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151.00 KB
- 文档页数:14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是衡量医疗机构或者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
通过制定和监测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可以评估医疗机构的绩效,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患者得到优质的医疗护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及其解释:1. 门诊就诊时间:衡量患者从预约到实际就诊的时间。
较短的门诊就诊时间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效率。
2. 住院平均住院日:表示患者在医院住院的平均天数。
较短的住院日可以减少医疗费用,缓解医院床位压力。
3. 术后感染率:衡量手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比例。
较低的术后感染率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4. 门诊复诊率:表示患者在就诊后需要再次就诊的比例。
较低的门诊复诊率可以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和医疗费用。
5. 医院感染率:衡量住院患者在医院内感染的比例。
较低的医院感染率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医疗质量。
6. 病死率:表示因疾病导致的患者死亡比例。
较低的病死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7. 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衡量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程度。
较高的满意度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患者体验。
8. 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衡量患者对住院服务的满意程度。
较高的满意度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患者体验。
9. 医疗错误率:衡量医疗机构在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发生错误的比例。
较低的医疗错误率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医疗质量。
10. 医疗设备故障率:衡量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比例。
较低的设备故障率可以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安全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指标,并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计算公式: 治疗疗室消毒合格二治疗室消毒合格月份100%12肾病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第一部分血液透析技术质量控制指标治疗室消毒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治疗室消毒合格(空气细菌培养数量v500cfu/m 3和物品表面细菌培养数量v 10cfu/m 2)的月份数量在当年 所占的比例。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二、 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的月份 /季度在 当年所占的比例,合格标准为每月反渗水细菌培养,细菌数v 200cfu/mL ;每3个月检查内毒素v 2EU/mL ;每年化学污染物检测 记录,并符合《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05 )的标准。
计算公式: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 合格率 月份数量(或季度数量―)——100%12(或 4)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医疗质量情况。
附件9新入透析患者梅毒螺旋体 检测完成率三、新入透析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检验 的比率。
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新入透析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 1志物检测完成率 7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四、新入透析患者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的比 率。
计算公式:7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新入透析患者 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 〔(志物检测完成率 _ 、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五、新入透析患者梅毒螺旋体检验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检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 检测患者数量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六、新入透析患者艾滋病病毒检验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艾滋病病毒标志物检验的比率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艾滋病病毒检测完成率、.新入透析患者完成艾滋病病毒j 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H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肾脏病科医疗管理制度1. 总则为了规范肾脏病科医疗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医务人员的职业规范,订立本规章制度。
2. 科室管理及组织结构2.1 科室设置:肾脏病科由主任医师领导,设有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和行政人员等。
2.2 岗位职责:主任医师负责科室整体管理和引导工作,副主任医师负责助理主任医师的培养和引导,主治医师负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住院医师负责病人的日常管理和诊疗工作,护士负责病人护理等工作。
2.3 培训与考核:科室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相关学术沟通和培训,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评估,确保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3. 诊疗流程3.1 初诊流程:—患者初诊后,由科室接待人员登记基本信息并布置医生就诊;—医生认真询问患者病情、病史,进行体格检查;—依据患者病情,医生决议是否需要辅佑襄助检查;—医生依据患者病情订立治疗方案,并认真告知患者。
3.2 住院流程:—患者入院后,由接待人员增补登记基本信息,并布置床位;—医生负责诊断、治疗和监护工作;—护士负责患者的护理和药物管理;—必需时,医生会召集多学科专家会诊,共同订立治疗方案;—出院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复查和引导。
3.3 出院流程:—医生依据患者病情决议是否可以出院;—医生认真告知患者出院注意事项,并开具出院小结;—接待人员办理出院手续,结算费用,并交代患者的随访事宜。
4. 护理管理4.1 护理岗位:科室设有护士长、主管护士、执业护士等岗位,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
4.2 护理规范:—护士需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做保密处理;—护士需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形象,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护士需乐观与医生沟通,及时向医生反映患者病情变动。
4.3 护理风险管理:—护士需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身份、用药等信息,确保操作正确;—护士需及时上报患者异常情况,如显现过敏、感染等。
5. 质量掌控与安全管理5.1 质量掌控:—科室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订立相关标准和流程;—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附件9肾病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第一部分血液透析技术质量控制指标一、 治疗室消毒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治疗室消毒合格(空气细菌培养数量< 500cfu/m 3和物品表面细菌培养数量<10cfu/m 2)的月份数量在当年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10012室消毒合格月份治疗疗室消毒合格⨯=治疗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二、 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的月份/季度在 当年所占的比例,合格标准为每月反渗水细菌培养,细菌数<200cfu/mL ;每3个月检查内毒素<2EU/mL ;每年化学污染物检测记录,并符合《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05)的标准。
计算公式:%100)4(或12)月份数量(或季度数量合格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率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医疗质量情况。
三、 新入透析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检验 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患者数量检测物标志病毒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新入透析患者乙肝病毒志物检测完成率 ⨯=∑∑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四、 新入透析患者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的比 率。
计算公式:%100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患者数量检测物标志肝病毒丙新入透析患者完成肝病毒丙新入透析患者志物检测完成率 ⨯=∑∑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五、 新入透析患者梅毒螺旋体检验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检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患者数量检测 梅毒螺旋体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新入透析患者检测完成率 ⨯=∑∑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六、 新入透析患者艾滋病病毒检验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艾滋病病毒标志物检验的 比率。
18种住院重点疾病18种住院重点手术指标18种住院重点疾病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恶性肿瘤(肺、胃、肝、乳腺、结直肠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慢性肾脏病、肝炎(乙肝、丙肝)、肺炎、糖尿病、结核病、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慢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骨质疏松症、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这些疾病都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容易引起严重后果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医疗机构将这些疾病列为重点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提高诊疗水平,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18种住院重点手术包括: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心脏瓣膜置换术、肺癌切除术、胃癌切除术、结直肠癌切除术、乳腺癌切除术、甲状腺癌手术、喉癌手术、食管癌手术、胰腺癌切除术、肝癌切除术、胰腺胆管切除术(Whipple手术)、膀胱癌手术、肾癌切除术、前列腺癌切除术、子宫颈癌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术、大肠息肉切除术。
这些手术都是复杂且风险较高的手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术后效果非常重要。
医疗机构将这些手术列为重点手术,主要是为了加强对手术过程的监测和质量控制,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对于住院重点疾病和住院重点手术,医疗机构通常会采取以下工作措施:1.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医疗机构对住院患者的治疗和手术质量具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
2.设立专门的疾病管理和手术管理团队,由专业的临床医生和护士负责相关的工作,包括手术前的评估与准备、术中的操作规范与准确、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等。
3.提供科学、规范和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和手术方案,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合适的治疗和手术方式。
4.加强医患沟通,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手术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合作意识和治疗依从性。
5.加强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康复迅速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6.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提高住院治疗和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质量控制标准1 从业机构及人员基本要求和职责1.1 医院资质要求(1)CRRT需在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中进行。
(2)设置独立的肾脏内科(或内科肾脏病组)及肾脏内科病房(或内科病房内设置肾脏病床)。
(3)设置符合质控要求的血液透析室(中心)。
(4)能迅速获得麻醉科、放射科、检验科及内科和外科等相关科室的医疗、技术支持。
1.2人员资质要求应由持有执业证书的肾脏内科医师、护士和技师完成CRRT治疗,需接受过CRRT 理论知识相关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
医师需具有3年以上肾脏内科专业临床医疗经验,护士和技师需具有1年以上相关临床工作经验。
1.3人员职责1.3.1 医师(1)严格掌握CRRT适应证和禁忌证,筛选患者。
(2)确定和调整个体化治疗方案,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3)进行CRRT相关医疗操作,包括深静脉置管、治疗参数设定及修改等。
(4)做好病历记录和CRRT登记。
(5)对患者进行随访。
1.3.2 护士(1)负责患者的宣教、护理及病情观察。
(2)进行CRRT相关护理操作,包括上下机操作、深静脉留置导管护理等。
(3)治疗过程中密切患者生命体征及机器运行情况,处理机器报警,及时向医师报告病情变化(4)做好病历记录。
1.3.3 技师负责CRRT相关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2 适应证和禁忌证2.1 适应证2.1.1 肾脏疾病(1)重症急性肾损伤(AKI)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需要持续清除过多水或毒性物质,如AKI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酸碱代谢失衡、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外科术后、严重感染等。
(2)慢性肾衰竭(CRF)合并急性肺水肿、尿毒症脑病、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
2.1.2 非肾脏疾病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血症或败血症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挤压综合征、乳酸酸中毒、急性重症胰腺炎、心肺体外循环手术、慢性心力衰竭、肝性脑病、药物或毒物中毒、严重液体潴留、需要大量补液、严重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紊乱、肿瘤溶解综合征、过高热等。
肾脏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肾脏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以便提供准确、高质量的肾脏病医疗服务。
通过遵循这些指标,医疗机构可以提高肾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指标一:肾功能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包括血尿素氮(BUN)、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GFR)。
- 针对高危患者或有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密切监测其肾功能变化,以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指标二:血压控制- 对于肾脏病患者,控制血压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减缓病情发展并降低心血管风险。
-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血压控制目标。
指标三:蛋白尿监测- 蛋白尿是肾脏病的常见指标,它可以反映肾损伤的严重程度。
- 对于有蛋白尿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蛋白尿量,并进行积极的干预措施。
指标四:治疗方案选择- 根据肾脏病的诊断和分期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血液透析等。
- 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指标五:合理用药- 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并定期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 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同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指标六:患者教育和管理- 提供对患者和家属的肾脏疾病知识教育,包括病因、病程、治疗方案等。
- 建立患者档案,定期进行随访和管理,及时反馈和解答他们的问题。
指标七:医疗队伍建设和培训- 建立合理的医疗团队,包括肾脏病专家、护士和营养师等。
- 组织定期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总结以上所介绍的肾脏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是为了提供优质的肾脏病医疗服务,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医疗机构应该根据这些指标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肾脏病治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综述为了规范肾脏病患者的治疗,确保医院供应高质量的肾脏病治疗服务,订立本《肾脏病治疗管理制度》(以下简称“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涉及肾脏病患者的治疗活动,包含但不限于肾病筛查、诊断、治疗、护理和病愈等。
第三条目标与原则1.目标:本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供应高品质、安全、科学、合理、人性化的肾脏病治疗服务,促进肾脏病患者的病愈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2.原则:本管理制度以患者为中心,坚持科学、规范、公正、公开的原则,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医疗质量。
第二章肾脏病病种分类与诊断第四条肾脏病病种分类依据肾脏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病理转变的不同,将肾脏病分为以下几类: 1. 急性肾炎 2. 慢性肾炎 3. 肾小球疾病 4. 肾小管间质疾病 5. 泌尿系统感染 6. 肾结石病 7. 肾功能衰竭等第五条肾脏病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依据患者的主诉、体征和试验室检查结果,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肾脏病的可能性。
2.试验室检查:通过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指标等检查,辅佑襄助诊断肾脏病的类型和程度。
3.影像学检查:包含肾脏超声、CT、MRI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
第六条诊断报告和记录1.患者的诊断结果应及时记录在病历中,并明确诊断类型、程度和临床表现等信息。
2.医生应向患者和其家属及时解读诊断结果,并供应相应的治疗建议。
第三章肾脏病治疗方法与药物管理第七条肾脏病治疗方法依据患者的病情、病种和病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含但不限于: 1. 药物治疗:依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合理选用药物进行治疗,包含抗炎药、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
2. 营养支持:依据患者的营养情形,订立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计划,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3. 血液净化:对于严重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可以选择透析或肾移植等血液净化方法进行治疗。
第八条药物管理1.药品采购:医院应依照相关法规规定,合理采购药品,并建立药品采购台账,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注意:如1.医院无某个诊疗科目或未开展某项业务的相关数据,或2.已开展的某项业务相关填报数据未统计或无法统计,请填“/”,切不可填“0”,数值“0”具有统计学意义!举例说明:如某疾病本年度出院病例中确实无人死亡,则填写数值“0”,“0”作为死亡率会被纳入统计。
如医院1.未开展该诊疗科目;2.未统计或无法统计出院死亡人数,则填“/”。
提示:1.为避免因数据较多引起填报位置错误等问题,本年度将根据往年填报的数据结果5%-95%范围,在某些指标填报时予以提醒,超出此范围不代表错误,请各医疗机构认真、如实填写;2.本年度将会对填报项“/”率进行统计,并对上报结果进行抽样检查,请各医院真实准确统计所有调查数据,认真填写。
重要事项:1.参加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医疗机构,请务必确保全国医疗质量抽样调查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所用医院名称完全一致!若名称不一致,请点击【申请账号】,输入手机号码进入【审核状态】页面,点击【修改】来变更医院名称,如不确定医院名称请登录绩效考核系统进行确认。
填报数据范围: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
填报开放时间:2020年8月3日至2020年8月31日。
2019年度肾脏病-透析技术专业医疗质量管理控制情况调查表说明:肾脏病专业调查表要求这些医院填报:综合医院填报。
一、肾脏病专业1.1肾脏病专业开展情况[填报指标]你院是否开展肾脏病医疗业务?(单选)○是○否【强制】指标隐藏显示控制[你院是否开展肾脏病医疗业务?(单选)]选“是”,则系统显示下面所有填报指标给用户填写。
否则,系统隐藏这些指标,不显示。
1.2肾脏内科门诊情况[填报指标]是否开设独立的肾脏内科门诊?(单选)○是○否【强制】指标隐藏显示控制[是否开设独立的肾脏内科门诊?(单选)]选“是”,系统需要显示[肾脏内科年门诊量(人次)]给用户填写。
否则,系统隐藏这些指标,不显示。
[填报指标]肾脏内科年门诊量(人次)【提醒】指标固定值区间50(人次)≤[肾脏内科年门诊量(人次)]≤500,000(人次)1.3肾脏内科收容情况[填报指标]是否开设独立的肾脏内科病房?(单选)○是○否【强制】指标隐藏显示控制[是否开设独立的肾脏内科病房?(单选)]选“是”,系统需要显示[肾脏内科床位数]和[肾脏内科年收治人次]、【1.4肾脏内科病房年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情况】、【1.5肾脏内科病房年收治的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情况】、【1.6肾活检检查情况】、【1.7肾脏内科病房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年收治情况】给用户填写。
附件9肾病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第一部分血液透析技术质量控制指标一、 治疗室消毒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治疗室消毒合格(空气细菌培养数量< 500cfu/m 3和物品表面细菌培养数量<10cfu/m 2)的月份数量在当年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10012室消毒合格月份治疗疗室消毒合格⨯=治疗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二、 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的月份/季度在 当年所占的比例,合格标准为每月反渗水细菌培养,细菌数<200cfu/mL ;每3个月检查内毒素<2EU/mL ;每年化学污染物检测记录,并符合《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05)的标准。
计算公式:%100)4(或12)月份数量(或季度数量合格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率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医疗质量情况。
三、 新入透析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检验 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患者数量检测物标志病毒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新入透析患者乙肝病毒志物检测完成率 ⨯=∑∑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四、 新入透析患者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的比 率。
计算公式:%100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患者数量检测物标志肝病毒丙新入透析患者完成肝病毒丙新入透析患者志物检测完成率 ⨯=∑∑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五、 新入透析患者梅毒螺旋体检验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检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患者数量检测 梅毒螺旋体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新入透析患者检测完成率 ⨯=∑∑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六、 新入透析患者艾滋病病毒检验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艾滋病病毒标志物检验的 比率。
计算公式:%100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患者数量标志物检测 病病毒新入透析患者完成艾滋病艾滋新入透析患者检测完成率病毒 ⨯=∑∑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七、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和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完成率定义:每6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标志物 和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数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患者数量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 标志物丙肝病毒毒或完成乙肝病个月6每肝病毒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乙完成率和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意义:反映血透中心感染控制的情况。
八、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常规定时检验完成率 定义:每3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完成血常规检验化验的 比率。
计算公式:%100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透析患者数量 验的维持性血液3个月内完成血常规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率的血常规定时检验完成⨯=∑∑ 意义:反映血透中心对患者透析状态和并发症评估的情况。
九、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液生化定时检验完成率定义:每3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完成血液生化检验的比 率。
计算公式:%100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透析患者数量 验的维持性血液3个月内完成血常规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 率血液生化定时检验完成⨯=∑∑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对患者透析状态和并发症评估的情况。
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定时检验完成率定义:每6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完成血清铁蛋白检验的比 率。
计算公式:%100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透析患者数量 检验的维持性血液个月内完成血清铁蛋白6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 率血液生化定时检验完成⨯=∑∑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对患者透析状态和并发症评估的情况。
十一、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转铁蛋白饱和度定时检验完成率定义:每6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完成转铁蛋白饱和度检验 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验的完成转铁蛋白饱和度检内个月6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 验完成率转铁蛋白饱和度定时检⨯=∑∑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对患者透析状态和并发症评估的情况。
十二、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PTH 定时检验完成率定义:每6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完成PTH 检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透析患者数量 液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血PTH 个月内完成6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完成率时检验定PTH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对患者透析状态和并发症评估的情况。
十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Kt/V 和URR 记录完成率 定义:每6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完成Kt/V 和URR 记录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透析患者数量 记录的维持性血液URR 和Kt/V 个月内完成6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记录完成率URR 和Kt/V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和质量。
十四、 高血压控制率定义:每年年底存活的透析前血压<140/90mmHg 的60岁以下患者和血压<150/90mmHg 的60岁以上患者占总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血液透析患者数量岁以上患者合计数量60的150/90mmHg 血压<岁以下患者和60的140/90mmHg 透析前血压<高血压控制率⨯=∑∑意义:反映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治疗是否达标。
十五、 肾性贫血控制率定义:每年年底存活的血红蛋白≥100g/L 的患者占总血液透析 患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患者数量100g/L ≥血红蛋白肾性贫血控制率⨯=∑∑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是否达标。
十六、 血钙控制率定义:每年年底存活的血钙水平在2.10-2.5mmol/L 的患者占 总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2.5mmol/L -2.10⨯=∑∑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患者数量血钙控制率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治疗是否达标。
十七、 血磷控制率定义:每年年底存活的血磷水平在1.13-1.78mmol/L 的患者占 总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患者数量1.78mmol/L -1.13血磷水平在血磷控制率⨯=∑∑意义:反映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治疗是否达标。
十八、 P TH 控制率定义:每年年底存活的PTH 水平在正常值2-9倍的患者占总血 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9-2PTH PTH ⨯=∑∑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患者数量倍正常值水平在控制率意义:反映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治疗是否达标。
十九、 血清白蛋白控制率定义:每年年底存活的血清白蛋白>35g/L 的患者占总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患者数量35g/L 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控制率⨯=∑∑意义:反映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情况。
二十、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发病率(新增应定义为阴性转阳性病例,建议乙肝、丙肝分别计算)定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每年新增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占 同期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同期血液透析患者数量型肝炎患者数量每年新增乙型肝炎和丙乙型肝炎和 丙型肝炎的发病率⨯=∑∑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的情况。
第二部分腹膜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一、 腹膜透析治疗室消毒合格率定义:腹膜透析中心治疗室消毒合格(空气细菌培养数量< 500cfu/m 3和物品表面细菌培养数量<10cfu/m 2)的月份数量在当年所占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21室消毒合格月份数量治疗格率腹膜透析治疗室消毒合⨯=∑意义:反映腹膜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二、 腹膜透析患者的血常规定时检验完成率定义:每3个月,腹膜透析患者完成血常规检验化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透析患者数量腹膜透析患者数量 验的腹膜3个月内完成血常规检腹膜透析患者 率的血常规定时检验完成⨯=∑∑ 意义:反映腹膜透析中心对患者透析状态和并发症评估情况。
三、 腹膜透析患者的血液生化定时检验完成率定义:每3个月腹膜透析患者应完成血液生化检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透析患者数量腹膜透析患者数量 的腹膜检验3个月内完成血液生化腹膜透析患者 成率的血液生化定时检验完⨯=∑∑意义:反映腹膜透析中心对患者透析状态和并发症评估情况。
四、 腹透透析患者的转PTH 定时检验完成率定义:每6个月腹透透析患者完成PTH 检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透析患者数量腹膜透析患者数量 腹膜检验的PTH 个月内完成6透析患者腹膜 完成率时检验定PTH ⨯=∑∑ 意义:反映腹膜透析中心对患者透析状态和并发症评估情况。
五、 腹膜透析患者的总KT/V 记录完成率定义:每6个月腹膜透析患者完成Kt/V 记录的比率。
计算公式:6个月内完成Kt/V 记录的腹膜透析患者数量/腹膜透 析患者总数量%100透析患者数量腹膜透析患者数量 腹膜记录的Kt/V 个月内完成6透析患者腹膜 记录完成率KT/V 的总 ⨯=∑∑意义:反映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和质量。
六、 腹膜透析患者的总Ccr 记录完成率定义:每6个月腹膜透析患者完成Ccr 记录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透析患者数量腹膜透析患者数量 腹膜记录的Ccr 个月内完成6透析患者腹膜 记录完成率Ccr 的总 ⨯=∑∑意义:反映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和质量。
七、 腹膜平衡试验记录完成率定义:每6个月腹膜透析患者完成腹膜平衡试验。
记录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透析患者数量腹膜透析患者数量腹膜膜平衡试验记录完成个月内6率腹膜平衡试验记录完成⨯=∑∑意义:评价腹膜透析患者溶质和水的清除能力,腹膜透析方式和 透析方案制定的依据。
八、 高血压控制率定义:每年年底存活的血压<140/90mmHg 的60岁以下患者和血压<150/90mmHg 的60岁以上患者占总腹膜透析患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透析患者数量腹膜岁以上患者合计数量60的150/90mmHg 血压<岁以下患者和60的140/90mmHg 透析前血压<高血压控制率⨯=∑∑意义:反映腹膜透析患者高血压治疗是否达标。
九、 肾性贫血控制率定义:每年年底存活的血红蛋白≥100g/L 的患者占总腹膜透析患 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透析患者数量腹膜的患者数量100g/L ≥血红蛋白肾性贫血控制率⨯=∑∑ 意义:反映腹膜透析患者贫血治疗是否达标。
十、 血清白蛋白控制率定义:每年年底存活的血清白蛋白>35g/L 的患者占总腹膜透析 患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35g/L ⨯=∑∑透析患者数量腹膜的患者数量控制率清白蛋白血 意义:反映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
十一、 血钙控制率定义:每年年底存活的血钙水平在2.10-2.5mmol/L 的患者占总 腹膜透析患者数量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