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产前检查表
- 格式:pdf
- 大小:94.22 KB
- 文档页数:2
质量控制检查表模板一、产品信息产品名称:产品型号:生产日期:检查日期:二、外观检查1. 外观整体观察:检查产品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损伤或瑕疵。
2. 尺寸检查:根据产品规格,测量产品各个部分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记录实际尺寸。
三、功能检查1. 电气功能检查:进行电气性能测试,包括电压输入、输出、功耗等参数的测试,并与产品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对比。
2. 机械功能检查:检查产品的各个机械部件是否灵活可靠,如按钮、开关、滑动部件等。
同时进行操作测试,确保功能正常。
四、材料质量检查1. 原材料检查:核对产品使用的各类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金属、塑料、玻璃等材料的检验。
2. 焊接点检查:检查产品的焊接是否牢固,焊接点是否存在明显裂纹或者松动情况。
五、耐久性测试1. 使用寿命测试:模拟产品的正常使用环境,进行长时间连续工作测试,以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寿命内不会出现故障。
2. 环境适应性测试:对产品进行环境适应性测试,包括高温、低温、潮湿等恶劣环境的模拟测试。
六、安全性检查1. 电气安全性检查:检查产品的电气设计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如绝缘情况、接地是否良好等。
2. 机械安全性检查:检查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特别关注尖锐边角、危险部件等。
七、测试结果记录1. 测试员:记录测试人员的姓名或编号。
2. 测试日期:记录完成测试的日期。
3. 结果:根据实际测试情况,记录测试结果,包括合格、不合格或需要修复等。
备注:(如有必要,可在此处填写其他需要补充的说明或注意事项)以上质量控制检查表模板适用于多种产品的质量检查工作,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在进行质量控制检查时,请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流程进行,并记录真实可靠的检查结果,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
部门:总分: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标准分值得分
1 地面、通道
墙壁、天花
1、通道顺畅无物品2
2、地面干净无纸屑、油污、积尘、产品2
3、物品摆放不超出定位线2
4、墙壁无手脚印,无乱涂乱划,墙壁天花无蜘蛛网2
5、门窗、消防器材等干净无积尘2
2 作业现场1、物料放置于指定标识区域5
2、及时收集整理现场剩余物料放于指定区域,无呆滞物料5
3、生产过程中有明确物品状态标示5
4、机器/流水线/台面/灯管/风扇等清扫干净,配备工具摆放整齐5
5、现场标识规范,区域划分清楚5
3 物料区1、各物料区有标示牌4
2、摆放的物料与标识牌一致4
3、物料摆放整齐3
4、合格品与不良品区分,且有标识4
4 标识1、标签、标识牌与被标识物品、区域一致5
2、标识清楚完整、无破损5
5 机器设备、
配备工具
1、常用的配备工具集中放于工具箱内3
2、机器设备按时点检保养3
3、现场不常用的配备工具固定存放并标识3
4、机器设备有标识并标明保养责任人3
5、机台上无杂物、灰尘等3
6 安全1、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存放要有明显标识3
2、危险之场所要有警告标示3
3、消防灭火器材前方无障碍物3
4、机器设备按规定流程操作3
5、叉车禁止当滑板玩耍3
7 人员1、工作认真,上班时间不闲谈、不玩手机、不怠工
不打瞌睡 3 2、谈吐礼貌2
8 其它1、叉车、磅秤、清洁工具放置于指定位置2
2、茶杯饮料放置整齐不能放于生产线上1
3、下班后门窗、电源要关2
上表未提及之缺陷,检查发现后酌情扣分。
上表适用于电机车间、电气车间、注塑车间。
记录:日期:。
工厂质量检查系统公司:工厂地址:检查日期:检查人:工厂代表:1.0 产品质量得分备注1.1 制定所有产品的质量标准,制定标准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
()15()10()5 ()0()NA1.2 记录表明发货的产品符合现行的质量标准、QAP及相关国家标准()20()15()6 ()01.3 评估者现场检查,产品和包装品符合技术标准,不符合的情况已被适当地处理()20()15()01.4评估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中所列的检验方法和频率,是否能确保产品在销售期内质量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5 ()3()1 ()0 ()NA1.5 在适宜的条件下接收、准备和储存所有的介质、试剂和化学试剂()5 ()3()1 ()0 ()NA1.6 制定程序,控制所有关键质量指标检验的准确度和精确度()10()7()3 ()0()NA1.7 人员受过正式培训以进行指定的检验和QA工作。
人员能力要经过评定()10()7()3 ()0()NA1.8 建立并维护一个包括所有可能影响食品安全性和/或产品质量的设备的总清单,并附有恰当的控制、校验和维护程序,程序符合国家法律规定()10()7()3 ()0()NA1.9所有相关设备都经适当校验,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定产品所受影响()5 ()3()1 ()0()NA可接受的分数实际分数2.0产品、配料及原料跟踪得分备注2.1 制定所有原料、包装材料和成品 的批次识别及跟踪的规程( )30( )20( )10( )0( )NA 2.2 适当地标识成品、包装和原料,已便跟踪( )20( )15( )6 ( )0( )NA 2.3 保存所有原材料、包装材料和成品的批次识别和追踪记录( )30( )20( )10( )0( )NA 2.4 制定程序确保产品的先进先出,批号最早的原料应优先使用,不应发现过期的原料准备用于生产;批号最早的产品先出货( )20( )15( )6 ( )0( )NA 可接受的分数总分3.0 原料的采购和管理得分备注3.1 所以使用的产品添加剂,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保存相关证据( )15( )10( )5 ( )0( )NA 3.2 所以使用的生产助剂,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保存相关证据( )15( )10( )5 ( )0( )NA 3.3 验证与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的二线供应商所用原料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保存相关证据( )15( )10( )5 ( )0( )NA 3.4 制定原料和包装材料的采购质量标准,验收标准(方法),贮存的方法( )15( )10( )5 ( )0( )NA 3.5新材料/原辅料包括包装材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性能评估和安全评估程序( )15( )10( )5 ( )0( )NA 3.6 制定所有供应商的管理和认可程序,追踪供应商的表现,并对任何问题采取纠正措施( )15( )10( )5 ( )03.7 记录表明使用的原材料来自经认可的供应商;并符合检测标准或COA 中要求的标准;保存有供应商的“保证书”( )20( )15( )6 ( )0( )NA 3.8现场观原料是按照要求贮存,不存在受损或被污染的可能3.9 发往生产区域的原和包装材料都是已被查验放行的,并来自认可的供应商()20()15()6 ()0()NA可接受的分数总分4.0 产品储藏和运输得分备注4.1 制定能保护产品品质及其完整性需要的储存和运输条件的程序()20()15()6 ()0()NA4.2 记录表明产品是按照要求储存和运输()30()20()10()04.3 现场观察产品是按照要求储存和运输()30()20()10()0()NA可接受的分数总分5.0 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物料和产品的管理得分备注5.1 已制定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料、包装材料和成品的识别、隔离和处理的规程()20()15()6 ()05.2 保存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包装材料和成品的识别、隔离和处理的记录()15()10()5 ()05.3 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记录实际上能与保存于“暂存”区中等待处理的产品数量相符()15()10()5 ()05.4 制定对所有返工产品和加工中产品的跟踪和控制的程序()15()10()5 ()0()NA5.5 制定返工流程不致影响产品质量和配方的规程()20()15()6 ()05.6 记录显示返工产品不影响成品质量并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可追踪返工产品和加工中产品至最终产品()15()10()5 ()0可接受的分数总分6.0 生产流程控制得分备注6.1 制定描述生产步骤/流程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