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81.50 KB
- 文档页数:10
考点一:《共产党宣言》01.(北京市朝阳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测试(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下图是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幅漫画。
根据所学知识,对其理解准确的是全世界的无产者站在岸边,在马克思的指引下,准备登上标志着他们的要求的船。
A. 马克思领导着第一国际B.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主流C. 无产阶级要求暴力夺权D. 工人运动推动社会变革【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此漫画的时间为19世纪末期,可以判断出A项错误。
第一国际的领导人不是马克思,而且1864年第一国际就已经解体;马克思主义指引无产阶级并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思想主流,故B项错误;从漫画内容并不能看出无产阶级要求暴力夺权,所以C项错误;根据“全世界的无产者站在岸边,在马克思的指引下,准备登上标志着他们的要求的船。
”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并且工人阶级的要求得到了满足,所以可以得出工人运动推动社会变革的结论,所以D项正确。
02.(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学业水平第三次模拟试卷)“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步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共产党宣言》)这段材料A.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B. 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C. 指出了阶级斗争的作用D.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答案】C【解析】由“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是阶级斗争推动的结果,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特定为无产阶级;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03.(2017届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三仿真(一)文综-历史试卷)门德尔逊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叙述1825年的英国:“工业空前萧条,工业区的许多工人无工可做,忍饥挨饿的工人发生了公开的暴动。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俄语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并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读一遍。
1. Когда Лена пойдѐт в гости?А.В это воскресенье .В.В следующее воскресенье.С.В следующую субботу.2. Откуда приехала Новая учительница английскогоязыка?А.Из Америки. В.Из Англии. С.Из Канады.3. Сколько лет дочери?А. Двенадцать лет. В. Двадцать лет. С. Два года.4. Во чтоон умеет играть?А. Играть в футбол.В. Играть в шашки. С. Играть в шахматы.5. Как долго Нина учит английский язык?А. Три месяца. В. Два месяца. С. Черыре месяца.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Какая книга понравилась девочке?А.Книга про собак. В. Учебник по литературе.С.Интересная книга с картинками.7. Когда мама обещает купить эту книгу?А.СегодняВ.Вчера.С. В другой ра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图1-甲为我国季风区某河流示意图,图1-乙为该河流上A、B两水文站径流量季节变化图,图1丙为某次洪水经过时,该河流与湖泊径流量的相互关系图。
读图回答1~3题。
图11.下列关于该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东南流向西北B.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D.甲图所示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2.丙图中洪水经过时,湖泊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有()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如果沙洲面积不断扩大,可能的原因是()A.河流流速增大B.河流含沙量减少C.湖泊沉积增多D.流域内植被遭破坏“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临近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
结合图2完成4~6题。
图24.“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5.“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A.年降水量增多B.热量交换变缓C.水汽蒸发加快D.地面风速增强6.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海南的羊山地区是指海口市西南部,由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熔岩地区,“数缸订婚”是海南羊山地区的奇特婚习之一。
千百年来,羊山地区流传着一首关于嫁女的歌谣:“嫁女不嫁金,嫁女不嫁银,数数门前檐下缸,谁家缸多就成亲”。
这些缸都很大,高度到成年人的腰部,缸口50多厘米,主要排放在屋外的甬道边上(如图3所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共14页。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24.管仲改革后齐国实力大增。
公元前651 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襄王派代表参加。
齐桓公制订盟约,借周天子之名颁布。
会盟后,“诸侯称顺焉”。
据此可知A.周天子天下共主权威得到维护B.会盟巩固了原有的政治秩序C.经济实力是新秩序构建的基础D.尊王攘夷是成就霸业的关键25.东汉顺帝时期,从尚书令左雄建议,凡举来之人,须先初试于府,次复试于端门。
自此,察举制度除重名声外,又增加考试。
这种改革A.革除了察举制的固有弊端B.使用人权收归中央政府C.为科举制的开创提供借鉴D.打破以门第选官的格局26.有学者研究发现,关于白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唐代人与明朝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
唐代人认为铜钱重要,白银一无是处。
明朝的有关论述却认为只有白银能够充当货币。
导致这种认识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B.世界联系程度的不同C.政府商业政策的不同D.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27.王阳明与友人的书信中说:“近世所谓道德,功名而已;所谓功名,富贵而已。
”他有感于“世衰俗降”,发出“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慨叹,遂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论题。
据此可知其心学理论A.核心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B.根植于小农经济主导的社会现实C.主旨是培养君子道德端其志向D.从哲学高度论证儒家伦理合理性28.下表是近代重庆《商务日报》发行的广告量,据此可知这一时期重庆地区A.反帝运动不断高涨B.民族工业有所发展C.产业结构的不合理D.社会生活日益西化29.1874年上海宁波同乡会抵制法国人越界筑路,1883年汉口茶商联合抵制外商茶价,但其行动均超越不了小团体和地方性水平。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测试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菔,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A.精耕细作B.自给自足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2.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怎样的思想A.“君权神授”思想B.“大一统”思想C. 反专制思想D. 理学思想3.《民主与城邦的衰落》一书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
”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C.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D.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4. “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
”《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A. 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B. 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C. 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D. 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5.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
下列属于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主张的是A.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 认识人自己C. 强调“理念是万物的本原”D. 真理高于一切6.《晋书·列传第六》记载:卫瓘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用使朝廷德让,野无邪行。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
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 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B.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C. 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D. 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2. 有学者认为,秦汉时“民之反,多农与士结合,易成;至宋、明民之反,农而已,士稍也,易败”。
由此可见,隋唐制度对封建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是A. 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B. “大一统”格局得以奠定C. 封建统治基础得以扩大D. 儒学得以发展和完善3. 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云:“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化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经验丰富者)。
”黄庭坚认为画竹应该A. 强调发明本心B. 真实的描绘呈现C. 注重抒情写意D. 取材于市民生活4. 河南社旗县是中国民间商会的发源地之一,清代山陕会馆最早制定了详细的商业规则,并刻在石碑上,立于会馆中,至今留下了《同行商贾公议戥秤定规概碑》、《公议杂货行规碑》、《过载行差务碑》等商业文物遗存。
这说明A. 会馆有地方商业行政管理职能B. 会馆注重商业道德和行业秩序C. 清政府注重立法规范商业行为D. 商会成为政府重农抑商的工具5. 1839年,林则徐组织编译了《滑达尔各国律例》,并运用其条款“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道理(权利)”来证明禁烟的合法性,从而要求外商出具保证书。
这说明林则徐A. 借用西方法律推动禁烟运动B. 强调建立中国近代外交制度C. 主张政府采用西方政治体制D. 系统实践“师夷长技以制夷”6. 下列表格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年均进出口贸易指数(海关两)。
该表表明A. 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较大变化B. 清政府调整税收政策C. 实业救国思潮空前高涨D. 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中国市场7. 有学者认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大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属于资产阶级,他们革命的动力不是为资产阶级争取利益,而是从帝制统治和列强的窥视下拯救中国。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押题卷(一)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新全球史》中说:(商鞅)由于给个体耕种者以土地的所有权,世袭的贵族阶层在经济中的地位被大大削弱,这一措施使秦国的统治者在国内能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作者阐述的是( )A. 秦国能统一的根本原因B. 土地私有制的重要作用C. 自耕农取代了贵族阶层D. 官僚政治优于贵族政治2.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这是( )A. 平定七国之乱的需要B. 削弱丞相权力的需要C. 加强专制集权的需要D. 先秦儒学的发展完善3.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
据材料可知( )A. 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主流思想B. 中国古代法律具有灵活性特点C. 儒学理念渐趋影响法制法规D. 古代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4.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而来,日益兴盛,“说话”分为四家:小说(以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演说佛书)、讲史(讲述前代兴废争战之事)、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
材料表明了宋代( ) A. 市民文化有了较快的发展 B. 世俗文学成为了文化主流 C. 儒释道三教已完成了融合 D. 城市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 5.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建,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还附设翻译馆、广方言馆和工艺学堂,有“中国第一厂”之誉。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文综考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孔子曾说,用麻布制礼帽,符合传统的礼;现在用丝料,比较省功,我赞成。
又说,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丧礼,与其注重仪式的完备,不如真正悲戚。
这表明孔子主张( ) A. 调整礼的形式以适应现实需要 B. 严格遵守周礼,反对变革 C. 重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统一 D. 人与人之间应该仁爱和谐 2.秦律规定:“偷盗者少于五人,赃款在1-200钱之间的只给予流放处罚;但如‘五人盗’,赃款只‘一钱以上’,也要“斩左止”,且黥面并服四年筑城的劳役”。
这一规定表明( ) A. 秦律注重犯罪情节和司法程序 B. 秦朝税收赋役繁重 C. 秦律重治“群盗”以维护治安 D. 秦朝地方割据严重 3.(题文)下图是建国初陕西西安古墓出土的“三彩骆驼载乐俑”和“骑驼乐舞三彩俑”。
作为历史史料,它们( )A. 生动地展示了明清时期高超的彩瓷工艺B. 有助于了解唐代“丝绸之路”的交通状况C. 有助于了解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状况D. 增加了对汉代贵族“厚葬”之风直观感受 4.据记载,清代初期的农户,“即竭终岁之耕,不足供二三月。
”而“贫民业在纺织者,竭一日之力,赡八口而无虞”。
据此可知当时( )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开始出现 B. 农民纺织业利润丰厚生活富足 C. 家庭手工业成为农民重要收入来源 D.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5.1909至1910年,清政府各省咨议局相继成立,许多议员为争取对本省行政、参政、法律等方面的监督权,要求改革地方弊政、检举地方官吏贪赃枉法等。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 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0页,46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 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右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地区A.可能位丁两北地区,候干旱、降水少B.地形为盆地,可以修建成水库C.从A地可以观察到B地D .C点与图中最低点的相对高度最大约为2999米2017年4月上旬,ofo小黄车(共享单车)与北斗导航达成了战略合作,推动共享单车行业定位技术的新行业标准。
回答2题。
2.Ofo小黄车与北斗导航合作后的影响不包括A.利用“北斗智能锁”,使车辆定位更加精准B.利用北斗定位和人数据技术智能划定虚拟的规范停放区域C.利于提高北斗导航的定位精度D.扩大了北斗导航的民用功能2017年4月17 日消息:高德地图2017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在第一季度拥堵排行中,济南夺得“堵城”称号,哈尔滨、呼和浩特、北京、佛山、重庆、昆明、郑州、合肥、南宁分列第二名至第十名的位置。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逐见显现,5公里以内自驾、网约车出行趋势明显下降。
读图和材料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交通线路完善是大型城市季度交通拥堵缓解的主要原因②共享单车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对中、长距离驾车出行有着很好的替换价值③我国四大地区“堵城”TOP10分布数量西部>东部>中部>东北④中小型城市第一季度交通拥堵的原因和春节有关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4.2017年一季度呼和浩特首次冲进“堵城”TOP10,并位于第二名的原因可能是①路嘲密度及道路面积小②季度修路旺季,大量道路被封③一季度呼和浩特市降雪较多④呼和沽特人均汽车拥有量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北京时间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措载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度九月月考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
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置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该是A.《史记》的记载B.《汉书》的记载C.史家的研究论文D. 秦简的记载2.早于孔子100多年的鲁国大夫减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
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
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A.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C.儒家反对商业活动 D.新兴商人日益活跃3.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4.哀公问政,子曰:“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孔子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道德修养的重要性B.民心的重要性C.人的才能的重要性D.教化的重要性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A.增加了官吏人才来源 B.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C.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 D.加强了思想控制程度6.《秦律·田律》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买卖)酒,田啬夫(官职)、部佐(官职)谨禁御之,有不令者有罪。
”该法令出台的主要动机是A.严禁商品流通 B.提倡粮食节俭C.抑制商贾发展 D.稳定酒类物价7.《史记·货殖列传》载:“蜀卓氏之先,赵人也……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
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 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B.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C. 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D. 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并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呈现出多元化,故A正确;B时间是东汉时期;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D不能完整反映材料主旨。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流【名师点睛】儒家思想的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朱熹、王阳明等人汲取佛、道的精神,儒家思想完成了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从理学到心学,儒家思想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2. 有学者认为,秦汉时“民之反,多农与士结合,易成;至宋、明民之反,农而已,士稍也,易败”。
由此可见,隋唐制度对封建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是A. 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B. “大一统”格局得以奠定C. 封建统治基础得以扩大D. 儒学得以发展和完善【答案】C3. 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云:“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化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经验丰富者)。
”黄庭坚认为画竹应该A. 强调发明本心B. 真实的描绘呈现C. 注重抒情写意D. 取材于市民生活【答案】C【解析】黄庭坚的这首诗是对墨竹艺术特色的一个诗性概括。
“老斫轮”们的妙笔各具个性,历代出现众多的墨竹图所显示的“精神”,体现出抒情写意的特点,故C正确。
A是陆九渊心学思想;BD是风俗画的特点。
4. 河南社旗县是中国民间商会的发源地之一,清代山陕会馆最早制定了详细的商业规则,并刻在石碑上,立于会馆中,至今留下了《同行商贾公议戥秤定规概碑》、《公议杂货行规碑》、《过载行差务碑》等商业文物遗存。
这说明A. 会馆有地方商业行政管理职能B. 会馆注重商业道德和行业秩序C. 清政府注重立法规范商业行为D. 商会成为政府重农抑商的工具【答案】B【解析】《同行商贾公议戥秤定规概碑》、《公议杂货行规碑》、《过载行差务碑》都是与商业规范有关的文件,所以体现出会馆注重商业道德和行业秩序,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到体现;C选项错误,这些商业规范都是组织自己制定的,不是清政府规定的要求;D 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5. 1839年,林则徐组织编译了《滑达尔各国律例》,并运用其条款“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道理(权利)”来证明禁烟的合法性,从而要求外商出具保证书。
这说明林则徐A. 借用西方法律推动禁烟运动B. 强调建立中国近代外交制度C. 主张政府采用西方政治体制D. 系统实践“师夷长技以制夷”【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结合所学解读题干的能力。
材料中林则徐组织编译了《滑达尔各国律例》,并运用其法律条款证明禁烟的合法性,要求外商出具保证书,是为了借用西方法律推动禁烟运动,故A项正确;材料内容为林则徐组织编译西方法律,并依据其处理相关外商事务,建立近代外交制度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
仅依据题干无法推断出林则徐主张采用西方政治体制,且结合史实可知,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等,并未主张采用其政治体制,故C项错误。
仅依据题干无法推断出林则徐是否系统的实践“师夷长技以自强”,故D项错误。
点睛:D项是误选项。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并加以实践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等)。
...6. 下列表格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年均进出口贸易指数(海关两)。
该表表明A. 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较大变化B. 清政府调整税收政策C. 实业救国思潮空前高涨D. 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中国市场【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甲午战后中国进出口贸易均出现大幅度增长,甲午战争后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表现为在华投资设厂,题干内容与此不符,故A项错误;清朝调整税收政策在题目中体现不出,故B项错误;实业救国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针对国内市场,对进口影响较小,故C项错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仅从殖民地进口原料,还进行资本投入,故使中国进出口贸易出现均增长的现象,故D项正确。
点睛:通过表格可以看出甲午战争后中国进口和出口贸易指数都呈上升趋势,并且进口指数高于出口指数,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
7. 有学者认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大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属于资产阶级,他们革命的动力不是为资产阶级争取利益,而是从帝制统治和列强的窥视下拯救中国。
因此,他们也代表了深受列强欺凌之苦的民族资本家的心声。
材料表明革命派A. 进行革命的目标不明确B. 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利益C. 有民族民主革命的诉求D. 已成为知识分子代言人【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根据材料中‚是从帝制统治和列强的窥视下拯救中国。
‛说明革命派有明确的革命目标,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革命派大都是知识分子‛‚他们也代表了深受列强欺凌之苦的民族资本家的心声‛得出材料中未涉及革命派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从帝制统治和列强的窥视下拯救中国‛说明革命派要求推翻封建帝制,有民主的要求,对外反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因此有拯救中华民族的愿望,故C项正确;材料中革命派大多数是知识分子,不能说明成为知识分子的代言人,故D项错误。
8. 1961年我国政府规定:“应该有领导地开放农村集贸市场。
除了粮食、棉花以外,凡是第三类物资和完成国家合同任务以后的第一类物资,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
”这项政策在当时A. 削弱了国民经济的统一管理B. 缓解了市场供应的紧张局面C. 扩大了计划经济的覆盖范围D. 克服了分散经营导致的困难【答案】B【解析】“有领导地开放农村集贸市场”,可见这项政策仍然强调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统一管理,故A项错误;计划经济排斥市场,该政策规定部分物资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不受计划经济的覆盖,可见计划经济覆盖范围在缩小,故B项错误;1961年中国正遭受严重经济困难,允许部分物资进入市场,有利于缓解市场供应的紧张局面,故C项正确;该政策有利于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中经营导致的困难,故D项错误。
...9. 亚里士多德认为古代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陪审法庭”最能体现雅典政体的民主性质。
这主要基于它A. 确保公民受到最公平公正的审判B. 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C. 陪审员产生的方式和履行的权力D. 对公民大会决议有最终核准权【答案】C10. 1835年,德意志第一条铁路正式建成通车,随后在整个德意志境内掀起一股铁路建设高潮,1843年莱茵铁路全线告通。
当时德意志铁路建设速度之快、投资增长之巨,以及铁路事业的兴旺发达,均名列欧洲大陆之首。
材料反映此时期德意志A. 经济发展己跃居欧洲之首B. 铁路建设促进工业革命进程C. 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发展D. 统一民族国家市场己经形成【答案】B【解析】题干中表述的是“德意志铁路建设速度之快、投资增长之巨,以及铁路事业的兴旺发达,均名列欧洲大陆之首”,不能推断出其经济发展已跃居欧洲之首。
故A项错误。
题干中描述的是德意志铁路事业的兴旺发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大力发展铁路事业,通过铁路建设带动其他重工业部门的发展,是德国在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故B 项正确。
题干中未涉及政治变革和统一民族国家市场的内容,且统一民族国家市场在1871年德意志统一之后才能实现。
故C、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11. 1871年4月16日,巴黎公社颁布的法令规定:“一切企业主已经逃跑或已停业的工厂和作坊交给工人协作社管理,以便组织生产。
保证企业主有权获得补偿,按资产量确定补偿数额”。
这项措施A. 体现了对私有财产权的尊重B. 没收了部分私人资本C. 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D. 维护了资本家的利益【答案】A【解析】材料“保证企业主有权获得补偿”体现了对私有财产权的尊重,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一切企业主已经逃跑或已停业的工厂和作坊”不符,故B项错误;没收逃亡资本家资本或已停业资本只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途径之一,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颁布的法令是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而不是维护资本家利益,故D项错误。
12. 冷战结束后,有些政治评论员对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态度由批评转为赞扬,称赞它们具有控制军事冲突升级的能力。
这是因为当时A. 区域集团化的加强B. 大国对抗的危险已消失C. 安理会的作用增强D. 破坏稳定的新因素出现【答案】D【解析】材料对北约和华约组织由批评转为赞扬,表明当今社会新的破坏稳定的新因素出现,冷战时期,北约与华约组织一定程度上具有控制军事冲突升级的能力,相互制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地区的稳定,故D项正确。
材料和区域集团化的加强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当今世界大国对抗的威胁仍然存在,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安理会的作用问题,故C项错误。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98年,光绪下诏“兼采中西各法”振兴农学。
清政府在直隶、山东、山西等地开始建立农事试验场。
这些试验场从美国、日本分别购进了几十种新式农机具,就场试验。
但是这些新式农机具使用的还不是机械动力,仍旧是人力和畜力,而且也没有推广到其他地方。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二自19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就开始投资在各州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到了19世纪末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研机构。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私人农业技术研究团体或机构。
各级部门经常性举行各种学术会议,讨论方法、交流经验、推广成果,将新的科研技术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脚步被进一步加快了,如皮特式打谷机、小麦播种机、玉米种植机等各类新型农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到1910年,美国已陆续研发出各种较为先进和复杂的农业机械,向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迈进。
——摘编自刘鹏《浅析19世纪美国农业科技研发体系的构建与影响》(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国农业机械化的状况。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国农业机械化状况不同的原因,对当今中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哪些启示。
【答案】(1)中国:新式农机具被引进;局限在试验场;动力仍是人力、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