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分)
- 格式:docx
- 大小:38.96 KB
- 文档页数:7
作业一墙体构造设计墙体构造设计是建筑构造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掌握墙体中节点(包括墙脚、窗台、窗上口、墙与楼板连接处等)的设计方法与步骤,并增强图纸表达能力。
1.1设计任务书1.1.1设计条件(1)某市一中学宿舍楼,五层、砖混结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如图1.1~1.3所示。
根据此图进行本次设计。
(2)砖块尺寸为240mm×115mm×53mm。
内墙厚度可取240mm,外墙厚度可根据所处地区采取240mm、370mm、490mm等。
(3)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现浇过梁。
(4)门、窗材料自定。
窗面积应该符合采光要求。
(5)墙面装修、楼地面做法、散水、踢脚线等可以自定,但要符合宿舍楼的装修要求。
图1.1宿舍楼标准层平面图1.1.2设计图纸内容以及深度效果形式为2号图纸一张,可以用铅笔(绘图纸)或者电脑(描图纸)绘制,图纸内容如下:图1.2宿舍楼正立面图图1-3宿舍楼剖面图墙身大样图(墙身剖面节点详图)按平面图上详图索引位置画出三个墙身节点详图,即:墙脚、窗台处和过梁及楼板层节点详图。
布图时,要求按照顺序将1、2、3节点从下到上布置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共用一条轴线和一个编号圆圈。
三个墙身节点详图的绘制要求如下:节点详图1——外墙墙脚节点详图:(1)比例为1:10~1:20。
(2)详图范围:下部画到基础顶面以上;上部画到底层的踢脚板以上;左边画出散水和一部分室外地坪;右边画出一部分底层室内地层。
上、下、右三方要用折断线折断。
(3)首先画出定位轴线及编号圆圈,并注写相应的编号(根据平面图中的剖切位置而定)。
(4)墙面抹灰部分:画出墙身、勒脚墙、内外抹灰厚度,并用材料符号表示出来。
在定位轴线两边分别标注砖墙厚度。
(5)水平防潮层部分:画水平防潮层,注明其材料和做法,标注水平防潮层与底层室内地面间的距离,以及水平防潮层标高。
(6)散水和室外地面部分:画出室外地面,标注室外地面标高。
教 案 内 容教 学 设 计第三章 墙 体第一节 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一、墙的类型1。
按所处的位置不同分:墙体分内墙和外墙。
2.按方向分:横墙和纵墙.横向外墙又称山墙.纵墙又分为内纵墙与外纵墙.外纵墙又称檐墙。
3.根据结构受力情况不同分:墙体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分. 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幕墙.4。
按所用材料不同,墙体可分为砖墙、石墙、土墙及砼墙等.教学目的 1. 本章应重点了解墙体的类型、使用要求、墙身的加固措施、 内外墙面装修及基础与地基的基本概念,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 本构造节点(含墙脚、窗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2。
了解砌块墙常用隔墙、隔断类型和要求要求.课程重点 墙身的加固措施、砖墙尺度、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本构造节点(含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
课程难点 砖墙加固及砖墙构造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 师生互动 课堂问答及讨论 作业类型 作图:墙身大样教案内容教学设计可隔49dB的噪声。
(3)采用有空气间层或多孔弹性材料的夹层墙。
取消粘土砖为主的墙体材料:采用板筑墙(混凝土墙),板材墙(机械化施工),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5、防火要求6、防水防潮要求7、建筑工业化要求第二节砖墙一砖墙的材料砖墙的材料是用砂浆将一块块砖按一定规律砌筑而成的砌体,其主要材料是砖和砂浆.(一)砖按其使用材料分,砖有粘土砖、炉渣砖和灰砂砖等;依其形状特点分有实心砖、空心砖和多孔砖.粘土砖是我国传统的墙体材料.它以粘土为主要材料,经成型、干燥、焙烧而成。
我国标准粘土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
砖的强度以强度等级表示,分别为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级别。
(二)砂浆水泥砂浆:,属于水硬性材料,强度高,较适合于砌筑潮湿环境的砌体.石灰砂浆:强度不高,多用于砌筑次要民用建筑中地面以上砌体。
教案内容教学设计混合砂浆::是由水泥、石灰膏、砂加水拌合而成,这种砂浆强度较高,和易性和保水性好,常用于砌筑地面上砌体。
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分)
本节主要介绍墙体的类型和设计要求。
根据位置和方向,墙体可以分为内墙、外墙、横墙和纵墙。
根据结构受力情况和所用材料的不同,墙体可以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砖墙、石墙、土墙和砼墙等。
此外,墙体还可以分为实体墙、板筑墙和装配式板材墙。
墙体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强度和稳定性、保温隔热性能、防火防潮防水和隔声要求。
墙体的强度与所用材料有关,稳定性与墙的长度、高度、厚度以及纵、横向墙体间的距离有关。
墙体的保温和隔热可以通过增加墙体厚度、增设墙垛、壁柱、圈梁等方式来实现。
墙体还需要满足防火、防潮、防水等要求,并具备隔声功能,可以通过隔空气传声和撞击声的措施来实现。
密缝:在砌筑墙体时,要求砂浆饱满,砖缝密实,并通过墙面抹灰来解决缝隙问题。
墙体厚度:不同厚度的墙体具有不同的隔声能力,例如240mm的墙体可隔绝49dB的噪声。
取消粘土砖为主的墙体材料:采用混凝土墙和机械化施工的板材墙,以降低劳动强度并提高施工效率。
防火、防水防潮、建筑工业化都是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要求。
砖墙的材料是砖和砂浆,其中砖可分为粘土砖、炉渣砖和灰砂砖,形状有实心砖、空心砖和多孔砖。
砂浆可分为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其强度等级分为七个级别。
实体砖墙的尺度为240×115×53mm,砖的长、宽、厚之比为4:2:1,1平方米砖墙体所用砖的数量为128块。
砖墙的叠砌方式应遵循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原则,并便于砌筑和少砍砖。
常见的叠砌方式有全顺式、一顺一丁式和每皮一顺一丁式。
钢筋砖圈梁通常用于非抗震地区,它结合了钢筋砖过梁的设计,使其沿外墙兜圈而成。
在寒冷地区,由于钢筋砼导热较
大,为避免“热桥现象”,局部应做保温处理。
圈梁的高度一般不小于120mm,常见的高度为180mm、240mm、300mm。
当
遇到门窗洞口使圈梁不能闭合时,应在洞口上部设置一道不小于圈梁截面的附加圈梁。
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
2h,亦不小于1000mm。
在地震设防区,对砖石结构建筑的高度、横墙间距、圈梁设置以及墙体的局部尺寸都提出了一定的限制和要求。
为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还要求提高砌体砌筑砂浆的强度以及设置钢筋砼构造柱。
钢筋砼构造柱一般设在建筑物的四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电梯间及较长的墙体中。
构造柱必须与圈梁及墙体紧密连接,对整个建筑物形成空间骨架,从而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的应变能力,使墙体由脆性变为延性较好的结构,做到裂而不倒。
构造柱的下端应锚固于钢筋砼基础或基础梁内,柱截面应不小于180mm×240mm。
主筋一般采用4φ12或4φ14,箍筋采用φ6,间距不大于250mm,墙与柱之间应沿墙高每
500mm设2φ6钢筋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000mm。
施
工时先砌墙,随着墙体的上升而逐段现浇砼柱身。
构造柱的设置应与结构设计统一考虑。
复思考题:
1.墙体可以按照结构类型、材料类型等方式进行分类。
常
见的墙体类别有砖墙、混凝土墙、石墙等。
2.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每种方案的特点不同,应根据具体
情况选择。
3.墙体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应考虑隔音、隔热、防水、防火
等设计要求。
4.砖墙的优点包括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吸湿性好等。
普
通粘土砖的优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隔音效果好等。
5.砖墙组砌的要点包括砖缝的处理、墙体的垂直度、墙角
的处理等。
6.砖模是用于控制砖墙大小和形状的模板,与建筑模数协
调可以使砖墙的尺寸与整体建筑的比例协调。
7.墙脚水平防潮层的设置位置一般在地面以上300mm处,方式可以是铺设沥青或涂刷防水涂料等,特点是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渗透。
8.墙身加固措施包括设置加强筋、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等,设计要求包括结构安全、施工方便、造价合理等。
教学设计
任务书——题目1:墙体构造设计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设计,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点:①如何确定墙段与洞口的尺寸;②墙身的剖面组成及构造方式。
二、设计条件:
1.根据某中学教学楼平、立、剖面图进行设计,见图题目
所示(也可根据不同的地区自选)。
2.采用砖墙承重,砖块尺寸为240×115×53,内墙厚均为240mm,外墙240mm(寒冷地区可做365mm外墙),勒脚材料与砖墙相同。
若需加设大梁承重,支承大梁的砖墙可加壁柱。
3.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大梁、过梁。
4.采用木门窗,窗洞大小按窗地比计算(教室窗地比为1/4,其他用房为1/6-1/8)。
5.内外墙均做抹灰饰面。
6.楼地面做法学生自定。
7.室内地坪标高为±0.00,室外标高自定。
三、设计内容和深度:
本设计用3#图纸一张,完成以下内容:
1.底层局部平面图1:50
1)画出纵横定位轴线和轴线圈,定义轴线号。
2)标注轴线尺寸、洞口尺寸、内部墙段尺寸。
3)按采光要求及立面设计的美观要求开设窗洞口。
4)在外墙处标示散水,标注散水宽度及坡度。
设有明沟或暗沟的应同时标注。
5)画出门扇(开启方向一般按内门内开、外门外开)。
6)标注室内外地面标高。
7)选择一处窗洞口进行详图设计并标注详图引出符号。
8)标注图名及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