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线虫病害及防治

植物线虫病害及防治

植物线虫病害及防治
植物线虫病害及防治

植物线虫病害及防治

1、什么是植物寄生线虫?它是什么样子?

线虫又称蠕虫,是一类较低等的动物,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种类繁多。在淡水、海水、池沼、沙漠和各种土壤中都有存在,而其中最大量是存活于土壤及水中;也有不少类群寄生在动物上,如常见的蛔虫、钩虫等,对人畜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还有一些类群寄生在植物上,引起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寄生在植物上的线虫、就称为植物寄生线虫。植物寄生线虫是植物侵染性的病原之一,它们广泛寄生在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芽和种实上,使植物发生各种线虫病。

植物寄生线虫绝大多数为雌雄同形,即雌雄虫均呈线状,细长透明,虫体很小。一般体长仅1毫米,体宽0.05毫米左右,要借助解剖显微镜才能看清。这类线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分布又广泛,凡是有土壤和水的地方都有可能存在。还有少数植物线虫是雌雄不同形状的,雌虫呈梨形、球形或囊状,而雄虫仍呈线状。最常见的如根结线虫、胞囊线虫、肾状线虫等,它们都是最重要的病原线虫。

由于线虫是一种低等动物,虽然个体细小,但肝胆俱全。所以,线虫虫体内部构造既简单又全面,它有发达的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这样才能从植物体内吸取它所需要的营养,以使自己顺利生长发育和繁衍大量后代,才能生存于自然界中。但神经系统和排泄系统就很简单了,一般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这些内部结构。

2、植物线虫怎样为害植物?有什么危害性?

植物线虫和其它植物的病原不同之处在于它有主动侵袭寄主和自行移动为害的特点,它们对植物为害,除吸取寄主的营养和对植物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外,主要在于植物线虫的食道腺可分泌有毒物质,这些物质是多种消化酶,诱发寄主组织发生各种病理变化,可使植物组织细胞发育过度,形成巨型细胞,或使细胞中胶层溶解引起细胞分解,细胞壁被破坏,造成根部和皮层形成空洞及细胞死亡。

最常见的是植物细胞体积膨大,最典型的就是根结线虫为害植物后所形成的巨型细胞,结果在根上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瘤叫“根结”;又如穿孔线虫为害柑桔后,使细胞壁分解,结果被害根部的皮层形成典型的空洞,最后导致根腐烂;也有的线虫分泌物则表现强烈的抑制作用,使根停止生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而表现矮化。以上表现,说明植物线虫分泌物的化学作用能对植物细胞及组织产生的影响,最终使植物生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

此外,有的线虫可以传播病毒,而使植物发生某种病毒病,这样,增加和扩大了病毒病的发生,这种危害性也是相当大的。同时,线虫还与其他病原如真菌、细菌互相作用,共同致病,造成复合病害,加重病害的发生。所以,线虫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3、如何诊断是由植物线虫引起的病害?

根据罹病植物的特征、所在场所和环境条件,经过调查与分析,对植物病害的发生原因、流行条件和为害性作出准确的诊断,这是植物病害合理有效防治的前提。

植物线虫和其他植物病原物一样,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使植物产生不良反应。根据不同线虫对植物造成的特殊症状,我们便可以对引起的病害加以诊断。

植物寄生线虫一般寄生在植物根部,也有些线虫种类寄生在植物的茎、叶、种子上。对有病植株进行检查,并对根际土壤进行分离。如根上发现有不正常的根瘤,或在根上看见线虫胞囊,则可以认为是根结线虫或胞囊线虫所致的病害。如无根结之类症状,则可将叶斑或烂根部分直接在镜下检查,看到了大量的同类寄生线虫,或分离土壤也得到了大量线虫,并结合地上部症状特点,可以初步认为是线虫病害。因为线虫病害,除了根结线虫病有明显的症状特征外,其他类型线虫病均无特异症状。同时,由于大部分线虫都是为害根部,地上部往往表现生长势弱,叶发黄,根系弱小或腐烂,这些有时和其他病原或不良因素引起的症状就难以区别。因此,还必须经过分离得到较多的线虫,才可能初步诊断是由线虫为害所引发的病害。准确的诊断还需要进行接种试验,得到相同的症状,才能确定线虫是其真正的病原。

4、植物发生线虫病害后,有哪些显著的症状特点?

植物线虫为害植物细胞组织后,会使寄主植物产生不正常的症状,在田间主要表现受害植物生长衰弱,如同干旱、缺肥等营养不良所造成的症状,有的表现明显畸形,生长矮小,叶发黄,最后导致产量降低。具体来说植物线虫病害症状有以下特点:

(一)地上部分症状:①叶片:叶片可扭曲畸形、坏死或变色,或局部形成斑点,如小麦粒线虫病,水稻干尖线虫病、菊花叶线虫病等。②茎:茎可肿胀、扭曲、腐烂。如洋葱鳞茎腐烂是由茎线虫为害所引起的。③花:花序变短,或不孕,或变成虫瘿状。如水稻干尖线虫病,小麦粒线虫病等。④整株死亡:如松材线虫萎蔫病,由于受线虫为害,松树树脂道被堵塞,水分正常输送受到破坏,造成上部叶变红黄色,后变褐色,最后整株松树萎蔫枯死。

(二)地下部分症状:①根结:由于受根结线虫为害,植物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结(根瘤),其根瘤可散生,或成串珠状,也可许多聚集在一起,使树根肿大。产生根结后,根系吸收能力下降,而地上部叶片发黄,生长衰弱。②根坏死腐烂:常因受根腐线虫为害,造成根的皮层和中柱组织分离而呈腐烂状。或线虫和其他病原复合侵染根,而造成根部腐烂。③根丛生:北方根桔线虫侵害番茄后,除形成根结外,还使根部产生很多侧根,而使根部呈丛生状。

5、植物线虫的生活史怎样、它们是怎样传播的?

植物线虫由于形态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雌雄同形,这是绝大多数;一类是雌雄异形,这是少数,但都是重要线虫病原。这两类生活史有所不同。

一般植物寄生线虫的生活史都比较简单,从卵发育成幼虫,经四次蜕皮,最后变成成虫。大多数线虫生活周期大约为3-4周。现以根结线虫为例阐述:根结线虫产卵后,卵在卵壳内

发育成一龄幼虫,并在卵壳内脱皮一次,孵化后为二龄幼虫,二龄幼虫栖息在土壤内,伺机侵染,通常从根尖侵入根内,并在根内定居和生长,再经两次脱皮变成四龄幼虫,在第四次脱皮前,雄幼虫变为细长形,雌幼虫膨大为长梨形,最后一次脱皮后,分别成为雌、雄成虫。雄虫离开根在土壤中活动,雌虫留在根内,可以不经交配而产卵,卵产在胶质的卵囊内。完成上述生活周期约需一月左右。因此在温暖的环境条件下,每年可完成5-10世代。

线虫的传播:线虫靠自行迁移而传播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年内最大的移动范围1米左右。因此,线虫远距离的移动和传播,通常是借助于流水、风、病土搬迁和农机具沾带病残体和病土、带病的种子、苗木、薯块和其他营养材料,以及人的各项活动而将线虫传播开。所以,在使用种子、苗木时应检查是否带有线虫,千万不要人为地将病原线虫带到无线虫的地块里。

6、蔬菜根结线虫病的症状怎样?如何防治?

蔬菜根结线虫病不仅发生在大田,近年大棚种植的蔬菜,根结线虫病也很普遍而严重。

症状特点:蔬菜根结线虫病可为害多种蔬菜,最主要的症状是根部形成根结(根瘤),但因线虫种类不同,蔬菜种类不同其根结大小不等。如番茄、茄瓜、辣椒的根结常在根上形成一串珠状,大小似小米或绿豆大;白菜根结线虫病其根结则很小而分散;豆类和瓜类根结则在侧根上可形成大小不等或受害根肿大,或呈须根团。总之,受根结线虫为害后蔬菜的根部形成明显根结,只是蔬菜种类不同根结大小多少不同而已。由于根部受害,地上部表现出叶色稍淡或发黄,矮小,生长势弱,受害重时,当天气干旱,会造成根结,重时幼苗可萎蔫枯死。

防治措施:①选择无线虫地育苗;培育无病苗是丰产的基础。②彻底清除病根,并集中处理,不管大棚或大田菜地,均应在收割完菜后,立即清理土壤中病残体,以减少病源,减轻发病。③翻晒土壤:上茬收获后,在下茬播种前应翻晒土壤,尤以病地更需要翻晒,使线虫暴露在土表而促使其死亡。④轮作:有根结线虫的菜地,最好实行轮作,与水稻或其他水生蔬菜、葱、蒜类轮作更好,可起到减少虫源作用。⑤施用杀线剂进行土壤处理:对生长期较长的蔬菜,如瓜果类、豆类,病区应在种植无病苗的基础上,移栽苗前施用杀线剂处理土壤。

7、蔬菜肾状线虫病的症状怎样?发生规律有何特点?

蔬菜根部常有一种外观上看不见的线虫寄生为害,所以一般不为人们所注意。因它不形成根结,在根表看不到任何明显变化。但在双目解剖镜下,则可看见在根上有似肾状形状的线虫固定寄生在根上为害,该线虫叫肾状线虫,它为害蔬菜根系,虫体前端(约为虫体1/3长)伸入根内寄生为害,在虫体侵入的周围组织细胞变成褐色,最后细胞坏死,严重时根表皮脱落。因根部被线虫寄生为害,地上部蔬菜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而产量下降。

肾状线虫为害多种蔬菜,以豆科、茄科和葫芦科的蔬菜侵染寄生率最高,虫口密度也最大。该线虫主要以未成熟的雌虫侵害蔬菜根部,并将虫体前端伸入根组织内固定寄生在根上取食,继续生长发育,其后部裸露在根外逐渐膨大呈囊状,最后发育成雌虫。幼虫和雄虫在

土壤中生活。由于成熟雌虫可分泌胶质物,常在虫体外粘附有细泥沙,所以在镜下可看到有许多不平滑小泥堆在根上,用解剖针轻轻拨开泥沙,便可见到肾状形的雌虫,其卵产于囊状胶质物内。

肾状线虫的寄主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所有蔬菜都可被寄生,其中以豆科、茄科、葫芦科为主要寄主,国外报导其为害性仅次于根结线虫,常引起减产20-40%。但由于该线虫为害症状不明显,所以在国内尚未引起认识和重视。广州市郊区菜地,普遍发生,其肾状线虫的发生率比根结线虫更为普遍而重要,应充分引起菜农的注意。

8、目前常用的杀线虫剂有哪几种?如何使用?

使用杀线剂防治线虫病,其优点在于短期内可以迅速而又能较好地控制线虫数量,收到明显的防治效果。但也有不足之处,即杀线剂一般毒性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同时,成本高而药源短缺,因此限制了它的使用推广。

经近几年试验,有几种杀线剂有较好效果,并在我省加工生产,现已推广应用。

①克线磷(又名力满库):是一种有机磷杀线虫剂,为10%颗粒剂,是一种较理想的广谱性内吸杀线剂,并具有良好的触杀作用,可防治多种线虫。一般每亩施用2.5-3公斤,作沟施,施药入沟内后复盖土壤,可在定植前或果树生长期使用。在使用时要注意人畜安全,施药完毕,用肥皂洗净手脸和衣服。

②益舒宝(又叫灭克磷):是一种有机磷酸酯杀线虫和杀虫剂,为10%颗粒剂,是一种触杀剂,可防治花生、大豆、甘蔗、香蕉、蔬菜等作物线虫病,还对叩头虫、蛴螬等地下害虫有杀伤作用。施用时要严格控制施药量及施用条件,有些作物对益舒宝较敏感,会产生药害,所以不宜与种子直接接触,一般开沟后,先施药盖土,再行播种、盖土。目前广东有加工生产该药剂,成本较低,可推广使用。

③米乐尔:是一种高效、广谱兼有杀虫及杀线虫作用的有机磷剂,为3%颗粒剂,具有内吸和触杀、胃毒作用,可防治各种线虫病,如根结线虫、穿孔线虫、肾状线虫等。米乐尔毒性较低,对作物安全,成本较低,适合多种作物使用。施用方法和克线磷相同,一般每亩4-6公斤,施于土表或沟施。

④万强(欧杀灭):是一种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杀虫杀线剂,为24%乳液或10%颗粒剂。万强有广效性和上下移动性,可防治各种线虫、害虫和螨类。万强毒性较低,对作物安全。24%乳剂可稀释500倍喷洒作物叶表及根部。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概述

植物病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化学防治是控制植物病害的有效方法,具有见效快、杀菌谱广、成本低、使用简便等优点[1],但化学杀菌剂的长期大量使用会造成土壤、大气等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随着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及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一些化学杀菌剂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被严格限制使用[2]。人们开始寻找一种对人类和环境无害并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新的植物病害防治策略。生物防治高效且无毒、无害、无污染、不产生抗药性,不仅符合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而且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因此,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1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概念及作用机理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微生物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害进行有效防治的技 术与方法[3], 其实质就是利用微生物种间或种内的抗生、竞争、重寄生、溶菌作用,或者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物诱导植物抗病性等,来抑制某些病原物的存活和活动。我国植物病理学家陈延熙根据多年实践和国际上生物防治的方向,提出了比较符合自然情况的生防概念[4]。他指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调节寄主植物的微生物环境,使其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或者使其对寄主与病原物的相互作用发生有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的影响,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用于植物病害防治的微生物种类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这些生防微生物控制植物病害的机制主要有:(1)通过占领病原菌在植物上的侵染位点,与病原物竞争水分、营养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2)通过产生代谢产物抑制病原物的生长和代谢;(3)通过寄生在病原菌上,利用病原菌获得营养,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4)诱导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概述 李 凯,袁鹤 (山西舜天农业微生物科学技术研究院,山西阳泉045000) 摘 要:使用化学杀菌剂是控制植物病害的有效方法,但化学杀菌剂存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药物残 留等问题,因此,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简要介绍了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概念、作用机制,概述了生防细菌、生防真菌、生防放线菌的种类以及开发利用情况,并且介绍了植物内生菌在生物防治上的开发应用;探讨了利用生防微生物进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细菌;真菌;放线菌;植物内生菌中图分类号:S4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81(2012)07-0807-04 Review on 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LI Kai ,YUAN He (Shanxi Shunt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M icrobiology ,Yangquan 045000,China ) Abstract :Though chemical bactericide/fungicid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plant disease,in chemical bacterial and fungicidal agent application there exist problems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ecological balance deseruction and chemical residues,and biology control 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In the paper,it introduced principles of plant disease biological control,func-tion mechanism,varieties of biocontrol bacterial,fungus,and actinomyces,and biocontrol application of plant endophytes.Besides,existing problems of biocontrol microbe in plant disease control were discussed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proposed. Key words :plant disease;biological control;bacteria;fungus;actinomyces;endophyte 收稿日期:2012-03-16作者简介:李 凯(1983-),男,内蒙古包头人,硕士,主要从事微生物资源利用研究工作。袁鹤为通讯作者。 doi:10.3969/j.issn.1002-2481.2012.07.30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7):807-810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807 ··植物病毒检测仪https://www.doczj.com/doc/0615686203.html,/product/954.html

植物线虫病害及防治

植物线虫病害及防治 1、什么是植物寄生线虫?它是什么样子? 线虫又称蠕虫,是一类较低等的动物,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种类繁多。在淡水、海水、池沼、沙漠和各种土壤中都有存在,而其中最大量是存活于土壤及水中;也有不少类群寄生在动物上,如常见的蛔虫、钩虫等,对人畜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还有一些类群寄生在植物上,引起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寄生在植物上的线虫、就称为植物寄生线虫。植物寄生线虫是植物侵染性的病原之一,它们广泛寄生在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芽和种实上,使植物发生各种线虫病。 植物寄生线虫绝大多数为雌雄同形,即雌雄虫均呈线状,细长透明,虫体很小。一般体长仅1毫米,体宽0.05毫米左右,要借助解剖显微镜才能看清。这类线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分布又广泛,凡是有土壤和水的地方都有可能存在。还有少数植物线虫是雌雄不同形状的,雌虫呈梨形、球形或囊状,而雄虫仍呈线状。最常见的如根结线虫、胞囊线虫、肾状线虫等,它们都是最重要的病原线虫。 由于线虫是一种低等动物,虽然个体细小,但肝胆俱全。所以,线虫虫体内部构造既简单又全面,它有发达的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这样才能从植物体内吸取它所需要的营养,以使自己顺利生长发育和繁衍大量后代,才能生存于自然界中。但神经系统和排泄系统就很简单了,一般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这些内部结构。 2、植物线虫怎样为害植物?有什么危害性? 植物线虫和其它植物的病原不同之处在于它有主动侵袭寄主和自行移动为害的特点,它们对植物为害,除吸取寄主的营养和对植物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外,主要在于植物线虫的食道腺可分泌有毒物质,这些物质是多种消化酶,诱发寄主组织发生各种病理变化,可使植物组织细胞发育过度,形成巨型细胞,或使细胞中胶层溶解引起细胞分解,细胞壁被破坏,造成根部和皮层形成空洞及细胞死亡。 最常见的是植物细胞体积膨大,最典型的就是根结线虫为害植物后所形成的巨型细胞,结果在根上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瘤叫“根结”;又如穿孔线虫为害柑桔后,使细胞壁分解,结果被害根部的皮层形成典型的空洞,最后导致根腐烂;也有的线虫分泌物则表现强烈的抑制作用,使根停止生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而表现矮化。以上表现,说明植物线虫分泌物的化学作用能对植物细胞及组织产生的影响,最终使植物生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 此外,有的线虫可以传播病毒,而使植物发生某种病毒病,这样,增加和扩大了病毒病的发生,这种危害性也是相当大的。同时,线虫还与其他病原如真菌、细菌互相作用,共同致病,造成复合病害,加重病害的发生。所以,线虫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植物病原线虫学思考题

植物病原线虫学复习题 一. 填空 1线虫的胚胎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2植物线虫生长发育的过程可分为、和。 3影响线虫孵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和。 4一般线虫的食道可分为4部分,包括、、和。 5线虫分类中纲的划分是以为判别依据。 6雄虫的肛门与共同开口于。 7植物线虫分类鉴定的依据主要包括、、、 和五方面。 8目前植物寄生线虫主要归属于、、和这四大类中。 9线虫的体壁具有性、性和性。 10在线虫背索、腹索内有,侧索内有。 11目前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共已描述90多种,其中、、、是最常见的根结线虫。 12在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五大病原中,植物寄生线虫的危害超过和,仅次于真菌病害。 13植物线虫引起的根部症状主要有、、、、五类。 14 1743年,英国T. Needham发现的是最早被发现的植物病原线虫。 15 1943年,美国W. Carter发明杀线虫剂,该项研究奠定了植物线虫化学防治 的基础。 16线虫学研究的代表性期刊杂志有《》、《》、《》等。 17植物病原线虫绝大多数为雌雄同形,呈线状,如、等。少数植物线虫是雌雄异形的,雄虫呈线状,而雌虫呈梨形、球形或囊状,如、等18线虫只有肌而无肌,虫体只能弯曲而不能变粗或变细,只能借助腹肌和背肌的同时收缩,向前呈波浪状蠕动。 19线虫的口针基本上由3部分组成,前端尖锐部分为,中段为,后部为3个膨大的;而齿针分为两部分,包括前段的部和后段的部,在锥体部和膨大部之间有。 20在线虫的食道与肠交界处的瓣膜结构称为,其功能是。 二. 名词解释 1)植物病原线虫 2)植物线虫分类学3)孤雌生殖4)迁徙性外寄生5)线虫的老化 6)假受精生殖7)蜕皮8)植物病原线虫9)过敏性坏死反应10)植物线虫病害防治 三. 简答 1.植物线虫形态分类中雌虫的特征依据有哪些? 2.根结属鉴定中的主要形态特征有哪些?

细菌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_许彦君

■ No.5.2011 摘要:细菌作为重要的生防因子在植物病害防治上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生防细菌研究进展,包括细菌作为生防因子的优势、细菌对植物病害的作用机制、生防细菌定殖、生防细菌鉴定、影响生防细菌效果的环境因素、重要的生防细菌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应用研究及生防细菌菌剂开发,并对未来生防细菌的遗传改造等生物工程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细菌;生物防治;假单胞菌;芽孢杆菌;鉴定Abstract:Bacteria plays a important action as biological control factor on plant diseases.Advance in the bacteria biological con ?trol for plant diseases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with particu ?lar reference to the advantage to control plant diseases,mecha ?nism,colonization,identification,environment factors,applica ?tion of Pseudomonas spp.and Bacillus spp.and development of bacterial agent,with expectation in the future studies on the gene engineering of bacteria.Key words:Bacterial;Biological control;Pseudomonas spp.; Bacillus spp.;Identification 利用生防细菌来防治植物病害成为国内外在生物防治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利用生防细菌或其代谢产物调控寄主植物根际周围益害微生物的平衡从而达到控病保产的目的,这也是防治土传病害的重要途径(郭荣君等,1998)。大量的研究表明,生防细菌不仅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多种拮抗性或竞争性的代谢产物,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达到阻碍或杀死病原菌的效果,而且 细菌大多对植物具有较好的亲合性,易于定殖(R.Grosch,1999)。 1细菌作为生防因子的优势 生防细菌主要优势有:(1)生防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众多,在植物根际和地上部大量存在;(2)生防细菌对病原菌的作用方式较广,可以通过竞争、拮抗和寄生、诱导植物产生抗性等方式对病原菌产生影响;(3)具有惊人的繁殖速度;(4)多数生防细菌可从植物根际和叶部分离得到,接种后易于在植物上定植,生防效果持久稳定;(5)细菌大多可以人工培养,便于控制,在实践中易于操作(程亮等,2003);(6)其遗传和生化分析简单,容易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物;(7)有些细菌不仅能防治病害而且可以增加作物产量。2生防细菌作用机制 目前认为生防细菌主要是通过对营养和位点的竞争以及产生抗生素的拮抗作用来达到生防效果。主要的作用模式包括:抗生物质的产生;通过产生噬铁素对铁原子的竞争(L.Cindy 等,2002);对位点和营养的竞争(O.G.G.Knox 等,2000);诱导植物抗性机制的表达(L.C.Van Loon 等,1998;杨海莲等,2000);降解病原菌产生的致病物质,如毒素等;分泌细胞壁降解酶,如几丁质酶和?-1,3葡聚糖酶等(J.M.Whipps,2001)。有的拮抗菌株以一种机制为主,有的同时依赖多种机制,但是对不同的病害又可能表现出不同的 收稿日期:2011-10-08*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GA06B101-1-5);黑龙江省“十一五”重点项目(GB06B105) **通讯作者:许艳丽,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植物线虫病害、作物病虫害生物生态控制。E-mail:xyll@https://www.doczj.com/doc/0615686203.html, 细菌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许彦君1,刘海龙2,刘新晶3,许艳丽4** (1.黑龙江省双城市朝阳乡农业服务中心,黑龙江双城150134;2.黑龙江倍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20; 3.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25;4.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哈尔滨150081) 中图分类号:S47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47(2011)05-0018-06 病虫防治 18

植物线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5分,每个3分) 1、口针:植食性线虫口腔中常有一个中空的针,用于穿刺植物组织,吸取汁液。 2、会阴花纹:根结线虫雌虫阴门周围角质膜形成的特征性花纹,是根结线虫属下 “种”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3、线虫生活史:线虫从卵开始到又产生卵的过程,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虫态, 幼虫又分为4个龄期。 4、迁移性内寄生线虫:线虫虫体进入植物组织后不是固定不动,而是在组织内移 动,最后造成大范围根组织坏死,如短体线虫属。 5、连作障碍:同一作物或近缘作物连续多年种植后,即便在正常的管理条件下, 作物的生长发育缓慢或者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状况。 6、交合伞:在线虫的雄虫尾部侧面常有透明的膜状结构,又称抱片,交配时起定 向和固定的作用。 7、泄殖腔:是雄虫的特殊结构,雄虫的消化管和生殖管共同开口在泄殖腔中。泄 殖腔内有一对交合刺,有的还有引带和交合伞等附属器官。 8、德曼(氏)公式:依据显微测定的线虫形态学特征,所制定的一套线虫分类鉴定的指标体系。 二、翻译拉丁学名成中文属名(十选五,10分,每个2分) Meloidogyne 根结线虫属Heterodera 孢囊(异皮)线虫属 Bursaphelenchus 伞滑刃线虫属Xiphinema 剑线虫属 Radopholus 穿孔线虫属Ditylenchus 茎线虫属 Aphelenchoides 滑刃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 矮化线虫属 Anguina 粒线虫属Pratylenchus 短体线虫属

三、判断题(20分,每小题2分,正确划√,错误划×) 1、只有孢囊线虫是雌雄异型,其他线虫雌雄虫均为线形。(×) 2、只有极少部分的植物病原线虫生活在土壤中或寄生植物根部。(×) 3、根结线虫繁衍后代的方式既有两性生殖,又可进行孤雌生殖。(√) 4、阴门锥是鉴定根结线虫“种”的重要依据。(×) 5、植物病原线虫的侵染期虫态为3龄幼虫。(×) 6、茎线虫能够传播烟草环斑病毒,因为它是外寄生线虫。(×) 7、线虫头部的唇区能够感觉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化学刺激。(√) 8、甘薯茎线虫是在20世纪有日本传入我国的。(√) 9、我国是香蕉穿孔线虫病的主要疫区之一。(×) 10、甜菜孢囊线虫病在欧洲的爆发流行直接推动了植物线虫学的发展。(×) 11、顾名思义,所有植物“线虫”均为线形。(×) 12、植物根结线虫的侵染期虫态为2龄幼虫(J2)。(√) 13、植物线虫病害常常被称为“隐蔽性敌害”。(√) 14、植物线虫的长距离传播是主动移动的结果。(×) 15、水稻干尖线虫、柑橘根结线虫均为迁移性内寄生线虫。(×) 16、美洲剑线虫是内寄生线虫,能够传播烟草环斑病毒。(×) 17、水稻干尖线虫病在20世纪由日本传入我国,并首次在天津被发现。(√) 18、线虫头部的口针能直接分泌含有酶类的消化液,从而使植物致病。(×) 19、中国是香蕉穿孔线虫病非疫区,该病原被我国列为一类检疫对象。(√) 20、大豆胞囊线虫病在欧洲的爆发流行直接推动了植物线虫学的发展。(×) 四、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第五章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

第五章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 第一节植物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侵染过程:指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在其体内繁殖和扩展,使寄主显示病害症状的连续过程。也即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 人为划分四个时期: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受病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接触期 接触前的活动 接触后的活动 1:生长阶段 真菌的休眠体萌发后产生芽管或菌丝的生长、释放的游动孢子的游动、细菌的分裂繁殖、线虫幼虫的蜕皮和生长等 2: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发生识别 物理识别:趋触性 生化识别:趋化性 3:影响病原物的生长因素:叶表面的营养物质;有些孢子本身分泌的物质;其它微生物产生的分泌物质 环境条件对接触期的影响:绝大部分气流传播的真菌,湿度越高对侵染越有利湿度:白粉菌的分生孢子一般可以在湿度比较低的条件下萌发,有的白粉菌在水滴中萌发反而不好。土传真菌(除鞭毛菌亚门的真菌以外)土壤湿度过高对于孢子的萌发和侵入是不利的。 温度:影响病原物萌发和侵入速度;真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0—25℃左右 光照:一般不受影响,但对某些真菌的萌发有刺激作用或抑制作用。 二侵入期 1 侵入期的概念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主关系的这段时间,称为病原 物的侵入期。 2 病原物的侵入途径 直接(穿透)侵入:线虫.寄生性植物.真菌(机械作用.化学作用)

自然孔口侵入:气孔、排水孔.皮孔、柱头、蜜腺(细菌真菌) 伤口侵入:细菌.真菌.病毒 有些真菌先侵入死组织和垂死组织 3 侵入所需要的时间 病毒.细菌:一旦接触随即侵入 病原真菌:要经过萌发和形成芽管才侵入,通常为几小时,很少超过24小时。 4 侵入所需要的接种体的数量 病原物的侵入要有一定的数量,才能引起侵染和发病。侵入所需的最低数量称为侵染剂量。侵染剂量因病原物的种类、寄主品种的抗病性和侵入部位而不同。如许多侵染叶片的真菌,单个孢子就能引起侵染;许多细菌要有一定菌量的侵入才能引起发病;病毒也有一定的稀释限点。 5 侵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湿度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细菌需要有水滴、水膜存在,绝大多 数真菌,湿度越高越有利于侵入,线虫的侵入也与湿度有关,病毒与湿度 关系不大。 2、温度影响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 3、光照可以决定气孔的开闭,对于气孔侵入的病原物有影响。 三、潜育期 1 概念:病原物从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表现明显的症状为止,这一时期就是病害的潜育期。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时期。 植物病害侵染过程的一般规律是:病原物的侵入并不表示寄生关系的建立,而建立了寄生关系也不表示一定发病。 2. 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 局部侵染/点发性(大多数真菌细菌) 局部病害:病原物侵入后扩展的范围局限于侵入点附近,这类侵染称为局部侵染,所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表皮细胞间.细胞间/内.先胞间后胞内) 系统侵染/全株性(病毒、菌原体) 系统性病害:病原物可以从侵入点扩展到寄主大部分或全株,这种侵染称为系统性侵染,所引起的病害称为系统性病害。---------通过胞间连丝.维管束细胞

二十一种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

二十一种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 二十一种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 二十一种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 一、蓖麻叶。将干蓖麻叶碾成细粉,按一定比例拌入土杂肥撒施到地里,可防治蛴螬、蝼蛄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危害。按1公斤蓖麻叶粉加水16-20公斤浸泡,用水壶灌注,可防治葱、韭菜、大蒜、萝卜、白菜的地蛆、菜青虫、食叶甲等。还可将蓖麻叶干粉制成浸出液,撒到厕所、粪坑等处,对于死蚊子幼虫及蝇蛆均有明显效果。 二、桃叶液。取桃叶5公斤,石灰100克,放入3倍清水中浸泡5小时后,把桃叶榨干去渣,即为原液,每公斤原液加清水10公斤,进行喷雾,可防治棉蚜、玉米螟、稻苞虫。也可用桃叶加水煮后过滤,取原液喷洒,能防治稻叶蝉、稻飞虱 三、桑叶合剂。鲜桑叶1公斤,加水5公斤煮沸1小时,过滤即成。加4倍量水喷雾,可防治红蜘蛛。 四、马尾松液。用5公斤马尾松针加开水5公斤,密闭浸泡2小时过滤喷洒,可防治稻叶蝉、稻飞虱。 五、松针加30倍水浸液,可抑制马铃薯发芽。 六、臭椿叶浸出液。臭椿鲜叶1公斤,加水3公斤,浸

泡2天后的浸出液,可直接喷雾防治蔬菜蚜虫、菜青虫等害虫;或将此液加5倍的水,喷雾防治小麦锈病。 七、烟草粉。将烟草磨成细粉,每千克加入3-6公斤草木灰或高陵土混合均匀,在清晨露水未干前喷散,可防治品蚜虫、叶、蟑、潜叶蛾、茶毛虫。 八、艾蒿鲜草液。将其切碎加10倍水煮半小时,冷却后喷洒,可防治棉蚜、红蜘蛛、菜青虫等害虫。 九、茶枯液。每亩用2.5-3公斤茶籽饼加水5-7.5公斤浸泡24-36小时,取过滤液加水50-70公斤,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 十、蔬菜液。用辣椒丝(或辣椒面)35克,加水1公斤,煮沸,用冷却滤清液喷雾,防治蚜虫等害虫的效果极佳。将洋葱头捣烂取汁,加一半水稀释喷2-3次,可防治蚜虫。把韭菜捣烂,加6倍水搅拌均匀,用滤液每天喷洒一次,亦可防治蚜虫。 十一、枫杨液。枫杨叶0.5公斤捣烂,加水50公斤,取滤液,防治蚜虫,叶蝉、飞虱、地下害虫等。或采集80-100公斤枫杨鲜叶,捣烂后给菜地或苗圃深施,能防治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 十二、可用柏树、臭椿树叶防治高粱蚜、麦蚜、菜青虫。可取0.5公斤柏树叶或臭椿树叶,加水1.5公斤,浸泡一天,然后加热煮沸30~40分钟,过滤弃渣得原液。原液存放3

植物线虫的分泌蛋白质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7年9月第4卷第3期 JeernatofYangtzeUniversity(NatSolEdit)AgrtSolVSep.2007。VoL4No.3 植物线虫的分泌蛋白质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应喜娟,刘丽娟,柳宇琰。罗大民(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罗云(华中师范大学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植物体内寄生的植物线虫必须寄生于宿主体内并获取充足的营养才能完成完整的生活史。植物线 虫的寄生过程主要是依靠线虫分泌蛋白质的作用来完成。近年来。对植物线虫分泌蛋白质的研究取得了重 大进展。分离出一系列由线虫表皮、侧器、食道腺等分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在线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过程 中起重要的作用z破坏宿主细胞壁.影响宿主细胞周期.改变宿主细胞代谢过程和传导信号.选择性蛋白质 降解、抵抗宿主细胞对线虫的防御等。 [关键词]植物线虫I植物线虫一宿主互作,分泌蛋白 [中圈分类号]¥436.412.29;Q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31673—1409(2007)03一.¥005一04 植物线虫危害遍布世界各地,每年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超过770亿美元Ⅱ].。植物线虫从植物获取营养的方式主要有非固定和固定性取食2种。非固定取食的线虫在一个取食位点仅停留一段时间,而固定取食的线虫,如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和胞囊线虫(Heteroderaspp.andGloboderaspp.)等,它们侵入根部并诱导根部细胞分化形成特殊的取食结构——巨型细胞,作为线虫发育和繁殖的持续营养源[-2,3]。植物线虫分泌的蛋白质一直都是线虫研究的热点,这些从线虫表皮、侧器、食道腺分泌出来的蛋白质与线虫寄生生活密切相关,并具有不同的功能,在线虫的寄生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它们破坏宿主细胞的细胞壁结构,使线虫能够入侵宿主;重新启动宿主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再次分化,最终诱导形成巨型细胞;改变宿主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为线虫提供其所需的营养物质;结合植物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受体,改变宿主细胞的生理活动;抵抗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保护线虫不受侵害。这类与线虫寄生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是植物线虫最为有利的进化特征H~8]。 植物寄生线虫所分泌的蛋白质是线虫得以完成寄生生活的关键因素,是研究植物线虫寄生机制并从中寻求防治线虫危害的重要环节。目前,对这类蛋白质的研究主要通过分离分泌蛋白质、克隆与寄生有关的cDNA来进行[g“03。此外,抗原抗体特异识别反应、HPLC及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分泌蛋白质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指纹图谱技术与基因芯片技术用于比较线虫不同生活时期及不同组织mR-NA的表达情况,并从中筛选与寄生相关的基因;鸯立线虫食道腺cDNA文库、EST—cDNA文库,通过对同源基因的筛选、核酸杂交技术、抗体识别表达cDNA文库来分离与线虫寄生相关的基因都是该领域常见的研究方法。RNAi技术也是研究基因功能的有力手段,已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寄生相关基因的研究中[11~13J。 1表皮因子 线虫表皮具有复杂的细胞外结构,它对线虫形态维持、蜕皮及保护线虫不受体外环境侵害有重要作用。由真皮细胞表达并分泌至表皮的蛋白质不仅有构成线虫外骨骼的重要组分胶原蛋白,还具有能使线虫免受宿主防御系统伤害的蛋白埙。研究发现用单克隆抗体与线虫表皮蛋白质结合后,能抑制线虫在宿主组织中的迁移口‘1。在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rostochiensis)表皮发现的过氧化物还原酶(glutathione [收稿日期]2007—06—01 [基金项目]围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I三1(J0630649);t-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6DZ22110) [笼一作者简介]应喜蝎(198307女,福建南平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线虫与植物间的互作. [通讯作者]罗大民(1962-),教授。主要从事动植物寄生线虫学研究,E-mail:dmluo@xmu.edu.cn.

线虫分类及其防治

植物寄生线虫的主要种类及防治研究进展 摘要: 关键词: 引言:植物寄生线虫是线虫(Nematodes)的一种,线虫又称蠕虫,是一类较低等的动物,体长仅毫米级大小,分类上属于无脊椎动物线性动物门(Nemothelminthes)线虫纲(Nematoda)。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在淡水、海水、池沼、沙漠和各种土壤中都有存在,而以在水和土壤中存活量最大;也有不少类群寄生在动物上 ,如常见的蛔虫、钩虫等,给人、畜的健康带来危胁;有一些寄生在植物上,引起植物病害,这些寄生在植物上的线虫称为植物寄生线虫。植物寄生线虫是植物侵染性病原之一 ,它们广泛寄生在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芽和种子上,使植物发生各种线虫病,给农、林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现就近年植物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危害及防治等3个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1.植物线虫生物学特性 1.1形态 线虫是低等动物,一般体长在1毫米左右,细长如线,因此,叫它线虫或蠕虫。大多数线虫的雌虫和雄虫是蠕虫形,但有的雌虫是圆形或洋梨形,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等。线虫的结构较简单,虫体由体壁和体腔组成。体壁是透明的,体腔内有发达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体腔内充满体腔液,起呼吸和循环作用。消化系统是从口到肛门的直通管道,有的口腔内有口针,后面是食道,中部有中食道球,球内有瓣门,通过收缩活动吸入植物汁液。食道的后部是食道腺,分泌唾液消化食物,食道腺后面是一条直通到肛门的肠子。线虫的中枢神经是中食道球后面的神经环,有神经通向各感觉器官。线虫的生殖系统很发达,雌虫有一个或二个卵巢,通过输卵管与子宫和阴门相连,阴门和肛门是分开的。雄虫有一个或二个精巢,通过输精管连到后面泄殖腔,泄殖腔内常有一对交合刺,有的雄虫还有交合伞生殖孔和肛门是一个孔,叫泄殖孔。1.2 生活史 线虫的生活史简单,包括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幼虫是由4个龄期,先后发育成成虫,后由两性交配产卵,最后完成一个发育循环。垫刃目线虫的第1龄幼虫在卵内发育,孵化出来的已是第2龄幼虫,开始侵染寄主,称为侵染幼虫。经过最好1次蜕化变成了成虫。这时候雌和雄虫在表面形态上已明显不同,但生殖系统已充分发育。雌虫经过交配后产卵,雌虫交配后随即死去。有些线虫的雌虫可以进行孤雌生殖。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线虫完成一个世代一般只需3~4周,但也有少数线虫完成1代则需1年甚至1年以上。 线虫在一个生长过程中,季节大都可以发生若干代。发生的代数有线虫多种类、环境条件及为害方式而不同。植物寄生线虫还是保持水生习性,除了休眠状态的幼虫、卵和胞囊,线虫还是需要在适当的水中或者表面有水膜的土壤颗粒中正常活动和生存,或者在寄主植物的活细胞中和组织内寄生。 活动状态的线虫如果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的空气当中,就会很快死亡,线虫发育最适合的温度有相对不同,一般都在15~30℃之间,45~50℃的热水中10min即可以杀死线虫的。 土壤是线虫最重要的生态环境,有些线虫它只是很短促的时间中从植物上取食,而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土壤当中,即使是一些固定的寄生在植物体内的线虫,它们的卵、侵入前的幼虫和雄虫都有一个相当长时期存活于土壤中。 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线虫的重大因素,土壤中的温度、湿度高的话,线虫非常活跃,体内的养分就消耗快,当然就存活时间较短。线虫也有缺乏呼吸系统,但单位体重的耗氧量相比人还是较高,因此土壤长期淹水或者还通气也会影响它的存活。许多线虫它以休眠状态(卵)在植物体外长期存活。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课程教学大纲教程文件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25 英文名称: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 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植物保护专业必修 3.课程目的 (1)了解并掌握农业有害生物天敌的主要类群及其应用的基本原理、途径和方法 (2)在生产中开展生物防治,从而实现对环境安全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3)了解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趋势,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1.5.学时为32 5. 建议先修课程 微生物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学.吴云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 (2)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吴云锋主编. 校内胶印. 005年 参考书目: (1)Biological and Biotechnological Control of Insect Pests. Rechcigl J E & Rechcigl N A. Lewis Publishers 2000. (2)Biological Control: Measures of Success. Gurr G & Wratten 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 (3)害虫生物防治(第三版).赵修复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 (4)中国生物防治.包建中,古德祥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5)昆虫病理学.蒲蛰龙主编.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6)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发展.卢良恕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7)害虫防治:策略与方法.张宗炳, 曹骥主编.科学出版社.1990年 (8)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与方法(第二版).蒲蛰龙主编.科学出版社.1984年 (9)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单卫星主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实验课并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采用多媒体教学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占30%,形式有:实验报告 (2)考试成绩占70%,形式有:考试

植物病原线虫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 植物病原线虫:有些线虫可侵染植物并寄生在植物体内,使植物不能正常生长而导致病害,该类线虫称为植物病原线虫。植物病原线虫:有些线虫可侵染植物并寄生在植物体内,使植物不能正常生长而导致病害,该类线虫称为植物病原线虫。角质层:由下皮层分泌物形成,无细胞结构,含蛋白质(角蛋白、胶原蛋白)、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类脂等化学成分。 下皮层:紧贴在角质层下面,是一层界限不清的合胞体或多核体组织组成,含有大而圆的细胞核和大量的细胞内含物,这些内含物是线虫贮存营养物质的地方。 肌肉层:体壁的最内层是肌肉层,由一层纵行肌肉构成。 体腔:由角质层、下皮层和肌肉层所组成的体壁围成的一个空隙就是体腔。 体部:从虫体的头部以后到肛门处为体部。 尾部:虫体肛门以后的部分为尾部 食道:口腔的后面是食道,位于口针基部球至食道一肠瓣之间,是一条圆筒形的小管,由发达的辐射肌组成,食道腔的横切面常是三角辐射形。 食道瓣:在食道与肠交界处有瓣膜结构 直肠瓣:在肠与直肠连接处有瓣膜结构,称为直肠瓣 鉴定:研究区分和确定植物线虫的各个种类,按照国际动物命名法规予以命名,并加以描述,提供正确识别和辨别线虫种类的知识和资料。 分类:根据线虫种类之间的异同及亲缘关系,确定其所属的分类阶元层次,制定分类系统。 系统学:探寻线虫种类的起缘及其之间的亲缘关系,追溯其进化过程。 分类学:狭义的植物线虫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线虫分类的方法和理论,广义的植物线虫分类学就是研究上述诸内容的一门科学。 植物线虫分类学:是运用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方法,依据线虫表达系统发育关系的性状或性状组合,对植物线虫进行鉴定、命名和排序,制定可以反映植物线虫进化过程或阐明各类群内在关系的分类系统,进而揭示植物线虫的起源及各种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同时不断探索新的分类方法和理论。 卵裂:卵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便开始分裂,这种分裂叫卵裂 分裂球:受精卵首先横裂成两个大小相等的细胞,每个细胞叫分裂球 中胚层、囊胚腔、囊胚:在卵裂末期,分裂球聚集成1个中空桑椹形结构。其表面是一层细胞排列成的壁,称为中胚层; 中央是空腔,称囊胚腔。这个中空圆囊状的胚胎称为囊胚 原肠胚、外胚层、内胚层:囊胚继续发育、分化,形成双层的原肠胚。外层细胞称外胚层,内层细胞称内胚层。 中胚层:原肠胚形成之后继续发育,到原肠末期,在内外层之间发生第三胚层,称中胚层 孵化:胚胎发育完成后,卵内幼虫破卵而出,此过程称孵化 蜕皮:线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角质层出现周期性脱落,称蜕皮 线虫的老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线虫以正常的代谢进行生活史的循环,经历着从生到死的过程 线虫的生活史:是指从卵到幼虫到成虫到卵的发育过程。 感病性:是植物允许线虫顺利侵人、取食和繁殖的能力 抗病性:是植物具有对线虫的抵抗、抑制能力 耐病性:是植物对线虫的为害具有承受、补偿或恢复的生理功能 过敏性坏死反应:是植物在受侵后,对线虫表现的一种抗病特性 植物保卫素:是抗性植物受侵染后,增加或新合成抵抗病原的代谢产物 PCR技术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 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之成为单链; 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 植物线虫病害防治:就要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线虫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保持不发生病害,或使病害造成的危害性能降低到最小限度。

植物内生菌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研究进展_江绪文_李贺勤

?综述与专论? 2014年第9期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植物寄生线虫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物之一,分布广,种类多,主要包括根结线虫、松材线虫、大豆孢囊线虫、茎线虫及香蕉穿孔线虫等[1],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寄生线虫造成的农作物经济损失约在1 000亿美元以上[2]。长期以来,广泛使用化学药剂对线虫病害进行防治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存在高毒、高残留的弊端[3]。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禁用,生物防治日益受到重视,并且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防治手段[4]。为此,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植物寄生线虫有生防潜力的微生物已成为研究的热点[5]。目前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出的被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生防菌有阿维链霉菌、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等,且由阿维链霉菌开发的高效、低毒、 收稿日期:2014-02-19基金项目: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631346)作者简介:江绪文,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种子科学;E -mail :mjxw888@https://www.doczj.com/doc/0615686203.html, 通讯作者:李贺勤,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微生物资源利用;E -mail :hqliaau@https://www.doczj.com/doc/0615686203.html, 植物内生菌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研究进展 江绪文 李贺勤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青岛 266109) 摘 要: 植物内生菌作为生物防治中的天然资源菌,已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从植物内生菌的分布和种类、分离培养、活性筛选、活性物质成分以及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作用机理几方面内容进行综述,并对植物内生菌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相关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内生菌 植物寄生线虫 生物防治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Endophytes to Control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s Jiang Xuwen Li Heqin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Plant Protection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266109) Abstract : Endophyte as a biocontrol ag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interest of the researchers. In this paper, th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methods of isolation, culture and screening, bioactive substances, mechanism of nematicidal endophyte were reviewed, and the problem and possible future direction of nematicidal endophyte were discuss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orrelative research on nematicidal endophyte. Key words : Endophyte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s Biocontrol 广谱的阿维菌素已进行商业化生产,被广泛应用,发展前景广阔。但近年来从土壤微生物中获得对植物寄生线虫有生防作用菌株的比例逐年下降,而从另一类较新的微生物类群——植物内生菌中分离出对植物寄生线虫有生防作用菌株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分离获得植物寄生线虫生防菌的重要来源。因此,本研究是从植物内生菌的分布和种类、分离培养、活性筛选、活性物质成分以及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作用机理几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植物内生菌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相关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分布和种类 植物内生菌(Endophyte)指那些在生活史的某一阶段或者全部阶段生活在健康植物组织或器官内

植物病害防治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植物病害防治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摘要分析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植物病虫害防治对策,以为植物种植的良好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植物病虫害;问题;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3)20-0142-01 自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后,植物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而新型病虫害也在逐渐增加。由于部分杀虫杀菌剂的长期使用,且未进行更换,使得部分病虫害对于该杀虫杀菌剂的抵抗性越来越强,致使一旦发生病虫害,则极易引起严重的损失[1]。在植物病虫害中所应用的防治方法有多种,例如化学防治、物理防治、耕作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现对其防治要点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1 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对农药的科学使用缺乏认识 由于农民未能充分了解所应用农药的特点与性质,导致农民在面对植物病虫害时采取见药就用的错误做法。农民未能针对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农药,因此大幅度降低了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个别农民在见识到某种农药的杀虫效果后,便习惯于对植物应用同一种农药,在发现药物效果渐渐下降后,则加大了农药的使用量,使得病虫害对该农药产生了抗体,减低了农药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一些农民由于未能对农药有充分的认识,具有“农药毒性越高,防治效果越佳”的错误想法,在使用期间不遵循用药标准,乱用高毒性农药,导致植物死

亡。少数农民在植物防治上,将多种农药联合应用,导致农药原本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受到了影响,例如乐果与石硫合剂联合应用,由于两者的酸碱值差异,使得2种农药的效用被分解,达不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1.2 对病虫害认识不足 现阶段,植物病虫害具有多种类型,特别是保护地植物,高温、高湿环境等均利于植物病虫害的发展,而农民由于对病虫害认识不足,在病虫害发生时,无法正确区分病虫害的类型,更谈不上正确用药。 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生物防治方法,不仅可保护环境,还可减少农药残留。但是不少农民过于依赖化学防治,且用药缺乏合理性,既达不到防治效果,还污染了环境。 2 植物病虫害防治对策 2.1 构建病虫害预测预报监测站点 相关部门应及早构建病虫害预报站点,加强对病虫害的全面调查,发布正确的防治情报,给予广大农民及时的指导。此外,应加强研究病虫害的预测技术、防治技术等,总结各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2.2 组织技术培训 农民对于农药、病虫害等的认识不足是影响病虫害防治效果的主观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如农技部门、植保部门等)应结合当地的病虫害类型,组织农民接受技术培训,使农民对于当地的病虫害情况以

植物线虫病害知识

植物线虫病害知识 1、什么是植物寄生线虫?它是什么样子? 线虫又称蠕虫,是一类较低等的动物,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种类繁多。在淡水、海水、池沼、沙漠和各种土壤中都有存在,而其中最大量是存活于土壤及水中;也有不少类群寄生在动物上,如常见的蛔虫、钩虫等,对人畜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还有一些类群寄生在植物上,引起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寄生在植物上的线虫、就称为植物寄生线虫。植物寄生线虫是植物侵染性的病原之一,它们广泛寄生在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芽和种实上,使植物发生各种线虫病。 植物寄生线虫绝大多数为雌雄同形,即雌雄虫均呈线状,细长透明,虫体很小。一般体长仅1毫米,体宽0.05毫米左右,要借助解剖显微镜才能看清。这类线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分布又广泛,凡是有土壤和水的地方都有可能存在。还有少数植物线虫是雌雄不同形状的,雌虫呈梨形、球形或囊状,而雄虫仍呈线状。最常见的如根结线虫、胞囊线虫、肾状线虫等,它们都是最重要的病原线虫。 由于线虫是一种低等动物,虽然个体细小,但肝胆俱全。所以,线虫虫体内部构造既简单又全面,它有发达的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这样才能从植物体内吸取它所需要的营养,以使自己顺利生长发育和繁衍大量后代,才能生存于自然界中。但神经系统和排泄系统就很简单了,一般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这些内部结构。 2、植物线虫怎样为害植物?有什么危害性? 植物线虫和其它植物的病原不同之处在于它有主动侵袭寄主和自行移动为害的特点,它们对植物为害,除吸取寄主的营养和对植物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外,主要在于植物线虫的食道腺可分泌有毒物质,这些物质是多种消化酶,诱发寄主组织发生各种病理变化,可使植物组织细胞发育过度,形成巨型细胞,或使细胞中胶层溶解引起细胞分解,细胞壁被破坏,造成根部和皮层形成空洞及细胞死亡。 最常见的是植物细胞体积膨大,最典型的就是根结线虫为害植物后所形成的巨型细胞,结果在根上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瘤叫“根结”;又如穿孔线虫为害柑桔后,使细胞壁分解,结果被害根部的皮层形成典型的空洞,最后导致根腐烂;也有的线虫分泌物则表现强烈的抑制作用,使根停止生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而表现矮化。以上表现,说明植物线虫分泌物的化学作用能对植物细胞及组织产生的影响,最终使植物生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 此外,有的线虫可以传播病毒,而使植物发生某种病毒病,这样,增加和扩大了病毒病的发生,这种危害性也是相当大的。同时,线虫还与其他病原如真菌、细菌互相作用,共同致病,造成复合病害,加重病害的发生。所以,线虫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3、如何诊断是由植物线虫引起的病害? 根据罹病植物的特征、所在场所和环境条件,经过调查与分析,对植物病害的发生原因、流行条件和为害性作出准确的诊断,这是植物病害合理有效防治的前提。 植物线虫和其他植物病原物一样,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使植物产生不良反应。根据不同线虫对植物造成的特殊症状,我们便可以对引起的病害加以诊断。 植物寄生线虫一般寄生在植物根部,也有些线虫种类寄生在植物的茎、叶、种子上。对有病植株进行检查,并对根际土壤进行分离。如根上发现有不正常的根瘤,或在根上看见线虫胞囊,则可以认为是根结线虫或胞囊线虫所致的病害。如无根结之类症状,则可将叶斑或烂根部分直接在镜下检查,看到了大量的同类寄生线虫,或分离土壤也得到了大量线虫,并结合地上部症状特点,可以初步认为是线虫病害。因为线虫病害,除了根结线虫病有明显的症状特征外,其他类型线虫病均无特异症状。同时,由于大部分线虫都是为害根部,地上部往往表现生长势弱,叶发黄,根系弱小或腐烂,这些有时和其他病原或不良因素引起的症状就难以区别。因此,还必须经过分离得到较多的线虫,才可能初步诊断是由线虫为害所引发的病害。准确的诊断还需要进行接种试验,得到相同的症状,才能确定线虫是其真正的病原。 4、植物发生线虫病害后,有哪些显著的症状特点? 植物线虫为害植物细胞组织后,会使寄主植物产生不正常的症状,在田间主要表现受害植物生长衰弱,如同干旱、缺肥等营养不良所造成的症状,有的表现明显畸形,生长矮小,叶发黄,最后导致产量降低。具体来说植物线虫病害症状有以下特点: (一)地上部分症状:①叶片:叶片可扭曲畸形、坏死或变色,或局部形成斑点,如小麦粒线虫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