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初试考试-623《设计史论》考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77.59 KB
- 文档页数:2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大纲书目参考书目:《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下册,高廷耀顾国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郝吉明,马广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考试总体要求: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综合分析考试要求:1. 重点考查《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污、废水处理、污水回用、污泥处理及污水处理厂设计的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处理工艺与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污水特征,确立适合的处理流程,具备一定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重点考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有关设计方法问题,较全面地掌握基本的除尘技术、有害气体净化技术等。
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污染控制工艺,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主要内容:第九章水质与水处理概论1、领会:水污染控制的概念及水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循环与利用。
2、掌握:各种污水中的杂质,水体的污染与自净,富营养化产生、危害与控制等。
3、熟练掌握:水质的表征、水质标准。
例如: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悬浮固体,色度,氨氮,总磷等。
第十章污水的物理处理1. 了解:格栅的作用,设计与计算;隔油方法的工作原理2. 掌握:污水物理处理工艺,沉淀的基础理论,沉淀类型;沉砂池和沉淀池构造特点;气浮方法分类第十一章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1. 了解:有氧呼吸和厌氧发酵概念,以及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2. 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以及微生物生长动力学。
Monod 公式,微生物增长和有机物底物降解之间的关系第十二章活性污泥法1、了解:活性污泥法新工艺。
2、掌握:活性污泥法的脱氮除磷原理、应用。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活性污泥的组成、特征、性能及其评价指标、污泥负荷的概念;活性污泥法的净化机理与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有机物降解、污泥增长的原理及其应用;各种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基本流程、主要特点、适用条件;曝气的基本理论与应用。
《设计史论》考试大纲
一、主要参考书目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12月
赵农,《中国艺术设计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
二、考试大纲
外国:
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前的设计与装饰艺术;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及其产生的基础;工业革命和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美国工艺美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德意志工业同盟;风格流派和构成主义;包豪斯;现代主义设计理论与思想的形成;战后的消费主义形成和美国的商业化设计;德国的新功能主义;意大利设计;日本设计;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后工业社会的设计(多元化的设计流派)。
中国:
石器时期的设计(石器、陶器、玉器、建筑等);夏、商、西周时期的设计(青铜艺术、陶器和原始瓷器等);春秋、战国时期的设计(青铜器、漆器、先秦有关设计艺术的著述和美学思想)、秦汉时期的设计(建筑、器物等);唐朝设计(建筑、家具、装饰等);五代宋元时期的设计(建筑、家具、服饰)、明清时期的设计(瓷器、城市与建筑、家具等)。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填空题、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综合题等。
四、考试的时间及形式
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闭卷笔试。
《计算机与数字媒体基础》考试大纲
一、主要参考书目
李绯,《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第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刘清堂,《数字媒体技术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二、考试大纲
1.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熟悉数字媒体技术相关概念
3.了解数字媒体研究及应用领域
4.了解数字出版基本技术及应用
5.熟悉数字音频处理技术及制作
6.熟悉数字视频技术及制作
7.熟悉数字图像技术与制作
8.了解数字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9.熟悉网页动画技术与Flash软件操作
10.熟悉网络数据库基本知识
11.掌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管理学》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目参考书目《管理学原理(原书第7版)》, (美)达夫特等著,高增安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1月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管理范式的变化和学习型组织掌握管理的内涵。
掌握管理职能、管理技能、管理层次的含义。
理解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的区别。
了解管理的各个学派,包括古典管理理论、人本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系统论、权变论、全面质量管理及学习型组织。
了解管理学研究方法:经验法、现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调研法、文献法等第二章管理环境了解组织的一般环境、具体环境及内部环境的种类。
掌握组织环境的评价方法,并能进行一定的实例分析。
如达夫特饼图法、PES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SWOT分析等。
理解组织文化的含义、组织文化的作用、组织文化建设的方法。
第三章组织目标与计划理解计划职能的内涵。
掌握有效计划的特点。
了解计划的类型与计划的层次。
掌握使命的内涵与制订方法。
理解战略的含义,明确战略制订的一般过程,掌握企业战略的层次结构。
掌握SWOT分析方法。
掌握波特竞争力量与竞争战略,并能进行一定的案例分析。
掌握合作战略,并能进行一定的案例分析。
第四章组织结构与组织基础理解组织职能的内涵。
了解组织设计的几个维度:分工、职权与职责、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集权与分权、规范化。
掌握部门化的方式,并能进行一定的分析。
掌握横向协调的方式。
了解组织结构设计的权变因素:战略、环境、技术、规模、产品等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第五章组织变革理解组织变革的涵义。
了解变革的阻力及克服阻力的技术。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46科目名称:创作与评析适用专业:美术学、设计学美术【专业学位】、艺术设计【专业学位】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修订日期:2018年9月《创作与评析》考试大纲方向一: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一、考试要求掌握绘画创作的基本规律,了解国内外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并具有灵活运用绘画形式语言进行创作的能力.二、考试内容1)创作a)创意与构图表达b)形象刻画与主题表达c)完成创作草图2)评析a)创作思路描述b)创作内容表述c)技法风格分析d)创作主题性论述三、卷面结构题型结构:1、创作2、创作说明3、考试时间:3小时四、参考书目无指定教材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掌握平面设计专业的设计思维和表现形式,了解平面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现代平面设计的设计风格及视觉表现语言,把握对应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设计表现中的平面语言。
二、考试内容1.图形设计的构思及表现。
2.字体设计原理及表现。
3.标识设计及视觉形象延展表达。
4.招贴画设计的构思及表现。
5.平面设计关联要素的多维表达。
6.对应于传统媒体新的视觉表现语言及风格的把握。
三、试卷结构(一)题型结构:1、方案设计(100分)。
2、设计说明,不少于500字(50分)。
(二)表现方式根据考试命题,进行黑白表现。
四、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参考书目无指定教材◆环境设计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通过平面布置、空间组织、交通组织、构造设计等对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要求具有较强的手绘表达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设计表现方法,形象并规范地绘制设计方案。
二、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办公空间、居住空间、商业空间、休闲文化空间、广场景观、居住区景观、城市街道景观、校园景观、滨河景观、别墅庭院景观、公园景观等室内外环境空间设计及设计说明的撰写。
无机化学考研大纲一、参考教材无机化学(第三版),宋天佑,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基本要求1.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酸碱解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原理及其相关计算。
2.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原子、分子、配位化合物、晶体的结构及其相关理论。
3.掌握元素化学知识和概念: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相关知识和概念。
三、主要知识点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气体2.溶液的浓度、饱和蒸气压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1.热力学第一定律2.热化学3.化学反应的方向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1.反应速率的定义2.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3.反应机理4.反应浓度与时间的关系5.反应速率理论简介6.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7.催化剂与催化反应简介第四章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2.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3.平衡常数ΔKΘ与ΔGΘ的关系4.化学平衡移动第五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近代原子结构理论的确定2.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3.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4.核外电子排布5.元素周期表6.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第六章分子结构和共价键理论1.路易斯理论2.价键理论3.杂化轨道理论4.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5.分子轨道理论第七章晶体结构1.分子晶体和分子间作用力2.离子晶体和离子键3.离子极化4.金属晶体和金属键5.原子晶体和混合晶体第八章酸碱解离平衡1.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2.盐的水解3.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的发展第九章沉淀溶解平衡1.溶度积常数2.沉淀生成的计算与应用3.沉淀的溶解和转化第十章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配平和原电池2.电池反应的热力学3.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4.化学电源5.图解法讨论电极电势第十一章配位化学基础1.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2.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3.配位化合物的晶体场理论4.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5.配位化合物的应用第12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1.金属单质2.含氧化合物3.盐类第13章硼族元素1.硼单质及其化合物2.铝单质及其化合物第14章碳族元素1.碳单质及其化合物2.硅单质及其化合物3.锗锡铅第15章氮族元素1.氮的单质2.氮的氢化物3.氮的含氧化合物4.氮的卤化物5.磷的单质和氢化物6.磷的含氧化合物7.磷的卤化物和硫化物8.砷锑铋第16章氧族元素1.氧及其化合物2.硫的单质及硫化物3.硫的氧化物4.硫的含氧酸、含氧酸盐5.硒碲第17章卤素1.卤素单质2.卤化氢和氢卤酸3.卤化物与拟卤素4.卤素的含氧化合物第18章氢和稀有气体1.氢2.稀有气体第19章铜锌副族元素1.铜副族元素2.锌副族元素第20章钛钒副族元素1.钛副族元素2.钒副族元素第21章铬锰副族元素1.铬副族元素2.锰副族元素第22章铁系元素和铂系元素1.铁系元素2.铂系元素。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设计史论》考试大纲(包括西方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两部分)一、试卷结构(一)内容比例西方设计史约110分中国工艺美术史约40分全卷 150分(二)题型比例选择题、填空题约30%简答题和论述题约70%二、考试内容及要求西方设计史考试内容1. 工业革命以后各种设计运动的产生、发展和意义。
2. 各艺术设计运动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影响。
3. 具有时代意义的设计大师及其代表作品或理论。
4. 世界各设计强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5. 中国设计的发展。
考试要求1. 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掌握设计发展的脉络。
2. 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事件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3. 能够清晰、准备的表达自己对事件、作品、观点的认识与理解。
4. 能够熟练地绘制出世界著名设计作品,并能对其进行清晰有条理的表述。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内容1. 中国工艺美术的造型与装饰原则。
2. 发展过程中技术的突破性。
3. 工艺美术作品的认识功能与审美意义。
4. 工艺美术作品的文明价值。
考试要求1. 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贯穿出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脉络。
2. 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3. 能够清晰、准备的表达自己对中国工艺美术代表作品的认识与理解。
4. 能够熟练地绘制出世界著名设计作品,并能对其进行清晰有条理的表述。
三、参考书目1. 《工业设计史---新世纪全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王晨升,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 《工业设计史(修订版) 》,何人可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3. 《中国工艺美术史》,姜松荣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大学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设计专业理论科目代码:630)一、考查目标《设计基础理论》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艺术(艺术设计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
本考试是为招收艺术硕士(艺术设计领域)而拟设的具有选拔功能的理论考试。
其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艺术设计历史最基本内容的理解、掌握和熟练程度,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艺术设计史及设计学概论,从而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中国设计史约45分世界现代设计史约45分设计学概论约35分中国工艺设计史约25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简答:5小题,每小题10,共50分论述: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五)主要参考书目第三部分主要参考文献1.王受之著《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年版。
2.高丰著《中国设计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年版。
3. 赵农著《中国艺术设计史》,陕西美术出版社,2004 年版4. 尹定邦著《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年版。
三、考查范围(一)考查目标本考试大纲主要考察学生本科阶段所学的设计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能够系统掌握相关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以致用,运用艺术设计理论与设计作品相结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考试内容(1)现代艺术设计史部分第一章现代设计概述1.什么是设计2.设计的分类和范畴第二章工业革命前的设计1.工业革命前欧洲的设计情况2.新古典设计运动3.工业革命之前的西方民间产品设计4.“维多利亚”和“第二帝国”风格第三章现代设计的前奏:“工艺美术”与“新艺术”运动1.现代设计萌发的时代背景和促进因素2.英国的设计改革和“工艺美术”运动3.“新艺术”运动第四章带装饰的现代设计:“装饰艺术”运动1.“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2.影响“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重要因素2.“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特点 4.“装饰艺术”风格在平面设计上的发展5.“装饰艺术”风格的产品设计和著名的设计师第五章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萌起1.现代设计思想体系和先驱人物2.包豪斯3.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4.荷兰的“风格派”运动第六章工业设计的兴起1.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背景和概况2.美国工业设计先驱人物2.制造业对美国现代设计的影响 4.美国现代工业设计的重要推手—大型展览和博览会第七章消费时代的设计1.战后重建时期的产品设计2.工业设计体制的形成3.工业设计在联邦德国的确立4.美国战后工业产品设计——“世纪中叶”(Mid—Century)设计浪潮(2)中国设计史部分本部分要求掌握各个时期的代表设计作品(包括陶瓷设计、青铜器设计、家倶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服饰设计、工具设计等),并能结合当时的政治、文化、艺术等因素分析其设计特点和艺术特色(尽量做到纵向、横向地概括比较),为现代设计的继承和创新提供借鉴。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09 工程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1)841热工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1)842自动控制理论 (5)845水力学 (8)848运筹学 (8)915机械设计(含机械原理) (11)959 结构力学A (16)960 结构力学B (18)复试考试大纲 (19)机械工程综合 (19)动力工程专业综合 (20)电子技术综合 (25)土木工程综合考试 (29)管理信息系统 (31)理论力学 (33)船舶结构力学 (34)初试考试大纲841热工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一、考试性质热工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是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理论课程。
作为选拔性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察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对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基本定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常用工质的热物理性质的了解,有关图表及计算公式的综合运用。
对典型热力工程和热力循环的计算和分析能力,对热量传递的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热量传递工程计算方法。
能源合理利用及其高效转换的基本观念的掌握。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选择20%,计算题80%四、考试内容(一)基本概念1、主要内容:(1)热力系。
(2)热力状态和平衡状态。
(3)工质的状态参数。
状态方程。
热力参数坐标图。
(4)功和热量。
热力过程,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热力循环。
2、具体要求:理解热力系、理想气体、平衡状态和可逆过程的基本概念。
掌握工质基本状态参数和热效率的计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了解热力系的分类和特点、工质状态参数性质。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主要内容:(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2)内能。
(3)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4)焓和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2、具体要求: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来源和本质。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在不同热力系的表达方程、应用特点和工程计算方法、热与功的计算。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总则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见学位办[2009]23号文)中指出,MTI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MTI教育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
全日制MTI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
根据《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司[2009]22号文件精神,现制定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双语(外语、母语)综合能力及双语翻译能力,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政治理论》的成绩总分(满分共计500分),参考全国统一录取分数线来选择参加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除全国统考分值100分的第一单元《政治理论》之外,专业考试分为三门,分别是第二单元外国语考试《翻译硕士X语》(含英语、法语、日语、俄语、韩语、德语等语种),第三单元基础课考试《X语翻译基础》(含英汉、法汉、日汉、俄汉、韩汉、德汉等语对)以及第四单元专业基础课考试《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翻译硕士X 语》重点考察考生的外语水平,总分100分,《X语翻译基础》重点考察考生的外汉互译专业技能和潜质,总分150分,《汉语写作和百科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现代汉语写作水平和百科知识,总分150分。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参见教学司[2009]22号文件)三、考试基本要求1.具有良好的外语基本功,掌握6000个以上的选考外语积极词汇。
2.具有较好的双语表达和转换能力及潜质。
3.具备一定的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对作为母语(A语言)的现代汉语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四、考试时间与命题每年1月份举行,与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步进行。
日语(二)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是否具备硕士阶段学习所要求的日语(二)水平。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
该科目考试是测试应试者综合语言能力的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为《新编日语》修正版1-4册内容。
三、考试基本要求
日语语言基本功具体包括:
➀词汇要求掌握4000∼∼4500个。
➁语法助词、动词活用、副词及常用句型等。
达到国际能力考2级水平。
➂翻译具有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能够翻译一般的资料。
四、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五、考试内容
(1)内容包含以下几点:
➀词汇(汉字添假名、假名添汉字、外来語)
➁语法(助词、动词活用、副词等)
➂翻译(中译日、日译中)
(2)题型:
读音标注与汉字拼写、日译中、中译日、填空题、选择题。
《设计史论》考试大纲
一、主要参考书目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12月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12月
以及中外有关设计历史、设计概论的著作。
二、考试大纲
外国:
艺术设计的萌芽;手工时代的设计(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西方中世纪的艺术设计与装饰艺术;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前的设计与装饰艺术;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及其产生的基础;工业革命和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西方现代艺术的产生;芝加哥建筑学派;装饰艺术运动;德意志工业同盟;风格流派和构成主义;包豪斯;现代主义设计理论与思想的形成;战后的消费主义形成和美国的商业化设计;德国的新功能主义;意大利设计;日本设计;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后工业社会的设计(多元化的设计流派)。
中国:
原始社会的设计(石器、陶器、玉器、建筑等);夏、商、西周时期的设计(青铜艺术、陶器和原始瓷器等);春秋、战国时期的设计(青铜器、漆器、先秦有关设计艺术的著述和美学思想)、秦汉时期的设计(陵墓、器物等);唐朝设计(建筑、家具、装饰等);五代宋元时期的设计(建筑、
家具、服饰)、明清时期的设计(瓷器、建筑、家具等)。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填空题、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综合题等。
四、考试的时间及形式
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闭卷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