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本体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5.37 MB
- 文档页数:112
第四章反应堆结构与核燃料反应堆是核电站中的热源,其内部装有可以进行可控链式核反应的核燃料,源源不断地释放出能量。
核反应产生的热能通过载热剂传给汽轮机作功,汽轮机带动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被输送到电网。
反应堆由堆芯、压力容器、上部堆内构件和下部堆内构件等几部分组成。
反应堆安置在反应堆厂房(也称为安全壳)的正中,它的六条进出口接管管嘴支撑在作为一次屏蔽的混凝土坑(即堆坑)内,而堆坑位于一个大约10米深的反应堆换料水池的底部。
参见图4.1。
图4.1 反应堆位置- 35 -- 36 -图4.2 反应堆剖面图- 37 -图4.2是压水堆的结构简图,它可分为以下四部分:● 反应堆堆芯● 堆内构件● 反应堆压力容器和顶盖● 控制棒驱动机构4.1 反应堆堆芯4.1.1 堆芯布置核反应堆的堆芯位于压力容器中心,由157个几何形状及机械结构完全相同的燃料组件构成,核反应区高3.65m ,等效直径3.04m 。
燃料核裂变释放出来的核能立即转变成热能,并由冷却剂导出。
在典型的燃料管理方案中,初始堆芯按燃料组件浓缩度分成三个区。
所谓燃料浓缩度也称富集度或丰度,是指燃料中235U 同位素在铀的总量中所占比例。
在堆芯外区放置浓缩度高的燃料组件,浓缩度较低的燃料组件则以棋盘状排列在堆芯的内区,如图4.3所示。
通常每年进行一次换料,更换约三分之一燃料组件,称为一个燃料循环。
换料原则是将燃耗最深的燃料组件取走,在外区加入新燃料组件,而其余组件在堆芯中央重新布置,使功率分布尽可能均匀。
在第六循环之前新加入燃料的浓缩度均为3.25%。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发电需求,从第七循环开始新换燃料的富集度改为3.7% 。
按照规划,今后还将采用长燃耗循环,即18个月换料方式,届时新换燃料的富集度将提高到4.45% 。
图4.3 堆芯分区布置(第一循环)- 38 -4.1.2 燃料组件大亚湾核电站目前所用的AFA-2G 型燃料组件由骨架和燃料棒组成,呈17×17正方形栅格排列,总共有289个栅格,其中264个装有燃料棒。
简述压水堆本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压水堆是一种核反应堆,其本体结构由多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
这些组成部分在核反应堆的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压水堆本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压水堆本体结构由以下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 反应堆压力容器:反应堆压力容器是压水堆本体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是容纳反应堆燃料和控制棒的密闭容器,同时还承受着反应堆运行过程中的高压和高温。
反应堆压力容器一般由钢制成,内部涂有一层防腐涂层。
2. 燃料组件:燃料组件是压水堆本体结构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燃料组件由多个燃料棒组成,每个燃料棒内部填充有铀燃料。
在核反应堆的运行中,铀燃料将发生核分裂反应,产生大量的能量。
3. 控制棒:控制棒是核反应堆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通常由铼和银制成,内部填充有吸收中子的材料。
控制棒的作用是控制反应堆中的中子数量,以保持反应堆的稳定运行。
4. 冷却剂循环系统:冷却剂循环系统是压水堆本体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冷却剂循环系统通过循环水来冷却反应堆,同时还将热能转移到发电厂的蒸汽轮机中。
冷却剂循环系统由多个冷却剂泵、换热器和管道组成。
5. 压力容器支撑系统:压力容器支撑系统是压水堆本体结构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它主要由支撑和连接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结构组成。
压力容器支撑系统的作用是保持反应堆的稳定性,防止反应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变形或破裂。
压水堆本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燃料组件、控制棒、冷却剂循环系统和压力容器支撑系统。
这些组成部分在核反应堆的运行中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确保着核反应堆的安全稳定运行。
石墨反应堆结构石墨反应堆是一种利用石墨作为中子减速剂和热传导介质的核反应堆,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
石墨反应堆常用于核能发电和核燃料再处理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石墨反应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石墨反应堆的基本结构石墨反应堆的基本结构包括反应堆芯、石墨堆芯外壳、燃料元件、石墨堆芯支撑结构和冷却剂系统等。
1. 反应堆芯反应堆芯是石墨反应堆的核心部分,负责储存和控制核燃料。
在反应堆芯内,放置有大量石墨砖块,用于减速中子和提供热传导。
石墨砖块之间的空隙用于放置燃料元件和控制棒。
2. 石墨堆芯外壳石墨堆芯外壳是用石墨制造的容器,用于保护反应堆芯,并防止核燃料泄漏。
石墨堆芯外壳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可以将芯内的热量有效地传导到外部。
3. 燃料元件燃料元件是放置在石墨堆芯内的核燃料装置,通常采用铀燃料或钚燃料。
石墨反应堆采用的是固体燃料,燃料元件通过放射性衰变释放出大量热能,用于产生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组。
4. 石墨堆芯支撑结构石墨堆芯支撑结构是用于支撑石墨砖块和燃料元件的结构。
常见的支撑结构有石墨柱和石墨板。
石墨柱通常垂直放置于堆芯中,起到支撑和导热的作用,而石墨板则水平放置,用于分隔石墨砖块和燃料元件。
5. 冷却剂系统石墨反应堆的冷却剂系统负责将热量从反应堆芯传出,防止反应堆过热。
常用的冷却剂有水、气体和液态金属等。
冷却剂通过循环流动,将热量带走,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二、石墨反应堆的工作原理石墨反应堆利用核燃料的裂变产生的中子,与石墨中的碳原子发生弹性碰撞,使中子的速度降低,从而减速中子。
减速后的中子再次与核燃料发生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在石墨反应堆中,通过控制棒的升降来调节裂变反应速率。
控制棒是由吸中子材料制成,如硼或银等。
当控制棒插入堆芯时,吸收中子,减少裂变反应;当控制棒抽出时,中子增加,裂变反应加速。
石墨反应堆的冷却剂循环系统起到将热量带走的作用。
冷却剂从反应堆芯中吸收热量,经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如水或气体。
反应堆本体系统1.反应堆本体的组成:堆芯、堆内构件、压力容器、控制棒驱动机构、一体化封头、压力容器流量裙筒、堆内仪表系统等等。
2.。
压力容器●2个出口接管(热端),●4个入口接管(冷端),●2个直接注射管线接管。
4进2出上封头有贯穿件,下封头没有3.上部,下部堆内构件的组成:(选择)●上部堆内构件上部支撑板支撑柱堆芯上板控制棒导向管●下部堆内构件堆芯吊篮堆芯围筒(板)下部堆芯板二次支撑组件流量分配裙筒涡流抑制板辐照监督管4.AP1000堆芯的热功率为3400MW(核蒸汽供应系统热功率是3415MW)。
温升:当冷却剂流过反应堆压力容器,冷却剂的温度大约增加44.4°C (80°F)。
5.燃料组件的组成:共有157组每组包含264根燃料棒按17X17排列燃料组件中还包含24根导向管和1根位于燃料组件中心的仪表导向管。
控制棒分类:●一类称为黑棒(RCCA),另一类称为灰棒(GRCA)。
●AP1000使用53组RCCA和16组GRCA。
每个组件包含24根控制棒。
中子源组件的作用:中子源组件是为反应堆提供一个本底的中子水平,以保证探测器可以工作和对堆芯中子增殖进行响应。
初始堆芯中装载4个中子源组件:两个初级中子源组件和两个次级中子源组件。
6.控制棒的提升过程:(1)传递线圈断电,传递销爪与驱动杆上的槽脱开,控制棒的重量由保持销爪承担。
(2)传递线圈通电,传递销爪与驱动杆上的槽啮合;(3)保持线圈断电,保持销爪与驱动杆上的槽脱开,控制棒组件的重量转移到传递销爪上;(4)提升线圈通电,传递销爪受到电磁铁的吸引,带动驱动杆提升一步;(5)保持线圈通电,保持销爪与驱动杆上的槽啮合,并且使控制棒组件的重量由传递销抓转移到保持销抓上来;(6)传递线圈断电,传递销爪与驱动杆上的槽脱开;(7)提升线圈断电,传递销爪下降一步;重复第(2)-(7)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控制棒移动15.875mm,每分钟可移动72个周期,动作完成后,保持线圈通电,建立双保持。
反应堆结构反应堆结构及几种典型反应堆系统反应堆是核电站中的热源,其内部装有可以进行可控链式核反应的核燃料,源源不断地释放出能量。
核反应产生的热能通过载热剂传给汽轮机作功,汽轮机带动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被输送到电网。
反应堆由堆芯、压力容器、上部堆内构件和下部堆内构件等几部分组成。
反应堆安置在反应堆厂房(也称为安全壳)的正中,它的六条进出口接管管嘴支撑在作为一次屏蔽的混凝土坑(即堆坑)内,而堆坑位于一个大约10米深的反应堆换料水池的底部。
如下图它可分为反应堆堆芯、堆内构件、反应堆压力容器和顶盖控制棒驱动机构四部分。
下面主要介绍反应堆堆心和压力容器。
1、反应堆堆芯:核反应堆的堆芯位于压力容器中心,由157个几何形状及机械结构完全相同的燃料组件构成,核反应区高3.65m,等效直径3.04m 。
燃料核裂变释放出来的核能立即转变成热能,并由冷却剂导出。
1.1、燃料组件:燃料组件骨架由8个定位格架、24根控制棒导向管、一根中子通量测量管和上、下管座焊接而成。
其功用是确保组件的刚性,承受整个组件的重量和控制棒快速下插的冲击力,并准确引导控制棒束的升降,保证组件在堆内可靠工作和装卸料时的运输安全。
如下图定位格架由锆-4合金条带制成,这些条带装配成17×17的正方形栅格。
在格架栅元中,燃料棒由其中两边的弹簧夹顶在另两边的两个刚性凸台上,其共同作用使燃料棒保持中心位置。
弹簧夹由因科镍718薄片弯成开口环制成,然后将夹子跨在条带上夹紧定位,并在上下相接面上点焊。
这样形成的两个相背的弹簧分别顶住相邻栅元的两根燃料棒,自然抵消了作用在条带上的力。
每个燃料组件带有24个控制棒导向管,由锆-4合金制成,它们为控制棒的插入和提出导向。
其下部在第一和第二格架之间直径缩小,形成缓冲段,以便当控制棒紧急下落接近底部时起缓冲作用。
在缓冲段上部有流水孔,正常运行时冷却水流入管内,在控制棒下插时水能部分从管内排出。
缓冲段下部的管径扩至正常,使底层格架可以按上层格架的相同方式与导向管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