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87.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

C.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2.科举时代流传着“家贫、亲老,不能不望科举”的说法,到明代更是出现了考取功名者“强半寒素之家”的现象。由此可见科举制( )

A.禁锢了人们思想 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强化了君主专制 D.重视由下而上推荐人才3.明代重视女子读物编纂,《内训》《训女宝箴》《古今列女传》《闺范》等盛行一时,这一状况反映出( )

A.理学的道德观念日渐普遍化B.明代治国根本理念发生变化

C.儒家思想逐渐居于正统地位D.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

4.《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B.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D.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5.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认为:“清政府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政府自己瓦解的”。下列能够直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革命形势高涨

B.清政府抽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爆发

C.武昌起义爆发后的一个月内,湖南等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

D.清廷启用袁世凯镇压革命,袁世凯借机以武力逼清帝退位

6.近代以来,传统的消费等级观念被打破,形成了“等威不能辨,贵贱不能别”的局面。道学之士惊叹当时的社会“凡事任意僭越。各处皆然,沪上尤胜”。造成上述变化的因素包括( )

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②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③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运动的变革④近代中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被消除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谈到“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意在强调( )

A.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通过扩大国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D.总路线就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8

A.中美贸易中国处于出超状态B.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局势缓和

C.体制改革缩小中国贸易逆差D.美国是中国的第一贸易大国

9.罗马法的范围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体现了罗马法( )

A.已完全摒弃了习惯法痕迹B.规范的体系至此最终确立

C.主张维护广大平民的利益D.不断调节社会矛盾的过程

10.有学者认为,法国1875年宪法“实际上是个怪胎,它在名义上是共和制的,在形式上却是君主制的”。这表明该宪法( )

A.让步于强大的封建保守势力B.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产物

C.源于人民革命力量的推动D.宗教神权色彩浓厚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四分之一世纪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在这些年以5.6%和7.3%的前所未有的增长率增长,与19世纪晚期相比促成这一时期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福利国家制度确立和扩展B.重视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

C.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力推动D.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实施

12.布罗代尔认为,科学的历史若从一定的距离来看,就像从一种普遍的理性解释向另一种普遍解释的缓慢过渡。每一种解释因新的资料猛烈地与之抵触而突然被推翻。于是另一种假说便会被提出,这种假说又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下列最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亚里士多德力学—哥白尼日心说—牛顿经典力学B.亚里士多德力学—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C.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D.基督教神创论—拉马克早期进化说—达尔文进化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2分。其中第13、14小题为必做题,第15-18小题为选做题,考生选其中一题做答,全答则按第一题计分。)

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路易十四(1638—1715)只需一声令下,治国成就和过去的军事胜利一样可以迅速取得。昔日毁废荒凉的海港,现在建筑物环绕,既做装饰,又充防务……在他的旗帜的保护下,移民从各个港口出发,前往美洲、东印度群岛和非洲海岸。与此同时,在法国本土,在他眼前,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雇佣人员成千上万,并且拥有由建筑艺术带动发展起来的百工技艺。在宫廷和首都,更加高雅精巧的技艺为法国带来过去甚至没有想到的娱乐和荣誉。文学艺术十分繁荣。鉴赏力和理智深入蒙昧无知的学校。——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

材料二康熙帝(1654—1722)多次南巡,皆“诣明陵致奠”,行三跪九叩之大参礼,亲书“治隆唐宋”来颂扬明太祖,祭拜时上至“垂白之叟”,下至“含哺之氓”,“父老从者数万人”,观者如堵,声势浩大。康熙二十三年南巡归途中,“上次曲阜。己卯,上诣先师庙,入大成门,行九叩礼……诣孔林墓前酹洒。书‘万世师表’额。”

——《清史稿·圣祖本纪》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路易十四、康熙帝在巩固政权方面采取的措施。

(15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人在思想文化领域内采取不同措施的背景及其

影响。(10分)

14.

——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著《世界一部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着给“哥伦布交流”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并评价“哥伦布交流”。

1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列是不同时期历史教科书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洋务运动)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

岳麓书社2004年版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中包括:“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各体现了哪两种史观?请运用这两种史观简要评价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