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五单元知识清单基础知识【字音字形】1.重点字音雄跨.(kuà)记载.(zǎi)残损.(sǔn)巧妙绝伦.(lún)古朴.(pǔ)桥墩.(dūn)推崇.(chóng)交头接.耳(jiē)侵略.(lüè)序幕.(mù)洨.河(xiáo)惟妙惟肖.(xiào)张鷟.(zhuó)匀称.(yún)饮涧.(jiàn)独.一无二(dú)竹竿.(gān)映衬.(chèn)依傍.(bàng)因地制宜.(yí)丘壑.(hè)雷.同(léi)嶙峋.(xún)自出心裁.(cái)败.笔(bài)蔓.延(màn)蔷薇.(wēi)重峦叠嶂.(zhànɡ)芭蕉.(jiāo)雕镂.(lòu)斟酌.(zhuó)俯仰生姿.(zī)明艳.(yàn)着.眼(zhuó)轩.榭(xiè)任.其自然(rèn)瞻.仰(zhān)橘.黄(jú)上溯.(sù)永垂不朽.(xiǔ)销.毁(xiāo)挑衅.(xìn)旌.旗(jīnɡ)五卅.运动(sà)峻.峭(jùn)天堑.(qiàn)逾.越(yú)顶天立.地(lì)镏.金(liú)矗.立(chù)庑.殿(wŭ)慷慨.激昂(kǎi)轧.(yà)暴.晒(bào)隧.道(suì)毫无顾忌.(jì)鳍.(qí)恶.劣(è)罅.隙(xià)一无所知.(zhī)蚋.(ruì)折.皱(zhé)纤.维(xiān)不怀好.意(hǎo)窠.(kē)防御.(yù)联.结(lián)无动于衷.(zhōnɡ)钹.(bó)跳蚤.(zǎo)地穴.(xué)懒.洋洋(lǎn)辙.(zhé)黏.土(nián)寻觅.(mì)喧嚣.(xiāo)绢.(juàn)翰.林(hàn)题跋.(bá)春寒料峭.(qiào)驮.(tuó)擅.长(shàn)城郭.(guō)长途跋涉.(shè)檀.(tán)田畴.(chóu)岔.道(chà)摩肩接踵.(zhǒng)冗.(rǒng)簇.拥(cù)踏.青(tà)络绎.不绝(yì)敞.(chǎng)摄.取(shè)遒.劲(qiú)舳.舻相接(zhú)2.多音字称①匀称(chèn)①称呼(chēng)模①模样(mú)①模拟(mó)间①间距(jiān)①间谍(jiàn)刹①刹那(chà)①刹车(shā)轧①轧钢(zhá)①轧马路(yà)纤①纤夫(qiàn)①纤细(xiān)塞①瓶塞(sāi)①边塞(sài)①敷衍塞责(sè)着①着眼(zhuó)①着数(zhāo)①着急(zháo)3.形似字瞻仰(zhān)/赡养(shàn)隧道(suì)/深邃(suì)崇高(chóng)/作祟(suì)雄姿(zī)/咨询(zī)弧形(hú)/狐狸(hú)/孤独(gū)沦落(lún)/轮渡(lún)/巧妙绝伦(lún)石砌(qì)/彻底(chè)/沏茶(qì)遐思(xiá)/瑕疵(xiá)/无暇(xiá)喧嚣(xuān)/寒暄(xuān)/渲染(xuàn)洨河(xiáo)/比较(jiào)/学校(xiào)【重点词语】推崇:十分推重。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字词及文学常识复习逐课梳理重点内容,重在文学常识、字词句式和重点内容的理解。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字词及文学常识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字词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嶙峋(lín xún)镂空(lòu)斟酌(zhēn zhuó)硕大(shuò)抿嘴(mǐn)荒诞(dàn)潋滟(liàn yàn)虬干(qiú)摇曳(yè)愚氓(méng)惆怅(chóu chàng)蜿蜒(wān)倏然(shū)喧嚣(xuān xiāo)悖论(bèi)温馨(xīn)龟裂(jūn)咆哮(páo xiào)恬淡(tián)胼胝(pián zhī)相度(duó)万斛(hú)猬集(wèi)重峦叠嶂肆无忌惮毛骨悚然史无前例闲情逸致月白风清林林总总不速之客司空见惯变幻莫测安身立命自知之明沧海桑田等闲视之无所事事退避三舍习以为常别具匠心自出心裁因地制宜相映成趣好逸恶劳计利忘义布袍缓带二、文学常识与课文内容1、《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名绍钧,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主题: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国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2、《都市精灵》舒乙,满族,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
主题:本文是一篇随笔,作者有感于某些现代都市连鸟雀也不见的现实状况,提出都市中人应当与其他生灵友好共处的观点,文章里多处运用对比,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
3、《幽径悲剧》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翻译家。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基础知识汇总17.中国石拱桥雄跨xióng kuà:①犹高踞;②指高踞者;③大幅度跨越。
记载jìzǎi:①动词;把事情写下来:据实记载;回忆录记载了当年的战斗历程。
②名词;记载事情的文章:我读过一篇当时写下的记载。
残损cánsǔn:①残害;损害。
例如:《后汉书·周举传》:"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
"②伤残缺损的(形容词)。
例如: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诗:"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③残缺的。
例如:茅以升《中国石拱桥》:"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
"古朴gǔpǔ:古老而质朴。
桥墩qiáodūn:位于桥梁的中间部位,支承相邻两跨上部结构的建筑物。
其作用是将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可靠而有效地传给基础。
推崇tuīchóng:指非常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
尊崇,推重崇敬。
侵略qīn lüè:指用非法手段夺取他国的财物等。
序幕xùmù:指的是某些多幕剧置于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通常交代人物的历史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后序幕一词又有了引申义,用来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
反义词是尾声。
巧妙绝伦qiǎomiàojuélún:绝:没有。
伦:同类。
巧妙:精巧美妙;灵巧高妙。
绝伦:独一无二,举世无双;没有可以与之相比较的。
指方法或技术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人工)。
交头接耳jiāotóujiēěr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
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惟妙惟肖wéimiàowéixiào:惟:非常。
妙:精妙。
肖:相似。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独一无二dúyīwúèr: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五单元主要介绍了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文言文的特点、常见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言文,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一、文言文的特点1. 古老而庄重:文言文源于古代汉语,使用的是古老的词汇和句法结构,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2. 偏正结构:文言文中的句子多采用偏正结构,即通过修饰成分来加强表达的含义。
3. 兼并结构:文言文中的句子常采用兼并结构,即将句子中的多个成分合并在一起表达,使句子紧凑而丰富。
4. 对仗句式:文言文中常用对仗句式,即通过对称的词语或句子安排来达到平衡的效果,增强表现力。
二、常见的句式技巧1. 倒装句:主谓语序颠倒,一般用于表示强调、排比或修辞等方面。
例句:不闻不问,以一身之任重而无私念焉。
2. 并列句:将两个或多个平行的句子连接起来,表达并列的关系。
例句:孔子教学有三绝:致知、诚意、笃行。
3. 现象状语从句:通过现象状语从句来揭示一个人或事物的特点或状态。
例句:夫美者,其视之不倦,其听之不厌。
4. 状语从句:用于修饰句子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等。
例句:闻波声如有如无,若存若亡。
三、常见的修辞手法1. 比喻:用形象而生动的表达方式来说明一个事物或概念。
例句:晨曦欲破,万物蓦然而动,仿佛意欲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2. 排比:通过列举同类型的词语和句子,来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句:地窖里有的是金银财物,有的是瓮中藏儿女,有的则是藏北的希望和未来。
3. 借代:用一个词或短语来代替一个概念或事物。
例句:冬去春来,寒冷的岁月终将远去。
4. 对仗:通过对称的词语或句子来达到平衡的效果。
例句:山高谷深,水清河暖。
四、注意事项1. 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熟悉古汉字的读音和意义,以及古文法规。
2. 动态感官词汇在文言文中十分重要,要注意掌握常见的词语和用法。
3. 注意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尽量用古代的修辞方式进行理解和翻译。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生字词专题复习1.给加点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词语:雄跨(xióng kuà)记载(jì zǎi)残损(cán sǔn)古董(gǔ dǒng)桥墩(qiáo dūn)重(chóng)侵略(qīn lüè)序幕(xù mù)铺砌(pū qì)匀称(yún chèn)稱量(chēngliàng)拱桥(gǒng qiáo)雄姿(xióng zī)河堤(hé dī)洪河(hóng hé)斗(dǒu)坡暴涨(bào zhǎng)倾听(qīngtīng)支撑(zhī chēng)长虹饮涧(cháng hóng yǐn jiàn)竹竿(zhú gān)映衬(yìng chèn)池沼(chí zǎo)庸俗(yōngsú)对称(duì chèn)模样(mó yàng)灵龙(líng lóng)琢磨(zhuó mó)丘陵(qiū líng)河滨(hé bīn)因地制宜(yīn dì zhì yí)轧(zhá)钢涂(gāng tú)墁(màn)掠夺(lüè duó)罅(xiá)鱼漆(yú qī)铺(pù)晒(shài)2.改写每段话:这篇文章是关于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生字词的专题。
第一部分中,需要给加点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来。
比如,雄跨(xióng kuà)、记载(jì zǎi)、残损(cán sǔn)等等。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桃花源记》基础知识Ø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Ø 文言词语【一般词语】[缘]沿着,顺着。
[夹岸]两岸。
夹,在两旁。
[数]几。
[芳]香花。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缤纷]繁多样子。
[复]再。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才]仅。
[平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悉、咸]全,都。
[黄发]指老人。
[垂髫]指小孩。
[怡然]形容喜悦。
[乃]竟然。
[具]详细。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延]邀请。
[语(yù)]告诉。
[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
[及]到。
[诣]到。
[遣]派。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
[果]实现。
【一词多义】[中] 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志] 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为] 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 è)房舍。
(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汇总笔记单选题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面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B.③②①⑤④⑥C.②①⑤④⑥③D.②③①④⑥⑤答案:B作答时,首先判断首句。
③句和⑥句都具有概括性,但根据⑥句中“这样”一词,可知其应在最后,③句为首句。
分析剩余句子,可知②句紧承③句,介绍窗子的具体作用;①句对②句进行阐释;⑤句举实例对①句进行说明;④句中的“而且”一词表明该句是进一步的说明。
据此,可判断所给句子的正确顺序。
故答案为: B。
【点睛】解答句子排序类题目时,首先要搞清楚所给句子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和语境来判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
有时候,会有很明显的提示性的词句,要能抓住这些关键信息。
句子顺序排好后,通读一遍,检查一下句子之间衔接是否顺畅,是否符合逻辑。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B.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C.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日,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
D.松鼠是一只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答案:CC“销毁鸦片烟”是浮雕的内容,不是浮雕作品的名称,所以不能用书名号,应用引号。
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使用标点符号。
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一项是()A.在他们眼中,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我们想要学好知识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当我们的知识积累得越多,掌握就越熟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烟囱cōng 柚yu子树沉甸diàn甸霎shà时间剔tī透结实累léi累点拨:“累”是多音字,要结合语境正确渎音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u)堕落牙yín龈贪(lán)婪(chú)雏形苦(áo)熬3.解释下列词语。
(1)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2)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3)红灯绿酒: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4)低回:留恋。
(5)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6)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7)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8)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
4.行道树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在行道树身上,体现了无私奉献(或以苦为乐)的精神。
二、重点句子1.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三、文学(文体)常识1.《行道树》节选自《张晓风自选集》,作者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
2.《第一次真好》节选自《无言歌》,作者是台湾女作家周素珊。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的知识点总结《核舟记》1.这篇文言文介绍的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核舟,文章按怎样顺序写的?2.课文语言有怎样的特点?(简洁、准确,又不乏生动。
)《桃花源记》1.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2.举例说说《桃花源记》语言上的特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清单——第五单元第18课中国石拱桥1.重点字词弧.形(hú)拱.桥(gǒng)洨.河(xiáo)陡.坡(dǒu)和谐.(xié)饮涧.(jiàn)桥墩.(dūn)郦.道元(lì)张鷟.(zhuó)匀称.(chèn) 惟妙惟肖.(xiào)2.文学常识茅以昇(1896~1948),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他积极倡导科普教育,撰写了《中国石拱桥》《桥话》等科普文章,晚年还编写了专著《中国古桥技术史》。
3.文体知识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和事理进行解说和阐释的一种文体。
它要求对事物的外形、结构、性质、成因、功能等特征以及事理做客观的、科学的解说,从而给读者以知识。
根据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根据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引用等4.思想内容本文选取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中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详尽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及特点,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5.重点探究:(1)作者在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时,为什么要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首先,这两座桥都很有名,都很美。
这两座桥形式优美,赵州桥有前人“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的盛赞;卢沟桥有“卢沟晓月”的胜景。
其次,这两座桥结构坚固,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 年左右,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 到1192 年间。
这两座桥修建以后沿用至今,还保持着雄姿。
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点,在它们身上都非常突出,选择这两座桥做例子,能有力、准确地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B.学生在考场外紧张地等待考试,带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愤愤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D.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答案:B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
A项语言生硬。
B项正确。
C项不够和气。
D项不符合当时的环境。
故答案为:B。
【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C.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
D.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
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
我们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是读书或是写作,除了领会文章的立意,理解布局谋篇,品读词句外,还要重视标点符号,把标点符号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阅读、思考、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全面提高读写能力。
D项应该删去顿号。
故答案为:D【点睛】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几串噼里啪啦的鞭炮,窗外春寒料峭....,屋内暖意融融,一整年打拼的疲惫能在这一瞬被治愈。
B.主播小阿雷经常长途跋涉....到偏远地区捐助,为孤贫老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怀。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重点
第五单元:
《花儿为什么这么红》主旨:赞颂了人类创造性的劳动。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的灾难》主旨:告诫人们保护雨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我们的家园。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主旨:科学地说明了海藻和海洋丰富的浮游生物以及众多的鱼虾等,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潜力巨大,可以满足人口不断增加的需要。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主旨:说明了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
第五单元是说明文单元。
1、说明文按照说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是
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特点、功能;事理说明是解释事物含义、原理、关系、演变。
2、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分为从概括到
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主要到次要。
3、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资料、分类别、画图表、
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
4、事理说明文的特点是阐明一个事理,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理清事理内
在的逻辑顺序,安排全文的说明顺序。
5、说明方法的作用:列数字使说明的事理更准确、更真实、更有说服力;举例
子使说明的事理更具体;作比较使说明的事理更清晰、更直观、更形象;引资料使说明的事理更充分。
《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1、本文节选自《生物学碎锦》,作者贾祖璋,著名生物科学作家,出版的《鸟类
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本文曾获新长征全国优秀科普创作一等奖。
2、课文从物质基础(叶绿素和胡萝卜素)、物理学原理(光的反射)、生理需要
(热效应)、进化观点(发展过程)、自然选择(昆虫作用)、人工选择(加快
进程)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么红的原理。
按照由主到次,从内到外的逻辑顺序。
本文的说明顺序为设疑(总说)-解疑(分说)-小结。
3、本文标题借用了一首歌曲的名字,它的好处是:①设疑易于吸引广大读者注
意,激发阅读兴趣;②从科学小品文的特点看,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③从题目本身看,概括了文章的说明范围,浓缩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4、本文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作诠释等说明方法。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的灾难》:
1、本文的作者是英国当代科普作家巴里·齐默尔曼,选自《火星,我的第二家
园》。
2、文章开往第一句话就将引资料、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四种说明方法在一
句话中综合使用,以振聋发聩之势大声疾呼:雨林毁灭速度之快。
3、雨林的毁灭将给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一是珍贵植物特种濒临
灭绝;二是动物特种濒临灭绝;三是破坏大气;四是水土流失。
4、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引资料、作诠释等说明方法。
5、本文采用了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阐释事理。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1、作者从海藻、浮游生物、海洋鱼虾和还未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等四方面来说
明“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2、运用了作诠释、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题目“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3、本文采用了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阐释事理。
4、本文有每多的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2、3、4、
5、6段首句都是过
渡句。
5、海洋除了是人类未来的大粮仓外,还是“大矿场”、“大能源库”、“大药房”、
“大建材基地”、“人类未来的栖身地”、“地球气候的天然调节器”。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1、本文的作者是美籍华人,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从现象到原因、总分总的逻辑顺序。
3、运用了作诠释、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
4、“科”与“技”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