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doc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15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一、填空1、改变观念、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引导和调控、制作课件和准备教具2、课例进行3、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4、信息素养、口语表达能力、文学5、工具、人文6、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方法、习惯7、关注学生的发展8、师生、生生二、名词解释1、三维目标P152、语文素养P153、教学反思P64、公开课P9三、简答题1、P3—42、P83、P15—164、P235、P27四、分析思考题1、P19—20五、问答题1、P17—20作业2一、填空1、材料、教科书、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现实教材、电子教材2、准备、实施、评价3、认识、学会4、阶段、连续5、口耳传授、利用汉语拼音6、上课、作业的布置、检查、批改与讲评7、灵活二、名词解释1、教学目标P442、教案P573、教学方法P494、合作备课P39三、简答题1、P352、P39—403、P45—464、P745、P85—86四、分析思考题1、P59五、问答题P 83—87作业3一、填空1、学生、教师、文本2、沟通、交流3、课程、口语交际能力4、观察、思考、想象、阅读5、语言、积累知识、培养语感、丰富情感6、读、理解、积累、运用、表达二、名词解释1、开放性写作P1262、写话P1223、独立阅读能力P984、个性化写作P125三、简答题1、P942、P1273、P1224、P985、P101四、分析思考题1、P118—119五、问答题P 132—136作业4一、填空1、互动、多元、动态2、基础性发展目标、语文学科学习目标3、差异、不均衡性、独特性4、语文基本素养、重点5、阅读、作文6、语文素养、学习方式7、大自然、口头、图文8、准备、实施、交流总结二、名词解释1、P1572、P1453、P1624、P153三、简答题1、P1602、P1533、P1534、P1425、P145四、分析思考题1、P149五、问答题P 144—149。
国开【安徽省】50890-小学语文教学论-2019秋季形考【答案】
【题目】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中心环节。
对
错
参考答案:“错”。
【题目】认读书面语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题目】句子是表达意思、情感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
对
错
参考答案:“错”。
【题目】记忆书面语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记忆的
【题目】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阅读和作文可以巩固识字。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题目】 1978年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语文的“工具性”。
对
错
参考答案:“错”。
【题目】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题目】全国教育联合会于1932年刊布了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部于1956年颁布了《千字文》系南北朝时期梁周兴嗣所编。
对。
国开【安徽省】50890《小学语文教学论》形考【答案】国开【安徽省】-小学语文教学论-2019秋季形考【答案】题目】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中心环节。
对错参考答案:“错”。
题目】认读书面语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
对错参考答案:“对”。
题目】句子是表达意思、情感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
对错参考答案:“错”。
题目】记忆书面语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错参考答案:“对”。
记忆的题目】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阅读和作文可以巩固识字。
对错参考答案:“对”。
题目】1978年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语文的“工具性”。
对错参考答案:“错”。
题目】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对错参考答案:“对”。
题目】XXX于1932年刊布了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部于1956年颁布了《千字文》系南北朝时期XXX所编。
对错参考谜底:“对”。
题目】俗称的“三、百、千”分别指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对错参考答案:“错”。
题目】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语文独立设科,语文教材也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对错参考答案:“对”。
题目】语文教学序列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
对错参考谜底:“对”。
问题】教学论中的教学原则和语文教学原则,他们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共性和本性的关系。
对错参考答案:“对”。
题目】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外阅读。
对错参考答案:“错”。
问题】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办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战略方案的过程。
对错参考答案:“对”。
题目】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本着“以教学为主”的原则。
对错参考答案:“错”。
题目】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
对错参考答案:“对”。
问题】理解书面语言的本领是阅读本领的基础。
对错参考谜底:“错”。
问题】圈画讲明是常见的阅读办法之一。
对错参考答案:“对”。
问题】阅读是写作的重要起原之一。
国开形成性考核《小学语言教学论》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课程ID:50890,整套相同,如遇顺序不同,Ctrl+F查找,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形成性考核1题目:1、在阅读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运用(ABD)等阅读方法。
【A】:朗读【B】:默读【C】:指读【D】:诵读题目:2、小学生语感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C)【A】:识字与写字【B】:阅读【C】:口语交际【D】:习作题目:3、实现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BCD)。
【A】:加大语文教师规模【B】:改革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培养模式【C】:改革语文教师职后培养模式【D】:推进师范教育课程创新题目:4、主体取向的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特性(ACD)。
【A】:尊重差异【B】:预设性【C】:价值多元【D】:主体性题目:5、在低年级,为让学生了解汉字特点,加快识字速度,行之有效的方法是(D)。
【A】:阅读识字【B】:写字识字【C】:分散识字【D】:集中识字题目:6、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三要素有(BCD)。
【A】:教学大纲【B】:教材【C】:学生【D】:教师题目:7、1-2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D)【A】:习作【B】:朗读【C】:阅读【D】:识字写字题目:8、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结果的呈现方式是(A)。
【A】:多样的【B】:单一的【C】:终结性的【D】:固定的题目:9、口语交际的最大特点是(D)。
【A】:情境性【B】:交互性【C】:声音性【D】:即时性题目:10、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是(B)【A】:听课评课【B】:备课【C】:上课【D】:批改作业题目:11、下面属于阅读教学中词句教学的主要方法的有(AC)。
【A】:上下文联系法【B】:讨论法【C】:比较辨析法【D】:诵读法题目:12、小学语文教学原则的基本特点有(ABCD)【A】:主观性与客观性【B】:全面性与系统性【C】:实用性与有效性【D】:继承性与发展性题目:13、下列属于阅读教学中词句教学的主要方法的有(B)【A】:诵读法【B】:上下文联系法【C】:直观形象法【D】:讨论法题目:14、小学语文课程性质是(C)。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作业1二、名词解释4、公开课(P9):是按照某种特定要求,针对某个问题而对一些人公开上的课。
公开课有示范、启发、交流、研讨的作用。
对日常教学活动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反映着、引领着时代教学的潮流,一堂理想的公开课,既能出彩,还能出实效。
5、教学基本功:包括“三字”、“一画”、“一话”、信息素质、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等。
6、语文基础:语文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三、简答题1、(P3-4):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以下的教学设计能力:(1)全面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2)恰当地设计教学内容;(3)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4)设计实用性强的教学方法;(5)设计高效的教学媒体;(6)设计清晰的教学程序。
5、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观是什么?(P27):学生是人,是独特的人,是发展的人,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把学生看作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的人。
四、分析思考题1、(P19—20):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中的交往是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共识、联合力量去达成一个目的而进行的相互作用。
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之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施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放的过程。
在交往、对话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和教学过程的主宰者,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合作者,是学习伙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拥有语文学习的自主权。
五、问答题1、(P17—20):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应这样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1)切实抓好提高学生语文基本功的科学的训练。
要多从用知识的角度来学习知识,因为掌握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就谈不上能力的发展;(2)培养语文能力。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课程号]50890《小学语文教学论》形考任
务一答案
课程号:50890《小学语文教学论》形考任务一
学校:国家开放大学广东
试卷满分100分得分100分
【题目】《标准》指出:“ (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科学性
D.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D.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题目】下列不属于教学目标层次的是()。
A.升学率目标
B.学期教学目标
C.单元教学目标
D.课时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A.升学率目标
【题目】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 ) 价值观三个层面设计。
A.精神文化
B.生活素养
C.情感态度
D.国际视野
参考答案:C.情感态度
【题目】教师在阅读教材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注意通读全册教材
B.注意单元内部、单元之间的前后联系
C.注意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变化
D.不用管各年级、各册教材的总体系
参考答案:D.不用管各年级、各册教材的总体系
【题目】语文课程倡导的自主、( )、探究的学习方式。
A.思考
B.合作
C.竞争
D.规范
参考答案:B.合作
【题目】新课程的教材观应该是()。
A.全面传达教材
B.灵活运用教材
C.完整执行教材
D.忠实宣讲教材。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1附参考答案1.新中国成立后,设立语文课程,“语文”的含义是()A.语为语言,文为文学B.语为国语,文为国文C.语为语言,文为文言D.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参考答案:D2.我国小学制度正式建立是在()颁布后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学堂章程》C.《六三三制》D.“壬戌学制”参考答案:B3.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始,分别介绍了天地、历史、修身、处世、务农、读书、饮食等内容的蒙学读本是()A.《千家诗》B.《千字文》C.《三字经》D.《百家姓》参考答案:B4.我国小学语文成为“一门课程”的时间是()A.洋务运动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清末期参考答案:D5.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A.思维B.注意C.想象D.记忆参考答案:A6.创造出“情境教育”的是()A.斯霞B.袁榕C.李吉林D.霍懋征参考答案:C7.识字的最终目的是()A.会读B.会写C.会讲D.会用参考答案:D8.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识字B.写字C.阅读D.写作参考答案:A9.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A.识字写字教学B.听话说话教学C.阅读教学D.作文教学参考答案:C10.阅读教学的任务主要是()A.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B.培养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C.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D.学生认认真真的读书参考答案:A11.俗称的“三、百、千”分别指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对错参考答案:错12.认读书面语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
对错参考答案“对”。
13.教学论中的教学原则和语文教学原则,他们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对错参考答案“对”。
14.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维的工具,思维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
对错参考答案“对”。
15.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外阅读。
对错参考答案“错”。
16.句子是表达意思、情感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考作业二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理念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参考答案:答:这一理念基于现代阅读学中的对话理论。
对话理论认为阅读过程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
将“对话理论”延伸到语文教学之中,主要意义在于强调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教学应该成为师生思想感情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2.为什么说在语文课程中,表达形式的学习是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参考答案:答:语文课程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重要内涵。
语文包涵两个方面: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
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
语文课程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这是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
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形式和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在一起,不能偏重某一方面。
3.怎样才能成功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参考答案:答:(1)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活动情境,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
(2)选择开放的口语交际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
(3)设计挑战任务,满足学生的启智需要。
(4)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
4.简述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依据。
参考答案:答: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是言语功能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根本依据。
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辅线是语意教学和语境教学,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重要依据。
举例论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参考答案:答:开发创造潜能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创造意识和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如主动、好奇、自信心、独立性、变通性、独创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