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物质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7
人类对反物质的研究
反物质是一种与普通物质相反的物质,其粒子与普通物质粒子具有相反的电荷。
虽然反物质在宇宙中广泛存在,但它们与普通物质的接触会导致能量释放,因此反物质的研究一直备受科学家的关注。
人类对反物质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但直到20世纪末才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1995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首次制造出了反氢原子,这是第一个被制造出来的反物质原子。
此后,科学家们继续开展反物质的研究,这项工作得到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美国费米国立加速器实验室等机构的支持。
反物质的研究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还有实际应用的潜力。
例如,反物质可能被用于开发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燃料,这种燃料可以用于太空探索和未来的能源供应。
此外,反物质也可能被用于医学和成像技术。
然而,反物质的研究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制造和储存反物质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反物质会与普通物质接触导致能量释放。
此外,反物质的研究需要高昂的成本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因此,反物质的研究需要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 1 -。
挑战反物质和暗物质存在的科学问题宇宙是人类一直以来探究的研究领域之一,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和理解不断深入,然而反物质和暗物质的存在依然是科学家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物理学和天文学两个角度分别阐述挑战反物质和暗物质存在的科学问题。
一、反物质以我们所熟知的物质为例,物质由离子、原子、分子等组成。
而在理论上,同样存在着反离子、反原子和反分子,它们构成了反物质。
正物质和反物质几乎具有相同的质量大小,但是它们的电荷和其他物理性质完全相反。
倘若两种物质接触,它们会在极短时间内完全湮灭,释放出极其巨大的能量。
这是反物质的特殊之处。
1、反物质的来源反物质在自然界中相对较少,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能够制造少量反物质。
反物质可以通过高能粒子加速器产生。
在加速器的碰撞过程中,两个高能粒子相撞,产生许多能量,这个能量又会转化为一些物质和反物质粒子。
反粒子会和粒子湮灭,释放出极为巨大的能量。
2、反物质的难题反物质的存在对我们理解宇宙提出了一些非常感兴趣的问题,特别是在宇宙学上。
现代宇宙诞生于大爆炸。
在大爆炸之后,平衡相对于物质和反物质,也就是说,有一半宇宙是由反物质构成的。
那么,宇宙到底为什么没有反物质呢?宇宙中物质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反物质,这是因为反物质和物质互相湮灭,最终变成能量。
然而,如果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宇宙产生了相同数量的物质和反物质,那么当两者互相湮灭之后,它们会变成一些无法再次转化为物质和反物质的射线。
因此,人们认为,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如果可以有一些微弱的不对称性使得物质比反物质稍稍多一些,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反物质将会减少,留下越来越多的物质。
反物质理论要解释的就是为什么物质比反物质更多。
二、暗物质除了反物质之外,另一个挑战科学家的问题是暗物质。
暗物质是一种只和引力力交互的物质,它不与光子或其他基本粒子发生相互作用,因此无法直接探测到。
目前,暗物质的存在只能通过测量它产生的引力,进而得出存在的间接证据。
1、暗物质的证据数十年来,科学家已经从天文观测到了许多暗物质的证据。
反物质的产生与研究反物质是存在于宇宙中的一种神秘物质,与普通物质不同的是,反物质的所有粒子都具有和普通物质相同但相反的电荷和其他性质,如自旋和磁矩。
尽管反物质在数量上远远少于普通物质,但其产生和研究对于我们解开宇宙的奥秘至关重要。
一、反物质是如何产生的根据现代物理理论,反物质产生于我们所处的宇宙诞生时刻的大爆炸过程中,即在宇宙形态刚刚开始,并且温度仍然非常高的时候。
在那个时候,能量转化为物质和反物质,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反物质的数量少于正常物质,因此宇宙中只留下了少量的反物质。
此外,反物质也可以通过加速器实验进行人工合成。
在实验中,科学家们使用高能粒子碰撞生成反物质,这是非常困难和复杂的过程,需要精密的控制和测量。
二、反物质的研究现状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积极研究反物质,以揭示宇宙的奥秘。
对于反物质的研究分为三个方面:1.反物质的基本性质:研究反物质的基本性质可以深入了解反物质与普通物质的区别,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宇宙的本质。
例如,研究反物质的自旋和磁矩等性质。
2.反物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反物质与普通物质是互相影响的,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演化和结构。
例如,通过反物质的某种特殊性质,可以研究宇宙中存在的黑洞和暗物质等神秘物质的本质。
3.反物质的应用:除了对宇宙的研究,反物质还有许多实际的应用价值,例如用于癌症治疗和制造高能量燃料等。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一些重大的反物质研究成果,例如研究反物质衰变的时间和性质等方面。
不过,反物质研究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和困难,例如反物质的寿命非常短,只有纳秒数量级,因此需要精密的实验和控制。
三、反物质的未来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反物质的研究也将会进一步深入。
未来研究方向将会更加复杂和细致,例如对反物质的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利用、建造更加先进的加速器、寻找更多的反物质等等。
在未来,反物质研究对于科学家们了解宇宙的演化和结构将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将会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实用价值和科技创新。
1kg反物质湮灭的能量反物质是一种与普通物质粒子相反的粒子,其质量和电荷均与普通物质的相反。
当反物质与普通物质接触时,它们会发生湮灭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1kg反物质湮灭的能量是一种非常庞大的能量,对人类来说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1kg反物质湮灭的能量产生的原理、应用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1.反物质湮灭的能量产生原理当反物质与普通物质相遇时,它们会发生湮灭反应,其中反物质和普通物质中的粒子会相互撞击并转化为能量。
这个过程符合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公式E=mc^2,其中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
因此,1kg反物质湮灭所产生的能量可以用公式E=(1kg)c^2来计算。
光速c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值,它大约是3×10^8米/秒。
因此,1kg反物质湮灭所产生的能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值,可以促使其应用在科技、医学和能源领域。
2. 1kg反物质湮灭的能量应用由于1kg反物质湮灭所产生的能量非常巨大,因此可以被应用在许多领域。
首先,这种能量可以被用来制造高效的火箭燃料。
科学家们已经在研究如何利用反物质湮灭能量来制造更加高效的火箭燃料,这将使得太空探索变得更加便捷和经济。
其次,1kg反物质湮灭的能量还可以被用来制造更加强大的核武器。
尽管这种应用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但是人类一直对于军事应用感兴趣,因此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此外,1kg反物质湮灭的能量还可以被用来治疗癌症。
科学家们已经在研究如何利用这种能量来摧毁癌细胞,从而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3. 1kg反物质湮灭的能量可能带来的影响尽管1kg反物质湮灭的能量可以被用来产生巨大的能量,并且具有很多潜在的应用领域,但是它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首先,反物质的制备和储存非常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和资源。
其次,反物质湮灭能量可能具有巨大的破坏力,一旦被滥用或者泄漏,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尽管1kg反物质湮灭能量可以被用来产生巨大的能量,并且具有很多潜在的应用领域,但是也需要我们谨慎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进行监管和控制,以防止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物质和反物质的区别是什么物质和反物质是构成宇宙基本成分的两种互为补充的概念。
虽然它们在一些方面相似,但在许多重要的属性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探讨物质和反物质在粒子性质、电荷、行为和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差异。
一、粒子性质物质由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等粒子构成。
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有负电荷。
这些粒子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形成不同的原子和分子,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物质世界。
反物质与物质构成粒子的方式类似,但它们的电荷相反。
反物质中质子带有负电荷,中子带有正电荷,而电子则变成了正电子,也称为反电子。
反物质的粒子与普通物质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但电荷相反。
二、电荷物质和反物质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电荷。
物质中的粒子带有不同的电荷(正、负或中性),而反物质中的粒子具有相反的电荷。
物质和反物质的粒子碰撞会产生电荷守恒现象,即产生一对电荷相互抵消的粒子。
例如,正电荷的质子与负电荷的电子相遇时,会相互抵消并产生能量。
而正电子与正电荷的质子相遇时,也会发生相互抵消的现象。
三、行为物质和反物质在行为上也存在区别。
在重力下,物质受到引力的作用而向下运动,而反物质与物质在引力上受到相反的作用力。
此外,物质和反物质的运动方向也是相反的。
在物质和反物质之间发生碰撞的过程中,它们会发生湮灭现象。
湮灭是指物质和反物质粒子相遇并互相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到等量的物质和反物质消失,能量释放出来,通常以光的形式表现。
四、相互作用物质和反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其区别之一。
物质之间通过原子强力相互作用而保持结合,从而形成不同的物质形态。
反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类似,但在相应的反粒子上。
此外,物质和反物质之间也可以发生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
这些相互作用会导致粒子之间的散射、衰变和相互转换等现象。
结论物质和反物质在粒子性质、电荷、行为和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
物质由带有正电荷的质子、中子和带有负电荷的电子构成,而反物质中的粒子则具有相反的电荷。
证明反物质的存在和性质反物质是指一种与普通物质相对称的物质,包括反质子和反电子等。
在我们的宇宙中,物质和反物质的数量应该是相等的,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
在宇宙中物质远远多于反物质,这个问题也被称为物质-反物质不对称问题。
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证明反物质的存在和性质。
在20世纪初,研究人员预测了反物质的存在。
在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安德森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正电子,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物质形式。
这是证明反物质存在的第一个实验。
现代物理学表明,反物质与普通物质具有相同的质量和自旋。
它们的电荷、磁矩和其他物理量也应该完全相反。
因此,反物质与普通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是非常强烈的。
当物质和反物质相遇时,它们会互相湮灭,产生非常强大的能量。
为了证明反物质的存在,研究人员使用了多种方法。
最为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加速器或天文观测。
在加速器实验中,科学家用高能粒子撞击原子核,产生了反物质粒子。
通过检测反物质粒子,他们可以证明反物质的存在。
天文观测也是证明反物质存在的重要手段。
宇宙中存在着许多强烈的反物质源,如爱丽丝星和蟹状星云,通过观测这些源头,科学家可以检测反物质的存在。
除了证明反物质的存在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反物质的性质。
从各种实验结果来看,反物质与普通物质的性质确实相反,但具体的差异还需要更深入的探究。
目前,尚无实验明确地测量出反物质的所有物理性质。
研究人员通过与普通物质的比较来了解反物质的性质。
例如,CPT定理表明,反物质与普通物质在所有基本物理原则下是对称的。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够详细地了解普通物质的性质,那么我们应该能够推断出反物质的性质。
当然,为了更好地理解反物质的性质,研究人员需要把它们控制在实验室中,以便进行更详细的研究。
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反物质很难制造,因为它会在与普通物质接触时迅速湮灭。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创造一种能够存储反物质的方法,并且尽量减少与普通物质的接触。
尽管科学家在证明反物质存在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我们仍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反物质的性质。
反物质是什么?它有哪些应用?反物质一词,相信不少人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人却不多。
那么,什么是反物质?我们该如何理解它?又有哪些应用呢?接下来,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反物质的定义反物质,指的是与普通物质(如膝盖、手指、鸟儿等)完全不同的、带有相反电荷(电荷为正的物质)的物质。
以质子为例,反质子则是质量相同、电量相反的粒子。
反物质通常由一种质子反质子对构成。
当反物质与普通物质接触时,将会产生极大的热量和光辐射。
二、反物质的应用1. 医学反物质在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反物质可以用于医学成像,以检测器对患者进行扫描,并根据观察到的图像确定患者身体内部的情况。
2. 能源反物质的应用在能源领域也备受关注。
当反物质与普通物质接触时,将会释放掉巨大的能量,因此反物质可以被用来生成清洁和高效的能源。
相信这一天,反物质能够作为我们生产能源的源头。
3. 飞行器研究反物质引擎是当今最先进的飞行器动力系统之一。
这种引擎利用反物质与普通物质相遇并产生的能量,产生强大的推力,并且相对于传统燃料,反物质的能量密度要大得多。
4. 引力探测器引力探测器是用于检测引力波的科学仪器。
当两个庞大的天体(例如黑洞或中子星)相遇时,会产生微小的引力波。
引力波被认为是现代天文学研究中最令人激动的发现之一,但要检测这些弱小的信号却颇为困难。
反物质可以在引力探测器中用于控制和稳定粒子束。
5. 反物质火箭反物质火箭是一种建立在反物质技术基础上的火箭。
与传统火箭相比,反物质火箭的燃料储存更为容易,因为不需要像传统火箭一样将大量燃料推进太空。
此外,反物质火箭的推力效率比传统火箭高得多,安全性也更高。
综上所述,反物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医学、能源、飞行器等许多领域都可以使用反物质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反物质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什么是反物质反物质(Antimatter),是指与普通物质的质量、电荷等性质相反的物质。
它由反粒子组成,与粒子在撞击时会发生湮灭反应,释放出高能辐射。
1. 反物质的发现与研究历程反物质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科学家保罗·狄拉克于1928年提出。
他预言了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质量、电荷与普通物质相对应但电荷相反的粒子,即反粒子。
狄拉克假设了反粒子可以存在于宇宙中,且它与普通粒子共同构成反物质。
随后,在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卡尔·安德森首次实验证实了反电子(即反物质中的反粒子)的存在。
他发现了一个带电量、质量与电子相反的粒子,即正电子。
正电子与电子碰撞时会发生湮灭反应,产生能量。
自那时起,反物质的研究逐渐发展,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反物质的奥秘,希望揭示它们对于理解宇宙演化和能量转换的重要性。
2. 反物质的性质与特点反物质在质量、电荷等物理性质上与普通物质相反,但在其他方面与普通物质非常相似。
它们具有相同的自旋,能量和动量,因此在物理定律的应用上与普通物质无差别。
反物质也遵循相对论性质能量-质量关系E=mc²。
当反物质与普通物质相遇时,它们会发生湮灭反应,产生大量能量。
这种能量释放出的辐射是非常高能的,因此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3. 反物质在宇宙中的存在反物质在宇宙中应该是普遍存在的,但由于反物质与普通物质相互湮灭,追溯它在宇宙中的分布和性质十分困难。
科学家们利用探测器和观测设备,通过探测宇宙射线等方式来寻找反物质的存在。
目前已有实验证据显示:反物质存在于宇宙中的某些天体以及星系射线中。
在高能粒子加速器上,科学家们也能够制造出微量的反物质。
4. 反物质在科学和技术中的应用反物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它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深入了解宇宙的演化过程和能量转换机制。
同时,反物质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医学方面,反物质可以被用作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工具。
当正电子与电子相遇时会发生湮灭反应,产生大量能量释放。
反物质和暗物质【反物质】众所周知,世界由物质组成。
人类已知的物质是正物质,由原子组成。
原子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以及中性的中子组成。
与此相反,反物质由带负电的质子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
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在现实中找到反物质的存在有力证据。
它会不会“藏身”于遥远的太空呢?这是目前粒子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暗物质】是宇宙中看不见的物质,也就是说没有发出可见光或其他电磁波,用天文望远镜观测不到。
不过,暗物质同样产生万有引力,对可见物质产生作用。
暗物质是科学家们苦苦寻找的另一个目标。
现在人类所看到的天体,要么发光,如太阳;要么反光,如月亮。
有迹象表明,宇宙中还有大量人们看不见的物质存在。
科学家推算,根据现有的假说和观察,科学家估计暗物质质量占宇宙总质量的90%以上。
根据大爆炸假说,我们所在的宇宙是在约140亿年前由一个非常小的点爆炸而形成,宇宙产生物质的同时,也产生了反物质。
两者数量大体相当,其中“物质”多了一点点。
尽管目前物质的存在显而易见,但反物质存在的证据仅有实验室观测到的稍纵即逝的极微量反粒子。
科学家认为,反物质无法在地球环境中存在,因为一旦遇到地球上的物质,二者将湮灭,不过反物质在太空中可能存在。
【阿尔法磁谱仪(AMS)】主要本领基于其强大而特殊的磁场。
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后轨迹会发生变化,不同带电粒子的轨迹变化也不同,而不带电的粒子的轨迹则不会发生变化,因而观测粒子进入这一磁场后轨迹是否变化,变化程度有什么不同,就可以推知这是何种粒子。
与天文望远镜观测物质发出的可见光和电磁波不同,磁谱仪直接观测粒子本身。
因而,磁谱仪能够发现天文望远镜无法发现的暗物质和反物质。
【“阿尔法磁谱仪(AMS)”实验】是以在空间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为使命的大型国际合作科学实验项目。
“阿尔法磁谱仪”实验上世纪90年代启动,它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华裔美国科学家丁肇中教授领导,美、中、法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研究人员参与其中。
1微克反物质的能量
微克反物质的能量是指微量反物质所携带的能量。
反物质是一种与普通物质具
有相反电荷和自旋的物质,由反粒子组成。
与物质相遇后,反物质会与物质发生湮灭相互作用,释放出巨大能量。
微克级别的反物质虽然质量相对较小,但其能量密度却是非常高的。
根据爱因
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反物质的质量完全转化为能量。
微克级别的反物质在与同等物质相遇时,能释放出相当于核能反应的能量。
由于反物质的稀缺性,生产微克级别的反物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目前,科学家们主要通过高能粒子对撞和核合成等方法来制备微量的反物质。
然而,这一过程仍然十分复杂和耗费资源,仅能产生微克级别的反物质。
微克级别的反物质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上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
反物质的能
量密度高、特性稳定,被广泛探索用于航天技术、能源储存和医学放射治疗等领域。
然而,由于目前制备反物质的成本和难度较高,其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反物质的深入研究,我们有望进一步探索反物
质能量的应用潜能。
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和物质的本质,还可以为人类带来更具革命性的科技突破。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需要克服更多技术和资源上的挑战。
总而言之,微克级别的反物质所携带的能量非常巨大,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
前景。
然而,制备相应数量的反物质仍是科学家们所面临的挑战。
随着技术的进步,相信我们将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和利用反物质的能量,为人类带来更大的科学进步和创新。
宇宙的终极秘密~反物质反物质一旦与物质接触,两者便会相互抵消,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一反应称为“湮灭”,遵循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公式E=mc方。
质能方程E=mc方中的E是能量,m是质量,c是光速,这个公式意味着“质量m”可以转化为“能量E”,湮灭反应一旦发生,正反物质的质量将全部转化为能量,正反两种物质将全部消失。
不仅仅是“湮灭”反应,所有的反应都遵循质能方程,发生反应后,释放出能量那部分质量减少变轻,例如,太阳的质量因核聚变反应每秒减少427万吨。
太阳内部发生核聚变反应,主要是氢的原子核互相聚合,生成氦原子核的反应,这一反应中,仅仅是“原子核中的质子或中子结合的部分”释放能量,因此,转化为能量后,参与转换的物质失去百分之0.7的质量,并不能像湮灭反应那样,质量全部转化为能量而消失不见。
化石燃料的燃烧反应也是同样的,燃烧后,燃料的质量会减少变轻,虽然减少的质量相当微小,但是可以称量出燃烧前后的质量差,“质量守恒定律”说,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严格说,是错误的。
燃烧反应是火力发电最常见的反应,在燃烧反应中,只有化石燃料分子中“原子相互连接的部分”释放出了能量,原子本身在反应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当燃料的质量相同时,湮灭反应释放的能量是燃烧反应释放能量的30亿倍。
无论是星系(银河系),还是恒星、行星、我们的身体,都是由“物质”氢、碳等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与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由夸克组成,夸克和电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无法分解为更小的粒子。
反物质是物质的镜像,普通的镜像只是使左右相反,而反物质与物质之间的镜像不仅使左右相反,也使粒子的电性相反,这是反物质与物质的一大差别。
构成物质的所有基本粒子都有其对应的“反基本粒子”,也就是说,存在与夸克一模一样的“反夸克”,反夸克构成了“反质子”、“反中子”,反质子、反中子构成了“反原子”。
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从理论上预言了反物质的存在,当时量子力学还是一个崭新的物理学分支,狄拉克试图建立一个结合量子理论与狭义相对论的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他推导出一个奇怪的结论:粒子携带的电荷是相反的,也就是说,应该存在反粒子,利用能量生成粒子与反粒子的反应,被称为“对产生”。
“反物质”是什么意思
反物质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
当正反物质相遇时,双方就会相互湮灭抵消,发生爆炸并产生巨大能量。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也就是反物质。
电子和反电子的质量相同,但有相反的电荷。
质子与反质子也是这样。
粒子与反粒子不仅电荷相反,其他一切可以相反的性质也都相反。
赵忠尧是人类物理学史上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并观测到正负电子对的湮灭现象。
在多数理论家看来,宇宙中正反物质的大尺度分离是不可能发生的。
因此,三千万光年的范围内没有反物质天体,已说明宇宙中大块的反物质是不存在的。
但是理论家也相信,极早期宇宙中正反物质应当等量。
这样,需要做的事是寻找物理机理,来说明宇宙如何才能从正反物质等量的状态过渡到正物质为主的状态。
这里,理论家也遇到了非常尖锐的困难。
部分天文学家也认为有存在的可能,但现代天文学还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否定反物质的人很多,美国宇宙学家施拉姆(Schramm)说:“大多数理论家的直觉,不存在反物质。
这意味着如果你找到它,那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证明这些理论家都是错误的。
但是最大的可能是,这意味着你找不到它。
”。
暗物质和反物质的区别
反物质和暗物质的区别有:
1、概念不一样:暗物质是理论上提出的可能存在于宇宙中的一种不可见的物质,注意,是理论上。
反物质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
当正反物质相遇时,双方就会相互湮灭抵消,发生爆炸并产生巨大能量。
2、提出者不一样:最早提出“暗物质”可能存在的是天文学家卡普坦。
反物质概念是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最早提出的。
3、提出的时间不一样:暗物质于1922年被提出来,天文学家卡普坦提出,可以通过星体系统的运动间接推断出星体周围可能存在的不可见物质。
反物质最早被提出是在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预言,每一种粒子都应该有一个与之相对的反粒子。
4、关于质量:暗物质参与引力相互作用,所以应该是有质量的,但单个暗物质粒子的质量大小还不能确定。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电子和反电子的质量相同,但有相反的电荷。
5、稳定性:暗物质应是高度稳定的,由于在宇宙结构形成的不同阶段都存在暗物质的证据,暗物质应该在宇宙年龄(百亿年)时间尺度上是稳定的。
反物质极不稳定而几乎不存在于自然界。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制成反物质,但这些反物质一接触容器壁便瞬息湮灭。
抓不住,便无从加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