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学基础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6.46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博物馆学知识竞赛博物馆学结构是指博物馆学分支学科的区分、内容、周界和相互关系。
那么大家对博物馆学的竞赛感兴趣吗?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博物馆学知识竞赛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博物馆学知识竞赛一1、什么叫博物馆学?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2、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3、为什么说博物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博物馆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人是博物馆活动的主体,博物馆活动和博物馆的发展是受社会制约的,博物馆的任务主要是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
它所运用的知识范围,虽然也包括或涉及自然科学学科的知识,但主要还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其方法论也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因此,一般认为博物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4、博物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5、怎样才能形成比较完整的博物馆学体系?只有既从博物馆的内部联系,又从博物馆的外部联系;既从博物馆的历史演进,又从其未来的发展趋向,全面地历史地探讨其客观规律,才能形成比较完整的博物馆学体系。
6、博物馆学有哪些分支学科?(1)、理论博物馆学;(2)、博物馆方法学;(3)、博物馆管理学;(4)、历史博物馆学;(5)、普通博物馆学;(6)、专门博物馆学。
7、何谓理论博物馆学?主要探讨博物馆的基本性质、社会功能和特点以及博物馆与社会发展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一、名词解释陈列设计:陈列设计就是通过视觉,运用各种道具,结合时尚文化及产品定位,运用各种展示技巧将商品最有魅力的一面展现出来并能提升其价值的一项专业技能。
陈列计划:陈列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学科,它与设计方法、形象策划、空间规划、美学、色彩学、销售学、市场学、视觉心理学、光学都有关系,被业内人士称为高知识、高技术、高门槛行业。
合理的商品陈列可以起到展示商品、提升品牌形象、营造品牌氛围、提高品牌销售的作用。
在管理学中,计划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计划工作,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
其二是计划形式,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事件。
陈列空间:一个卖场是空间一个橱窗也是一个空间,把空间里硬件有组织的规划摆设就是陈列。
辅助展品:可以是美术作品、科技制品、各层次文字及说明资料,语录、文摘等,通过辅助展品沟通实物展品之间的关系,改善陈列室的色调、氛围,使展览主题更突出。
陈列主题:是陈列设置一个主题的陈列方法。
主题应经常变换,以适应季节或特殊事件的需要。
它能使陈列创造独特的气氛,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进而起到重视的作用。
主题是陈列的灵魂。
陈列造型:陈列造型就是通过艺术等方式更充分的展示实物展品形象。
博物馆: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新博物馆学:博物馆学中的一个学派,以1984年《魁北克宣言》为诞生的标志。
参与宣言的博物馆学者认为人类面临着生态环境破环和全球化社会道德下降的双重危机,必须对传统的博物馆学做出新的修改和解释。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试题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试题
中国博物馆学研究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文物收藏与研究是中国博物馆学的历史渊源。
下面由为你整理中国博物馆学基础试题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10分,共120分)
1、大溪文化
2、漆烟墨
3、谯斗
4、春山秋水
5、唐寅
6、铊具
7、垂花门
8、郎世宁
9、史墙盘
10、歙砚
11、龟兹五铢钱
12、珐华器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试题二二、论述题:(选答其中四题,每题45分,共180分;多选按得分最低题计算)
1、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工艺特色
2、1950年以后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3、博物馆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
4、评述我国釉陶的发展过程
5、宋元取得的科技成就及原因
6、春秋以来西晋地区的青铜器的地方特色及其原因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试题三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12分,共120分)
1、徐渭
2、三角缘神兽镜
3、解谪瓶
4、平安帖
5、六齐
6、南宋四家
7、曾昭燏
8、营造法式
9、筌蹄
10、御土窑
二、论述题:(选答其中4题,每题45分,共180分;多选按得分最低题计算)
1、山东新石器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2、两周玉器的特点
3、简述二里岗青铜器特征
4、两汉都城礼制建筑考古发现
5、汉到唐农业耕作方式及农具
6、龙泉窑考古发现并简述龙泉窑瓷器特征
7、评述并展望中国博物馆志愿者工作。
①定义:博物馆是指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
②特征:实物性,直观性,广博性。
含义: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博物馆学属于社会科学是指博物馆工作的各个部门和各项职能都能够利用电脑作为日常工具,并且构成一个以藏品信息数据库为核心的网络平台。
博物馆信息化应该涵盖保管、研究、陈列、教育和行政管理等博物馆工作的各个方面。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至少包涵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和知识工程等三大门类。
博物馆信息管理就是数据库和通用网络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最早于1971年由法国人弗朗索瓦·于贝尔和乔治·亨利·里维埃提出。
其“生态”的涵义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
它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
1 9 7 2年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宣布成立,1 9 8 4年"新博物馆学"运动在加拿大发表了《魁北克宣言>>,公布了它的思想原则和组织原则。
它的思想内容主要有:扩大博物馆功能,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深入社会为社区和特定的群体服务,社区居民是博物馆的主人;把历史与未来衔接起来,使博物馆能反映社会的演变。
新博物馆学运动的思想原则也丰富了生态等博物馆的思想和实践,推动了生态博物馆社区化和大众化进程。
即博物馆的三重基本性质和两项基本任务。
最早在1956年北京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上提出,即:博物馆是科学研究机关、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或自然标本的主要收藏所的三重性质和博物馆应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两项基本任务。
1979年安徽全国博物馆工作会上,“二务”没变,“三性”的表述与已往有所不同,强调了博物馆保存实物的特征。
博物馆学·冲刺第一编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博物馆历史一、博物馆学1、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研究内容有两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
相关学科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目录学、管理学等。
研究方法有哲学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和综合方法、历史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具体研究方法。
2、博物馆学的分支学科?1.理论博物馆学基础(1)博物馆学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研究对象,内容,学科性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博物馆学结构体系;博物馆学习方法论,博物馆学说史(2)博物馆基本理论研究:博物馆特征,社会功能,社会条件及其未来发展2.博物馆方法学研究博物馆藏品的征集、鉴定、分类、编目、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的设计组织;对观众的服务教育等工作原则和方法,分别发展成藏品管理学,陈列学,博物馆教育学。
3.博物馆管理学宏观上研究博物馆事业的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微观上研究博物馆的内部功能,机构组织,人员配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4.历史博物馆学探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以及博物馆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性质、作用和特点。
5.普通博物馆学综合以上各个分支学科进行研究阐述的学科6.专门博物馆学一般博物馆学的理论与工作方法应用于某种专门博物馆领域的学科。
3、博物馆学的学科建设?1.专业语汇体系2.逻辑体系3.有独立性或排他性4、21世纪博物馆学研究的新趋向(1)20世纪70年代:以人为本;(2)80年代初期,人与物相结合,即博物馆必须将人的研究提到与物平等的水平上,博物馆本应是研究人对物的研究,研究人如何利用物;(3)90年代中期,应致力于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博物馆的本质是社会需要的由博物馆反映出来的人与物的结合。
博物馆学复习试题第一篇:博物馆学复习试题博物馆学基础复习大纲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博物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目的。
2、了解博物馆学的主要任务、博物馆各职能部门工作的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现代博物馆理念来分析和解决博物馆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一)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2、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3、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二)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1、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
2、博物馆学的相关学科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目录学、管理学等等。
3、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和综合方法、历史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具体研究方法。
(三)博物馆学简史了解外国博物馆学简史和中国博物馆学简史(四)博物馆功能与类型1、博物馆的概念:文化部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博物馆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博物馆,是指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
2、博物馆的特征包括(1)、实物性,没有实物就不能成为博物馆;(2)、直观性,这是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博物馆特有的传播方式;(3)、广博性,万事万物都成为博物馆收藏对象,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十分广博。
3、博物馆的功能有收藏、研究、教育。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考题可能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历史、文化、艺术、考古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题示例:
单选题: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
A. 玉琮
B. 后母戊鼎
C. 四羊方尊
D. 青花瓷
多选题:以下哪些文物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A. 秦始皇兵马俑
B. 清明上河图
C. 甲骨文
D. 敦煌莫高窟壁画
填空题: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成立时间是______年。
判断题: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是否正确?
简答题:请简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和职责。
历史类考题:
请简述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有何重要意义?
文化类考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四书五经”是指哪些著作?它们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何地位?
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及其主要流派。
艺术类考题:
中国传统绘画中有哪些主要的画种?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请谈谈你对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如青瓷、白瓷、彩瓷等)的理解和认识。
考古类考题:
中国考古发现中著名的“殷墟”是指哪个时期的遗址?它有哪些重要的考古发现?
简述中国考古学中“类型学”和“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考古实践中的应用。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示例性的考题,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实际考题可能会根据招聘职位、考试目的和考生群体等因素有所不同。
1、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地区是 A两河流域B黄河流域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有许许多多精美奇特的器物,其中最大的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2.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器的主要成分包括( )①铁②铜③铅④锡A①②③ B.②③④3.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什么时代文化A新石器时代B旧石器时代4.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 ) A西周 B商朝5.世纪来临之际,党中央铸造司母戊鼎的复制品,命名为“中华世纪鼎”,将其作为中国人民迎接新世纪到来的珍贵礼物送给了联合国。
带着全体中国人民的美好祝愿,中华世纪鼎”已被联合国永久收藏。
根据所学,你认为这个“鼎”所表达的含义是A王权的象征B称霸世界的愿望6.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除了通过甲骨文外,还可通过A 金文B 陶文7、青铜器主要有那两大类 A礼器、兵器 B农具、工具8、下列属于青铜器最常见花纹之一是A饕餮纹(兽面纹)B花鸟纹9、“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A 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10、《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个城市( )A.南宋临安B.北宋东京11、青铜爵作为一种常见的饮酒器,流行于夏商时期。
被称为“华夏第一爵”的是A 乳钉纹铜爵B 妇好爵12、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东汉石辟邪,是一种放置在神道内庇护陵墓的神兽,它是从哪个皇帝陵墓中发掘的。
A汉高祖刘邦B光武帝刘秀13、它,通体洁白温润,线条流畅优美,素朴中透着优雅。
它虽然没有任何装饰,却给人天然之美的强烈感受,是曹魏时期饮酒器。
它是A白玉杯 B 夜光杯14、鼎是中国古代文化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成语当中的“鼎立天下”、“定鼎中原”,都代表着政权的更替和建立。
在古代,鼎是青铜器中地位最高、身份最重的代表,号称“华夏第一鼎”是A方格纹铜鼎B饕餮纹铜鼎15、母鼓铜方罍是商代晚期的青铜珍宝但出土在洛阳东郊的西周贵族墓地,它是一种A盛粮食器B盛酒器16、二龙口衔盘沿,尾接瓶肩,呈双耳状立于瓶口两侧,它是唐代A白釉双龙尊B龙虎尊17、这盏灯分为盏、盘、柱、座四部分。
博物馆模拟试题
在博物馆学习的过程中,模拟试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模拟试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下面是一个关于博物馆的模拟试题,供大家练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博物馆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
A. 北京自然博物馆
B. 上海科技馆
C. 大英博物馆
D. 香港文化博物馆
2. 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A. 收藏文物
B. 展示文物
C. 研究文物
D. 所有选项都正确
3. 《周易》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哪一部典籍?
A. 农业类
B. 医学类
C. 哲学类
D. 数学类
4. 以下哪种文物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A. 玉器
B. 京剧
C. 瓷器
D. 织锦
5. 成吉思汗陵是我国哪个省份的著名景点?
A. 内蒙古
B. 山西
C. 河北
D. 江苏
二、判断题
1. 博物馆是一个可以实时捕捉文物的地方。
()
2. 所有的文物都可以在博物馆中展示。
()
3. 文物的分类有哪些?()
4. 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墙。
()
5. 皇帝是古代的国家元首。
()
三、解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博物馆,以及你最喜欢的展品是什么?
2. 你觉得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对于观众来说有哪些重要意义?
3. 请简要介绍一下你了解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传承方式。
希望以上模拟试题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大家都能在博物
馆学习中有所收获!。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试题
中国博物馆学研究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文物收藏与研究是中
国博物馆学的历史渊源。
下面由为你整理中国博物馆学基础试题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10分,共120分)
1、大溪文化
2、漆烟墨
3、谯斗
4、春山秋水
5、唐寅
6、铊具
7、垂花门
8、郎世宁
9、史墙盘
10、歙砚
11、龟兹五铢钱
12、珐华器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试题二二、论述题:(选答其中四题,每题45
分,共180分;多选按得分最低题计算)
1、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工艺特色
2、1950年以后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3、博物馆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
4、评述我国釉陶的发展过程
5、宋元取得的科技成就及原因
6、春秋以来西晋地区的青铜器的地方特色及其原因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试题三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12分,共120 分)
1、徐渭
2、三角缘神兽镜
3、解谪瓶
4、平安帖
5、六齐
6、南宋四家
7、曾昭燏
8、营造法式
9、筌蹄
10、御土窑
二、论述题:(选答其中4题,每题45分,共180分;多选按得分最低题计算)
1、山东新石器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2、两周玉器的特点
3、简述二里岗青铜器特征
4、两汉都城礼制建筑考古发现
5、汉到唐农业耕作方式及农具
6、龙泉窑考古发现并简述龙泉窑瓷器特征
7、评述并展望中国博物馆志愿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