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用激素
- 格式:docx
- 大小:17.94 KB
- 文档页数:5
养猪丨巧用生殖激素,解决母猪生殖难题,提高母猪生产性能!母猪的本职工作就是分娩分娩仔猪,可因为种种原因,养猪临床上常见猪场母猪分娩延迟、母猪断奶屡配不育、母猪产仔数低等各种顽疾生殖难题。
解决母猪生殖难题最简单高效的方式就是使用选用生殖激素,临床上生殖激素种类很多,包括氯前列烯醇(PG-CL)、复方血促性素(CSG600)、孕马血清(PMS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催产素(OT)等,只有合理使用生殖激素就才能有效解决母猪的生殖难题,不断提高猪群的繁殖效率,提高母猪的产仔数。
养猪白苞巧用生殖激素,解决母猪生殖难题,提高绵羊生产性能!1)诱导母猪分娩正常情况下母猪周期的妊娠周期平均为114天,而有的母猪超过114天依然并无分娩的迹象,此时母猪就属于延迟哺乳。
延迟分娩母猪很容易因为胎儿在母猪体内时间过长导致受精卵增多,子宫内膜炎等问题。
所以临床上遇到延迟分娩母猪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方案:心水使用氯前列烯醇,每头母猪一次性肌注0.2毫升即可。
母猪在肌注氯第七位烯醇后24小时左右就能开始分娩。
此外氯前列烯醇还可以诱导母猪同期产子分娩或者白天分娩,根据母猪预产期,通过给母猪肌注氯前列烯醇可以使母猪的白天妊娠分娩两万五千从25%提高至75%,可有效大大减少饲养员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
2)母猪排卵迟缓,导致配种困难正常情况下母猪发情而后1-2天就会排卵,急剧可有的母猪初生时间会持续4-6天的时间,而且发情时间持续越长的母猪配种成功率越低。
这原因在于母猪排卵迟缓,导致母猪持续表现出发情症状,而发情过长饲养员又很难准确把握其排卵时间,就会导致配种失败。
方案:母猪肌注0.2毫升氯前列烯醇,间隔24小时后注射1头份复方促性素。
可促进母猪排卵,提高配种成功率。
3)后备母猪不发情正常情况下后备母猪到了230-250日龄就已经性成熟,幼猫后就可以配种了,可临床上部分后备母猪已经性成熟但迟迟不表现发情症状。
【原】强文推荐丨详解畜牧养殖常用5大激素的作用和临床具体应用2020-08-22“激素”一个让人望而生畏,但在疾病治疗中又离不开的药物。
比如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医生进行病人急救时会用到的肾上腺素,女士出现先兆性流产时肌注的保胎针(黄体酮),糖尿病人每天需要注射的胰岛素这些都是激素的一种。
激素不仅在我们人类的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还有一些激素在畜牧养殖中发挥着重要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缩宫素注射液(催产素)缩宫素属于畜牧养殖场常备激素之一,该药可直接兴奋母畜的子宫平滑肌,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
研究表明低剂量的缩宫素可以增强母畜妊娠默契子宫平滑肌的节律性收缩,使子宫平滑肌保持松弛状态,从而促进胎儿的分娩;高剂量的缩宫素会引起母猪子宫肌张力增强,出现强制性收缩。
缩宫素临床应用1、用于催产。
催产是缩宫素最主要的临床应用,主要针对的是各种动物由于子宫收缩无力而引起的难产,推荐剂量,牛、马75-100IU,猪、羊30-50IU,但需要注意母猪属于多胎动物,用药时最好是在临分娩结束时使用,使用过早会加重母猪的疼痛感,甚至加重母猪难产症状。
2、治疗子宫疾病。
针对母畜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不全以及产后胎衣不下等问题,先记住适量雌二醇(具体剂量见雌二醇的临床应用),然后再肌注缩宫素(牛、马75-100IU,猪、羊30-50IU),7天一次,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加快子宫复旧,促进子宫内胎衣、恶露等异物的外排。
3、用于催乳。
可针对母畜产后无乳进行治疗,按牛、马10-20IU,猪、羊5-20IU剂量肌肉注射,可促进母畜乳腺腺上皮细胞的收缩,促进母畜泌乳。
(母猪过早使用缩宫素会导致初乳外流,而浪费初乳,这也是母猪缩宫素不要使用过早的原因)二、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雌激素)雌二醇可促进雌性动物性器官的形成以及第二性征的发育,还可促进子宫和输卵管的收缩,增加母畜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临床上主要由于母畜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子宫肌无力等问题。
养猪生产中使用两种激素的小技巧我们在猪场生产中,经常会用到缩宫素和氯前列醇钠,但是很多从业人员对这两种激素的使用,还存在争议或者认知误区,没有用好这两种激素,甚至因为使用不当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
今天知猪侠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两种激素在养猪生产中的使用小技巧,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缩宫素缩宫素的作用: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止血、疏通乳管的作用。
缩宫素的用法:①使用缩宫素的前提:确保母猪的子宫颈口完全打开,或者至少有一头仔猪已经顺利产出时方可使用,对于子宫颈口狭窄的母猪,不建议使用。
②宫缩无力:一般缩宫素肌注的持续时间在40分钟左右,如果母猪没有出现宫缩反应,可以隔40分钟再注射一次,每次使用剂量为10单位,如果剂量过大会引起肌肉过度收缩,分娩反而变慢,最终导致死胎增多。
③止血或排胎衣:对于子宫轻微出血或者胎衣未完全排出的母猪,可以按百公斤体重15单位的剂量肌注,对于减少子宫炎,有很不错的效果。
④产后无乳:如果是由于母猪乳管不通导致的母猪无乳,可以用10单位的缩宫素兑入到250ml的氯化钠注射液里面,静脉滴注或者用50ml的注射器静脉推注,效果极佳。
⑤轻微乳房炎:有时个别母猪产奶量比较大,仔猪吃不完,会导致母猪乳房发烫、发硬、疼痛等,母猪拒绝哺乳,或者仔猪吃了“过期”的乳汁会出现拉稀等问题,这时采用静脉推注缩宫素的方法,然后再把“过期”的乳汁全部挤出,直至乳房变软,随后通过控食,减少母猪的产奶量,这样轻微的乳房炎就会慢慢消除。
二、氯前列醇钠氯前列醇钠的作用:溶解黄体、刺激平滑肌收缩(没有缩宫素强烈)。
氯前列醇钠的用法:①同期分娩:为了方便管理,可以对受孕113-116天之间的母猪,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0.2mg,做同期分娩操作。
②控制分娩时间:产房没有安排值夜班的猪场,对于受孕114-116天的母猪,可以在上午8-10点之间肌注0.2mg氯前列醇钠,一般在肌注之后24±3小时分娩,减少夜间接产的次数。
激素类饲料添加剂激素是动物体内分泌器官直接分泌到血液中,并对机体组织器官有特殊效应的活性物质。
它能改变体内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使组织合成的速度超过其遗传潜力,从而提高生产速度和生产效益。
激素残留(hormone residue)是指在畜牧业生产中应用激素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或埋植于动物皮下,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增加体重和肥育以及用于动物的同期发情等,以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提高其畜产品的产量,结果导致所用激素在动物产品中残留。
在畜牧业生产中常用的激素类饲料添加剂主要有性激素类、生长激素等两大类生长激素,是动物脑下垂体前叶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在代谢中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脂肪的分解。
试验表明,奶牛注射这种激素,可使产奶量提高10%-20%;性激素,这类激素可使蛋白质的合成作用增强。
如人工合成的乙烯雌酚、乙雌酚等。
另一显著特征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性成熟,维持性机能、性周期等;另外醇类激素衍生物,如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激素的使用方法有两种,即口服法和埋植。
口服是指将所用激素添加物按使用方法拌料饲喂。
埋植则是将激素埋植在畜体耳后皮下脂肪内。
激素类药物在动物饲养中的负效应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受利益驱动, 一些养殖业者使用违禁和未被批准使用的激素类药物, 最终造成这些药物在肉、蛋、奶等动物源食品中残留, 危害人类健康。
从激素类添加剂来看,近几年最突出的是盐酸克伦特罗残留问题。
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是一种激素,给猪喂后可以促进瘦肉增长,减少脂肪沉积,效果明显,但其食品残留对人的健康威胁较大,属国家违禁药品.会导致人肌肉震颤、心悸、神经过敏,浑身冒冷汗,头痛等。
患高血压、心脏病的人食用含"瘦肉精"的猪肉和内脏病重疫情,甚至导致死亡。
早年批准在肉牛和水产动物中使用的性激素类促生长剂如睾酮、孕酮、雌二醇等和甲状腺类激素如T3、T4、碘化酪蛋白等易在畜产品中残留, 扰乱人体内分泌, 引起致癌、致畸。
有的激素类药物可使人体发育异常, 如睾酮、孕酮、雌二醇等可导致性早熟, 对人类繁延子孙后代造成不良后果。
浙大九天猪场常见激素制品用药指导一、兽用血清促性腺激素(血促性素、孕马血清、PMSG)本品促进母畜发情、排卵、受孕、提高性欲。
主要作用于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的母畜,还可用于超数排卵,促进多胎,增加产仔数。
1、治疗母猪不发情:1000-1500单位/头,经产母猪宜加0.1mg/头氯前列烯醇。
2、后备母猪发情同期化处理:800-1000单位/头。
二、兽用注射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绒促性素,HCG)本品由人体胎盘绒毛膜分泌通过尿液提取的糖蛋白激素。
本品促进母畜卵泡继续发育成熟,诱导排卵,在排卵后,促进功能性黄体的形成,增强超数排卵的效果;控制排卵,治疗排卵迟缓,卵泡成熟度差,卵泡囊肿,促进公畜睾丸间质细胞发育和精子的形成,促进雄激素分泌。
1、诱导发性排卵:1000-2000单位/头,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加快发情表现。
在母猪断奶后当天或次日肌注PMSG400单位+HCG200单位,可使多数母猪于断奶后5-8天发情。
2、控制促进排卵:用PG600、PMSG处理后72小时或配种同时肌注HCG500-1000单位,促进排卵的同期化,明显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
3、治疗母猪乏情:肌注2000-3000单位HCG早晚一次,连用2-3天,如配合PMSG1000-1500单位、FSH200-400单位,疗效更佳。
4、治疗公猪繁殖障碍:对于性欲差、精液质量差、隐睾症、阳痿等公猪,肌注1000-5000单位HCG,能促进公猪性欲表现力,提高精子活力,增加精液数量。
三、兽用注射用促黄体素释放素A3(促排3号,LHRH-A3,LRH-A3)本品是人工合成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D-色氨酸类似物。
能促进动物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素(FSH)。
用于治疗排卵迟缓,多泡发育、卵巢囊肿,提高受胎率和母猪产仔数。
1、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配种前12小时至配种同时,肌注20-25ug,可提高每窝产仔数平均1-2头,对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母猪效果更显著。
促进母猪发情的药,发情期什么症状回答苯甲酸雌二醇、孕马血清、PG600、氯前列烯醇钠和催情散都能让母猪发情。
其中苯甲酸雌二醇是一种天然雌激素,能够促进和调节母猪性器官和副性征的正常发育,但剂量过大会减少乳汁的分泌,一般建议母猪的1次用量为3-10mg。
一、促进母猪发情的药1、苯甲酸雌二醇(1)介绍苯甲酸雌二醇属于雌激素,是由卵巢成熟滤泡分泌出的一种天然雌激素,能促进和调节母猪性器官以及副性征的正常发育。
(2)药理作用①苯甲酸雌二醇能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能力,促使乳腺导管发育增生,但剂量较大时会抑制垂体前叶催乳素的释放,减少乳汁的分泌。
②苯甲酸雌二醇能促使阴道上皮、子宫平滑肌、子宫内膜增生。
③小剂量的苯甲酸雌二醇可促进垂体促黄体素的分泌,大剂量可抑制垂体促卵泡素的分泌。
(3)使用目的苯甲酸雌二醇能够补充母猪体液中的雌激素含量,让母猪性兴奋开始发情。
但是用苯甲酸雌二醇让母猪发情,会因为没有成熟的卵泡或者成熟的卵泡过少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
(4)使用方法对母猪1次注射苯甲酸雌二醇3-10mg即可。
2、孕马血清(1)介绍在母马妊娠后的40-140天时所采取的血清,就叫做孕马血清。
(2)作用①孕马血清对于不发情的母猪有催情效果,不管卵巢上有无卵泡都可产生效果,所以常将它用于有卵巢发育不全、卵巢机能衰退等病症的母猪身上。
②在胚胎移植中,给母猪使用孕马血清能诱发超数排卵,具有促卵素和促黄体素的作用。
(3)注意事项①孕马血清不可长期使用,避免产生抗体,抑制垂体促性腺功能。
②因为孕马血清极不稳定且不耐热,所以要在短时间内用完。
(4)使用方法①对母猪1次注射孕马血清10-20ml即可。
②用于胚胎移植时,母猪一次剂量是200-800单位。
(5)不良反应多次使用孕马血清后可导致过敏,也可让机体产生抗体,降低药效。
3、PG600(1)介绍PG600由400单位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和200单位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合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从孕妇尿或者刮宫物中提取出来的激素。
母猪生产中缩宫素与前列烯醇的应用作者:董旭光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6期董旭光(黑龙江省嫩江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161499)在养猪生产中,合理使用生殖激素,可以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增加母猪产仔胎次,控制分娩,提高公猪繁殖力。
特别是针对母猪产后恢复、引产以及诱导发情使用氯前列烯醇,很多养殖业主容易将其与缩宫素的特性与用法相混淆。
1 缩宫素(子宫收缩药及引产药)别名:催产素:适应症:临床上主要用于引产、产前子宫收缩无力、产后出血和子宫复旧不全。
缩宫素注射液:主要从牛、猪、羊等动物的垂体后叶中提取或人工化学合成的缩宫素灭菌水溶液,其能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加强子宫收缩。
间接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模拟正常分娩的子宫收缩作用,导致子宫颈扩张,子宫对缩宫素的反应在妊娠过程中逐渐增加,足月时达高峰。
刺激乳腺的平滑肌收缩,有助于乳汁白乳房排出,但并不增加乳腺的乳汁分泌量。
小剂量的缩宫素能增强妊娠末期子宫肌的节律性收缩、子宫平滑肌的松驰,有利于胎儿娩出;大剂量则引起子宫肌张力增强,出现强直性收缩。
临床上主要用于催产、产后子宫出血、胎衣不下、催乳、持久黄体、排除死胎、子宫复原等。
①用于催产:可用于母猪由于子宫收缩无力而引起的难产。
如果分娩时间过长,体内雌激素含量下降,则在使用缩宫素前先注射雌激素,以提高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②子宫收缩:静脉、肌肉或皮下注射,一次量,猪注射10U50U。
如果需要,可间隔15min重复使用。
排乳:猪。
缩宫素使用注意事项:①只能用于子宫收缩无力,对产道阻塞、胎位不正、产道狭窄引起的难产忌用。
②体内雌激素含量不足时,对子宫收缩无效。
2氯前列烯醇氯前列烯醇:具有强烈溶解黄体作用,用时兴奋母猪子宫,舒张宫颈,达到诱导母猪产仔的目的,可通过抑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使孕酮下降,作用于卵巢的功能黄体,使其迅速溶解。
还可作用于垂体后叶,促使垂体后叶分泌缩宫素,引起子宫平滑肌和乳腺上皮收缩,参与母畜的分娩和泌乳过程,主要用于怀孕母猪的诱导分娩。
激素(荷尔蒙,hormone )是一种高效选择性的生物调节物质,由内分泌细胞和某些神经分泌细胞合成,释放到血液或淋巴液,通过体液循环传送到特定的靶器官,引起特异的生物化学反应。
我们把与生殖过程有密切关系的激素称为生殖激素或性激素。
生殖激素调节公、母猪繁殖的整个过程。
当生殖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时,猪生殖系统的功能将发生紊乱,引发产科疾病或繁殖障碍,此时就需要用药物治疗和调节。
目前,由于在临床上滥用性激素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养猪生产中出现了一系列繁殖障碍的问题。
现将几种常用的促性腺激素的药理、用途及正确使用介绍如下。
1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 )又称血促性素,来源于怀孕马属动物胎盘的分泌(可在马妊娠30天检测到,70天左右含量最多,以后逐渐减少,至180天消失)。
本品为孕马血浆中提取的血清促性腺激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1.1药理本品具有促卵泡素(FSH )和促黄体素(LH )样作用。
对母猪可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和雌激素的分泌,引起正常发情,还具有一定促排卵和黄体生成的功能。
1.2用途主要用于母猪催情和促进卵泡发育。
1.3用法与用量皮下、肌肉注射,催情,一次量,猪800~1000单位。
临用前,用灭菌生理盐水5mL 稀释。
1.4注意事项不宜长期应用,以免产生抗体和抑制垂体促性腺功能。
本品溶液极不稳定,且不耐热,应在短时间内用完。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又称绒促性素,为孕妇胎盘产生由健康孕妇早期妊娠尿中或胎盘绒毛膜中提取而得的一种糖蛋白激素。
本品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
2.1药理本品具有类似促黄体素的功能,对母猪可促进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生成,并刺激黄体分泌孕激素(孕酮),同时也有促卵泡素的一些作用。
对未成熟卵泡无作用,对公猪可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睾酮),促使性器官、副性征的发育、成熟,使隐睾病畜的睾丸下降,并促进精子生成。
2.2用途用于性功能障碍(公猪性欲较差、生精机能较弱)、习惯性流产及卵巢囊肿等。
地塞米松在兽医临床中的使用方法地塞米松又名北冥氟美松、德沙美松及氟甲强地松龙,属于最常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
调查药物市场可发现,地塞米松具有多种剂型,如外用剂型、口服剂型、静脉注射剂型、肌肉注射剂型等。
该药属于人工合成皮质类固醇药物,是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中必备的一种药物,更是基础公卫体系必备的一种药物。
地塞米松属于肾上腺皮质部分分泌的固醇类化合物,在人体疾病治疗或是动物疾病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超正常生理剂量的地塞米松的抗炎作用非常强,具备较好的抗过敏作用,可在动物炎症、病毒感染、过敏性疾病、部分皮肤性疾病、脑水肿性疾病、哮喘类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及风湿性疾病等治疗中广泛应用。
此外,地塞米松可联合抗生素药物用于结核类疾病治疗。
因为地塞米松用药效果较好,药理作用较强,适应证比较广,所以是兽医十分青睐的一种药物。
正常用药情况下,地塞米松应用1 d便可发挥相应的药物效果,用药一次效果可维持3 d左右。
从兽医角度看,地塞米松是临床常用药物,但该药虽然有较高的应用频率,但用于动物疾病的实际治疗效果并无系统报道。
笔者针对这一情况,探讨分析地塞米松的临床应用情况。
1 地塞米松的药理作用1.1 抗炎作用地塞米松具备较强的抗炎作用,用药后可对存在于动物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间质、基膜中的透明质酸酶发挥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效降低动物的毛细血管通透性,限制炎性渗出液渗出,减轻炎症部位诱发的疼痛症状及浸润肿胀症状。
地塞米松还可对受损细胞发挥抑制作用,降低细胞的炎性,促进因子合成量,进而减少血管扩张、身体疼痛与炎症物质渗出等多种不良反应。
地塞米松还能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发挥较强的抑制作用,也可对成纤维细胞生成胶原纤维功能发挥较强的抑制作用,并通过该项抑制作用达到有效减少创伤及炎症病灶诱发的粘连现象及疤痕症状。
地塞米松还可有效抑制炎症化学中介物质的有效合成及有效释放,可增强细胞基质的黏多糖酸酶抵抗能力,对动物结缔组织中的纤维细胞合成、成纤维细胞增生发挥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猪生长激素
在畜禽体内,存在一系列促进生长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类固醇、类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和各种多肽化合物等,这些激素统称生长因子,能明显改善畜禽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但需正确使用。
1、PST
PST是猪脑下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它通过促进肝脏内一些小肽的合成,增加骨骼和肌肉细胞的代谢速度,促进猪的生长;
PST还能改变饲料营养物质在猪体内的分配,增加机体蛋白质的合成,降低脂肪的沉积,从而提高猪的瘦肉率。
使用PST时应注意的问题:
(a)PST在发挥作用时,对蛋白质、氨基酸等需要量增加。
(b)PST处理猪对气温的变化很敏感,因为经PST处理后,皮下脂肪变薄,隔热性能下降。
同时,新陈代谢强度增加,产热增多,因而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敏感,此为PST处理的副作用。
(c)PST处理对饲料利用率和体成分的明显正效应可能会对猪的育种计划产生重要影响。
(d)可能会引起猪肉加工方法的改变。
使用PST的优点和存在问题:
PST不在体内沉积,即使它沉积于畜体组织中,通过蒸煮或消化也会将其破坏;
PST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只有8~9min,没有停药期,可以直接使用到出栏。
目前主要采用注射法,此法需要劳动力太多,生产者接受很困难。
美国已有四家公司研制出PST。
应用DNA重组技术已能成功地合成大量的PST,解决了PST 生产上量的问题
2、pGRF基因试剂
pGRF基因试剂的作用机理与PST类似,但注射1~2次即可。
一、常用生殖激素介绍
1.性腺激素性腺激素包括雄性激素和雌激素。
1.1雄性激素临床主要应用的是丙酸睾丸酮。
生理作用
刺激精子生成,促进副性腺器官的发育和分泌机能.延长附睾中精子的寿命,促进公畜XY表现。
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治疗公猪XY不强和性机能减退。
一般只用1次.不能连续应用,否则易形成依赖性.甚至导致生殖机能的快速衰退。
1.2雌激素临床主要应用的有苯甲酸雌二醇和已烯雌酚。
生理作用
促进母畜发情和生殖道生理变化,促进乳腺系统发育。
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主要用于母畜的催情.产后胎衣或木乃伊胎的排出。
但该类激素不引起卵泡的发育。
发情后11-14天禁用,否则易引起假妊娠。
配上种28天以前使用,可影响胚胎着床,导致产仔数明显下降。
2.促性腺激素临床主要应用的有孕马血清(PMS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生理应用
PMSG刺激卵巢发育,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促进黄体形成。
HCG可促进卵泡成熟、排卵和形成黄体,并维持黄体功能、促进孕酮分泌。
临床应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母猪卵巢静止,诱导生产母猪断奶后超期不发情、后备母猪超月龄不发情。
但应在生产母猪断奶后超期不发情20天以上,后备母猪体重达到120kg、9月龄以上方可应用.否则会出现假孕及产子数不足。
3.缩宫素
生理作用
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刺激乳腺导管上皮组织细胞收缩、引起排乳。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促进分娩和缩短产程。
治疗胎衣不下、产后子宫出血和促进子宫内容物的排出。
可重复使用,但不可一次大剂量使用,且要注意宫颈口开张程度和胎位。
对于乳房涨满不放乳,注射缩宫素2支可促进放乳和排乳。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排2、促排3)
生理作用
促进垂体合成、分泌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诱发动物排卵。
临床应用
在母猪配种前肌肉注射可使母猪多排卵、多产仔,还可用于治疗母猪的“慕雄狂”。
5.氯前列烯醇(PG)
生理作用
具有强烈的溶解黄体和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对子宫颈口有松弛作用。
临床应用
用于对生产母猪断奶后20天不发情,母猪引产、同期发情和母猪分娩的调控。
二、生殖激素在猪场的合理应用方案
1.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处理
体重达到l20kg以上或月龄在8个月以上仍不发情的母猪,先采取调圈,和不同公猪接触,靠近发情母猪,增加运动等措施。
仍不发情者采用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PG)0.4mg,次日再配合孕马血清(PMSG)500~1000IU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50~500IU肌肉注射,多在用药后3~8天发情。
配种前1小时肌肉注射25μg促排2或促排3,可明显提高产仔率。
2.经
产母猪不发情的处理
若母猪断奶后l0天仍不见发情表现,且膘情适当.可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PG)0.4mg。
次日再配合孕马血清(PMSG)500~l00IU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50~500IU。
有子宫感染者,要先清洗子宫,灌注长效抗生素2~3次治疗后,再进行生殖激素注射治疗。
3.母猪久配不孕的处理
若母猪发情表现正常,但屡配不孕,可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处理:过分肥胖导致输卵堵塞的,应限饲控制膘情;有子宫内膜炎的应先清洗子宫、注入长效抗生素处理后,肌肉注射氯前列
烯醇(PG)0.2~0.3mg,次日肌肉注射孕马血清(PMSG)500~1000IU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50~500IU;黄体功能不全造成隐性流产的,配种后1~3天,每天肌肉注射l次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IU:经处理后连续3个情期仍屡配不孕的应及时淘汰。
4.引产
怀孕母猪超过预产期仍不分娩的,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PG)0.4mg,一般于次日即可出现分娩,分娩过程中可重复配合使用缩宫素,每次40~60IU。
5.促进母猪产后康复.缩短产仔周期
产后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PG)0.4mg,可促进母猪产后子宫康复,经产母猪断奶当天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PG)0.4mg,可促进母猪尽早返情。
6.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
在母猪发情中期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2000IU,可促进母猪发情表现,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
配种前肌肉注射促排3号25μg,可提高每头母猪每胎产仔数0.5~1.5头。
7.母猪分娩调控
在怀孕母猪预产期前1~2天的早晨7~8时,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PG)0.4mg,可使80%的怀孕母猪分娩时间调整为白天,从而便于管理。
特别适用于猪瘟超前免疫,南方高温季节和北方寒冷季节。
8.公猪保健
对于XY不强,精子活力不足的公猪,可1次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0IU或人
用丙酸睾丸酮3—5支。
对于精子数量不足的公猪,使用促排3号,l天1次,每天25μg,总用量不超过75μg。
瘦肉精常有三种:盐酸克伦特罗、雷托巴胺、盐酸莱克多巴胺。
盐酸克伦特罗毒副作用最大,其是β2-受体,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强而持久的扩张作用。
口服后较易经胃肠道吸收。
肥猪饲喂瘦肉精后,逐渐发生四肢震颤无力,心肌肥大心力衰竭等毒副作用。
人食用了含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常表现1.急性中毒有心悸,面颈、四肢肌肉颤动,有手抖甚至不能站立,头晕,乏力,原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反应,心动过速,室性早搏。
2.原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患者,如有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上述症状更易发生。
3.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引起低血钾,从而导致心律失常。
4.反复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对支气管扩张作用减弱及持续时间缩短。
雷托巴胺、盐酸莱克多巴胺毒副作用较小,在美国、日本等国允许适当的使用,但我国中国禁止使用包括雷托巴胺在内的任何“瘦肉精”。
所以此资料对答大家有用,望大家能生产出优质、健康的猪肉!
猪生长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