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河北大学版.七年级语文下
- 格式:pdf
- 大小:4.39 MB
- 文档页数:160
高效课堂七年级下册语文部分答案第1课学习探究:1. ①jì系带;xì系列。
②cuán攒凑;zǎn积攒。
③jiàn间隔;jiān中间2.①人声鼎沸②目不转睛③记忆犹新④不可思议。
3.碧绿;光滑;紫红;高大4.①D②C③D④A5. 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9段: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
10—24段: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经历。
6. 因为百草园里有有趣的景物、有趣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
7.三味书屋学习内容枯燥无味,要读书、习字、对课,但是三味书屋的其他生活比如: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都是很有趣的事情。
当堂演练:1. ①洼地;菜畦②蝉蜕;婵娟2. 视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
听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味觉:又酸又甜。
3.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
4.①不能。
“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②不能。
“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5. 拟人。
续写略。
拓展延伸:1. 闯祸、捅娄子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 头上蒙块布,拿竹竿捅马蜂窝。
4. 因为这只马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不仅蜇了“我”,它的死又与“我”有关。
5. 说明了“我”从同马蜂窝这件事中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决心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情。
第2课学习探究:1. zā;zhā;zhá;jiā;jiá;2.①jīn②dǎn③lí④huái⑤zhà⑥pǔ⑦zān。
3.①拖;抄;倒转;抡②床头;床脚;床上;床下;混合4.文章回忆了四件事,也可以说插叙了四件事。
这四件事分别是:①毕业典礼的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病重的爸爸的情形。
初中语文河北大学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少年中国说》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词汇,如:足、故、语、澌等2、理解并积累词语,如:翘足而待,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等3、体会本文在语言上气势磅礴、运用大量比喻排比句式的写法。
4、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 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虽然对简单的古代汉语有简单的积累,但是,我们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以老师的灌输和学生的机械背诵为主,形式呆板,手段单一,效率低下,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所以,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探索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拓展古诗词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实践中,我领悟到,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的现状,不一味求大求全,不整天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乐趣,让他们自己体会到古诗的精髓,才能让古诗词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
3重点难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炽热的感情。
4教学过程4.1一课时教学活动1【讲授】一课时一、教学储备:1、关于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早年极力主张变法维新,是我国19世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变法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文学方面,他提倡“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在文学方面影响最大的是散文,他不赞成“桐城派”的古文,也不受汉魏古文的影响,而是追求“务为平易畅达”“纵笔所至不检束”。
他的散文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别具一种魅力,为晚清的文体解放和五四白话文运动开辟了道路。
著有《饮冰室合集》。
河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奇文共欣赏〞这类小品文犹如香茗、佳酿,是宜悠然中读美文,品人生的。
一起看看河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送查阅!河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想: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默读以疏通其文,朗读以领悟其妙。
本文内容比拟浅显,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引导。
要求学生当堂熟读成诵,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从而深刻地理解“物外之趣〞。
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句读。
合作研讨第1―2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
可是你们知道其中“竹马〞是什么意思吗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在裆下当作马来骑。
这种想象和作法很有意思吧。
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字家沈复的短文童趣。
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二、学法指导1、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
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
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
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2、学习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
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
3、传统的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引导学生在反复默读的朗读的根底上,疏通文意、感悟课文内容,然后进一步朗读,最后到达熟读成诵的目的。
三、作品,简介课文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趣事。
沈复,字三白,长洲人,清代文学家。
四、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句读。
1、教师范读。
请同学注意读音和句读。
初中七年级语文高效课堂优质教案五篇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
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1《口技》教案教学目标:一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二学生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三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四背诵课文教学设想:一教学重点是教学目的一、二。
二先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然后抓住口技人的艺术构思,启发学生的想象,来复述课文,以了解本文层次清楚的记叙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指导预习、解题、介绍作者、扫除语言障碍、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复述课文。
讲读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我国古代有很多名人,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就是反映我国古代口技人高超的艺术才能。
板书课题后,解题、简介作者: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
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
《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二指导预习1.查字典,给下面的字注音,并写出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吠(狗叫) 叱(大声责骂)倾(斜) 顷(短时间)2.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口译课文。
3.思考“思考一、二题”。
三研习新课。
1.教师范读课文。
(提示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停顿、节奏、表情)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和词的含义。
3.齐读课文。
4.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
可让学生先找出文中的疑难词语,然后分组讨论。
应重点理解的词语是:“厅事”、“欠伸”、“呓语”、“屏障”、“侧目”、“作作索索”、“力拉崩倒”、“齁”、“战战”、“施”、“毕”、“绝”、“意”、“曳”、“指”、“名”。
2024年河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和运用。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归纳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包括理解、分析、鉴赏和评价等方面。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鼓励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热爱阅读的情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教材中文言文、古诗词的背诵与理解。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包括文本的深层解读和信息的综合提取。
写作技能的提升,通过仿写、扩写等方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文言文、古诗词中生僻字的准确读音和词义理解。
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深度思考的引导与激发。
写作中创新性思维和逻辑表达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通过相关背景故事、作者生平或相关文化现象的介绍,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设置疑问:根据课文内容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知识链接:回顾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已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 自主预习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点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标记疑问:在阅读过程中标记不懂的地方,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或老师讨论。
准备展示:准备自己的预习成果,如生字词的读音、词义解释等,以备课堂分享。
3.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相互启发,形成小组观点。
角色扮演:根据课文内容分配角色,进行课本剧表演,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头脑风暴:围绕课文主题开展头脑风暴,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培养思辨能力。
4. 展示交流个人展示: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如生字词的读音、词义解释等。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下教学方案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下教学方案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中国xx〔xx〕为大家整理了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方案,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一、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整体设计目标,表达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开展为根底;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表达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本册共有30篇课文,按主题合成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课外古诗词背诵,选取了十二首著名古诗词。
主要由学生读读背背,增加文化淀集。
三、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学生突出的特点是: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局部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4、课堂上有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还行。
存在的缺乏是:1、学习语文的习惯差。
2、学习比拟盲目,目标性不强。
3、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4、根底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5、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6、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比拟差。
四、教学措施根据学生的情况,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022年七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语文人教版电子版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静谧(mì)着落(zháo)屏息(bǐng)矫揉造作(jiǎo)B.晦暗(huì)箴言(zhēng)伫立(zhù)惟妙惟肖(xiào)C.毋宁(wú)干涸(hé)解元(jiè)恹恹欲睡(yān)(正确答案)D.朴刀(pō)恣睢(suī)蝉蜕(tuì)锲而不舍(qì)2、1“念奴娇”“雨霖铃”是词牌名。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下列句子加括号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正确答案)D.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4、“氓之蚩蚩”中“氓”的意思是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读音是“máng”。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棘手、机遇、极乐鸟、集腋成裘此组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的读音相同。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成语完形:浅尝()止[单选题] *则就辄(正确答案)折7、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描写的周瑜是一个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年青将领形象。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收敛(liǎn)贪婪(lán)谆谆教诲(zhūn)B、荫庇(pì)云霄(xiāo)自怨自艾(ài)(正确答案)C、涎水(xián)富饶(ráo)惟妙惟肖(xiào)D、汲取(jí)谄媚(chǎn)一哄而散(hòng)9、下列选项中,与加着重号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鲜(xiān):鲜红新鲜屡见不鲜鲜为人知B、强(qiǎng):坚强牵强强词夺理博闻强识C、供(gōng):供给供应提供供不应求(正确答案)D、当(dāng):当家当代门当户对安步当车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适始适还家门适得府君书B.谢谢家来贵门多谢后世人C.幸幸复得此妇幸可广问讯D.令便言多令才有此令郎君(正确答案)11、1《边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
七年级下册语文《高效课堂》49页1、6. 下列加双引号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寒“噤”(jīn)蛮“横”(hèng)布“衾”(qīn)挑拨离“间”(jiàn)B.“彷”徨(páng)“皱”褶(zhé)“庇”护(bì)“强”词夺理(qiǎng)C.“襁”褓(qiǎng)“拙”劣(zhuō)“蠕”动(rǔ)怒不可“遏”(è)D.“瞭”望(liào)颠“簸”(bǒ)俯“瞰”(kàn)“拾”级而上(shè)(正确答案)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将进酒(qiāng)岑夫子(chén)欢谑(xuè)馔玉(zhuàn)B、虾蟆陵(há)贾人(jiǎ)钿头(diàn)荻花(dí)C、樯橹(qiáng)酹(lèi) 凝噎(yè)兰舟催发(fà)D、郯子(tán)六艺经传(zhuàn)或不焉(fǒu)句读(dòu)(正确答案)3、2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单选题] *A.妯娌(zhóu)酒肆(sì)镌刻(juān)暴风骤雨(zhòu)(正确答案)B.狡黠(xié)挟持(xié)胡髭(zī)惨绝人寰(yuán)C.燥热(cào)翘首(qiào)嶙峋(xún)言不由衷(zhōng)D.私塾(shú)遁形(dùn)糜子(mí)日夜不辍(zhuì)4、1《雷雨》是一部歌剧,作者是曹禺。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语言以四言为主,其中不少篇章采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