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恒之腑的功能特征和应用,和五脏六腑进行综合比较
- 格式:docx
- 大小:4.21 MB
- 文档页数:18
中医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在事业单位卫生人才招聘考试中, 藏象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包括五脏与六腑。
考点主要集中在脏腑的生理功能上。
包括五脏、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 五脏与六腑的区别, 五脏与六腑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 今天今天与各位考生分享一下其功能特点, 希望能帮助考生顺利拿到高分。
一、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六腑包括胆、胃、小肠、膀胱、三焦, 其中胆不但是六腑之一, 也是奇恒之府之一, 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五脏的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奇恒之府的生理特点是形态似腑, 功能似脏。
六腑形态特点是多为中空的官腔或囊性器官。
对于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的生理特点的对比鉴别是考试当中的高频考点。
二、小肠小肠的生理功能重点掌握泌别清浊的功能。
1.小肠主受盛和化物。
小肠者,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2.泌别清浊。
(1)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 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
(2)将水谷精微吸收, 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
(3)小肠吸收大量水液, 与尿量有关。
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常, 则大便稀薄, 小便短少。
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就是这个原理。
【例题】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A.肾司二便, 大便小便相关B.淡渗利水, 则脾阳得健而大便实C.二便之源均来自小肠的泌别清浊D.利小便药物本身具有止泻作用【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的具体应用。
若小肠的泌别清浊异常, 则大便便稀薄, 而小便短少, 也就是说, 小肠内的水液量多寡与尿量有关。
临床上常用的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 即是这个原理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奇恒之腑奇恒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中医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也分属五脏。
奇恒之腑不同于五脏六腑,功能似脏,都是贮藏精气的器官,形态似腑,大多中空,所以另立一类。
脑脑位于人体最上端,外部是头面,内部是脑髓,所以又称髓海。
脑的生理功能有:主宰生命活动呼吸,心跳等生理活动都由脑控制和条件,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
主精神意识人的情感、情绪、思维、意识、记忆等精神活动,都是人对外界事物反映于脑的结果。
感觉运动眼耳口鼻舌分属五脏外窍,都在头部,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包括语言能力都归属于脑。
此外脑海统领肢体,与肢体运动密切相关。
在五脏之中,脑与心、肝、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因为心藏神,人的精神活动都归心管,所以也将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
除了心以外,肝主疏泄可调情志,肾藏精可生脑髓,都与脑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髓髓是脑髓、脊髓和骨髓的合称,由先天之精生化而来,通过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在骨腔中形成。
髓的生理功能有:充骨肾精生髓,髓能滋养骨骼,髓足则骨骼刚强,髓少则骨骼脆弱无力。
养脑骨髓由脊髓而上入脑成为脑髓,脑髓充盈,脑得髓养才能脑力充沛。
化血血液的生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水谷精微所化;二是精血互生;肾精生髓,髓也可以化血。
在五脏之中,髓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因为髓是由肾精所化生,所以髓和五脏中肾的关系最密切,肾精的盛衰影响着髓的盈亏,所以因髓少引起的记忆减退,智力障碍,发育迟缓,骨骼脆弱,血虚等都可以用补肾填精的方法来治疗。
女子胞女子胞又叫子宫,是女性的内生殖器官,位于小腹中,与阴道相连。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有:主持月经女性一般在二七(14岁左右)任脉通,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子宫每28天左右周期性排经一次,直到七七(49岁左右)人脉衰,月经停止。
女子胞的发育正常,直接影响到月经功能的正常与否。
孕育胎儿月经来潮后,女子胞就具有生殖和孕育胎儿的功能,受孕后脏腑经络气血到达女子胞后都用来养胎,直到胎儿发育成熟后分娩而出。
【推荐】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包括女子胞等六个脏器组织。
它们在形态上多为中空器官,与六腑相似,但在生理功能方面主藏精气,与五脏相同。
胆既是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
这因为胆排泄的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所以为六腑之一;但胆本身并没有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功能,且藏“精汁”,有“藏”的作用,故有别于六腑。
所以胆又属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中除胆外,其余与五脏都无表里配合关系,但有的与奇经八脉有关。
胆已在六腑中论及,故在此从略。
(1)骨骨的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贮藏骨髓。
由于骨为髓之府,髓对骨有滋养作用,所以,骨的生长、发育和骨质的坚脆等都与髓的盈亏有关。
二是支持形体,保护内脏。
骨具有坚刚之性,能支持形体,为人体之支架,使人保持一定的体态。
如骨有病变,将影响到人体的活动和体态,可见不能久立、行走振掉等症。
骨骼有坚韧性,能防止外力对脏腑的伤害,对内脏有保护作用。
(2)脉脉,即血脉、脉管。
它密布全身,无处不在。
脉与心、肺两脏的关系较为密切。
心与血脉相通,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而肺主气,朝百脉,助心行血,故心肺两脏的生理、病理都和血脉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脉的生理功能主要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道路。
气血在体内循环贯注,运行不息,是在血脉内流行的。
血脉对气血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的方向,按着一定的轨道而运行。
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全身。
水谷精微物质,只有通过血脉才能营运周身,滋养脏腑,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血脉之所以能输送营养、运行气血,是和心、肝、脾及肺等脏腑功能活动有关的。
所以,血脉的病变,实际上是上述脏腑病变的具体反映。
若这些脏腑功能失常,则血脉的功能将受到影响,临床上可见到出血、瘀血和脉管变硬或弯曲等病变。
另外,自然界的寒邪侵犯到血脉,可使血脉挛急,因而产生四末不温,肢体疼痛,甚至坏死等病症。
(3)脑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是人体内髓最集中之处,故名“髓海”。
关于脑的生理作用,古人虽未明确,但已初步认识到以下两点:一是把脑与精神活动联系起来了。
中医知识:奇恒之腑——脑奇恒之腑,包括、髓、骨、脉、胆、女子胞等六个脏器组织。
它们在形态上多属中空而与腑相似,在功能上则不是饮食消化排泄的通道,而且又贮藏精气,与脏的生理功能特点相类似,所以《素问五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中除胆为六腑之一外,其余都没有表里配合,也没有五行的配属,这是不同于五脏六腑的又一特点。
其中经常考查到的为脑和女子胞两项,下面我们来详细的讲解一下脑。
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
《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
这不但指出了脑是髓汇集而成,同时还说明了髓与脑的关系。
脑的功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
《灵枢大惑论》中将眼的结构名称及与脑的关系也做了说明,它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窼为眼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是生命的枢机,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素问刺禁论》说: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
说明古代医家虽未明了脑的细微结构,但已通过实践,意识到人的呼吸、心跳等生理活动,都是由脑所主宰和调节的。
脑能主宰全身,脏腑组织在其主宰和调节下,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则身体健康,生命力旺盛。
若脑的功能失常,则会导致脏腑组织功能紊乱,生命活动障碍而百病由生,甚或危及生命。
2.主管精神活动:人的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与意志活动。
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在《内经》里就有记载。
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相关的是明代医家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中说:脑为元神之府。
清汪昂《本草备要》指出:人之记性皆在脑中。
今人每记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此即凝神于脑之意也。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说: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
上述文献记载,明确指出了脑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
因此,脑主精神活动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若精髓亏虚,脑海不足,则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记忆力衰减,或狂躁易怒,神识错乱,甚至意识不清,晕厥或昏迷等症。
奇恒之腑的功能特征和应用,和五脏六腑进行综合比较奇恒之腑《黄帝内经》素问篇的第十一篇:五藏别论中提到奇恒之腑。
很多人对奇恒之腑还是了解不多,它像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但是这六个奇恒之腑又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大致意思就是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宫,这六种脏器是禀受地气而生的,它们功能特点都是藏蓄阴精,就象大地藏载万物一样,宜蓄藏而不妄泻,名叫“奇恒之腑”。
这个奇恒之腑,要结合五脏、六腑一起来谈。
概述奇恒之腑,分别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卵巢),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
奇恒之腑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奇恒之腑,除胆属六腑外,都没有和五脏的表里配属关系,但有的与八脉相联系。
奇恒之腑在女子为六个,而在男子为五个,其实,男女皆有“胞“,不应只将女子胞规定为奇恒之腑之一。
为了弥补男子的奇恒之腑也有六个,明清医学家加了”精室“这一脏器。
1、脑脑居颅内。
《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中的'脑为髓之海',指出了脑是髓汇集而成,而且说明了髓与脑的关系。
脑的功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头者,精明之府'。
清代的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把忆、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都归于脑。
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同时,把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做了联系。
现代医学认为大脑是负责思考,和产生意识的部位。
大脑为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半球间有横行的神经纤维相联系。
每个半球包括:大脑皮层(大脑皮质):是表面的一层灰质(神经细胞的细胞体集中部分)。
人的大脑表面有很多往下凹的沟(裂),沟(裂)之间有隆起的回,因而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面积。
人的大脑皮层最为发达,是思维的器官,主导机体内一切活动过程,并调节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所以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古代中医更接近于把大脑当成全身系统的总指挥部。
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元神,乃本来灵神,非思虑之神”(《寿世传真》):人在出生之前,形体毕具,形具而神生。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人出生之前随形具而生之神,即为元神。
元神藏于脑中,为生命的主宰。
“元神,即吾真心中之主宰也”(《乐育堂语录》)。
元神存则有生命,元神败则人即死。
得神则生,失神则死。
因为脑为元神之府,元神为生命的枢机,故“脑不可伤,若针刺时,刺头,中脑户,人脑立死”(《素问·刺禁论》),“针人脑则真气泄,故立死”(《类经·针刺类》)。
大脑这个结构(奇恒之腑)展开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历代中医家研究的资料也很多。
2、髓髓奇恒之腑之一,包括骨髓和脊髓。
髓由肾精所化生,与脑相通,有充养骨骼、补益脑髓的功能。
髓,是骨腔中一种膏样物质。
髓因其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不同,又有名称之异。
髓有骨髓、脊髓和脑髓之分。
髓藏于一般骨者为骨髓。
藏于脊椎管内者为脊髓,脊髓经项后复骨(指第6颈椎以上的椎骨)下之骨孔,上通于脑。
汇藏于脑的髓称为脑髓,所以有脑为髓海的说法。
脊髓和脑髓是上下升降,彼此交通的,合称为脑脊髓。
从某种意义上讲,髓和脑是联结更大的一套关联系统。
3、骨骨有贮藏骨髓和支持形体的作用。
骨也指全身骨骼系统。
骨骼:人或动物体内或体表坚硬的组织。
分内骨骼和外骨骼两种,人和高等动物的骨骼在体内,由许多块骨头组成,叫内骨骼;软体动物体外的硬壳以及某些脊椎动物(如鱼、龟等)体表的鳞、甲等叫外骨骼。
通常说的骨骼指内骨骼。
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储藏矿物质。
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能够保持坚硬。
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矿物质化的骨骼组织,其内部是坚硬的蜂巢状立体结构;其他组织还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经、血管和软骨。
人体的骨骼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一部分。
成人有206块骨。
骨与骨之间一般用关节和韧带连接起来。
黄种人和白种人的骨骼系统有轻微的差别,成年人和婴孩的骨骼也有差别。
在生物学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欧美的白种人全身共有206块骨骼;而亚洲的黄种人比如我们中国人、隔壁的朝鲜人和海对岸的日本人,全身则仅有204块骨骼。
4、脉脉,身体的支脉系统,也叫做脉系统,脉管包括血管。
全身的血脉系统,包括动脉、静脉。
衺犹分也。
衺行体中,谓血脉流转于体中也。
”朱骏声曰:“按,字俗作脉。
”夫脉者,血之府也。
——《素问·脉要精微论》。
骨主脉通,与体俱生。
——王符《潜夫论·德化》。
5、胞女子胞女子胞位于小腹内,为女性的生殖器官。
现代医学的子宫系统。
女子胞的主要功能为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
中医认为,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与心、肝、脾、肾以及冲任二脉有关。
这是因为其主持月经、孕育胎儿的功能无不与血、精有关。
而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任主胎胞,冲为血海。
在病理上,当各种因素导致上述脏器、经脉功能异常,即影响女子胞的功能,引起月经失调与不孕。
精室精室又名男子胞,为生殖之精的产生和贮藏之处。
精室是男性生殖系统中重要而且关键的组成部分。
精室位置在直肠之前,膀胱之后,关元和气海之间,主要包括现在解剖学所说的睾丸、附睾、前列腺和精囊腺等。
精室与肾相通,为肾之外系——睾丸之所系。
督脉、任脉、冲脉同起于此。
精室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产生生殖之精和分泌排泄精液,故精室的功能主要与肝、肾二脏及督脉、任脉、冲脉的关系密切。
6、胆胆既是六腑之一,又是奇恒之腑。
因为胆的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故为六腑之一;因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藏精汁,与胃、肠等腑有别,故又属奇恒之府。
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内盛胆汁。
古人认为胆汁是精纯、清净的精微物质,称为“精汁”,故胆有“中精之府”、“清净之府”或“中清之府”之称。
胆的形态结构与其他五腑相同,皆属中空有腔的管状或囊状器官,故为六腑之一;但因其内盛精汁,与五脏“藏精气”的功能特点相似,且与饮食水谷不直接接触,只是排泄胆汁入肠道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故又为奇恒之腑之一。
如果饮食长期停留则属于病态。
故有六腑以通为用的说法。
胆与六腑的其他器官不同之处还在于它虽然中空但存满胆汁,而且不直接接触饮食物。
比较特殊,故又属奇恒之腑。
现代医学证明,胆囊是重要的消化器官,有储存、浓缩胆汁的功能,被称为人体的“化工厂”;它是调节胆道压力的重要枢纽,对保护肝脏,保护肝胆结石病发作起到重要预防作用等;它还具有不可代替的免疫作用等。
若患者胆囊功能完好,却轻易将胆囊切除,有相当部分患者会面临长期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返流性胃炎和食管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还有一定几率引起胆管损伤,这被外科大夫称为“永远的痛”;另外,还会增加结肠恶变的发生率等。
一、奇恒之腑的功能特征形态中空与腑相似,功能贮藏精气与脏相同,除胆为六腑之外,皆无表里配合,也没有五行配属。
奇恒之腑的功能主要是跟五脏类似:藏精气而不泻。
奇恒之腑的功能特点都是藏蓄阴精,就象大地藏载万物一样,宜蓄藏而不妄泻。
二、六腑的功能特征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六腑的功能特征的共同点,就是参与食物的运化。
奇恒之腑不参与食物的运化。
胆是满足了奇恒之腑的藏精而不泻的特征,分泌胆汁间接参与食物消化,食物并不经过胆腑,是一个特殊的腑器。
《素问.六节藏象论》: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
胆为中正之官,也从一个角度来表达胆腑的特殊性。
六腑的生理特点:实而不能满,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六腑是以实证居多。
六腑之中,三焦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历来医家关于三焦很多都弄不清楚。
比较经典而且和现代医学的融合较强的说法,就是三焦的网膜系统。
三焦是确有形质的器官,起源于两肾中间的命门,形成一系列网膜,包绕脏腑外部,居身体半表半里之间,主行水液,游行相火。
覆盖面积广阔,遍及全身。
据外媒报道,纽约大学的科学家领衔的团队在2019年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新的人体“器官”,它甚至可能是最大的人体器官。
这个器官很特殊,是一个极其微小、充满液体并穿透结缔组织的通道网。
这一通道网被称为“间质组织”,它有如人体内的“流动液体的高速公路”。
它存在于皮肤表层之下,连通消化系统、肺部和泌尿系统,周围被动脉、静脉和肌肉间的筋膜包裹。
然后,中国的中医们一看,这就是我们中医界几千年就知道的三焦腑,注意三焦属于六腑,一开始就是按照一个器官的标准来定义的。
三、五脏的功能特征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心与小肠为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
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
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五脏的特点:满而不能实,藏精气而不泻,多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