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及根茎类中药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根及根茎类中药根茎:狗脊、绵马贯众(带叶柄残基)、骨碎补、拳参、黄连、升麻、北豆根、川芎、胡黄连、白术、苍术、香附、石菖蒲、黄精、玉竹、重楼、知母(春、秋)、山药(冬季茎叶枯萎)、射干、莪术、姜黄、高良姜、根及根茎:细辛(夏季果熟期或初秋)、大黄(秋末-次春发芽前)、虎杖、威灵仙、板蓝根、南板蓝根、山豆根、甘草、人参(秋季)、三七(秋季花开前)、羌活、蒿本、龙胆、徐长卿、白前、白薇、丹参、茜草、紫苑、块根:何首乌、太子参、草乌、地黄(秋季)、红大戟、百部、天冬(秋冬)、麦冬、山麦冬、郁金(冬季茎叶枯萎后)根:牛膝、川牛膝、商陆、银柴胡、川乌、白头翁、白芍(夏、秋两季)、赤芍(春、秋两季)、防己、地榆、苦参、葛根、粉葛、黄芪、远志、西洋参、白芷、当归(秋季)、独活、前胡、紫花前胡、防风、柴胡、北沙参、秦艽、紫草、黄芩、玄参(冬季茎叶枯萎时)、巴戟天、续断、天花粉、桔梗、党参、南沙参、木香、川木香、漏芦、加工品:附子(乌头子根加工品)(6月下旬-8月上旬)、红参(人参蒸制)(秋季)块茎:延胡索(夏初茎叶枯萎时)、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立冬至次年清明前)、白及鳞茎:川贝母(夏、秋)、浙贝母(初夏)产地1、绵马贯众: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2、大黄:掌叶大黄(甘肃、青海、西藏、四川)(西南-西北)、唐古特大黄(甘肃、青海、西藏、四川)、药用大黄(四川、贵州、云南、湖北、陕西)3、牛膝: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附子:四川、陕西(湖北、湖南、河南、云南)4、白芍:浙江、安徽、山东、四川、贵州5、赤芍:芍药(内蒙古、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6、川赤芍(四川、甘肃、陕西、云南、青海)7、黄连(重庆、四川、湖北、陕西、甘肃)8、延胡索(浙江、湖南、湖北、江苏)9、甘草:甘草(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西北)、西北其他地区、东北、华北光果甘草:新疆10、黄芪:蒙古黄芪(内蒙古、山西)荚膜黄芪(东北、内蒙古、河北、四川)11、人参:吉林、辽宁、黑龙江12、三七:(云南、广西)13、白芷:川白芷(四川、重庆);杭白芷(浙江);禹白芷(河南);祁白芷(河北)14、当归(甘肃、四川、云南、山西、湖北)15、防风(东北、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产质量最好)16、北沙参(山东、江苏)17、玄参(浙江-江苏、湖北、四川)18、地黄(河南)19、党参(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及东北各地)20、木香(云南、四川、西藏)21、白术(浙江、安徽、湖北、湖南)22、苍术:茅苍术(河南、湖北、江苏)北苍术(华北、西北地区)23、泽泻(福建、江西、四川)24、石菖蒲(四川、江苏、浙江)25、麦冬(浙江、四川)26、山药(河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27、郁金:郁金(浙江、福建、四川);黄丝郁金(四川、福建、广东、江西);桂郁金(广西、云南);绿丝郁金(四川、广西、福建、浙江)28、天麻(四川、云南、贵州,东北及华北)性状鉴别:。
狗脊蚌壳蕨科根茎绵马贯众鳞毛蕨科根茎及叶柄残基骨碎补水龙骨科根茎细辛马兜铃科根及根茎大黄蓼科根及根茎拳参蓼科根茎虎杖蓼科根茎和根何首乌蓼科块根金荞麦蓼科根茎牛膝苋科根商路商路科根银柴胡石竹科根太子参石竹科块根川牛膝苋科根威灵仙毛茛科根和根茎川乌毛茛科母根草乌毛茛科子根附子毛茛科子根白头翁毛茛科根白芍毛茛科根赤芍毛茛科根黄连毛茛科根茎升麻毛茛科根茎防己防己科根北豆根防己科根茎乌药樟科块根板蓝根十字花科根地榆蔷薇科根苦参豆科根山豆根豆科根及根茎葛根豆科根甘草豆科根及根茎黄芪豆科根远志远志科根甘遂大戟科块根人参五加科根及根茎西洋参五加科根三七五加科根及根茎白芷伞形科根当归伞形科根独活伞形科根羌活伞形科根茎及根前胡伞形科根川芎伞形科根藁本伞形科根茎及根防风伞形科根柴胡伞形科根北沙参伞形科根龙胆龙胆科根及根茎秦艽龙胆科根白前萝藦科根茎及根白薇萝藦科根及根茎徐长卿萝藦科根紫草紫草科根丹参唇形科根及根茎黄芩唇形科根玄参玄参科根地黄玄参科块根胡黄连玄参科根茎巴戟天茜草科根茜草茜草科根及根茎红大戟茜草科块根续断川续断科根天花粉葫芦科根桔梗桔梗科根党参桔梗科根南沙参桔梗科根木香菊科根川木香菊科根白术菊科根茎苍术菊科根茎紫菀菊科根及根茎漏芦菊科根三棱黑三棱科块茎泽泻泽泻科块茎香附莎草科根茎天南星天南星科块茎半夏天南星科块茎白附子天南星科块根石菖蒲天南星科根茎百部百部科块根川贝母百合科鳞茎浙贝母百合科鳞茎黄精百合科根茎玉竹百合科根茎重楼百合科根茎土茯苓百合科根茎天冬百合科块根麦冬百合科块根知母百合科根茎粉萆薢薯蓣科根茎山药薯蓣科根茎射干鸢尾科根茎干姜姜科根茎莪术姜科根茎高良姜姜科根茎天麻兰科块茎山慈菇兰科假鳞茎白及兰科块茎。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别要点一、引言根及根茎类中药是中药材中的一种重要类别,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营养成分。
因此,在中药鉴别过程中,对于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要点需要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
二、根及根茎类中药的分类1. 根类:是指以植物根部为原料的中药材,如黄芪、天冬、当归等。
2. 根茎类:是指以植物地下茎部为原料的中药材,如人参、党参、白术等。
三、外观特征鉴别要点1. 根类:(1)外形:粗壮而直立,表面多皱纹,枝干少。
(2)色泽:颜色较浅,常呈淡黄色或淡棕色。
(3)质地:质地较硬而坚实。
(4)断面:断面光滑而均匀。
2. 根茎类:(1)外形:表面粗糙不平,有明显的节间和节瘤。
(2)色泽:颜色较深,常呈灰褐色或灰白色。
(3)质地:质地较软而有弹性。
(4)断面:断面纤维分明,有明显的韧皮层和木质部。
四、气味和味道鉴别要点1. 根类:(1)气味:气味清香,具有特殊的药味。
(2)味道:味甘或微苦。
2. 根茎类:(1)气味:气味浓郁,具有特殊的药味。
(2)味道:味微苦或微甜。
五、理化性质鉴别要点1. 根类:(1)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较低,一般在10%以下。
(2)灰分含量:灰分含量较高,一般在5%以上。
(3)挥发油含量:挥发油含量较低,一般在0.5%以下。
2. 根茎类:(1)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较高,一般在15%以上。
(2)灰分含量:灰分含量较低,一般在3%以下。
(3)挥发油含量:挥发油含量较高,一般在1%以上。
六、显微特征鉴别要点1. 根类:(1)细胞构造:细胞壁较厚,细胞间隙小。
(2)组织结构:木质部发达,髓部较少。
2. 根茎类:(1)细胞构造:细胞壁较薄,细胞间隙大。
(2)组织结构:韧皮层发达,木质部较少。
七、总结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要点主要包括外观特征、气味和味道、理化性质以及显微特征等方面。
在实际的中药鉴别工作中,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要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别名汇编中药别名(根及根茎类)狗脊,又称贯众、贯仲金毛狗脊、黄狗头、金毛狮子、绵马贯众。
犬片,又称骨碎补毛姜、猴姜、申姜、爬岩姜、麻黄根、苦椿菜。
糯米藤根,又称糯米团、糯米藤、生扯拢广防己、防杞、木防己、水防己、藤防己、百解头。
青木香,又称水香、独行根、蛇参根、野木香根、兜铃根、痧药、土青木香。
金荞麦,又称赤地利、金锁银开、荞麦三七、铁掌头、苦荞头、铁石子、野荞子、蓝荞头、透骨消。
大黄将军,又称川军、锦纹、香大黄、何首乌。
虎杖,又称首乌、赤首乌、红内消、酸汤杆、大叶蛇总管、山大黄、阴阳莲、斑杖。
仙人掌,又称观音掌、神仙掌、火掌、老鸦舌。
牛膝,又称银柴胡、怀牛膝、对节草、土牛膝、川牛膝、甜牛膝、拐牛膝、大牛膝。
沙参,又称土参、银胡、银夏柴胡、太子参、孩儿参、童参、四叶参、米参。
草乌,又称一五毒根、草乌头、乌头、乌喙。
天葵子,又称紫背天葵、千年老鼠屎、夏无踪、菟葵。
___,又称两头尖。
藕节,又称山药、东白芍、毫白芍、金芍药、竹节香附、藕节疤、光藕节、薯蓣、淮山、山菇、怀山药、白皮山药。
___,又称商陆。
升麻,又称黑升麻、绿升麻、西升麻、鸡骨升麻。
仙茅,又称乳羊、独茅、___、河轮勒佗、婆罗门参、地棕。
白头翁,又称赤芍、附子、射干、翁草、山棉花。
川赤芍,又称赤芍药、五毒、附片、铁花。
扁竹,又称紫良姜、黄知母、扁知母、扁竹兰、剪刀草、山蒲扇、老君扇、蝴蝶花、才干。
___,又称灵仙、铁脚威灵仙。
___,又称鸡爪连、___、光连、___、___、嘉定连、刺盖连。
雪上一,又称枝蒿。
防己,又称板蓝根、地榆、甘草、汉防己、粉防己。
延胡索,又称地龙、元胡、玄胡索、高山红景天,塞北红景天、山豆根、广豆根、川参、山槐、水槐根、地参、地槐根、野槐。
黄芪,又称白蔹、白芷、元芪、绵芪、北芪。
田七参,又称三七、田漆、___。
贝母,又称象贝母、大贝母、珠贝、元宝贝、板贝、土贝母、___。
薤白,又称小根蒜、野蒜、薤白头。
麦冬,又称寸冬、___。
常用根及根茎类中药的讲解常用根及根茎类中药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药效机制。
它们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
下面是对一些常用的根及根茎类中药的讲解。
首先是生地黄。
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的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虚热盗汗、阴虚火旺、口渴、糖尿病等症状。
它的根部富含氨基酸、甙类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能够促进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提高。
接下来是白术。
它是常用的健脾胃药,有益气健脾、利水止泻的作用。
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佳、泄泻等症状。
白术含有挥发油、多种维生素和植物碱等成分,具有舒张平滑肌肉、提高胃肠功能的效果。
再次是当归。
它是女性常用的补血药,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血虚等症状。
当归根茎富含纤维素、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成分,能够滋补养血、调节内分泌的平衡。
此外,还有黄连、黄芪、党参等常用的根及根茎类中药。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的作用,适用于热毒痈肿、湿疮溃烂等症状。
黄连内含有黄连素、黄连酮等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黄芪是一种常用的免疫调节药物,具有补气养阴、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适用于气虚乏力、免疫功能低下等症状。
黄芪中含有黄酮类、多糖类等成分,具有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调节免疫功能的特点。
党参是一种常用的补气药物,具有补益气血、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党参中含有多糖、皂苷、黄酮类等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以上是对一些常用的根及根茎类中药的讲解。
它们在中医药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这些中药,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和改善人体健康。
根及根茎类药材一、概述根及根茎类药材是指以根或根茎作为药用部位的中药材,其主要特点是富含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等成分,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和丰富的药用价值。
根及根茎类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等功效。
二、常见的根及根茎类药材1. 人参:人参是一种名贵的滋补品,其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开胃等功效。
人参可以作为单味药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2.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主要成分为黄芪甙和黄芪酸等化合物。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3. 甘草:甘草是一种常见的滋补品,其主要成分为甘草酸、甘草皂苷等化合物。
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4.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见的补血中药,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5. 川芎:川芎是一种常见的活血化瘀中药,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川芎素等。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6. 白术:白术是一种常见的健脾开胃中药,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等。
白术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养血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三、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应用1. 根及根茎类药材在治疗肝胆疾病方面的应用人参、黄芪等根及根茎类药材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肝脏等作用,可以在治疗肝胆疾病方面得到应用。
人参可以改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预防和治疗肝损伤;黄芪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肝细胞损伤。
2. 根及根茎类药材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的应用当归、川芎等根及根茎类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作用,可以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得到应用。
当归可以活血化淤、调经止痛,对于月经不调、经期腰酸腿软等妇科问题有较好的效果;川芎可以活血化淤、调经止血,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等妇科问题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根和根茎类中药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常用于调理身体、治疗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根及根茎类中药的讲解:
1. 人参:人参是一种名贵的滋补药材,主要产于东北亚地区。
人参被广泛用于调补气血、益精神、增强免疫力等方面。
在中医药理论中,人参具有补气生津、益精明目、健脾胃、滋补肺阴等功效。
2.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益脾肺、固表和止汗、益气安中的功效。
黄芪通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欲不振、慢性腹泻等症状。
3. 党参:党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脾益气、生津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党参通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短乏力、神疲乏力等症状。
4.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用的补血养血中药材,被广泛用于调理女性月经不调、产后血虚等问题。
当归具有活血调经、补血养血、滋阴补肝的功效。
5. 茯苓:茯苓是一种常用的利尿消肿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安神安眠的功效。
茯苓通常用于治疗水肿、湿热下注、脾胃湿滞等症状。
6. 生姜:生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辛温散寒、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功效。
生姜通常用于治疗感冒、呕吐、腹泻等症状。
这些根及根茎类中药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合理使用这些药材,可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功效。
当然,在使用中药时,也要结合个体体质和病情特点,遵医嘱合理用药。
根及根茎类中药
25.断面角质样,具有明显放射状纹理的药材是()
A 党参
B 葛根
C 甘草
D 黄芪
E 白芍
38.黄芩来源于()
A 唇形科
B 伞形科
C 百合科
D 十字花科
26.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的是()
A、甘草
B、黄芪
C、川芎
D、大黄 E 牛膝
27.粉性强的药材是()
A 防己
B 远志
C 当归
D 巴戟天
E 柴胡
28.防风的地道产地是()
A、东北
B、山西
C、四川
D、山东 E 甘肃
29.人参具有()
A、芦头
B、珍珠盘
C、狮子盘头
D、朱砂点
E、筋脉点
30.断面皮部最窄的药材是()
A 白芍
B 甘草
C 银柴胡
D 白芷
E 当归
31.黄芪()
A、表面红棕色,味甜而特殊
B、表面淡棕黄色,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C、表面黄棕色,气芳香,味苦辛
D、表面类白色,气微,味微苦
E、表面具环节,味微甘,略苦,嚼之带粘性
32.断面中心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点状维管束,排列成2~4轮,该药材是()
A.白芍
B.赤芍
C.板蓝根
D.牛膝
E.川牛膝
33.红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药用根
B、蒸后干燥
C、表面红棕色,半透明
D、断面淡黄白色,粉性
E、主根下部有2~3条扭曲的支根
34.党参尝味()A.微甜 B.微苦 C.咸 D.淡 E.辛
35.板蓝根的原植物松蓝为()
A.十字花科 B.爵床科 C.蓼科 D.豆科 E.毛蓖科
36.新鲜使用的中药有()
A.肉桂 B.地黄 C.麻黄 D.郁金 E.白及
37.绵马贯众来源于哪一种植物的带叶柄残基的干燥根茎()
A.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 B.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
C.乌毛蕨科植物单芽狗脊蕨 D.紫萁科植物紫萁
E.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
38.髓部有异常维管束的中药是()
A,何首乌 B.商陆 C.牛膝 D.大黄 E.川牛膝
39.附子的来源是()
A.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B.毛茛科植物北乌头侧根的加工品
C.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主根 D.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主根
E.毛茛科植物草乌的主根
40.川芎主产于()
A.四川 B.贵州 C.云南 D.陕西 E.湖北
41.地黄的主产地是()
A.河北 B.陕西 C.河南 D.江苏 E.山东
42.狗脊表面()
A,被粗刺 B.被光亮的金黄色茸毛 C.被棱线
D.被硬毛 E.被鳞片
44.何首乌“云锦花纹”的存在部位为()
A,栓内层 B.皮部 C.韧皮部 D.木部 E.髓部
45.延胡索的主产地为()
A.陕西 B.浙江 C.山西 D.河北 E.江西
46.川芎的形状为()
A,圆柱形 B.结节状拳形团块 C.圆锥形
D.细长条形 E.须根状
47.坚龙胆的主产地为()
A.东北地区 B.东北及内蒙古地区 C.东北、河南、江苏
D.云南、四川、贵州 E.新疆、西藏
48.白术的形状是()
A.圆柱形 B.圆锥形 C.卵圆形 D.不规则肥厚团块 E.纺锤形49.除哪项外均为茅苍术的性状特征()
A.呈疙瘩块状 B.表面灰棕色 C.质坚实
D.断面黄白或灰白色,散有“朱砂点”,久置可析出白毛状结晶
E.香气特异,味微甘,辛苦
50.“鹦哥嘴”或“红小辫”是形容哪个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A.白及 B.知母 C.防风 D.黄精 E.天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