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泽留在祖国各地的身影
- 格式:docx
- 大小:8.73 MB
- 文档页数:12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篇一: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孙家栋:星斗焕文章【颁奖词】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
导弹、卫星,嫦娥,北斗。
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
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人物事迹】孙家栋,87岁,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
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
2009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王锋:忠义感乾坤【颁奖词】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
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人物事迹】王锋,男,38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
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
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
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
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王锋的事迹报道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达250余万元。
10月1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
支月英:芳兰振蕙叶【颁奖词】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
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
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人物事迹】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马识途与红岩英烈的交往作者:王晓园丁英顺来源:《红岩春秋》2024年第04期马识途的革命生涯贯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年少时他便自许为革命家。
他在《我爱我的祖国》一文中写道:“自上世纪三十年代投身革命起,我在出生入死的地下党工作中得到磨炼;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亲见一代读书人于艰苦卓绝中的气魄和风骨,也真切听到人民怒吼的心声和越吹越响的斗争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
当时,已是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学生的马识途胸怀满腔热血,参加了中央大学农村服务团,前往南京郊区向当地民众进行抗日宣传。
决心投身革命的他期望能加入共产党,他的举动也引起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的注意。
后办事处撤往武汉,他追随前往。
在此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
1938年,在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钱瑛的介绍下,马识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他回到四川开展农民武装斗争。
在革命斗争中,马识途与红岩英烈马秀英、齐亮、陈俊卿、吕英、丁地平等并肩作战,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堂妹马秀英革命生涯的引路人1923年,马秀英出生于四川忠县石宝寨,伯父马玉之(马识途之父)对她关爱有加。
1938年,马秀英从忠县女子中学毕业后,转至成都树德中学读书。
1939年,马识途从湖北回到成都,经常在家里与弟弟妹妹们讨论时政,向他们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和革命理论,马秀英深受启迪。
1941年,马识途离开成都到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学习,常给弟弟妹妹们寄一些进步刊物。
马秀英因此接触到不少革命思想,开始向往革命。
1943年,马秀英考入国立四川大学经济系,后加入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协会(简称民协),参加了民协领导的黎明歌唱团。
大学四年的生活使她在政治思想上日益成熟。
1946年夏末,马识途奉南方局命令调回四川工作。
马秀英邀请他参加进步同学的交谊活动。
马识途借机了解了川大的情况,恢复了党在川大的基层组织,并设专门的党支部负责领导民协。
在马识途领导川大学生工作期间,马秀英也积极参与到学生运动中。
首届“十大国门卫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五篇首届“十大国门卫士”评选开始了!要充分认清评选表彰首届“十大国门卫士”对展示国家移民管理体制改革丰硕成果、展现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精神风貌、加强和推进移民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考核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首届“十大国门卫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
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首届“十大国门卫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呼哧,呼哧,呼哧......“老师,你们没事吧?”听到身后记者们的大喘气声,索朗达杰回过头,用“藏普”焦急而关切地问。
西藏的高山耸入云端,湛蓝的天空好似被高山托起的锦帛,上面绣着纯净的云朵。
索朗达杰黝黑的皮肤在刺眼的阳光下泛着光。
这是8月20日上午,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民警在海拔5600米的岗布冰川开展第181次巡逻。
岗布冰川隐藏在雪山深处,一座座数十米高、形态各异的冰塔矗立,透过阳光发出神秘的蓝光。
带队的藏族警官,是西藏山南边境管理支队浪卡子边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首届“十大国门卫士”候选人索朗达杰。
“这么好的地方,要留下我们的足迹”如果不是因为采访索朗达杰,记者或许没有勇气踏上海拔5373米的普玛江塘,更没勇气爬上岗布冰川。
眼前的索朗达杰,1米7出头,身材敦实,脸上“高原黑”透着“羞涩红”,1985年出生的他安静、腼腆,眼神里却写满了坚毅。
20XX年6月,索朗达杰主动要求到中国海拔最高的边境派出所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驻守,这一守就是四年,直到今年6月任浪卡子边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
普玛江塘乡与不丹接壤,边境线25公里。
这儿每年冬季9个月,夏季气温只有89摄氏度,空气中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40%。
这片“生命禁区”里居住着1042名群众,年满50岁就算是高寿了。
当初,派出所花了两年多时间才建起来,很多农民工干不了几天,就因为极度缺氧撤离了。
索朗达杰为什么执意“逆行”,而且一待就是四年?他的答案很简单:“派出所有光荣的历史,能当四年所长是我一生的荣幸”。
情系祖国铁骨忠心-翁泽生同志生平述略
王国君
【期刊名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0(000)006
【摘要】翁泽生是台湾共产党的创建者和组织者之一,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活动家.他入党前就在台湾组织抗日,后来到上海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他在漳州、厦门地区参加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大革命失败后,1928年参与创建台湾共产党,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留沪负责台共与中共的联络工作.1932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秘书长.1933年被捕,坚贞不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
【总页数】3页(P11-13)
【作者】王国君
【作者单位】四平师范学院历史系,吉林,四平,1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
【相关文献】
1.深情系坦桑丹心报祖国——甘连喜同志等事迹介绍
2.赤胆忠心,报效祖国和人民——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形象分析
3.赤胆忠心惩恶铁骨柔情为民湖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工作要求情况纪实
4.铮铮铁骨显本色赤胆忠心谢党恩——记文水县中医院院长武庆祥
5.香港金鹰皇制衣集团热烈祝贺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情系祖国情系香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走近共和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王跃新钢城卫士用生命书写忠诚文志英;侯伊玲【期刊名称】《中国绿色画报》【年(卷),期】2007(000)011【摘要】<正>他是指挥员,却身先士卒上百次地战斗在反恐打黑、空难、矿难、洪水的第一线。
他是真英雄,在没有硝烟的和平年代,面对无数次的生死考验,一次次吹响了进攻的冲锋号,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用生命书写忠诚。
从走入军营的第一天,从穿上军服的那一刻,他更懂得身上这身军服的分量与责任,肩负起一名军人为祖国、为人民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神圣使命。
"如果有来生,我还会选择当兵,因为部队是一个大熔炉,它锻造了你的真诚、忠诚和胆识。
"初冬时节,记者走近共和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内蒙古武警包头支队长王跃新,20多年的部队生活,让他对军营充满了特殊的感情。
【总页数】2页(P50-51)【作者】文志英;侯伊玲【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28.2【相关文献】1.危难之处显身手——记“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刘小宁 [J], 李立峰;许勤荣;陈文吉2.翩翩“女枪王”——记武警部队十大忠诚卫士王翩翩 [J], 周飞;朱明河3.橄榄绿下的风采与骄傲——记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2006年度中国医院优秀院长、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李玉明大校 [J], 段丽虹4.瞄准明天从容应战——记党的十九大代表、武警部队“十大忠诚卫士”候选人侯正超 [J], 陈维奇;徐昆鹏;谭金鹏;5.典型人物报道增强感染力的途径分析——以"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李进明报道为例 [J], 万芸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杨善忠的事迹 杨善忠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家境贫困。尽管如此,他的父母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从小杨善忠就表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他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努力学习,为了节省家里的生活费用,杨善忠经常早出晚归,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他都会坚持不懈地学习。在他的努力下,他得到了一份优秀的中学毕业证书,这也成为了他改变命运的一块基石。
高中毕业后,杨善忠没有选择留在家乡务农,而是决定离开家乡到城市去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他通过考取大学的方式,顺利进入了一所重点大学,并获得了化学工程的本科学位。在大学期间,他获得了很多奖学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他大四的时候,一次机缘巧合下,他参加了一次科研项目,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杨善忠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让他决定继续深造,于是他申请并成功获得了一所美国一流大学的化学工程硕士学位。在美国,杨善忠投身于科学研究的激流中,他不断探索前沿科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他在化学领域有相当高的造诣,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优秀的研究论文,受到了同行的高度赞誉。此时的杨善忠已经成为了一名备受瞩目的科学家。
然而,坎坷的命运并没有停止对杨善忠的挑战。在他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家乡遭受了一场罕见的自然灾害,他的家人和乡亲们受到了严重影响,杨善忠深受打击。他毅然决定回国照顾家人,并积极参与救灾工作。他筹集了大量物资和资金,积极组织人员投入灾区进行救援工作,受到了灾区人民的赞誉和感激。
在参与救灾工作的过程中,杨善忠深感到了自己作为一个科学家和知识分子的责任,他决心回到科研的岗位上,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于是,他放弃了在国外的优越待遇,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投身到了科研工作中。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国后,杨善忠加入了一家知名的大学,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科研教授。他投入到前沿科研中,不断追求科学突破,在化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他还积极参与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指导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得到了学校和学生们的高度评价。
广西凭祥市南山烈士陵园广西凭祥市南山烈士陵园========================烈士名录以有关部门资料为依据,收集并补充相关资料后重新整理编辑,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多多指正以完善烈士资料,各省市区划变动未能一一做出相应更新,本资料仅供参考不做它用,如有出入以相关部门资料为准,如有转载敬请注明。
========================烈士陵园位置:广西凭祥市凭祥镇南山村二山街观音山凭祥市民政局联系电话:0771--8521008 烈士所属单位:53251部队、53253部队、53455部队、53463部队、53464部队、53465部队、53466部队、53562部队、53563部队、53569部队、53570部队、53571部队、53572部队、53573部队、53555部队、53556部队、54070部队、54233部队、54256部队、54314部队、邕宁县支前民兵营、武鸣县支前民兵营、马山县支前民兵营、横县支前民兵营等单位。
烈士数量:651名。
其中对越作战牺牲约650名,一级战斗英雄3名,王木舟、郑宏余、何锡祥;二级战斗英雄2名,郑志安、郭永金;民兵战斗英雄1名,陆天桂。
籍贯不明1名、四川籍1名、北京籍1名、山西籍1名、黑龙江籍1名、辽宁籍2名、江苏籍7名、河北籍8名、浙江籍8名、海南籍11名、安徽籍13名、福建籍23名、山东籍30名、贵州籍33名、江西籍38名、河南籍58名、湖北籍63名、湖南籍93名、广西籍94名、广东籍165名。
南山烈士陵园简介:南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79年3月,1990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上柳烈士公墓部分烈士墓以及、上石烈士公墓部分烈士墓迁移至南山烈士陵园重新安葬。
南山烈士陵园内安葬的主要是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牺牲的部队、支前民兵烈士以及部分各个时期牺牲的烈士陵园里安葬有战斗英雄6名01:王木舟烈士广东省普宁县池尾镇高埕村老乡屯人,生于1954年,1973年入伍,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3570/53514部队2营6连2排排长。
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16篇)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篇19月7日,中央宣传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向社会公开发布“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四川省高川乡自然资源所原所长马银国位列其中,获“最美自然守护者”殊荣。
9月5日12时55分,“最美自然守护者”马银国掏出手机,通过防灾减灾群通知各村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统计受灾情况。
当天中午,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也有震感。
经历过“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马银国,几乎是下意识地作出反应。
守护群众生命安全,是马银国40余年来的工作职责之一。
他曾任高川乡自然资源所所长,被群众称为“马国土”。
2022年2月,“马国土”已正式退休,但因工作需要被高川乡返聘回自然资源所。
工作至今,马银国累计组织安全转移群众1900余人次,成功避险69起。
5本手写日志见证40余年坚守马银国的办公柜有5本手写日志,上面记录着他从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每天的工作经历。
翻看日志,每一页都被他画出整齐的小格,每一天做了什么事,马银国都记录在上面,一天一行,从未间断。
作为一名基层自然资源工作者,马银国肩上担子不轻,办理土地使用证、征地拆迁安置、地质灾害点治理、矿产开采秩序等工作,他都要亲力亲为。
“基本上‘地上’的事情,都与我的工作有关。
”马银国说。
2020年7月25日,马银国在日志里提到:值班;与贺松、叶亮到泉水、二郎、新桥、甘沟、茅香村核查灾情并转移人员。
而在地质灾害防灾值班记录表上,马银国记录了当晚险情:因近日雨水较多,比较饱和,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请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崩塌、滑坡等隐患点加强监测预警,做好雨前排查,雨后复查,发现异常要立即报告。
4个村18个灾害点提前转移人员90户、181人。
惊心动魄的连夜转移群众,工作日志里表述不长,其中点题的只有两个字──“转移”。
谈及这些经历,马银国却很平淡,“泥石流、山洪是最容易遇到的地质灾害,已数不清预警转移多少次了。
铭记剿匪岁月再现英雄壮举——杨子荣烈士陵园巡礼作者:冯丹杨雪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1年第2期冯丹杨雪杨子荣,原名杨宗贵,山东牟平人(今烟台市牟平区),1917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曾参加大小剿匪战斗上百次,均出色完成任务,被授予“侦察英雄”“战斗模范”称号,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1945年,杨子荣在山东牟平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随部队开赴东北,被编入牡丹江军区第二团某部炊事班当战士,后调到战斗班当班长。
1946年1月,杨子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在战斗中的突出表现,荣立特等功,并被团里评为战斗模范,后提为侦察排排长。
1947 年1 月下旬,杨子荣所在部队得到号称“座山雕”的匪首张乐山在海林县境内活动的线索,遂派他带领5名战士,化装成土匪吴三虎的残部前去侦察。
杨子荣等人到达夹皮沟山林后,几番巧妙地与“座山雕”的坐探接触,用黑话联络,取得了“座山雕”的信任,遂打入其内部。
2月7日,杨子荣率领战士们一举将“座山雕”等25个土匪全部活捉,创造了深入匪巢以少胜多的战斗范例。
为此,团里给杨子荣记三等功。
2月23日,杨子荣在追剿残匪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东北军区司令部追授他“特级侦察英雄”光荣称号,其生前所在排被命名为“杨子荣排”。
杨子荣烈士陵园始建于1966年9月,坐落在杨子荣的牺牲地——海林镇东山上。
陵园占地面积9.77万平方米,由纪念馆区、烈士墓区、军事展区和植物园区四部分组成。
纪念馆区。
位于陵园中央,始建于1975年,2019年进行了整体维修改扩建。
新馆建筑面积3172平方米,馆名“杨子荣纪念馆”六个大字由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题写。
纪念馆采用专题陈列体系和声、光、电艺术相结合的陈列手段,以东北剿匪斗争历史为铺垫,以再现杨子荣的伟绩为重点,以弘扬、传承杨子荣精神为整体架构,将杨子荣的历史背景、英雄壮举、传奇色彩和英雄土地的沧桑巨变展现给世人。
全馆共展出杨子荣烈士遗物和其他文献、实物214件,照片、题词、绘画等260余幅。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将杨得志与他的故土情结刘奇叶无边大海多宽广巍巍高山多雄壮您的名字不会忘永远镌刻在家乡的土地上——题记一九一一年一月杨得志将军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今株洲县)南阳桥乡三望冲一个穷苦的雇农家庭。
一九二八年一月参加革命,同年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为之奋斗终生的革命征程。
他智勇双全、能征善战。
抢渡大渡河、角逐清风店、围攻新安保、决战平型关,特别是在指挥抗美援朝和保卫边疆的战斗中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戎马一生,铁骨铮铮,却有一颗爱党爱民的温软之心。
他和故乡人民水乳交融的动人故事以及浓浓的故土情结,仍在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中,历久弥新。
株洲是一块红色热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早期,株洲的山山水水留下了毛泽东等党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足迹,杨得志将军正是红色株洲孕育的一位为中国革命与建设立下赫赫功勋的革命先驱。
他十一岁就失去了母亲,只好到地主家去放牛,十四岁为生活所迫去江西安源煤矿挑煤。
一九二八年一月,杨得志在湖南郴县修路时参加了湘南起义,投奔朱德、陈毅领导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师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会合。
同年十月,杨得志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为之奋斗终生的革命征程。
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自土地革命战争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尤其是最艰难、最残酷、最壮烈的井冈山斗争、创建中央苏区、二万五千里长征、开辟翼鲁豫抗日根据地、华北决战、解放大西北、抗美援朝、保卫边疆等战争。
在南征北战、横戈马上数十年军旅生涯里,在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杨得志将军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革命本色,用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和严于律己、光明磊落的优良品质与高尚品格在人民心中竖起一座精神的丰碑。
“湖南是我的家乡,心中永远无法忘却”新中国成立后,杨将军一直情牵梦萦着生他养育他的故乡,惦念着故乡的父老乡亲。
在革命战争年代,杨得志母亲过世早,父亲和几个弟妹因家境极为贫困也相继在苦难中去世,他的哥哥杨海堂是在湘南暴动中英勇牺牲的,只有桂泗姐是他当时唯一的亲人。
杨忠泽留在祖国各地的身影
杨忠泽曾于2013月9月去新疆,2015年7月同哥哥、嫂嫂,姐姐、姐夫一同游览东北三省及烟台、西安、兰州等地,期间拍摄有部分照片,今日贴出,供瞻仰缅怀。
吐鲁番葡萄沟留影
吐鲁番交河故城留影
吐鲁番坎儿井口留影
吐鲁番火焰山留影
行走在黑龙江北大荒五大连池的之龙门石寨的林荫道上
站在火山石海中
五大连池之白龙洞口留影
白龙洞全长515米,已开发可观赏洞穴段374米。
是原始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下洞穴,四季温度为零下12℃,洞底呈阶梯式斜坡状,数十万年冰体覆盖,光滑如镜,洞壁挂满霜柱冰花,美不胜收,洞的尽头有两株大榕树一样的熔岩石柱,像传说中锁住白龙的地方。
在火山流河上照相
松花江边留影
水是农民的最爱
吉林朝鲜族民俗村口留影
坐在朝鲜族家中炕上倾听朝鲜人的生活习俗
品尝朝鲜人的美味佳肴
长春伪满皇宫前留影
杨忠泽对渤海、黄海环抱的大连深爱有加
大连留影
烟台黄海边
和巨轮合影
即将远离大海,为了留下一份宝贵的恋想,特意从身后的黄海里取了瓶海水带回了家。
西安大雁塔留影
西安城墙上留影
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留影
西安钟楼留影
兰州黄河边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