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模板
- 格式:ppt
- 大小:11.73 MB
- 文档页数:26
玫瑰糠疹图片玫瑰糠疹是常见的皮肤性疾病,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大小不等,春秋季节为此病的多发季节以青少年及中1、红色丘疹,多有相互融合成斑,多数患者从极少数红疹,慢慢发展成大片红斑。
2、母斑:一般为一个,直径2~5 cm,斑片类圆形橙红色或淡色,略隆起,境界清楚,覆有细微白色鳞屑。
3、皮疹分批出现,所以在病人身上可以同时看到玫瑰色、黄红色、黄褐色、淡褐色的皮疹。
这些皮疹大多数为椭圆形,其长轴与皮肤纹理相一致。
4、约有40-50%的斥候斑患者会有轻微的搔痒感,在较高温的环境下,搔痒感有时会变得较为严重。
5、个别病人有低烧、头痛、全身不适、咽喉痛、关节痛或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青年人群为主。
本病一般在1~2月之内便可自行转好,但有不少患者在数月内都不见好,多因个人体质而论,但一般自愈或痊愈后则不再复发。
据专家鉴定,玫瑰糠疹不具备传染性,其发生多与病毒有关。
玫瑰糠疹症状1、红色丘疹,多有相互融合成斑,多数患者从极少数红疹,慢慢发展成大片红斑。
2、母斑:一般为一个,直径2~5 cm,斑片类圆形橙红色或淡色,略隆起,境界清楚,覆有细微白色鳞屑。
3、皮疹分批出现,所以在病人身上可以同时看到玫瑰色、黄红色、黄褐色、淡褐色的皮疹。
这些皮疹大多数为椭圆形,其长轴与皮肤纹理相一致。
4、约有40-50%的斥候斑患者会有轻微的搔痒感,在较高温的环境下,搔痒感有时会变得较为严重。
5、个别病人有低烧、头痛、全身不适、咽喉痛、关节痛或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玫瑰糠疹图片与治疗方法1.中草药治疗:【苦参祛疹汤】,精选生地、苦参、蛇床子、白芷、地肤子、野菊花、紫花地丁等多味地道药材入伍,清热解毒、凉血润燥、祛风止痒的功效,能够快速止痒消疹,祛除残留皮表的暗沉色素,中药散剂煎水外洗,药效更安全可靠,药性更温和无刺激。
使用时只需将药粉水煎浸洗患处,治疗玫瑰糠疹,杀菌止痒,消疹不留斑,从而彻底治愈玫瑰糠疹。
2.口服药物:①、抗组胺药如扑尔敏4mg,每日3次,口服;赛庚啶2mg,每日3次,口服;安定剂如安定2.5mg每日3次,口服。
行医笔记:不典型玫瑰糠疹,你见过几种?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PR)是一种急性自限性发疹性皮肤病,由人疱疹病毒(HHV)-6 和/或 HHV-7 内源性再活化所致。
典型的 PR 具有特征性:最初表现为单个红色鳞屑性斑块(母斑),随后出现更小的红色丘疹鳞屑性损害(继发疹),有领圈状脱屑,躯干部位的损害长轴与皮纹一致,呈圣诞树模式分布(见图 1)。
图1 躯干和四肢近端对称分布的鳞屑性红斑,皮疹极向与皮纹一致(图片来源:Chuh A 等,2005)然而,约 20% 的患者临床表现存在症状、形态、大小、数量、分布和病程方面的变异,给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简要总结了PR 的不典型表现:1. 症状常见的前驱症状包括卡他症状、发热、全身肌肉疼痛、疲乏、不适、关节痛、胃肠症状等,这些症状可非常明显,也可能短暂而轻微,或根本不出现任何前驱症状。
在皮损症状方面,可出现剧烈瘙痒(激惹型 PR),也可为轻-中度瘙痒,或无任何主观症状。
2. 母斑母斑可不存在或不明显,也可表现为单发性、多发性或巨大型母斑。
母斑也可作为本病的唯一表现,称为顿挫型 PR。
3. 皮损数量皮损数量可较少,称为寡损害型PR(见图2);也可出现大量损害,甚至导致亚红皮病或红皮病。
图 2(a)一例 14 岁男性患者臀部出现一处 2.5 cm 大小的盘状鳞屑性斑块;(b)臀部和背部见数处较小类似损害,躯干前部和四肢无损害(图片来源:Zawar V,2011)4. 皮损分布可呈相对或绝对单侧分布(见图3);局限性或区域性分布,如局限于头皮、颈部、乳房、下腹部、腹股沟或掌跖部位;部分患者的损害累及粘膜,主要为口腔(见图4)和生殖器粘膜;主要累及屈侧部位者,称为反向型PR(见图5);主要累及肢端;主要累及肩部和髋部,称为肢带-腰带型(Limb-girdle type);主要分布于光暴露部位,称为日光性PR,相反地,极少数患者表现为光暴露部位不发疹。
2024年玫瑰糠疹通用(六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
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理解一下吧。
玫瑰糠疹篇一——题记我不由得抬起头来。
从未见过开得如此艳丽的玫瑰,红得似火,美得似仙。
螺旋式绽开的花瓣,用它那吸铁石般令人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勾住了人的视线。
花瓣上,躺着几颗晶莹的露珠,反射出七彩的光,散开一圈圈的彩虹,和阳光互相挑逗着。
在这颇为萧条的院子里,它便身负重任地撑起了整个场面。
但它既不吵闹,也不嚷嚷,单独默默地绽放,只为展现出一个最美的自己。
我轻轻地贴近它,深深地吸了口气,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突然想起莎士比亚说过的一句话:“名字有什么关系?把玫瑰花叫作别的名称,它还是照样芳香。
”再睁眼,便看到那玫瑰花的茎,笔直笔直的,有笔杆那么粗,边上还着几根小刺,算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武器”吧!椭圆深绿的叶子又软又薄,边上同样带着锯齿,展现着自己的锋利,给人以一种神圣不可进犯之感。
还记得刚种下这株玫瑰花的几天,它的幼苗就如杂草般,纤细的身子在风中颤抖着,甚至已经被风吹驼了背,但它的根部却像一条条蚯蚓似的,死死地抓着泥土不放。
雨中,沉重的雨滴无情地砸在它茎上、叶上,它被迫一次次地俯下身去,却又一次次挣扎着抬起头来。
望着它那弱不禁风的身子,我轻叹:假设早知自己的一生都只会在迎接挫折中度过,又为何还要来到这世上?自生自灭吧。
从此,我再也没去看过它。
而如今这株伫立在我面前的、浑身上下都散发着魅力的、可以自力更生的、自我保护的玫瑰花,还是从前那个杂草般的存在吗?像一团火焰,燃尽了缠绕在我心中失意的荆棘。
原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只要心中有燃烧着的火焰,就能熔铸出昂扬的斗志和坚决的信念。
崭新的生活,伟大的事业,都在前方等着你。
我抬头望了望天空,碧空如洗,阳光灿烂照旧。
玫瑰糠疹篇二大姑姑家有一个鱼缸,里面养了金鱼,上面还有一束假的玫瑰花装饰它。
紫癜型玫瑰糠疹一例武凌云袁相凤刘国艳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
因躯干、四肢红斑、瘀点5个月,加重1个月,于2018年5月2日就诊于我科。
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腰部出现单发境界清楚红色椭圆形斑片,直径5cm ,表面散在瘀点,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未增大,未消退。
1个月前,皮疹增多,累及躯干、四肢,出现散在红色瘀点、瘀斑,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外用“硼酸氧化锌软膏”,效果欠佳,皮疹未消退。
既往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配偶体健,子女健康状况良好。
否认类似疾病病史及其他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无异常。
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散在针尖至鸡蛋大类圆形、椭圆形境界清楚红色斑片,部分斑片沿皮纹方向走行,中央呈暗红色、黄红色,边缘呈鲜红色,表面可见针尖至针头大瘀点,可见少许糠状鳞屑,压之不褪色。
皮损以腰腹部,双下肢屈侧为多(图1)。
图1腰部、骶部散在针尖至鸡蛋大红色类椭圆形斑片,斑片表面少许鳞屑,表面散在针尖大瘀点,皮损走行方向与皮纹平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均正常,HBsAg (-),HBsAb (-),Anti -HIV (-)。
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基底细胞层灶性液化变性;真皮乳头轻度水肿,红细胞外溢,真皮乳头及浅层可见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图2)。
皮肤镜检查:红色背景下散在毛细血管球状扩张,皮肤镜用力按压,球状血管未褪色。
基金项目:山东省皮肤性病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立项(编号:ZDSY2017005)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编号:2017)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潍坊,261000图2基底细胞层灶性液化变性,真皮乳头轻度水肿,红细胞外溢,真皮乳头及浅层可见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HE ,ˑ200)临床诊断:紫癜型玫瑰糠疹。
治疗: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盐酸司他斯汀片,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皮疹大部分消退,无新发,目前仍在随访中。
局限性玫瑰糠疹1例化红霞;张春生【期刊名称】《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年(卷),期】1996(000)003【摘要】患者女性,22岁,1998年11月上旬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瘙痒。
10天后颈部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褐色斑片,表面覆有糠秕样鳞屑,自觉瘙痒。
患者发病前无服药史及过敏史。
检查:全身各系统检查无异常。
皮肤科情况:右侧颈部可见大小4cm×5cm的椭圆形红褐色斑片,周围可见多数绿豆至指盖大小的圆形及椭圆形红褐色斑片,斑疹境界清楚,沿皮损边缘覆有细薄的糠秕样鳞屑,强行刮除后无点状出血,斑疹表面有细的皱纹,长轴和皮纹的走向一致,互不融合,无巨疹及水疱。
身体其它部位未发现类似皮疹。
诊断:局限性玫瑰糠疹。
给予口服维生素C、扑尔敏,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治疗,1周后瘙痒减【总页数】1页(P53-53)【作者】化红霞;张春生【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山西省晋中地区第二人民医院030800;030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64【相关文献】1.从王金发的人生悲剧看辛亥革命党人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 [J], 金黎2.大跨度建筑房屋应用隔震技术的局限性分析——大跨度建筑房屋利用隔震技术所存在的局限性实例分析 [J], 刘焰;龙天佑;封严龙;;;3.局限性范畴的普遍性及其现实意义——对三次局限性问题讨论的反思 [J], 陈章亮4.对明尼苏达、科威特和土耳其迪亚巴克尔的1379例玫瑰糠疹患者的一项回归分析显示:玫瑰糠疹发病有时间丛集性 [J], Chuh A.A.T;MolinariN;Sciallis G;李晓莉5.局限性掌部角化过少局限性掌部角化过少局部外用钙泊三醇长期治疗后的临床及超微结构变化[J], Urbina F;Misad C;González S;王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这种皮疹像是在皮肤上“绽放的玫瑰”,你知道怎么辨认吗?导读顾名思义,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是一种覆有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或斑丘疹,其形态犹如体表「绽放的玫瑰」。
社区居民中玫瑰糠疹的患病率约为 1.3%。
每 100 名就诊于皮肤科专科门诊的患者中,就有 0.68 人患有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主要发生于10-35 岁之间的青少年或青中年,但亦可见于年龄更小的儿童[1-2]。
以下我们先通过一则案例,了解如何通过寻找典型的母斑和圣诞树外观,来识别这种体表“绽放的玫瑰”。
目录1.母斑的存在为诊断指明了方向2.玫瑰糠疹具有特征性的典型皮损3.玫瑰糠疹的不典型皮损4.玫瑰糠疹的病因5.玫瑰糠疹的治疗一母斑的存在为诊断指明了方向这是 Mayfield J 等在 Cureus 杂志中报道的一例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的学龄期男孩[3]。
除了治疗哮喘的药物,男孩未服用其他药物。
3 天前男孩的背部开始出现多发 1-3 cm 的斑疹(母斑),随后胸部、腹部、手臂、腿部和臀部出现弥漫性小丘疹。
男孩无瘙痒或疼痛症状。
正当对诊断一筹莫展时,医生经检查发现男孩的左侧肩胛骨正下方有数个灰色的椭圆形斑块,伴有鳞屑,压之可褪色。
背部多发小丘疹,左肩胛骨下方数个母斑(蓝色箭头)[3]经进一步询问病史,医生得知,4 天前男孩的哥哥曾患有甲型流感。
但男孩无发热、咽痛、咳嗽、气短,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此外,近期男孩未外出旅行,无蜱虫叮咬史。
鉴于皮疹的典型部位和母斑的存在,男孩最终被诊断患有玫瑰糠疹,医生建议采取支持性治疗,必要时服用抗组胺药治疗瘙痒。
二玫瑰糠疹具有特征性的典型皮损儿童人群中,玫瑰糠疹多见于青少年,10 岁以下案例约占6%-10.5%[1]。
玫瑰糠疹的患者中,40%-76% 是以单一(2% 可多发)椭圆形或环状的前驱斑(母斑)为首发表现[1,3]。
这种特征性的母斑为玫瑰色或三文鱼色,肤色较深者可呈紫色或棕色,边界清晰,大小约 2-4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