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及根茎类中药各科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8
各科性状总结单子叶植物根的共性:一般具有初生木质部。
由内至外排列:表皮、皮层(通常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细胞、内皮层)、中柱维管束。
外皮层排列整齐,皮层细胞排列疏松, 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内皮层成环;维管束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髓部明显。
根类中药显微鉴别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紫草素:紫草棕色核块物:玄参、熟地棕色块:天南星、甘草、何首乌木质部束放射状排列:丹参木质部束点状排列:龙胆(“筋脉点”)木质部束V型:北沙参导管切向排列,渐至中央呈单列:丹参大小导管相间排列:前胡木质部导管群与木纤维束相间排列:葛根、川木香、苍术木质部纤维束与导管或筛管相间排列:川木香韧皮部纤维束与筛管交替排列:黄芪中柱韧皮部束及木质部束相间排列:多为单子叶植物。
百部(19-27)、天冬(31-135)、麦冬(16-22)、温郁金(40-55)、黄丝郁金(22-29)、桂郁金(42-48)、绿丝郁金(64-72)含晶细胞:赤芍、白芍、牡丹皮乳管群与筛管群交互排列:党参断续排列的石细胞环:巴戟天、天花粉皮层外侧1-2列细胞含草酸钙方晶,断续形成含晶细胞环。
皮部易剥落:茜草、巴戟天、白头翁、苦参、三七(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坚龙胆、丹参(老根)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泽泻、川贝母金井玉栏:板蓝根、黄芪、桔梗表皮细胞壁连珠状增厚:浙贝母(垂周壁)、泽泻(侧壁含石细胞的药材:吴茱萸、厚朴、巴戟天、川木香、防己、防风、威灵仙,延胡索、辛夷、梔子、杞子、天花粉、升麻、黄苓、黄连、黄柏、黄芪、五味子、豆蔻、北豆根、砂仁、肉桂、苍术、白术、鸡血藤、木瓜、槲寄生、杜仲、槟榔、麦冬、党参、玄参草酸钙针晶:龙胆、巴戟天、肉桂、商陆、半夏、苍术、白术、白附子、天麻、天南星、麦冬、山药、霍香。
草酸钙砂晶:牛膝、川牛膝、秦皮、钩藤、细辛、枸杞、地骨皮、洋金花、银柴胡。
草酸钙方晶:地黄、甘草、厚朴、防己、黄柏、砂仁、商陆、山豆根、红花、苦参、补骨脂、麻黄、洋金花、大血藤、鸡血藤、石菖蒲、葛根、浙贝、北豆根、远志、苏木、降香草酸钙簇晶:蓼大青叶、太子参、何首乌、大黄、小茴香、白芷、牡丹皮、白芍、赤芍、三七、人参、西洋参、五加皮、山楂、地榆、丁香、金银花、川芎、吴茱萸、通草、梔子。
根及根茎类中药(给学生的概要新版)根及根茎小总论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定义:根及根茎是植物的两种不同器官,具有不同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由于很多中药同时具有根和根茎两部分,两者又互有联系,因此并入在根及根茎类药材。
性状鉴别注意要点判断确定是根还是根茎。
判断确定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
观察和描述的顺序和内容是:外形、大小、色泽、外表面、质地、断面、气味、水试、火试的特征。
性状描述用的术语。
(重点)显微鉴定要点一、根及根茎的正常构造:●双子叶植物根的典型代表药材——人参●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典型代表药材——黄连●单子叶植物根的典型代表药材——麦冬●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典型代表药材——石菖蒲二、根及根茎的异常构造:●大黄、何首乌、川牛膝、牛膝、商陆、广防己、黄芩、紫草、南沙参、龙胆。
狗脊别名:金毛狗脊、扶筋狗脊药材的相关资料【来源】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
【采收加工】秋末冬初采挖根茎,除去泥沙晒干,或削去硬根,叶柄及茸毛。
直接晒干—————————个狗脊趁鲜切片晒干———————生狗脊片沸水煮或蒸后,切片晒干——熟狗脊片狗脊饮片的性状特点生狗脊片:呈不规则的长条形,或圆形纵片。
周边不整齐,偶有未去尽的金黄色茸毛。
外表深棕色。
断面近外皮处有一条凸起的棕黄色木质部环纹或条纹。
功效:根茎补肝肾,强筋骨,去风湿,——用于寒湿膝痛,腰脊僵硬,屈伸不利。
茸毛有止血作用——对疤痕组织、肝脏、脾脏的损伤出血及外伤出血有止血作用,其作用较明胶海绵迅速。
贯众贯众药材的品种及来源绵马贯众——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带叶柄根茎蛾眉蕨贯众——蹄盖蕨科蛾眉蕨的带叶柄根茎荚果蕨贯众——球子蕨科荚果蕨的带叶柄根茎紫萁贯众——紫萁科紫萁的带叶柄根茎狗脊贯众——乌毛蕨科单芽狗脊带叶柄根茎乌毛蕨贯众——乌毛蕨科乌毛蕨的带叶柄根茎苏铁蕨贯众——乌毛蕨科苏铁蕨的根茎广防己和防己广防己和粉防己的性状区别要点广防己:圆柱形,常对半剖开。
节间膨胀不明显。
皮部易与木部分离。
第五章根及根茎类中药第一节根类中药根类中药(Radix):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的药材。
一、性状鉴别1、性状:形状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圆锥形或纺锤形少数根细长,集生于根茎上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芦头:根类药材顶端的根茎或茎基。
芦碗:茎基上的茎痕。
术语:疙瘩丁(白芷)蚯蚓头、扫帚把(防风、白花前胡)铁线纹(野山参)钉角(草乌)狮子盘头(党参)质地质重坚实、体轻松泡断面粉性、纤维性、角质状、油润纹理:菊花心:(甘草、人参、桔梗)车轮纹:(粉防己、广防己)罗盘纹:(商陆)金井玉栏:内黄外白、形成层环明显(板兰根、黄芪)云锦花纹:(何首乌)气味2、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根的区别双单外表有栓皮无木栓层断面形成层的环纹内皮层的环纹V.B 放射状辐射状髓无髓(一般)有髓二、显微鉴别1、双子叶植物根正常构造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栓内层通常为数列细胞,有的比较发达,又名次生皮层。
无限外韧型维管束被射线分成若干束一般为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异常构造:①具同心性环V.B(商陆、牛膝类、紫茉莉、丝石竹、湘防己)②具皮层V.B.(何首乌)③内函韧皮部(木间韧皮部)(华山参)④木间木栓层(黄芩)⑤木质部中央具复合异型V.B.(广防己)⑥V.B.交错排列(南沙参)2. 单子叶植物表皮、根被)皮层外皮层皮层薄壁细胞内皮层:凯氏点明显中柱V.B.辐射型髓第二节根茎类中药根茎类中药(Rhizoma):系指地下茎或带有少许根的地下茎药材,鳞茎则带有肉质鳞叶。
一、性状鉴别1、性状:形状:圆柱形、纺锤形、不规则团块状、扁球形、扁平皿状断面:星点(大黄)2、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区别双单外表有木栓层无木栓层或薄断面形成层的环纹内皮层的环纹V.B . 环状排列散布髓中央具髓中央无髓二、显微鉴别1、双子叶植物根正常构造木栓层皮层(根迹维管束、叶迹维管束)维管束环列(大多为无限外韧型,少数为双韧型)髓和髓射线异常构造髓部V.B.(大黄-星点)内生韧皮部木内木栓层2. 单子叶植物)表皮或后生皮层(藜芦)皮层内皮层明显(石菖蒲)内皮层不明显(天麻)中柱V.B. 散布有限外韧型、周木型3、蕨类植物表皮下皮层:厚壁组织基本组织中柱网状中柱-分体中柱(周韧型)双韧管状中柱外内皮层外韧皮部木质部内韧皮部内内皮层髓注:①分体中柱形状、数目、排列方式鉴定品种②无导管、有管胞(多梯纹)绵马贯众(Rhizoma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e)【来源】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 带叶柄残基的根茎狗脊(Rhizoma Cibotii)【来源】蚌壳蕨科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 Sm. 根茎【产地】主产于福建、四川等省。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科总结各科性状总结蚌壳蕨科狗脊一般具有网状分柱,其中每一个维管束又称为分体中柱。
无导管有管饱鳞毛蕨科绵马贯众水龙骨科骨碎补马兜铃科细辛蓼科大黄、何首乌根无髓部,形成层呈环,异常维管束排列;草酸钙簇晶苋科牛膝、川牛膝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商陆科商陆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射线宽广。
木质部发达,韧皮部窄,形成层呈环毛茛科防己科罂粟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远志科五加科伞形科白芷、当归、独活、前胡、川芎、防风、柴胡、北沙参气味浓郁,含有挥发油,皮部分布多数黄棕色油点,不含草酸钙结晶(除川芎、白芷外);含有淀粉粒(除去防风、柴胡)龙胆科龙胆、秦艽分隔细胞,草酸钙针晶散在紫草科紫草唇形科丹参、黄芩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导管少数,呈断续放射状排列;石细胞存在于皮层。
棕色核状物茜草科巴戟天、茜草草酸钙针晶束;皮部易与木部分离(皮部易剥落)葫芦科天花粉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韧皮部宽广,有乳汁管;薄壁细胞含有菊糖,除党参外不含淀粉粒菊科川木香、白术、木香、苍术、紫气香浓郁,含有挥发油。
菀薄壁细胞含有菊糖;薄壁组织中有大量油室散在;石细胞存在(除木香)黑三棱科三棱泽泻科泽泻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白附子、石菖蒲、淀粉粒天南星、半夏、白附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百部科百部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天冬、麦冬、知母除去浙贝、川贝:黏液细胞中含有草酸钙针晶束。
单子叶植物根的共性:一般具有初生木质部。
由内至外排列:表皮、皮层(通常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细胞、内皮层)、中柱维管束。
外皮层排列整齐,皮层细胞排列疏松,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内皮层成环;维管束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髓部明显。
浙贝含有草酸钙方晶薯蓣科 山药黏液细胞中含有草酸钙针晶束,淀粉粒鸢尾科 射干 草酸钙柱晶姜科莪术、姜黄、郁金挥发油——香、辛 油细胞——黄色分泌物——药材颜色透黄内皮层明显,维管束呈点状(筋脉点)散在;淀粉粒兰科 天麻、山慈菇、白及草酸钙针晶束根类中药显微鉴别特征类型分布举例分泌组织乳汁管桔梗、党参、南沙参、树脂道人参、西洋参、三七油室当归、独活、木香、川木香油管白芷、前胡、防风、柴胡油细胞细辛黏液细胞大黄(黏液腔)分泌道北沙参分泌细胞地黄厚壁组织石细胞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防己、延胡索、防风、丹参、黄芩、天花粉、川木香纤维木纤维:防己、板蓝根、黄芪、柴胡、龙胆、丹参、木香叶基纤维:防风纤维非木化:地榆、人参晶鞘纤维:苦参、山豆根、葛根、甘草细胞内含物晶体草酸钙针晶:商陆、龙胆、秦艽、巴戟天、草酸钙砂晶:细辛、怀牛膝、川牛膝、银柴胡草酸钙方晶:川牛膝、防己(还有柱状)、苦参、山豆根、葛根、甘草、远志、地黄草酸钙簇晶:大黄、何首乌、太子参、白芍、赤芍、地榆、人参、西洋参、三七(稀少)、白芷、远志草酸钙棱晶:桔梗淀粉粒细辛、大黄、何首乌、太子参、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头翁、白芍、赤芍、防己、延胡索、板蓝根、地榆、苦参、山豆根、葛根、甘草、黄芪、西洋参、三七、白芷、当归、独活、前胡、北沙参、黄芩、天花粉、山药菊糖含菊糖不含淀粉:桔梗、南沙参、木香、川木香含菊糖和淀粉:党参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特征类型分布举例分泌组织乳汁管树脂道人参、三七油室川芎、白术、苍术、泽泻油管油细胞细辛、石菖蒲黏液细胞大黄(黏液腔)、天南星、半夏、白附子、山药、白及分泌细胞三棱厚壁组织石细胞威灵仙、黄连(味连、雅连)、升麻、北豆根、龙胆(稀少)、白术、苍术纤维升麻、黄连、川芎(长梭形)、龙胆、白术、苍术、三棱、石菖蒲非木化纤维:人参、百部晶鞘纤维:山豆根、甘草石菖蒲、细胞内含物8 晶体草酸钙针晶:北豆根、龙胆、白术、苍术、天南星、半夏、白附子、百部草酸钙砂晶:细辛草酸钙方晶:北豆根、山豆根、甘草、天南星、石菖蒲、浙贝草酸钙簇晶:大黄、人参、三七(稀少)、川芎草酸钙柱晶:射干淀粉粒狗脊、绵马贯众、骨碎补、细辛、大黄、威灵仙、黄连、山豆根、甘草、三七、川芎、三棱、天南星、半夏、白附子、石菖蒲、川贝、浙贝、菊糖含菊糖不含淀粉:白术、苍术✧紫草素:紫草✧棕色核块物:玄参、熟地✧棕色块:天南星、甘草、何首乌✧木质部束放射状排列:丹参✧木质部束点状排列:龙胆(“筋脉点”)✧木质部束V型:北沙参✧导管切向排列,渐至中央呈单列:丹参✧大小导管相间排列:前胡✧木质部导管群与木纤维束相间排列:葛根、川木香、苍术✧木质部纤维束与导管或筛管相间排列:川木香✧韧皮部纤维束与筛管交替排列:黄芪✧中柱韧皮部束及木质部束相间排列:多为单子叶植物。
根及根茎类中药大全【观点】根( Radix)及根茎( Rhizoma)是植物的两种不一样器官,拥有不一样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因为好多中药同时拥有根和根茎两部分,二者又互有联系,所以为便于比较,将根及根茎类中药并入一章表达。
根类中药包含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的药材。
就根部而言,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
根茎类是一类变态茎,为地下茎的总称,包含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药材中以根状茎常见。
根茎类中药系指地下茎或带有少量根部的地下茎药材,鳞茎则带有肉质鳞叶。
【性状鉴识】【根类性状】根类中药包含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的药材。
就根部而言,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
根的形状往常为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有的肥大为块根,呈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主根显然,常有分枝,少量根修长,集生于根茎上,如威灵仙、龙胆等。
根的表面常有纹理,有的可见皮孔;有的顶端带有根茎或茎基,根茎俗称芦头,上有茎痕,如人参等。
根的质地和断面特点常因品种而异,有的质重坚固,有的体轻松泡;折断时或有粉尘散落(淀粉粒),或呈纤维性、角质状等。
察看根的横断面,第一应注意划分双子叶植物根和票据叶植物根。
一般说来:① 双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形成层的环纹,环内的木质部范围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央无髓部,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的射线纹理,木部尤其显然;表面常有栓皮。
② 票据叶植物根有一圈内皮层的环纹;中柱一般较皮部为小;中央有髓部,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表面无木栓层,有的具较薄的栓化组织。
其次,应注意根的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物分布.如伞形科植物当归、白芷等含有黄棕色油点。
【根茎性状】根茎类中药的外形与表面根茎类中药包含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根茎的形状不一,有圆柱形、纺锤形、扁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状等。
在表面上,与根类中药明显不一样,与地上茎同样有节和节间,票据叶植物尤其显然;节上常有退化的鳞片状或膜质状小叶、叶柄基部剩余物或叶痕;有时可见幼芽或芽痕;根茎上边或顶端常残余茎基或茎痕,侧面和下边有修长的不定根或根痕。
根及根茎类中药大全【概念】根(Radix)及根茎(Rhizoma)是植物的两种不同器官,具有不同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由于很多中药同时具有根和根茎两部分,两者又互有联系,因此为便于比较,将根及根茎类中药并入一章叙述。
根类中药包括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的药材。
就根部而言,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
根茎类是一类变态茎,为地下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药材中以根状茎多见。
根茎类中药系指地下茎或带有少许根部的地下茎药材,鳞茎则带有肉质鳞叶。
【性状鉴别】【根类性状】根类中药包括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的药材。
就根部而言,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
根的形状通常为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有的肥大为块根,呈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主根明显,常有分枝,少数根细长,集生于根茎上,如威灵仙、龙胆等。
根的表面常有纹理,有的可见皮孔;有的顶端带有根茎或茎基,根茎俗称芦头,上有茎痕,如人参等。
根的质地和断面特征常因品种而异,有的质重坚实,有的体轻松泡;折断时或有粉尘散落(淀粉粒),或呈纤维性、角质状等。
观察根的横断面,首先应注意区分双子叶植物根和单子叶植物根。
一般说来:①双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形成层的环纹,环内的木质部范围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央无髓部,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的射线纹理,木部尤为明显;外表常有栓皮。
②单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内皮层的环纹;中柱一般较皮部为小;中央有髓部,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外表无木栓层,有的具较薄的栓化组织。
其次,应注意根的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物散布.如伞形科植物当归、白芷等含有黄棕色油点。
【根茎性状】根茎类中药的外形与表面根茎类中药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根茎的形状不一,有圆柱形、纺锤形、扁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状等。
在表面上,与根类中药显著不同,与地上茎一样有节和节间,单子叶植物尤为明显;节上常有退化的鳞片状或膜质状小叶、叶柄基部残余物或叶痕;有时可见幼芽或芽痕;根茎上面或顶端常残存茎基或茎痕,侧面和下面有细长的不定根或根痕。
中药鉴定学——第二单元根及根茎类中药主管考试要点一、根类中药概述1.性状鉴别①直根系圆柱形:甘草、黄芪、牛膝圆锥形:白芷、桔梗纺锤形:地黄、何首乌②须根系双子叶:细辛、威灵仙、龙胆单子叶:百部、郁金、麦冬③有的根顶端带有茎基或根茎2.显微鉴别——先看组织结构,再看粉末特征首先区分双子叶、单子叶植物你和中药鉴定之间——只差了一个药用植物学一点点分类知识一点点解剖知识药用植物分类的基本术语山楂分类等级: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叶子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苹果亚科、山楂属、山楂/山里红(变种var.)种: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生殖隔离植物组织的基本术语不同植物的同一组织常具有不同的显微特征高等植物的密道——维管束维管束在植物体内常呈束状存在,组成输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起着支持作用——根茎叶组成韧皮部:筛管、伴胞、筛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质地柔韧木质部: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质地坚硬(细胞壁木质素增加)维管束类型——中药鉴定的重要依据外韧、双韧、周韧、周木(单子叶)、辐射(双子叶分化到中心,单子叶有髓)细胞壁的特化特化:在纤维素形成的框架内,填充其他物质,改变理化性质,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①木质化:木质素(芳香族化合物),可使细胞壁硬度增加,细胞群的机械力增加②木栓化:木栓质(脂肪性化合物),黄褐色,不透气透水,保护作用,如树干外面的褐色树皮③角质化:角质(无色透明脂肪性化合物),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和微生物的侵害,保护作用④矿质化:硅质,增加坚固性,使茎叶表面变粗变硬,增加植物机械支持力⑤黏液质化:果胶质和纤维素变成黏液和树胶显微鉴别——先看组织结构,再看粉末特征首先区分双叶子、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根的组织构造①次生构造发达②次生组织不发达a 最外层为表皮:龙胆最外层为后生表皮:细辛最外层为后生皮层:川乌、附子、玄参b 内皮层均较明显c 有髓(未经分化的薄壁细胞):川乌、附子、龙胆③异常构造a 同心多环状维管束:牛膝、川牛膝、商陆(罗盘纹)b 韧皮部维管束(附加维管束):何首乌(云锦状花纹)c 内涵韧皮部(木间韧皮部):华山参d 内涵周皮(木间木栓):黄芩、秦艽实例——牛膝饮片性状鉴别表面有扭曲细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的突起。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科总结各科性状总结单子叶植物根的共性:一般具有初生木质部。
由内至外排列:表皮、皮层(通常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细胞、内皮层)、中柱维管束。
外皮层排列整齐,皮层细胞排列疏松,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内皮层成环;维管束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髓部明显。
根类中药显微鉴别纤维木纤维:防己、板蓝根、黄芪、柴胡、龙胆、丹参、木香叶基纤维:防风纤维非木化:地榆、人参晶鞘纤维:苦参、山豆根、葛根、甘草细胞内含物晶体草酸钙针晶:商陆、龙胆、秦艽、巴戟天、草酸钙砂晶:细辛、怀牛膝、川牛膝、银柴胡草酸钙方晶:川牛膝、防己(还有柱状)、苦参、山豆根、葛根、甘草、远志、地黄草酸钙簇晶:大黄、何首乌、太子参、白芍、赤芍、地榆、人参、西洋参、三七(稀少)、白芷、远志草酸钙棱晶:桔梗淀粉粒细辛、大黄、何首乌、太子参、威灵仙、川乌、草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紫草素:紫草✧棕色核块物:玄参、熟地✧棕色块:天南星、甘草、何首乌✧木质部束放射状排列:丹参✧木质部束点状排列:龙胆(“筋脉点”)✧木质部束V型:北沙参✧导管切向排列,渐至中央呈单列:丹参✧大小导管相间排列:前胡✧木质部导管群与木纤维束相间排列:葛根、川木香、苍术✧木质部纤维束与导管或筛管相间排列:川木香✧韧皮部纤维束与筛管交替排列:黄芪✧中柱韧皮部束及木质部束相间排列:多为单子叶植物。
百部(19-27)、天冬(31-135)、麦冬(16-22)、温郁金(40-55)、黄丝郁金(22-29)、桂郁金(42-48)、绿丝郁金(64-72)✧含晶细胞:赤芍、白芍、牡丹皮✧乳管群与筛管群交互排列:党参✧断续排列的石细胞环:巴戟天、天花粉✧皮层外侧1-2列细胞含草酸钙方晶,断续形成含晶细胞环。
✧皮部易剥落:茜草、巴戟天、白头翁、苦参、三七(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坚龙胆、丹参(老根)✧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泽泻、川贝母✧金井玉栏:板蓝根、黄芪、桔梗表皮细胞壁连珠状增厚:浙贝母(垂周壁)、泽泻(侧壁✧含石细胞的药材:吴茱萸、厚朴、巴戟天、川木香、防己、防风、威灵仙,延胡索、辛夷、栀子、杞子、天花粉、升麻、黄芩、黄连、黄柏、黄芪、五味子、豆蔻、北豆根、砂仁、肉桂、苍术、白术、鸡血藤、木瓜、槲寄生、杜仲、槟榔、麦冬、党参、玄参✧草酸钙针晶:龙胆、巴戟天、肉桂、商陆、半夏、苍术、白术、白附子、天麻、天南星、麦冬、山药、藿香。
各科性状总结
单子叶植物根的共性:一般具有初生木质部。
由内至外排列:表皮、皮层(通常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细胞、内皮层)、中柱维管束。
外皮层排列整齐,皮层细胞排列疏松,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内皮层成环;维管束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髓部明显。
根类中药显微鉴别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紫草素:紫草
✧棕色核块物:玄参、熟地
✧棕色块:天南星、甘草、何首乌
✧木质部束放射状排列:丹参
✧木质部束点状排列:龙胆(“筋脉点”)
✧木质部束V型:北沙参
✧导管切向排列,渐至中央呈单列:丹参
✧大小导管相间排列:前胡
✧木质部导管群与木纤维束相间排列:葛根、川木香、苍术
✧木质部纤维束与导管或筛管相间排列:川木香
✧韧皮部纤维束与筛管交替排列:黄芪
✧中柱韧皮部束及木质部束相间排列:多为单子叶植物。
百部(19-27)、天冬(31-135)、
麦冬(16-22)、温郁金(40-55)、黄丝郁金(22-29)、桂郁金(42-48)、绿丝郁金(64-72)
✧含晶细胞:赤芍、白芍、牡丹皮
✧乳管群与筛管群交互排列:党参
✧断续排列的石细胞环:巴戟天、天花粉
✧皮层外侧1-2列细胞含草酸钙方晶,断续形成含晶细胞环。
✧皮部易剥落:茜草、巴戟天、白头翁、苦参、三七(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
坚龙胆、丹参(老根)
✧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泽泻、川贝母
✧金井玉栏:板蓝根、黄芪、桔梗
表皮细胞壁连珠状增厚:浙贝母(垂周壁)、泽泻(侧壁
✧含石细胞的药材:吴茱萸、厚朴、巴戟天、川木香、防己、防风、威灵仙,延胡索、
辛夷、栀子、杞子、天花粉、升麻、黄芩、黄连、黄柏、黄芪、五味子、豆蔻、北豆根、砂仁、肉桂、苍术、白术、鸡血藤、木瓜、槲寄生、杜仲、槟榔、麦冬、党参、玄参
✧草酸钙针晶:龙胆、巴戟天、肉桂、商陆、半夏、苍术、白术、白附子、天麻、天
南星、麦冬、山药、藿香。
✧草酸钙砂晶:牛膝、川牛膝、秦皮、钩藤、细辛、枸杞、地骨皮、洋金花、银柴胡。
✧草酸钙方晶:地黄、甘草、厚朴、防己、黄柏、砂仁、商陆、山豆根、红花、苦参、
补骨脂、麻黄、洋金花、大血藤、鸡血藤、石菖蒲、葛根、浙贝、北豆根、远志、苏木、降香
✧草酸钙簇晶:蓼大青叶、太子参、何首乌、大黄、小茴香、白芷、牡丹皮、白芍、
赤芍、三七、人参、西洋参、五加皮、山楂、地榆、丁香、金银花、川芎、吴茱萸、通草、栀子。
✧草酸钙柱晶:射干、沉香、旋覆花
✧断面特点:
①断面角质样:牛膝(微呈角质样而油润)、川牛膝、太子参(烫制品)、附子、白芍、延胡索、百部、天冬、麦冬、莪术、姜黄、郁金、天麻、山慈菇、白及
②断面纤维性:升麻、北豆根、苦参、葛根、甘草(略显纤维性、有粉性)、黄芪(纤维性强,便显粉性)、藁本、北柴胡(片状纤维性)、石菖蒲、苏木(强纤维性)、钩藤(皮部纤维性)
③断面粉性:狗脊、何首乌、太子参(生品)、川乌(粉质)、赤芍、防己、甘草(略显纤维性、有粉性)、黄芪(纤维性强,便显粉性)、人参、西洋参(略显粉性)、白芷、泽泻、
④断面富粉性:粉葛、天花粉、天南星、半夏、川贝母、浙贝母、光山药
⑤断面颗粒性:大黄、射干、
⑥断面油润:当归、牛膝(微呈角质样而油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