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校舍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7
包豪斯校舍包豪斯校舍Bauhaus Building1926年在德国德绍建成的一座建筑工艺学校新校舍。
设计者为包豪斯校校长、德国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
校舍总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主要由教学楼、生活用房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
包豪斯校舍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伊瑞克提翁神庙。
设计者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从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出发,按各部分的实用要求及其相互关系定出各自的位置和体型。
利用钢筋、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新材料以突出材料的本色美。
在建筑结构上充分运用窗与墙、混凝土与玻璃、竖向与横向、光与影的对比手法,使空间形象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多样。
尤其通过简洁的平屋顶、大片玻璃窗和长而连续的白色墙面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效果,更给人以独特的印象。
该校舍以崭新的形式,与复古主义设计思想划清了界限,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范作品。
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学校及校舍,令20世纪的建筑设计挣脱了过去各种主义和流派的束缚。
它遵从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与民众的要求,适应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开创了一种新的建筑美学与建筑风格。
2正文包豪斯学校从魏玛迁到德绍后建的校舍,1926年落成。
它是现代主义建筑早期代表作之一,70年代作为建筑文物保护下来。
设计人是包豪斯设计学院院长W.格罗皮乌斯。
校舍为一综合性建筑,由几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
占地面积约263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 1万平方米。
教室楼、实验工厂均为四层,两者之间是行政办公用房和图书馆,学生宿舍是一座六层楼,通过一个两层的食堂兼礼堂,同实验工厂相连(见彩图)。
校舍的设计体现了格罗皮乌斯提倡的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等原则。
它的设计布局、构图手法和建筑处理技巧等在以后的现代派建筑中被广泛运用。
包豪斯校舍包豪斯校舍的设计有下述特点:①校舍的形体和空间布局自由,按功能分区,又按使用关系而相互连接。
它是一个多方向、多立面、多体量、多轴线、多入口的建筑物。
为了使基地不被建筑隔断,公共活动部分和行政办公用房底层透空,可通行车辆、行人。
包豪斯校舍分析————————————————————————————————作者:————————————————————————————————日期:包豪斯校舍分析简介包豪斯学校从魏玛迁到德绍后建的校舍,1926年落成。
是格罗皮厄斯的建筑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这个作品完全排斥了复古主义的设计思想,开创性地运用了一整套现代建筑设计手法,把实用功能、材料、结构和建筑艺术紧密地结合起来。
这座校舍标志了现代建筑的成熟,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范作品。
背景正在蓬勃发展的德国工业需要建筑师和各种设计人员同它结合,更好的为工业和市场经济服务。
这就引起了对旧的建筑思想和传统建筑风格的冲击。
格罗皮厄斯变得坚信一种看法:在建筑表现中不能抹杀现代建筑技术,建筑表现要应用前所未有的形象。
格罗皮厄斯明确提出要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的主张。
新时代要有他自己的表现方式。
通过精确的不含糊的形式,清新的对比,各种部件之间的秩序,形体和色彩的匀称与统一来创造自己的美学章法。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格罗皮厄斯出任包豪斯的校长。
包豪斯强调设计中自由创造,讲授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以及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
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整齐简洁,构图灵活多样,便于机器生产和降低成本。
分析设计中建筑外观上采用不对称的建筑体量组合,建筑形态,高低错落、清新活泼,整体空间构图统一。
造型学科的建筑里没有任何装饰,正规的四方形,平平的房顶、楼身除支柱外全部用金属板搭构,外镶人块的玻璃,简洁而敞亮,完全适十生产的需要。
包豪斯校舍以实用功能作为出发点,功能和流线成为首要条件。
从平面造型上看,包豪斯校舍呈两个倒插的"L ”形,采用这种灵活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来寻求平衡与灵活性。
从整体造型上看,包豪斯校舍是由一个个立方体组合而成,大小长短和前后高低都错落有致,线条简约大气,具有现代主义美感。
关于包豪斯校舍的建筑考研题关于包豪斯校舍的建筑考研题1. 包豪斯校舍的建筑特点包豪斯校舍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学派之一,其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包豪斯校舍注重功能性,追求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强调“形随功能”的设计理念。
在空间运用上,包豪斯校舍倡导开放式空间,注重室内外的交融和连贯性。
另外,在材料运用上,包豪斯校舍更偏向于使用现代化材料,如钢铁、玻璃等,以及抛弃传统的装饰性元素。
2. 包豪斯校舍的设计理念包豪斯校舍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对学校功能的深入挖掘和定位上。
它强调提供学生一个舒适、灵活和开放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包豪斯校舍也强调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力求营造一个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氛围。
3. 包豪斯校舍的影响包豪斯校舍不仅对当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其简约、功能性的设计理念深受世界各国建筑师和教育者的推崇,许多学校都在建设校舍时采用了包豪斯校舍的设计理念,以提升教学环境和学生的教育体验。
4. 个人观点就我个人而言,包豪斯校舍的建筑理念对当代建筑和教育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强调功能性和灵活性的设计理念,使得建筑不再仅仅是一座美丽的建筑,更是一个为人们提供优质生活和学习空间的载体。
而在教育方面,包豪斯校舍的设计理念也能为学校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总结回顾包豪斯校舍作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建筑学派,其建筑特点和设计理念对当代建筑和教育领域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简约、功能性的设计理念,以及对学校空间和教育环境的深入挖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视角。
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包豪斯校舍的建筑理念将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更舒适、更灵活的空间。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对包豪斯校舍的建筑考研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其在当代建筑和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包豪斯校舍的设计理念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对包豪斯校舍的分析包豪斯——现代建筑设计的起源对包豪斯校舍的分析,首先对包豪斯的了解出发:一.包豪斯的设计教育观念1.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一2.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3.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有科学的、技术的理解4.集体工作是设计的核心5.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应该紧密合作6.学生的作业和企业项目密切结合。
二.包豪斯的诞生、发展对近现代建筑的影响及意义:1、确立建筑在设计论坛上的主导地位,2、把工艺技术提高到与视觉艺术平等的位置,从而削弱传统的等级划分,3、响应了1907年建于慕尼黑的“德国工业同盟的信条,即”通过艺术家、工业家和手工业者的合作而改进工业制品。
三.包豪斯的风格——“项目大胆引入欧美流行…包豪斯‟建筑风格,线条简约大器,富有现代主义美感”,这是某高档别墅的广告语。
1、强调集体工作方式,用以打败艺术教育的个人藩篱,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
2、强调标准,用以打破艺术教育早成的漫不经心的自由化和非标准化。
3、设法建立基于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体系,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
以上几个要点,已经将教学的中心从比较个人的艺术型教育体系转移到理工型体系的方向上来了4、把设计一向流于“创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去,因而设计第一次摆脱了玩形式的弊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5、在比利时设计家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试验基础上,开创了各种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纺织、摄影等。
团结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与设计家介入到设计中来,将设计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6、打破了陈旧的学院式美术教育的框框,1920年包豪斯重要教员、色彩专家约翰尼·伊顿创立“基础课”,在此以前是没有所谓基础课之说。
同时创造了结合大工业生产的方式,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有了结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包豪斯校舍名词解释(一)
包豪斯校舍
名词列表
•包豪斯:包豪斯是20世纪初德国的一所设计学校,也是一种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风格的代名词。
•校舍:指供学校教育使用的建筑物。
包豪斯
包豪斯(Bauhaus)是一所成立于1919年的德国设计学校,起初
成立在德国魏玛,后来迁至德累斯顿、柏林等地。
包豪斯学校的创始
人是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他的设计思想深刻影响了建筑、艺
术和设计领域。
校舍
校舍是指供学校教育使用的建筑物。
在包豪斯学校的校舍设计中,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如简洁、功能主义、合理利用空间和自
然光线等。
包豪斯校舍强调了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注重空间的流畅性和
功能性布局。
设计师们在校舍内部使用了大量的玻璃和钢结构,打破
了传统校舍的固有格局,创造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和活动空间。
包豪斯校舍的设计还注重了教育理念与空间形式的统一。
例如,在教室中,设计师们使用了可移动的家具和隔断,使空间可以根据不同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环境。
总的来说,包豪斯校舍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理念,对现代教育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发展,成为现代建筑和设计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包豪斯校舍分析
简介
包豪斯学校从魏玛迁到德绍后建的校舍,1926年落成。
是格罗皮厄斯的建筑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这个作品完全排斥了复古主义的设计思想,开创性地运用了一整套现代建筑设计手法,把实用功能、材料、结构和建筑艺术紧密地结合起来。
这座校舍标志了现代建筑的成熟,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范作品。
背景
正在蓬勃发展的德国工业需要建筑师和各种设计人员同它结合,更好的为工业和市场经济服务。
这就引起了对旧的建筑思想和传统建筑风格的冲击。
格罗皮厄斯变得坚信一种看法:在建筑表现中不能抹杀现代建筑技术,建筑表现要应用前所未有的形象。
格罗皮厄斯明确提出要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的主张。
新时代要有他自己的表现方式。
通过精确的不含糊的形式,清新的对比,各种部件之间的秩序,形体和色彩的匀称与统一来创造自己的美学章法。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格罗皮厄斯出任包豪斯的校长。
包豪斯强调设计中自由创造,讲授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以及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
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整齐简洁,构图灵活多样,便于机器生产和降低成本。
分析
设计中建筑外观上采用不对称的建筑体量组合,建筑形态,高低错落、清新活泼,整体空间构图统一。
造型学科的建筑里没有任何装饰,正规的四方形,平平的房顶、楼身除支柱外全部用金属板搭构,外镶人块的玻璃,简洁而敞亮,完全适十生产的需要。
3
2
4
1
5
包豪斯校舍以实用功能作为出发点,功能和流线成为首要条件。
从平面造型上看,包豪斯校舍呈两个倒插的"L”形,采用这种灵活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来寻求平衡与灵活性。
从整体造型上看,包豪斯校舍是由一个个立方体组合而成,大小长短和前后高低都错落有致,线条简约大气,具有现代主义美感。
大工作室,作为一个开发性的空间,配以开放性的墙壁等等,很好的避免了狭窄;在设计训练学校里,却采用了一段没有玻璃的培壁,采用一种闭合的语言,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隐私的空间。
校长室等管理部门的房间,格罗皮厄斯将其配置在中心的位置,将训练学校和教学区相结合,考虑到如果太大了,就和其他部门公用,但如果太小了,又没有了
或严感。
最终决定的将其分为二
层,与建筑工作室一同处理。
过街
楼底部架空,可供人车通行,这样
既不影响正常的通行,又巧妙地连接了职业学校和主体建筑。
学生宿舍,是一个4层建
筑,共有24个房间,室外空
间很高,外而设有宽广的阳
台,没有很大的玻璃,和窗平
排着,作出美妙的节奏。
包豪斯4层的楼,
有各自的间隔,各层有通
道,其余都没有装饰,单
调的墙壁,柱子很强调线
感,同时将建筑的材质袒
露在外。
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再承重,墙面开窗比过去自由得多,四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采用钢框架玻璃幕墙。
大而积使用玻璃加钢的结构,使建筑有了一种通透感。
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的开窗也
足以看到格罗皮厄斯的设计才
能,通过转动下方的转轮,立面
上的窗户则一面面自动打开。
礼堂和食堂作为连接宿舍和车间的部分,既接近教学部分,又接近宿舍,而且饭厅和礼堂既分割又联通,需要时可以合成一个大空间。
包豪斯的主入口并没有正对街道,而是布置在教学楼、礼堂、办公部分的结合点上,对于建筑内部与外部的交通都是比较便利的。
建筑细部的设计
灯
具
构造桌椅
总结
通过对包豪斯校舍及对包豪斯思想的学习与思考,认识到建筑设计的一些问题,也受到一些启发与引导。
设计要自由的创造去创新,不能墨守陈规。
做建筑并不能一味的去做造型,要能充分的考虑到实用性,自己做的建筑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状态。
同时做设计时也要注意细节的设计。
--- 包豪斯校舍分析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