疗方案中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尽可能保留病变组织,降低手术对其生育能力产生的不良影响。
术后有效的对症处理如果孕妇经历了异位妊娠并发症,需要术后有效的对症处理,包括止血、止疼、抗感染等治疗措施。
总结异位妊娠是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出血休克,需要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对于孕妇异位妊娠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护孕妇生育能力。
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什么是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在子宫腔以外的区域,育到一定时间后可能形成妊娠,但在这种环境下,由于缺乏形态结构和内分泌支持,孕囊渐渐失去自身的活力,最终导致破裂或者死亡。
异位妊娠的流行率非常高,尤其是在输卵管内。
由于它在破裂时会导致大面积
出血,所以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妊娠并发症。
什么是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
异位妊娠破裂后会引起内脏出血,严重时会导致血压骤降并休克,这就是异位
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
患者可以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快、口干舌燥、头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急救与护理措施
急救措施
一旦患者出现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需要紧急进行急救措施:
•① 给予输液:由于病人失血严重导致低血压和循环衰竭,可立即进行快速输液。
常用枸橼酸钠液、生理盐水等液体进行补液,以迅速恢复患者的血容量和循环功能。
•② 保持通气道通畅: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危急情况,意识障碍和呼吸困难较常见,所以需要及时保持通气道通畅,使病人能够维持正常的呼吸。
•③ 氧气治疗:由于病人整个机体已经处于严重缺氧状态,需要及时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以帮助病人尽快恢复。
•④ 实施加压:随着病人血容量快速减少,需要及时实施加压治疗,以增加病人的血压。
护理措施
在患者出现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后,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
的痛苦,帮助患者在疾病中更好地恢复。
•① 督促卧床休息:在输血和输液的同时,需要给患者充足的安静休息时间,以保证病人能够恢复体力,并避免体力劳累所导致的严重后果。
•② 督促观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观察病人的情况,并记录有效的数据,如心率、血压等等。
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保证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
•③ 维持清洁:由于病人已经处于比较危险的状态,所以需要维持严格的清洁度,保证病人的身体健康。
总结
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妊娠并发症,具有危险性。
在急救护理中,首
先需要迅速有效的补液、提供充足的氧气,然后再继续进行其他的急救措施。
在护理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病人的情况,督促其多休息,按照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和照顾,并保持病人的身体清洁。
只有在合理的急救护理和护理措施的帮助下,才能更好地帮助病人从这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中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