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表格
- 格式:docx
- 大小:43.63 KB
- 文档页数:9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教案)表格第一章:认识音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音乐的基本元素介绍音高的认识:音阶、音准音长的认识:节奏、拍子音色的认识: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1.3 教学活动:讲解音乐基本元素的概念,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感知和理解。
练习音阶、音准、节奏、拍子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音乐元素的理解。
欣赏不同乐器的演奏,让学生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1.4 教学评价:通过小测试或课堂练习来评估学生对音乐基本元素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第二章:学习简谱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包括五线谱、音符、休止符等。
培养学生能够阅读和演奏简谱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简谱的基本知识介绍五线谱的认识:五线谱的构成、音符的位置音符的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休止符的认识: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等2.3 教学活动:讲解简谱的基本知识,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感知和理解。
练习读写简谱,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简谱的理解。
欣赏简单乐曲,让学生通过听觉来感知简谱的节奏和音高。
2.4 教学评价:通过小测试或课堂练习来评估学生对简谱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能够阅读和演奏简谱的能力。
第三章:学习节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节奏的基本知识,包括拍子、节拍等。
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奏和感知节奏。
3.2 教学内容:节奏的基本知识介绍拍子的认识: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等节拍的认识:强弱拍、次强弱拍等3.3 教学活动:讲解节奏的基本知识,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感知和理解。
练习拍子和节拍,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欣赏乐曲,让学生通过听觉来感知节奏的强弱和次强弱。
3.4 教学评价:通过小测试或课堂练习来评估学生对节奏的理解程度。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小学三年级上册《9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9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学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同时培养学生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材通过展示学校的设施、活动以及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发展,思考如何让学校变得更美好。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学校的设施和活动,认识到学校对个人成长教学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目标生思考如何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增强学生为学校发展努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1.教学重点:认识学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思考如何让学校更美好。
重难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的实际行动。
点一、导入新课(3分钟)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学校里学习、生活,学校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30分钟)1.我们的学校(8分钟)字过程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的学校。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学校的哪个地方?为什么?生:我最喜欢学校的操场,因为可以在那里跑步、玩耍。
生:我喜欢学校的图书馆,里面有很多好看的书。
生:我喜欢我们的教室,很温馨。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
学校有很多地方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那么,学校还有哪些设施呢?生:有教学楼、实验室、音乐教室等。
师:对,学校的设施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除了设施,学校还会开展哪些活动呢?生:有运动会、文艺汇演、科技节等。
师:这些活动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让我们在学校里能够快乐地成长。
2.学校对我们的重要性(10分钟)师:同学们,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生活,那么学校对我们来说到底有什么重要性呢?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
生1: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地方。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模板(表格)(模板)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数学》第五册第四章《分数的应用》详细内容:本章主要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2/3块蛋糕,小红有1/4块蛋糕,他们一起吃,还剩下多少蛋糕?”引发学生思考,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教师通过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步骤。
(2)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教师通过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步骤。
(2)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七、作业设计(1)1/2 + 1/3(2)3/4 1/6答案:(1)1/2 + 1/3 = 5/6(2)3/4 1/6 = 7/122. 应用题:小明有2/3块蛋糕,小红有1/4块蛋糕,他们一起吃,还剩下多少蛋糕?答案:1/4块蛋糕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数学》第五册第四章《分数的应用》详细内容:本章主要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安排表引言公开课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外开放,让更多的人参与观摩和交流的一种教学形式。
教学设计是公开课成功的关键之一,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细致规划和安排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安排表。
一、教学目标1. 明确教学目标:公开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并具体,可以从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多个方面进行设定。
例如,通过这节公开课,学生能够掌握某一特定知识点,提高某一特定技能,本文的目标是降低语言争议中的冲突,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
2. 设定预期结果: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可以通过问答、测验或小组讨论等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结果。
二、教学内容1. 确定教材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材内容,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教材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启发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解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拆分成相对独立的模块或主题,以便有序地进行教学。
分解的方式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三、教学方法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适当的启发性问题、故事或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讨论争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互动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教学的有效传递和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加强教学效果。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音频等,来展示和说明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 教学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等方式,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并适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2. 学习评价:通过课堂测验、作业、小组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四)、例题引路。
例1、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
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参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活动结束做整理做了无所谓不需要做了无所谓没有小学37.333.629.130.727.342初中38.133.428.535.232.732.1高中50.324.425.345.815.438.8答案:“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此认识也逐渐提高。
例2:(重庆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表格,你从表格中得出了什么结论?(概括信息)重庆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阶段统计表1997年2006年增幅普通初中在校学生人数86万128万49%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人数13万50万285%答案:(4分)重庆市199 7年至2006年普通初、高中在校学生均有较大增长;高中在校学生人数增幅远远高于初中。
(4 分共两点每点2分。
意合即可)例3、(青海省中考题)下图是一位中学生近两年来课外阅读量与语文成绩状况图。
你读了之后,获得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表达。
(不超过30字)(概括信息)答案:“随着课外阅读量的增加,该生的语文成绩也成正比例提高。
”众是基本满意的。
)(2)示例①营造良好环境,共创美好家园。
②美化环境利国利民利家,保护环境靠你靠我靠他。
③创建卫生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④我为城市保清洁,城市为我保健康。
2、【2012·辽宁大连】4.阅读下面的表格,写出两条结论。
(2分)【答案】4.(2分)(1)2009-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逐年递增。
(2)2009-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远高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3.细看下面表格,用简洁的语言,把关键信息告诉你的同学和家人。
各国网络使用量占全球使用量的比例美国中国日本英国加拿大42.65% 6.63% 5.24% 3.94% 3.93%1.中国网络使用量占全球使用量的比例居世界第二,但与美国差距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