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版中国现货市场发展史
- 格式:pptx
- 大小:16.20 MB
- 文档页数:43
1、1984 年- 提出建立资本市场构想、 1984 年,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20 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吴晓玲、魏本华、胡晓炼等),发表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
2、1984 年 11 月-中国第一股发行 1 万股、中国第一股发行 1984 年 11 月 18 日,新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 1 万股(每股票面 50 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
3、1986 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 1986 年 9 月 26 日,新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600651)在南京西路1806 号静安证券业务部正式挂牌买卖,当天上市的 100 股股票不到一个半小时即被购买一空。
4、1990 年 11 月 26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0 年 11 月 26 日,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建国以来内地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此前的中国人,只是从茅盾的小说《子夜》及据此改编的电影中依稀对股票交易所有一点印象。
5、1990 年-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 12 月 1 日,深交所开业,但“开业”前面加了个“试”字。
6、1991 年 8 月- 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1-08-28 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
7、1992 年 5 月 21 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 1992 年 5 月 21 日,上海股市交易价格限制全部取消,股市交易价格开始尝试由市场引导。
仅仅 3 天,股票价格就一飞冲天,暴涨 570%!其中,只新股市价面值竟狂升 2500%至 3000%! 5 5 月 21 日,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在全面放开股价的利好刺激下,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在 1260.32 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 104.27%,5 月 25 日到 1420 点。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
那时,由于原材料供应和物价的不稳定性,中国政府决定引进国际期货市场的经验,以稳定市场、管理风险。
1978年,中国期货市场的起初尝试开始,在上海、北京和大
连分别成立了三个期货交易所。
初期的交易品种包括棉花、钢材、黄豆和大豆油等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
到了1984年,中国期货市场证券化的改革风潮也影响着期货
市场。
首支期货品种股指期货在中国横空出世,大大吸引了投资者的兴趣和关注。
199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投资理财工具
需求的扩大,期货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
此时,上海、大连、郑州等地相继成立了期货交易所,同时推出了更多新的品种,如石油、天然气、化肥、玉米等。
2006年,中国期货市场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期
货监管机构–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督管理委员会。
这一举措进一
步规范了市场秩序,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变革和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期货市场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和创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扩大交易品种、引入外资等。
总的来说,我国期货市场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发展阶段的过程,逐渐成为完善、成熟的金融市场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期货市场也将继续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并融入国际市场,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和竞争。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你知道是怎样的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相关考试资料,需要了解的小伙伴们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一、我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改革开放农产品价格波动。
市场体系不完善、不配套。
表现为:一是现货价格失真,二是市场本身缺乏保值机制。
二、初创阶段(1990-1993年)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开始起步。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1992年1月18日正式开业。
1992年5月28日,上海金属交易所开业。
1992年9月,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
三、治理整顿阶段(1993-2000年)1999年,期货交易所合并为3家: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
品种由35降至12个。
1999年期货经纪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金为3000万元人民币。
2000年12月,中国期货业协会成立:自律机制引入监管体系。
四、稳步发展阶段(2000-2013年)2006.5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2006.9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2010.4沪深300股指期货:标志中国期货市场进入了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五、创新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2014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
作为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进入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法》的起草工作,并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
中国证监会出台了《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并召开了首届期货创新大会。
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等创新业务全面展开。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如大宗商品风险,利率、汇率风险,股价波动风险等由于宏观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而加剧。
南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双学位专用)中文题目:_______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___________________ 外文题目:学号:__3006209188____姓名:___程家女_______年级:___2006级_____专业:___物流工程 ____系别: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管理学院____双修专业:___ 金融学_______双修院系:___经济学院______指导教师:____胜民______完成日期:_______________从2006年、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的大牛市再到2008年的大熊市,中国证券市场就是在反反复复这样的跌宕起伏中从最初的稚嫩逐步的走向成熟。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走市场经济道路,证券市场也随之产生。
从1984年中国第一支股票——飞乐音响的发行,到1990年证券交易所、1991年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再到各种法律法规的完善,主板市场、三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发展,中国证券市场正在不断的成熟。
相比美国的证券市场,其起步比我国早200多年,但是也是经历了很多次的大起大落,才逐步成为世界最大的证券市场。
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既非平坦大道,也不是孤立突进的。
影响股市兴衰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理性的,有些是非理性的。
本文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史和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史的描述,找出发展的共性,并从中找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不足。
美国证券市场作为全球证券市场的典型代表,通过借鉴相关经验,得出我国证券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美国;证券市场;历史;启示一、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4(一)、旧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简史4(二)、新中国的证券市场41.萌芽阶段(1978年——1987年)42.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1988年——1998年)53.进一步规和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7(三)、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10二、美国证券市场发展史11(一)、美国证券市场的建立(18世纪)12(二)、美国证券市场的早期发展(19世纪)121.19世纪30年代的铁路热潮122.19世纪50年代的淘金热潮133.19世纪60年代南北战争期间的黄金投机和债券发行134.19世纪70年代后的西部开发热潮13(三)、美国证券市场近现代的飞速发展(19世纪末至今)14 1.第一次周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142.第二次周期(20世纪20年代中开始)143.第三次周期(20世纪50——60年代)154.第四次周期(20世纪80年代)165.第五次周期(90年代以来的“新经济”时期)16三、美国证券市场发展史对我国证券市场未来发展的启示17四、结束语20参考文献:21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走过了30余年。
中国证券发展史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1980 年代,当时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政策引进了市场经济思想和制度,逐步建立了证券市场。
以下是中国证券发展史的主要里程碑事件。
1980 年代末期至 1990 年代初期,中国的证券市场开始建立。
1988 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1990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也成立。
同时,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建立也为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990 年代后期至 2000 年代初期,中国的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
1991 年,中国证券法规定了证券的发行、交易和监管制度。
1991 年至 1997 年期间,证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股票和债券的融资规模大幅增加。
1997 年,中国证监会成立,全国性证券市场开始逐步统一和规范。
2000 年代中期,中国证券市场面临股市泡沫。
由于股市过热,许多人开始盲目买入股票,推高了市场价格。
2007 年,上证指数和深证成份股指数均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随着股市繁荣的逐步退去,股市泡沫也被逐步吹破,如 2008 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的爆炸,带来了股市的暴跌。
2000 年代后期,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开放和改革。
2014 年,上海 - 香港通向全球投资者开放,将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证券市场连接起来,让外国投资者可以方便地投资中国内地市场。
2016 年,深圳 - 香港通也正式启动,另一个中国证券市场的重大发展。
现在,中国证券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证券市场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证券市场也将继续朝着更加开放、透明和规范的方向发展,并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持。
中国期货发展历程
近年来,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迅速,经历了多年的积累和探索。
下面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一些重要历程:
1. 1990年代初:中国期货市场起步阶段。
此时,中国仅有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两家期货交易所,并且合约品种有限。
2. 1997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合并,形成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简称中金所)。
这一合并增加了期货市场的统一程度,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3. 2003年:中国期货市场开始推出股指期货。
上海期货交易所率先推出上证50指数期货,成为国内首家提供股指期货交易的交易所。
4. 2006年:中国期货市场迎来了农产品期货的首次发行。
此时推出的农产品期货包括玉米、大豆和豆粕期货等,为农产品的期货化提供了平台。
5. 2007年:中国期货市场实施了第四次扩大开放。
此次开放将期货公司外资股比提高至49%,吸引了更多外资机构参与中国期货市场。
6. 2010年:中国期货市场推出了商品期货的分红制度,即期货公司和投资者可以分享期货交易的利润。
7. 2015年:中国期货市场开始推出了国际化交易合约。
这些合约包括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铁矿石期货和其他大宗商品期货,吸引了更多国际投资者。
8. 2020年:中国期货市场进一步推进了期权交易。
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相继推出了股指期权和商品期权,并逐步完善了相关的交易制度。
通过这些重要历程,中国期货市场逐步完善了合约品种,提高了市场流动性,并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投资者的参与。
未来,中国期货市场还将进一步发展,推动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创新。
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第一篇: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我国期货市场的产生起因于80年代的改革开放。
1987年前后,一些关于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文章见诸报端。
为了解决价格波动这一难题,使有效资源能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先后做出重要指示,决定研究期货交易。
1988年3月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商业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各类批发市场贸易,探索期货交易。
”从而确定了在中国开展期货市场研究的课题。
经过一段时期的理论准备之后,中国期货市场开始进入实际运作阶段。
1990年10月12 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正式开业,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中国的期货市场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90年到1995年,遍布全国各地的交易所数目一度超过50家,年交易量达6.4亿手,交易额逾10万亿元,期货品种近百种,交投可谓非常活跃。
但是,当时的法规监管较为滞后,发生了不少问题。
因此,国务院决定全面清理整顿期货市场,建立适用于期货市场的监管法规,将交易所数目减少至15家,期货经纪公司数目大幅缩减,并限制了境外期货交易。
第二阶段是1996至2000年,国家继续对期货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加上中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期货市场步入低潮。
1998年,国家把14家交易所进一步削减至3家,即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
2000年,期货交易量萎缩至5400万手,交易额为1.6万亿人民币。
从2001年至今是第三阶段。
期货市场逐渐复苏,期货法规与风险监控逐步规范和完善。
2004年,国内新增棉花、黄大豆2号、燃料油与玉米4个品种。
2005年交易量恢复增长到3.23亿手,交易额达13.45万亿。
白糖、棉花交易平稳,小麦品种较为成熟,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逐步发挥。
2006年,中国期货市场即将推出金融期货品种。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
1986年4月12日,中国邮政储蓄局代办国内金融期货销售业务,这是我国期货市场的开端。
同年6月,随着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我国期货市场迎来了第一个交易所的成立。
这一事件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的正式起步。
接下来的十年,我国期货市场迅速发展。
1992年,期货交易所改制为社会团体法人机构,更名为中国期货交易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期货市场开始加快发展步伐,各种期货品种相继推出。
1993年11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推出了第一个金融衍生品-国债期货。
此后,国内金融期货市场快速崛起,推出了股指期货、国际金融期货等品种。
1999年,我国期货市场再次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
中国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相继成立。
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了第一个农产品期货品种-大豆;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了第一个能源化工期货品种-聚丙烯。
这两家交易所的成立,使得我国期货市场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促进了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期货市场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006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合并,组建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步入了一个统一、规范、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我国期货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期货市场之一。
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大豆期货等品种逐渐成熟,逐步形成了以期货交易所为核心的期货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我国期货市场的开放程度也在加深。
2007年,我国首次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期货市场交易,开放了国际期货市场交易量大、流动性强的通道。
2018年,我国政府再次扩大了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范围,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总的来说,我国期货市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从最初的一个交易所到如今的统一交易所体系,从几个品种到现在的多品种、多机构交易体系,中国的期货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期货市场的重要一员。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五篇]第一篇: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一、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初创时期(1990年底—1993年)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以现货为主,首次引入期货交易机制。
由于没有明确的行政主管部门,期货市场的配套法律法规严重滞后,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势头,国内各类交易所大量涌现,达50多家,期货经纪机构达到1000多家,大多为兼营机构。
一些单位和个人对期货市场缺乏基本了解,盲目参与境内外的期货交易,损失严重,造成了国家外汇的流失,境外地下交易层出不穷,期货市场虚假繁荣,引发了一些经济纠纷和社会问题。
规范整顿(1993年底—2000年)1993年11月国务院下达《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
第一阶段:交易所从50余家减为15家,经纪公司从上千家减为330家。
第二阶段:交易所从14家(96年关1家)减为3家: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经纪公司从330家减为目前的180余家,交易品种保留12个。
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规范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及其高管人员的四个管理办法陆续颁布实施,使中国期货市场正式纳入法制轨道。
规范发展(2001年—至今)朱镕基总理在2001年九届人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重点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正式拉开了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的序幕。
2004年2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要“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品种”。
2004年期货市场扩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棉花、燃料油、玉米、黄大豆2号等品种先后上市交易。
2006年初期货品种又增加了豆油,白糖两大品种,使期货品种达到14个。
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获准筹建。
2006年4月,沪深300指数被定为首个股指期货标的。
我国期货的发展历程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政府决定恢复期货交易并开展试点工作。
1988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成立,是中国的第一个期货交易所。
随后,深圳期货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相继成立。
这一时期的发展对于奠定中国期货市场的基础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期货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了对期货市场的支持力度。
1997年,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了中国第一只农产品期货合约――强筋小麦期货。
这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的商品化进程的开始。
与此同时,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也相继推出了多个商品期货合约。
中国期货市场逐渐丰富了商品种类和品种。
进入21世纪,中国期货市场进一步开放与创新。
2000年,中国期货市场开始引进外资,允许外资机构在中国设立合资期货公司。
2006年,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并于2007年正式上市。
这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进入了新的阶段,公众投资者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参与股票市场的投资。
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期货市场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推动期货市场向国际化发展、推进期货市场创新等。
中国期货市场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下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
目前,中国期货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期货市场之一。
有多家期货交易所提供多种商品合约进行交易,参与者包括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等。
期货市场的发展为保险、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提供了风险管理和投资工具,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未来,中国期货市场将继续稳步发展,并逐渐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回首改革开放后,跟着中国经济系统改革全面启动,陪伴股份制经济的发展,形成中国资本市场的因素开始出现。
在这个阶段,源于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公司的内生需求,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发。
1990 年 12 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结束了新中国没有正规证券交易所的历史,是中国经济由计划向市场转轨过程中的一次重要试试,标记着中国资本市场从零起步。
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由探究到逐渐推行、由起步到快速发展、由不可熟到逐渐完美的发展过程,使我国基本达成了由资本穷国向资本大国的转变,并向资本强国迈进。
一、资本市场萌芽孕育阶段新期间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能够追忆到 1980 年 1 月中国人民银行抚顺支行新居做事处向当地红砖厂成功出售 280 万股,每股 1 万元的“红砖股票”,它的刊行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中意义重要,标记着新期间中国股票市场的萌芽。
1981 年,我国首期国库券刊行,标记着新期间中国债券市场的萌芽。
能够说,“红砖股票” 和首期国库券的刊行把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推上了新的历史舞台。
随后在 1982-1985 年短短的四年间,广州、北京、上海等地公司不停出此刻国企中或公然刊行股票的现象。
此中,影响较大的两次股票刊行是上海“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股票的刊行。
1984 年 11 月 18 日,上海飞乐音响以每股 50 元,向社会公然刊行 1 万股股票; 1985 年 1 月 14 日,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每股 10 元,分别刊行法人股 5 万股和个人股 45 万股。
这两次股票刊行被国外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号。
在此阶段,因为受各样条件的限制,人们对股票、股份公司等认识不充足及其余一些原由,股票和国债的刊行规模较小,刊行公司的数目极其有限。
并且,只有一级刊行市场,没有二级流通市场。
此外,一些公司以“股票” 之名刊行,本质刊行的倒是有固按限期和有提早兑现的选择权“公司债券” 。
我国衍生品市场发展历程
我国的衍生品市场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发展历程。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首次推出了期货市场,这也是我国衍生品市场发展的起点。
期货市场主要是以商品交易为主,随后也涉及到了金融衍生品。
然而,当时的市场监管和技术条件都相对不够成熟,导致市场的发展不够稳定。
因此,政府也采取了相关措施加强监管和推进市场发展。
在21世纪初,我国衍生品市场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2005年开始推出了股指期货市场,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期货市场体系。
同年,国务院也发布了《金融衍生品管理条例》,明确了衍生品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的权利和责任,进一步规范了衍生品市场的运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风险管理需求的增加,我国衍生品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
在2010年后,我国的衍生品市场增速开始快速上升。
2014年,上交所推出了股票期权交易业务,更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与此同时,监管也进一步落实,加强了市场风险防范措施。
到了2020年,我国衍生品市场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除了期
货市场,我们还有股票期权、利率互换、外汇期权、信贷违约互换等
各种衍生品市场。
政府和监管机构也在不断加强监管和完善市场体系,以确保市场的稳健运营。
与此同时,衍生品市场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不
少投资机会和风险管理工具。
总体来说,我国衍生品市场已经经历了一个逐步成熟的发展历程,市
场体系和监管措施也越来越规范和完善。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这个市
场能够继续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高效的投资机会和风险管理工具,同时
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增大,这不利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
下面带你来相关资料吧。
期货市场历程一、发展历程我国期货市场大体经历了初期发展、清理整顿和逐步规范三个阶段。
一初期发展阶段1988年~1993年1988年5月国务院决定进行期货市场试点,并将小麦、杂粮、生猪、麻作为期货试点品种。
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货为基础,逐步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正式开业。
1992年10月深圳有色金属期货交易所率先推出特级铝标准合约,正式的期货交易真正开始。
之后,各期货交易所陆续成立,开始期货交易。
试点初期,受行业利益驱使,加上市场监管不力,交易所数量和交易品种迅猛增加,全国最多的时候出现了50多家交易所,市场交易品种达到30多个,开业的交易所有2300多个会员,期货经纪公司300多家包括50多家合资公司,有7大类50多个上市交易品种。
在初期发展阶段,我国期货市场盲目发展,风险也在酝酿和积累。
期货市场中的会员及经纪公司主体行为很不规范,大户垄断、操纵市场、联手交易、超仓、借仓、分仓等违规行为严重,还有透支交易,部分期货经纪公司重自营轻代理的,这些行为投机性强,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严重扭曲了期市价格,不能发挥期货对现货的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加大了风险控制的难度,阻碍了期货市场的正常运行。
二清理整顿阶段1993年底~2000年为规范期货市场的发展,国务院和监管部门先后在1994年和1998年,对期货市场进行了两次清理和整顿。
1993年11月4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开始了第一次清理整顿工作,当时的国务院证券委及中国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加强了对期货市场的监管力度,最终有15家交易所被确定为试点交易所。
1994年暂停了期货外盘交易;同年4月暂停了钢材、煤炭和食糖期货交易;10月,暂停粳米、菜籽油期货交易。
证券市场发展史
证券市场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经历了风风雨雨。
20世纪初,中国的证券市场还很不成熟,只有极少数的地方才设立了股票交易所。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证券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证券市场也逐渐复苏。
1984年,中国第一家股票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新篇章开始。
1990年代,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股票、债券、基金等市场逐渐形成。
1992年,中国首次发行股票。
199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2001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进入规范化监管时代。
2006年,中国股市开始飙升,引起了全民热潮。
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股市也受到影响。
2015年股市再次大幅波动,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创新,推出了科创板、创业板等新型市场。
2019年,上交所和深交所成功纳入MSCI指数,显示出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总之,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从起步到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不断完善和创新,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