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复习—18个虚词思维导图记忆版 19页
- 格式:pdf
- 大小:36.78 MB
- 文档页数:19
18个虚词思维导图记忆版并列,乂/递进,奔且,而且,/衣菽,接若,就.『K转折•但起至叫假没J漉如卜因果,因而目的,来修饰,上也T 你的色现〈你而已,罢了行q q m∕r^5己,彳可况史音λfe RJ /- y一一之------- - ------ ,C KJEιfπ,不久,一a\而后,才,方才会儿通、、如“,像作谓语(何哉/何也)为什么,什么原因疑问代词疑问副词作宾语(何求/何之)哪里,什么作定语(何异/何年)哪,什么句首/动词前(何能)为什么,哪:形容词前(何其衰)'、怎么,多么,怎么样何如(怎么样,什么样)复音虚词/何以(拿什么,凭什么)―「秦何(怎么办,为什么)固乎用法欧义例句语气助词嬖问语气吗、呢儿寒乎?窗食乎?反问语气吗、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揣度、商里语吧、吗圣人之所以为至,里人之所以为里,其皆出于此乎?感叹或祈使语■、呀嗟乎,套雀安知鸡凿之志群句中表信顿知不可乎骤得介词,相当于干表动作的对象对、对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时口、地点、范困在相与枕著乎舟中表比较比其同道也固先乎吾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地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顺承(于是,就,这才)逆转(却,竟,反而,才)范围(才,仅仅)指示代词(这样,如此)加作主语判断(是,就是)固•递进,而宜1面,况而品列(又力)i adj,2同(又•“又)/翅\物(乂'开)遂(一面.•「配一边.「边)/ W(⅛⅛)i/ 转折(然而,可)〕∖HHE代词街入前拜寿,寿毕,请以剑舞。
L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有宫适出,子日:君子哉者人! 指示代词(这,这样,如此)-今若造此妇,终老不更取。
।表假设(如果,假设) -以万人或一郡降者,封万户。
L 表选擂(或•或者)-≡M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L (・,好•) &公不若君之美也。
匚比得上,如,及) V 音信词L 若夫/至若(表示他转)【所在】:1.到处2所在之 处,处所。
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虚词是同学们记忆的难点,每一个虚词有多种词性,每一种词性又有多种用法,死记硬背既费时费力,又容易遗忘。
用19个速记口诀,压缩记忆内容,化复杂为简单,利用谐音,化枯燥为有趣,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地记住18个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思。
1“于”【速记口诀】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谐音】自从鱿鱼和对鱼,再给向导杯和笔【奇思妙想】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
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
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游公司。
【释义举例】“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比”等。
例如: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左忠毅公逸事》(自、从)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进学解》)(由于)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对、对于)④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在)⑤余将告于莅事者。
(《捕蛇者说》)(给)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向)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到)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被)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比)2“与”【速记口诀】动与给参与结交亲,同跟和连介叹测疑【谐音】冻鱼给单于结交亲,同根荷莲借探测仪【奇思妙想】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西汉初年,汉王朝和匈奴打仗,总是打败仗。
为了搞好两国关系,减少军事对抗,汉王朝采用了和亲政策,也就是把公主嫁给单于。
当时的嫁妆很有意思,两样东西:冰冻带鱼和同根莲藕。
专题08常见文言虚词一、思维导图1.文言虚词考查内容二、知识清单“常见文言虚词”指《考试说明》中明确的18个文言虚词:于、与、焉、何、其、若、因、为、所、以、且、则、而、乃、之、乎、者、也。
高考对文言虚词一般不单独考查,通常融合到断句题和翻译题中,隐性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分析近几年高考中的这两种题型,涉及并重点考查了“为”“以”“之”“其”“而”“者” “于”“乃”“因”等文言虚词。
特殊虚词,不可忽视1.复音虚词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常常两两结合在一起用,其中一部分结合得相当稳固,因此人们又把两个结合得稳固的虚词称为“固定结构”。
这类结合稳固与非稳固的虚词统称为“复音虚词”。
复音虚词的意义一般都是固定的,必须牢牢掌握。
常见的复音虚词有“而已、何如、且夫、若此”等。
2.兼词兼词又叫合音词,就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的特殊单音节词。
它虽为数不多,但遍贯古籍。
常见的兼词有:焉(兼“于之”或“于是”的合音)、诸(兼“之于”或“之乎”的合音)、盍(曷)(兼“何不”的合音)。
三、复习方法指导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根本在熟知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关键在于明确其在句中的语境,技巧在于下面所讲的5种常用技法。
技法一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
如用“者”“也”“乃”“为”表判断,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宾语前置。
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和“何陋之.有”。
[针对训练]1.(2020年河南周口一中第一学期检测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有群丐过其门,见(来懋斋)先生家罗杯盘,必有所谓喜事者。
遂麇集于户限外,争欲得杯盘狼藉之馀渖。
斯时也,先生饥火与愤火交绥,于是出谓群丐曰:“予之肆筵以设席也,实以部试期迫,赴都乏资,意欲藉亲故之集会轮资,应眉急耳。
奈亲故负我,今竟食言,以致吾之酒肴为虚设。
虽然,与其鱼馁而肉败,孰若大家共一饱。
第1 共3页18个虚词思维导图记忆版12介词,相当子、……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感叹或祈使语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揣度、商量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对、对于表动作的对象于"于"相与枕藉乎舟中在表时间、地点、范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比表比较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的样形容词词尾知不可乎骤得句中表停顿哉!啊、呀气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吧、吗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吗、呢反问语气儿寒乎?欲食乎?吗、呢疑问语气语气助词例句意义用法乎34其第三人称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他(们)第一、二人称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①我,自己②你5610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说的就是之谓也那老儿也都相见了。
也等同现代汉语的“也”副词例句意义用法也复音虚词语气助词6、句中表停断5、句末表祈使4、句末表疑问、反诘3、句末表肯定、感叹2、句末表陈述、解释1、句末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古之人不欺余也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不足为外人道也是说也,人常疑之。
1112第2页共3页13用法翻译意义例句介1.在,从,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②青,取之于蓝(从)③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到)2、“在…方面”“从…中”①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游褒禅山记》)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14 15161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的原因4、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提示停顿、表示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不译3、放在主语后,提示停顿、表示判断。
近者奉辞伐罪。
不译2、用在古、今、近、昔等时间词后面,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游者众。
“......的”人、东西、事情、地方1、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性短语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人、物、事、地点等,构成名词性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