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7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
一、选择题
1. 居民会议由多少周岁以上的居民组成?
A. 二十
B. 十四
C. 十八
2. 居民委员会的办公用房,由哪个单位统筹解决?
A. 当地人民政府
B. 省人民政府
C. 当地市级人民政府
D. 上级人民政府
3. 居民委员会可以分设若干居民小组,小组长由谁推选?
A. 全体居民
B. 居民小组
C. 居民代表大会
D. 居民委员会
4. 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和规模调整可以由哪个单位决定?
A. 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
B. 市辖区的人民政府
C. 全体居民投票
D. 居民代表大会
5. 家属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家属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办公用房,由哪个单位解决?
A. 当地人民政府
B. 当地市级人民政府
C. 家属委员会自费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请简述居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2. 请简述居民会议的组成和职责。
3. 请简述居民委员会与政府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议题。
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城市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治和服务的基层裙众自治组织,是连接党委政府和社区居民的桥梁和纽带。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一直备受热议,涉及社区民主建设、基层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全面评估和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为你带来一篇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
2.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首先需要明确其法律立足点,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该法于xxx举行的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通过,自1999年4月1日起施行,于2021年进行了修订,强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民主管理、职责权限等重要内容,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3.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基本职责和作用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城市社区的基层裙众自治组织,其基本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代表和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2)协助党政机关、社区居民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居民;(3)组织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和社区建设管理;(4)维护社区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保障社区安全;(5)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交流、纠纷调解等服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问题在评估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2)居民自治和民主管理的机制设计;(3)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权责界定和法律责任;(4)城市居民委员会与其他社区组织的协作机制等。
5.从简到繁:深入探讨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我们需要了解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
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等职务,管理体制需要建立健全,确保居民自治和民主管理的实现。
居民自治和民主管理的机制设计至关重要。
城市居民委员会应该通过居民代表大会、居民代表联络站等形式,确保居民的意见和诉求得到充分表达和保障,实现社区治理的民主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二十周年知识竞赛试题1、新中国第一份废除保甲制建立居民委员会的政令始于。
A、杭州B、南京C、天津2、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是。
A、上海宝兴里B、杭州上羊市街C、天津松寿里3、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自施行。
A、1989年12月26日B、1989年10月23日C、1990年1月1日4、《宪法》第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A、第一百条B、第一百一十一条C、第一百一十八条5、《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
A、1949年12月31日B、1950年12月31日C、1954年12月31日7、《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A、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B、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C、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8、《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派出机构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是的关系。
A、上下级B、指导、支持和帮助C、领导9、《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有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任务。
A、政府形象B、居民的利益C、居民的合法权益10、居民委员会的任务之一是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
A、协助B、配合C、遵照11、居民委员会管理本居民委员会的财产,不得侵犯居民委员会的财产所有权。
A、居民群众B、任何部门和单位C、政府12、多民族居住地区的居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居民,互相尊重,加强民族团结。
A、互相交流B、互相学习C、互相帮助13、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决定。
A、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B、居民代表大会C、街道办事处14、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二十周年知识竞赛试题1、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份废除保甲制建立居民委员会政令始于。
A、杭州B、南京C、天津2、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种居委会是。
A、上海宝兴里B、杭州上羊市街C、天津松寿里3、国内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如下简称《都市居委会组织法》)自施行。
A、1989年12月26日B、1989年10月23日C、1990年1月1日4、《宪法》第规定,都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A、第一百条B、第一百一十一条C、第一百一十八条5、《都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
A、1949年12月31日B、1950年12月31日C、1954年12月31日7、《都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A、自我管理、自我教诲、自我服务B、自我组织、自我教诲、自我服务C、自我管理、自我教诲、自我监督8、《都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不设区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派出机构对居民委员会工作是关系。
A、上下级B、指引、支持和协助C、领导9、《都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有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教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各种形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任务。
A、政府形象B、居民利益C、居民合法权益10、居民委员会任务之一是人民政府或者它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公共卫生、筹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诲等项工作。
A、协助B、配合C、遵循11、居民委员会管理本居民委员会财产,不得侵犯居民委员会财产所有权。
A、居民群众B、任何部门和单位C、政府12、多民族居住地区居民委员会,应当教诲居民,互相尊重,加强民族团结。
A、互相交流B、互相学习C、互相协助13、居民委员会设立、撤销、规模调节,由决定。
A、不设区市、市辖区人民政府B、居民代表大会C、街道办事处14、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构成。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法规与政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14小题.每题1.0分,共14.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在居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提名候选人是很重要的一环。
下列四种提名方式中,不符合《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是( )。
A.选民个人自荐B.选民海选产生C.居民联名提名D.政府或其派出机关指定【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居民委员会的选举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八条规定,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根据居民意见,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2~3人选举产生。
由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参加的选举是直接选举,由户代表和居民小组代表参加的选举是间接选举。
第2题以下各项任务中,属于居民委员会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的是( )。
A.监督社区内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开展工作B.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工作C.协助维护社会治安D.调解民间纠纷【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居民委员会应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具体如下:①居民委员会要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②定期召集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成员代表会议;③调解民间纠纷,及时化解居民群众间的矛盾纠纷;④及时向人民政府或其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第3题家属聚居区可以单独成立家属委员会,承担居民委员会的工作。
家属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家属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办公用房,由( )解决。
A.人民政府B.所属单位C.居民委员会D.个人【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所在地单位的职工及家属,军人及随军家属参加居住地区的居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doc单选题1.依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________人组成。
多民族居住地区,居民委员会中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A.1-4B.5-9C.10-15D.16-202.居委会的决定原则:A.集体领导制B.少数服从多数C.下级服从上级D.个人服从集体3. 2018年12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决定,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A.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4.武汉疫情期间发展出一种“社区团购”新模式,线上下单,线上支付,由社区志愿者分发到户,体现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A.自我教育B.自我保障C.自我管理D.自我服务5.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置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成员可以________下属的委员会成员。
A.开除B.兼任C.调配D.命令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7条规定: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五至九人组成。
多民族居住地区,居民委员会中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故本题答案为B。
2.【答案】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1条规定,居民委员会决定问题,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故本题答案为B。
3.【答案】D。
解析:2018年12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将村、居委会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
村、居委会任期与村和社区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任期保持一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答案】D。
解析: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志愿者分发到户,体现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自我服务原则,故本题答案为D。
5.【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3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二十周年知识竞赛试题A、杭州B、南京C、天津A、上海宝兴里B、杭州上羊市街C、天津松寿里3、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自施行。
A、1989年12月26日B、1989年10月23日C、1990年1月1日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A、第一百条B、第一百一十一条C、第一百一十八条过。
A、1949年12月31日B、1950年12月31日C、1954年12月31日织。
A、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B、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C、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8、《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派出机构对居A、上下级B、指导、支持和帮助C、领导9、《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有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任务。
A、政府形象B、居民的利益C、居民的合法权益相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
A、协助B、配合C、遵照有权。
A、居民群众B、任何部门和单位C、政府团结。
A、互相交流B、互相学习C、互相帮助A、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B、居民代表大会C、街道办事处A、三至五人B、五至九人C、五至十二人15、《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多民族居住地区,居民委员会中应当有的成员。
A、各民族B、大多数民族C、人数较少的民族A、二年B、三年C、五年A、连选连任B、连任二届C、连任三届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A、十六周岁B、十八周岁C、二十周岁A、居民代表B、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C、居民代表和地区单位代表A、半数B、五分之四C、三分之二A、应到代表B、出席人C、全体居民A、居民小组长B、居民委员会C、居民代表A、居民纠纷B、全体居民利益C、居委会财务A、撤换和补选B、增加C、处分A、居民委员会成员B、居民代表C、居民小组长A、十五个以下B、十五个以上C、若干A、居民会议B、政府派出机关C、居民委员会A、5-9B、6-9C、7-10进行。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
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具有维护居民权益、推动社区发展的职责和权力。
为了加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学习和理解,以下是一些与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的试题。
试题一: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试题二: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条件是什么?设立程序是怎样的?
试题三:居民委员会的权力与职责有哪些?
试题四:居民委员会成员的产生和任期有何规定?
试题五:居民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和决策程序是怎样的?
试题六:居民委员会的监督机制和居民参与方式有何规定?
试题七:居民委员会仲裁和协调处理居民纠纷的程序是怎样的?
试题八:如何加强居民委员会的能力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
试题九:居民委员会在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及其挑战是什么?
以上试题旨在帮助你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内容。
本次试题涵盖了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条件、权力职责、运行机制、监督机制以及与居民参与、纠纷处理等方面相关的内容。
希望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能够提升对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认识,更好地参与和推动社区建设与社会治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
摘要:
一、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概述
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和职能
三、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和任期
四、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决策程序和监督
五、城市居民委员会与社区居民的关系
六、城市居民委员会在我国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正文:
一、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我国一部关于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和工作的基本法律,它对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组织架构、职能、选举和任期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是城市居民委员会开展工作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法律依据。
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和职能
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城市社区的基本组织,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组成,其主要职能是管理和服务社区居民,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推动社区工作的开展。
三、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和任期
城市居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社区居民民主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
四、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决策程序和监督
城市居民委员会在做出重大决策时,需要经过委员会全体成员的讨论和表决,决策结果应当公示,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
五、城市居民委员会与社区居民的关系
城市居民委员会是服务社区居民的机构,其工作应当紧密围绕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利益,积极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社区居民有权对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工作进行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二十周年知识竞赛试题
1、新中国第一份废除保甲制建立居民委员会的政令始于。
A、杭州
B、南京
C、天津
2、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是。
A、上海宝兴里
B、杭州上羊市街
C、天津松寿里
3、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自施行。
A、1989年12月26日
B、1989年10月23日
C、1990年1月1日
4、《宪法》第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A、第一百条
B、第一百一十一条
C、第一百一十八条
5、《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
A、1949年12月31日
B、1950年12月31日
C、1954年12月31日
7、《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A、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B、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C、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8、《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派出机构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是的关系。
A、上下级
B、指导、支持和帮助
C、领导
9、《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有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任务。
A、政府形象
B、居民的利益
C、居民的合法权益
10、居民委员会的任务之一是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
A、协助
B、配合
C、遵照
11、居民委员会管理本居民委员会的财产,不得侵犯居民委员会的财产所有权。
A、居民群众
B、任何部门和单
C、政府
12、多民族居住地区的居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居民,互相尊重,加强民族团结。
A、互相交流
B、互相学习
C、互相帮助
13、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决定。
A、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
B、居民代表大会
C、街道办事处
14、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组成。
A、三至五人
B、五至九人
C、五至十二人
15、《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多民族居住地区,居民委员会中应当有
的成员。
A、各民族
B、大多数民族
C、人数较少的民族
16、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
A、二年
B、三年
C、五年
17、居民委员会其成员可以。
A、连选连任
B、连任二届
C、连任三届
18、年满岁的本居住地区居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A、十六周岁
B、十八周岁
C、二十周岁
19、居民会议由组成。
A、居民代表
B、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
C、居民代表和地区单位代表
20、参加居民会议的人数应超过有选举权居民的,会议才能举行。
A、半数
B、五分之四
C、三分之二
21、居民会议的决定,由过半数通过才能有效。
A、应到代表
B、出席人
C、全体居民
22、居民会议由召集和主持。
A、居民小组长
B、居民委员会
C、居民代表
23、涉及的重要问题,居民委员会必须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A、居民纠纷
B、全体居民利益
C、居委会财务
24、居民会议有权居民委员会成员。
A、撤换和补选
B、增加
C、处分
25、可以兼任居民委员会下属的委员会的成员。
A、居民委员会成员
B、居民代表
C、居民小组长
26、居民委员会可以分设居民小组,小组长由居民小组推选。
A、十五个以下
B、十五个以上
C、若干
27、社区居民选举委员会由推举产生。
A、居民会议
B、政府派出机关
C、居民委员会
28、社区居民选举委员会成员人数一般为人。
A、5-9
B、6-9
C、7-10
29、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由主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的指导下进行。
A、居民选举委员会
B、议事协商会
C、居委会主任
30、居民委员会成员选举实行选举。
A、等额
B、差额
C、记名投票
31、居民委员会正式候选人名单应当在公布。
A、选举日前三天
B、选举日前四天
C、选举日前五天
32、监票人、计票人需由参加居民会议的人通过才能有效。
A、三分之一
B、过半数
C、五分之一
33、下列不得担任居民委员会选举监票人和计票人的是。
A、居民代表
B、居民小组长
C、居民委员会成员正式候选人
34、选举居民委员会成员,按选民登记有选举权的居民、居民户代表或者居民小组代表以上投票,选举有效。
A、过三分之一
B、过半数
C、过五分之一
35、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必须获得的选票才能当选(超过职位名额的情况除外)。
A、参加选举的人过三分之二
B、全体选民过半数
C、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
36、选举结果由居民选举委员会确认有效后公布,并报当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备案。
A、当场
B、三日内
C、七日内
37、居民委员会成员因故出缺的,由提出补选人选,提交居民会议通过,并报当地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备案。
A、居民委员会
B、议事协商会
C、居民小组
38、居民公约由讨论制定,报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备案,由居民委员会监督执行。
A、居民会议
B、居民小组
C、居民代表大会
39、居民公约的内容不得与相抵触。
A、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
B、宪法和法律
C、宪法和国家的政策
40、居民委员会进行工作,应当采取的方法。
A、民主
B、命令
C、秉公办事
41、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来源,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的范围、标准和来源,由规定并拨付。
A、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B、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
C、上级人民政府
42、居民委员会的办公用房,由解决。
A、当地人民政府统筹
B、居民委员会自行
C、居民自行
43、新建居民住宅区或者改造居民旧住宅区时,应当把居民委员会的办公服务用房纳入小区规划,并由开发建设单位按照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的有关规定建设。
A、民政部门
B、当地人民政府
C、规划部门
44、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编入居民小组,居民委员会应当对他们进行。
A、帮教
B、监督和教育
C、管理
45、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原则:。
A、合情合理
B、合法合理
C、合乎民俗
46、物业管理单位应当主动接受居民委员会的,并支持、配合居民委员会做好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工作。
A、监督、检查
B、考核
C、指导
47、杭州市规定,社区居委会的印章直径不得大于厘米。
A、4.2
B、4.5
C、5
48、社区“四会”制度指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成效评议会和。
A、工作听证会
B、任务分配会
C、职责分工会
50、2008年6月28日,民政部宣布成立于的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为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
A、1949年10月1日
B、1949年10月15日
C、1949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