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因“生成”而更精彩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精彩
英语课堂教学的精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互动性强:英语课堂通常注重师生互动,通过师生互动的方
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帮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
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也能够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多样性:英语课堂教学通常采用各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听
说读写结合、边学边玩、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得学生在
课堂上能够充分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摸索到自己感兴趣
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3. 能力培养:英语课堂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帮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培养
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
4. 更新性:英语课堂教学通常会及时跟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
方法,不断更新、改进课程标准和内容,逐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同时,教师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强化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等方面,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
的同时,也能够营造出一个充满乐趣和激情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得
教育教学更加有意义和生动。
巧用教学资源,生成课堂精彩小学英语课堂是一个不断发展推进、有着灵活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动态过程。
作为一段演绎师生共同经历,焕发无限激情的生命历程,如果失去了它的生成性,那么课堂也就失去了弹性和活力。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有一双妙手偶得的“慧眼”,及时捕捉教学生成问题。
下面具体谈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巧妙利用。
一、捕捉意外资源,生成课堂精彩教学过程是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
课堂不再按照预设发展,而是充满了意外、遗憾和精彩!一次次教学意外可能会打乱教学节奏,或是出现种种尴尬场景,给教学带来许多困扰,但这些困扰中却蕴藏了无限的精彩。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课堂意外中的课堂资源,巧妙地将其转化为能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学资源。
课堂上面对每一个意想不到的“插曲”,教师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魄。
我们要了解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善于倾听,宽容错误,使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勤于思考问题,乐于同教师对话,从而使师生之间达成相互碰撞、接纳、融合的同构共生状态。
二、把握课堂契机,体验课堂乐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一个个活跃的生命体,他们往往会脱离你为他们精心布置的轨道。
有时他们独特甚至离奇的想法会打乱你的教学思路,这时如果一味死板地将学生拉回你所设置的固定轨道,那么很有可能失去这些无法预约的精彩片段而使你的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
反之,如果你顺应童心,把握好这样的契机并及时将它转化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并带着期望分享他们的童趣,那么你就能和学生一起感受无法预约的精彩,并从中体验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乐趣。
如,在教学seasons的新授课上,我让学生讨论what colour is summer?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s1:i think summer is red. because summer is hot. in summer the sun is red.s2: i think summer is blue. because in summer the sky is blue. the sea is blue ,too.……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少了,我就准备结束这一问题,但我注意到nancy始终举着手,并用一种期待的目光看着我。
动态生成让英语课堂更精彩叶澜教授早在她的“新基础教育”中就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
”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思路教学,而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于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因此,以笔者之见,按照教师上课前准备好的一步一步地走,学生的参与过于机械,缺少能让师生碰撞出火花的、富有创造性的交流,这样的课堂只能说完成了教学任务,说不上“精彩”两字。
一堂精彩的课应该是教师备课时对课堂生成的预设和上课进程中出现的课堂生成的完美结合,而且这一切还应该在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进行。
虽然这一定义有些过于追求完美,但如果一位教师能坚持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的观点,并且想努力打造精彩的课堂的话,可以从备课、上课和课后三方面去探究动态生成式教学。
一、动态备课,用教学预设促进生成强调“动态生成”并不否定“教学预设”的重要。
新课程对教学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
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做到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
1,备课应备“可能”。
在备教材、备方法、备学生、备媒体的四大备课要素中,教材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方法选择、媒体使用是可以预设的,学生是动态有差异的。
教师在备课时要熟悉学生心理,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
无论是教学环节的预设、课堂组织方式的确定,都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尽可能多地把学生考虑在内,让学生成为教学互动主体,将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并预设应对方案,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2.备课应备“轮廓”。
过去,我们备课过多考虑如何教的问题,备教师的课堂语言、课堂提问、练习设计等。
而实施新课程,备课关键在于考虑学生的学习和需要,教师要把功夫花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课堂环节上。
龙源期刊网 丰富资源让英语课堂更精彩作者:黄锐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8年第08期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学习互动的过程,在英语课堂互动中,教师要丰富课堂资源,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成为学生向往的精彩课堂。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多运用生活资源,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到轻松、易掌握,让现代化的科技资源走进课堂,扩大课堂容量,减少时间消耗。
教师还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资源,让其成为学生记忆的切入点,促进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丰富资源的巧妙运用能够延伸课堂,拓展空间,促进学生领会知识要点。
关键词:初中英语;资源;生活;科技;动态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延长其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展其宽度,扩大其容量,提高授课质量。
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多种资源降低学习任务的难度,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理解记忆。
抓准时机,巧妙切入和转化丰富的资源,提高课堂实效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学习与生活相融合学习英语是为了掌握一门生活技能。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熟悉的生活融入课堂,多运用生活资源。
利用生活经验、生活常识、生活情境等资源,助力英语课堂学习,降低英语学习任务的难度,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内容中学会英语表达,掌握英语技能。
例如,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 Grammar 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食物名称:pork, carrot, tomato, potato, beef, ice-cream等等。
在生活中,学生们非常喜欢猜谜语,所以教师可以设计猜谜语活动,让学生读出谜底单词,然后进行拼写,如,It is yellow, and it is long, bu t it isn’t sweet. What is it?学生们能够猜出答案carrot。
接下来教师把一个胡萝卜拿出来,让学生说出英语:a carrot,两个胡萝卜two carrots。
生成性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一、生成性教学理念的内涵生成性教学理念是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和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生成性教学理念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当创设有利于学生生成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情境和环境,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开展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在生成性教学理念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自己的学习体验,实现个性化发展。
生成性教学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注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提倡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片面追求结果。
生成性教学理念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是多元化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当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寻找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高中英语教学的特点高中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阶段,其特点主要包括:语言知识量大、学习内容丰富、学科的综合性强、学生的学习压力大等。
高中英语课程设计较为丰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式等,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听力、写作和口语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素养,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信息获取和表达、跨文化交际等。
高中英语教学的学生群体普遍学业压力大,竞争激烈,对学习效果要求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1. 情境创设生成性教学理念主张通过创设情境和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外阅读、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选取一篇鲜活有趣的课文,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到英语的生活气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英语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实践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应该是不断生成的。
知识不该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与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如原始森林般充满着神秘与未知的复杂生态系统;课堂不应该再成为课本剧的彩排现场,而是珍视学生获得终生学习能力,并且能在课堂及时生成的课程。
我们要在通过对课堂的合理预设与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让“生成”出现在每一个英语课堂。
一、对英语教学课堂的预设有效的课堂生成离不开精心预设,而生成则实现了预设的价值。
一个开放的生成性的英语课堂并非完全出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下的意识流,完全变成一种混沌,它仍然是一个半控制性的过程。
如何能够做大限度的、高效的产出与课程目的语相关的生成则需要更严密与精确的预设,但这种预设的原则应该是多维的、开放的、灵活的并且是动态的。
要预设一种开放的教学设计。
传统型的教案设计注重严密的逻辑结构和结果,导致了过程的程式化,使课堂成为封闭的静态的过程。
但着眼于高效产出性教学的教学设计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应该是一种弹性化的教学方案,时刻准备课堂中的突发事件从而促成生成。
前提是有预先充分的准备,否则会使得其反。
案例:笔者在教学New Standard English,Junior one, students’ book 2中的Module 3 plans unit 1第二课时的时候就曾碰到令人振奋的精彩。
课型:复习课,练习课。
目标:复习结构be going to并完成课本配套练习。
预案:step 1,Revision.What are you going to do(time)?I’m going to…Free talk among students and teachers.Step 2,listen and read.Step 3,complete the exercise, finish the exercise on page 15 and 96.而在师生进行Revision时,先进行Free talk。
多媒体让英语课堂更高效更精彩传统英语教学只注重英语知识及语法的传授,教学方式呆板,一直以来都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台录音机,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通常都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被动听,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导致英语成绩越来越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中,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活力,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优化课堂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否吸引学生,课堂的导入非常关键。
而在这方面,多媒体有着很大的优势,一段悠扬的音乐、一幅应景的图片、一个有趣的游戏,都能使学生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例如课前几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快、更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我总会设计一个环节——warming up(热身运动),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轻松愉悦的英语歌曲,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沉浸在英语学习的氛围中。
我还给学生看一些英语动画片,如《迪士尼神奇英语》、《狮子王》、《猫和老鼠》等,这些动画片内容丰富,语言地道、通俗,集趣味性和故事性为一体,具有强烈的动态效果,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单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现行英语教材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大多数章节内容都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但是也有个别科普文章较难,学生不容易理解,客观上增加了教学难度,而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让课堂充满活力,如9b unit2的话题是机器人,课文对机器人身体构成的叙述很复杂,再加上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甚少,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展示实物也有难度,于是我就用ppt制作了关于机器人构成的小动画,生动有趣,一目了然。
此外,我还播放了有关机器人的作用和构成的视频,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快速掌握了新的授课内容,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学生的层次和水平不同,这是客观事实。
所以,教师很难因材施教。
英语课堂,因“生成”而更精彩长期以来,通过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以取得教学的成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孜孜追求。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在“目标——过程——结果”的演变过程中,除了预约的精彩以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会“生成”出许多无法预知的精彩。
面对生成的精彩,若我们教师能以次为契机,及时捕捉和善于利用,那么,一个个超越预设、洋溢着芬芳的精彩会向我们款款走来,那些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点点滴滴会呈现出诗一般的美丽。
一、精彩,生成在“兴奋”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一个学生对某个学生发生兴趣时,大脑中有关学习的神经细胞就会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与之无关的神经细胞则处于抑制状态。
此时学生心情愉快,学习效率极高。
这一时刻被称为“兴奋点”。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创造学习的“兴奋点”。
课堂四十分钟对小学生来讲是个相对漫长的时段,加上语言学习的特殊性,所以教师不可能要求学生在这个时间段里始终保持兴奋的状态,更不可能要求小学生每一分钟都在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
因此,教师必须把握时机,挖掘学生的兴奋点,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难点的突破、语言点的掌握于学生的“兴奋点”同步发生,从而完成重点、难点的语言训练。
let’s go by taxi第一课时,我以“介绍老师的朋友——接老师的朋友——与老师的朋友交流——邀请老师的朋友参观”四个步骤贯穿全课。
学生大多具有“向师性”对老师的安排比较感兴奋,因此课堂上他们乐意与老师互动交流。
教学伊始,我在屏幕上呈现了老师的朋友(即本人的朋友)的照片,学生兴奋不已,这就给学生制造了第一兴奋点。
接着,在建议去机场接我的朋友时,我播放了一曲the wheels on the bus,让学生边歌边动,身心得到了放松,渐入佳境,真正融入到主人的角色中,这是制造的第二个兴奋点。
接着,呈现机场画面。
英语课堂、因“生成”而更精彩——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英语的动态生成性教学杭州春芽实验学校樊素君一、引子长期以来,通过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以取得教学的成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孜孜追求。
新课堂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在“目标—过程—结果”的演变过程中,除了预约的精彩以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会“生成”出许多无法预知的精彩。
面对生成的精彩,若我们教师能以此为契机,及时捕捉和善于利用。
那么,一个个超越预设、洋溢着芬芳的精彩会向我们款款走来,那些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点点滴滴会呈现出诗一般的美丽。
二、主题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推进,如何捕捉英语课堂中的“意外”,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让课堂绽放活力,是新课程派生的崭新理念,具有现实意义。
然而由于课堂上生成的有效教学资源来得比较突然。
往往令教师手足无措,处理不当,会给课堂教学留下很多的遗憾。
三、主题内涵阐述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只注重对“填鸭式”的灌输,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言的交际性。
英语课堂教学也是一个灵性飞射、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
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的过程,他们的及时表现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
若教师刻意执行预设教案,冷落课堂生成,学生尤如被缝翅的鸽子,难以展翅高飞。
英语教学的对象是人,人的活动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它也是动态的。
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推进,如何捕捉英语课堂中的“意外”,动态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让课堂绽放活力,是新课程向教师们提出的又一个崭新的课题。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从学生的心理和需求考虑,如果能利用好学生生成的“意外”,将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
四、案例及分析例一: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那是我的第一次公开课,教学内容是脸部各部位单词:eye, ear, nose, face, mouth, head及句型:This is my 。
课前由于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课也备得很熟,再加上学生的基础较好,各个环节还算流畅,学生也很快地掌握了这几个单词。
我设计的教学任务在下课铃响前10分钟已告结束,无奈之下,我又请了两个同学用:This is my 来介绍自己的五官。
这样的巩固练习延长了两分钟。
学生渐渐对这样的机械操练失去了兴趣,这时我发现有学生在做This is my eye/ear.的动作时习惯地去指两个眼睛或耳朵,我就势将单复数引入了教学,用我的动作表示This is my ear. These are my ears.学生从我的变化中领悟复数加s的意义,也使单词的教学更完整了。
学生这个无意的动作,让我精彩地完成了40分钟的教学。
分析:精彩,生成在“意外”里我们以为,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内容,“怎么教”服务于“教什么。
”一堂课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内容,那么无论其教学方法怎么设计都不可能是成功的课。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篇课文本身的内容比较少,信息量也不大。
教学内容的科学选择和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教学时间充裕,学生能力所及时,可以适当地增加相关内容的学习和练习,而在学生生活常识缺乏或能力不能接受时,我们完全可以减少和删除有关的内容,或适当降低其难度。
例二: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PEPBook7的第五单元,讲解有关“职业”的内容。
课前我准备了本课有关职业的图片:singer, writer, TV reporter, actor, actress, artist, engineer, accountant, policeman, salesperson, cleaner。
当我教完这些单词后,我也迫不及待地问学生: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 do?这时学生开始在下面议论纷纷,开始用中文在说自己父母职业。
我这才意识到这些职业的单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太不相符,怎么让学生来介绍自己父母的职业呢?果然马上就有同学来问了:老师,公务员怎么说啊?老师,出纳怎么说啊……我一时语塞,脑中怎么了搜索不出这个单词!天哪,我从小到大压根就没碰上过“公务员”这个单词,而“出纳”这个单词我实在也想不起来了。
职业的名称实在太多了,360行啊,确实还有许多我不知道的,况且我也不知道学生会说出什么样的职业,这些都是我课前所无法预料的!还是如实“交代”吧,我立即微笑着说:“sorry, I don’t tnow. Let me look up it in t he dictionary after class.”说完我用中文解释了一遍。
那孩子吃惊地望着我,很显然,他是在用目光告诉我:难道老师也不懂吗?我猛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教育的契机!“stop bere!”我回到讲台上,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今天,我们学了有关职业的单词,可能同学们的家长的职业不在这些单词里,比如说方云诚的爸爸是公务员,还有同学的爸妈是出纳,或经理,或做生意的。
我建议同学们先回去查出有关自己家长职业的单词,明天我们就来一个职业大收罗。
”“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Let’ s go on with our class.”(让我们继续上课吧!)第二天一早,王之良同学闪冲冲地跑进我的办公室,颇为得意地告诉我:Miss Fan,我知道“公务员”的英文名字了,是“office worker”!我一进教室,就有许多同学围着我,我知道经现怎么写了,我知道厂长怎么拼了……。
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我为孩子的真诚、好学而感动。
分析:精彩,生成在“随机”中教学活动不仅是井井有条,科学规范的。
课堂上,在把握教学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给师生双方以自由创造的空间,而不是使课堂成为教师先行设计的“彩排”。
及时捕捉课堂信息,促成动态调控,能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趣味,让师生生命的活力真正在课堂上焕发出来。
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在未来的岁月里都会遇到许多未知的事物,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因此,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怎样自主学习。
例三:经过一节课的精心准备,我走进了五(1)班教室,今天的教学内容是1至12月以及句型:When is your birhday ? My birthday is in .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我设计了:What’s missing? Before and after等游戏,学生的学习气氛还比较活跃。
在学习对话时,为了增加语言的交际性,我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调查四人小组的生日,虽然在调查时学生还比较兴奋,但很快气氛就平静下来了。
最后我让学生用’s birthday is in .来汇报了自己的调查结果,这样就草草地结束了这堂课。
下课了,我在反思:怎么才能使学生对调查的兴趣更浓?突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闪过,生日是跟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五年级的同学也开始在意同学之间的生日了,有些同学还比较喜欢互赠生日礼物。
我为什么不利用课堂学习月份以及询问别人的生日的过程制作一张全班同学的生日表呢?况且后面还有一些新句型:There are birthdays in June. who bas a birthday in October? Is her birthday in June?要学,这张生日表还是挺有用的。
我赶紧去准备了两张8k的卡纸,用水彩笔画出一些图表式样。
当我在五(2)班呈现这张图表,暗示学生这张图表的意义时,同学们非常踊跃的调查及汇报。
课堂气氛比上一节课热烈多了,到下课的时候,一张精美的班级生日表就完成了,每一个同学的生日都记录在上面。
我将这张表格贴在教室后面,。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经常听到同学说:“Miss Fan,这个月XXX同学要过生日。
”分析精彩,生成在“兴奋”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创造学习的“兴奋点”。
课堂四十分钟对小学生业讲是个相对漫长的时段,加上语言学习的特殊性,所以教师不可能要求学生在这个时间段里始终保持兴奋的状态,更不可能要求小学生每一分钟都在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
因此,教师必须把握时间,挖掘学生的兴奋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难点的突破、语言点的掌握与学生的“兴奋点”同步发生,从而完成重点、难点的语言训练。
例四:今天要上的是unit 2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n?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孩子们已经学会了post office, hospital, cinema, bookstore, science museum, library 6个单词和短语,这节课主要是会用下列句型来询问和表达方位:where is the bookstore? It’s next t o the post office.复习节这些单词后,接着我便开始对照书上的地图提问;“where is the supermarket? ”“I t’s next to the bookstore.”最先举手Alice答道。
“Where is the school?”“I t’s next to the post office.”“Where is the school?”这次我请正在玩笔的Tom来回答。
他先愣愣地看着我。
我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Where is the school?”“It’s near the bus stlp.”他若有所思的回答道。
我将他的回答用升调重述了一次,示意大家对他的回答做出“No”的回答。
我让Tom看着书上的地图再答一次。
他却说道:“老师我们学校就是18路车站边上,为什么不能回答:‘It’s near the bus stop.’呢?”问得好!我为什么没有把语言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呢?如果我能用一幅真实的地图,让大家看着地图表达,那该多好哪?我赶紧打开电脑,找出一幅杭州地图,看着自己熟悉的庆春路展现在自己的眼前,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开始说道:The cinema is next to the supermarket. The KFC is next to the cinema.看着学生的好学劲儿,我又教了几个表示方位的词:face to, near, behind, in front of.这样学生能利用的资源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