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知识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568.00 KB
- 文档页数:20
柏拉图(Pareto Diagram)一、前言由生产现场所收集到的数据,有效的加以分析、运用,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数据。
而将此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并作成图表,充分的掌握问题点及重要原因,则是目前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
而最为现场人员广泛使用于数据管理的图表为柏拉图。
二、柏拉图的由来意大利经济学家V.Pareto(1848-1923)在1897年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赫然发现国民所得的大部份均集中于少数人身上,于是将所得的大小与拥有所得的关系加以整理。
发现有一定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称为[柏拉图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者M.O.Lorenz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图法则],也就是经济学所谓的劳伦兹(Lorenz)曲线。
美国品管专家J.M.Juran(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于品管上,同时创出[Vital Few, Trivial Many] (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见解,并借用Pareto的名字,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理]。
[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的创始人日本石川馨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
三、柏拉图的定义1.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不良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分类,从中寻求占最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度如何,以判断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为ABC图。
(所谓ABC分析的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务,依其价值的大小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获至效果;亦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3项重要项目的控制)。
78 品管七大手法3.又因图的排列系按大小顺序排列,故又可称为排列图。
四、柏拉图的制作步骤1.柏拉图的制作方法步骤1: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
分类的方式有:(1)结果的分类包括不良项目别、场所别、时间别、工程别。
(2)原因的分类包括材料别(厂商、成份等)、方式别(作业条件、程序、方法、环境等)、人员别(年龄、熟练度、经验等)、设备别(机械、工具等)等。
质量控制QC七大手法培训资料1 前言一、什么(What)是QC?(1) QC=Quality Control;(2) 质量控制(QC)是指控制制造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使产品或服务质量达到最优良的状态;(3) 以5W1H来说明。
二、QC七大手法是什么(What),(1) 柏拉图(Pareto Diagram)——抓重点(2) 特性要因图(Causes & Effects Chart)或称鱼骨图(Fish Bone Diagram)——追原因 (3) 直方图(Histogram)——显分布(4) 脑力激荡法(Brain storming)——激创意(5) 散布图(Scattered Diagram)——看相关(6) 查检表(Check List)——找数据(7) 图形法(Statistical Chart)——收成果日本、中钢、宝钢、建龙自主管理七大手法对比表宝钢台湾中钢日本建龙备注排列图——柏拉图柏拉图柏拉图重点分析巴雷特折线因果图鱼骨图鱼骨图鱼骨图依据4M依据5W1H,找出因素(要对策表 ------ ------ ------因)对策分层法层别法 ------ 脑力激荡法必须多做案例,给一线员直方图直方图直方图直方图工练习,即常态分布表散布图散布图散布图散布图一次回归分析管理图管理图/图表管理图图形法------ ------ 管理表 ------ 查检表查检表查检表三、QC七大手法在什么地方(Where)推行最有效,(1) 在制造工厂(如钢厂、造船厂、加工厂) ;(2) 电器家电组装厂;(3) 汽车生产线——组装。
四、QC七大手法在何时(When)推行:(1) 四个月成果发表会一次,一年三次成果发表会; (2) 日常工作:作统计分析、归纳时可采用;(3) 专案报告。
五、QC七大手法学习对象是谁(Who),(1) 圈友;(2) 专案工程师、管理师;(3) 作业长以上领导;(4) 全体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