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保温板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15.76 KB
- 文档页数:10
地暖保温板规范
篇一:地暖地面保温系统施工标准
随着地暖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享受到地暖带来的舒适生活。但是你知道吗?地暖其实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只关注产品的品质是远远不够的。地暖保温系统的施工质量往往会被一些暖通公司忽视,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探讨下地暖保温系统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地面保温系统施工准
备:
1、做地面保温系统铺设前应保证土建地面墙体均已完工,并做过基础找平,场地内无其他工种在施工。
2、施工室内温度应该符合所用管材要求合理使用温度,因为环境温度和管材的弯曲半径有密切关系。
3、清扫地面和墙体,使用水平尺校对地面平整度,1米以内高低差小于或等于5毫米。墙面或地面凸出部分用铁铲铲除,用混凝土填充地面坑槽。
4、卫生间和别墅底层应该做好防水层或者铺设防潮膜。
一、地暖专用边界保温条施工
1、铺设边界保温条之前要清扫墙体,保证墙面的平整度,避免保温条在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脱落。 2、边界保温条应该粘贴在供暖区域内所有与地面相交处的墙面和柱面上,边界保温条要具有优异的粘贴牢度保证其使用中不会脱落。
3、边界保温条应具有8毫米的厚度,边界保温条要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能,保证回填层蓄热膨胀后起到缓冲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压缩量为5毫米。切割的挤塑板不允许替代边界保温条。
4、边界保温条连接处应使用搭接,且搭接长度不少于3公分。
二、地暖专用环保挤塑板铺设
1、挤塑板在铺设之前要保证原始地面层的平整度。
2、挤塑板应选择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均能达到地采暖技术规程里要求指标。常规区域铺设挤塑板选用2公分厚度即可,对于潮湿环境或者保温性差的区域应选用大于2公分的厚度。
3、尽量选择规格整齐的挤塑板,减少更多的拼缝。
4、挤塑板与边界保温条之间的连接缝隙要使用铝箔胶带进行粘连一起,防止更多的热量透过墙体边缝隙散失掉。两张挤塑板之间也应采用铝箔胶带粘连,保证其系统整体的密封性。
篇二:地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
tfj——室内非加热表面的面积加权平均温度(℃);
tn——室内计算温度(℃)。
(2)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均应通过计算确定。当加热管为PE-X管或PB管时,单位地面面积散热量及向下传热损失,可按本规程附录A确定。 (3) 确定地面所需的散热量时,应将本章第3.3节计算的房间热负荷扣除来自上层地板向下的传热损失。
(4) 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x=Q/F
式中 qx——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W/m2);
Q——房间所需的地面散热量(W);
F——敷设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的地面面积(m2)
(5)确定地面散热量时,应校核地表面平均温度,确保其不高于本规程表3.1.2的最高限值;否则应改善建筑热工性能或设置其他辅助供暖设备,减少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负担的热负荷。地表面平均温度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tpj=tn+9.82×(qx/100)0.969
式中 tpj——地表面平均温度(℃);
tn——室内计算温度(℃);
qx——单位地面面积所需散热量(W/m2).
(6) 热媒的供热量,应包括地面向上的散热量和向下层或向土壤的传热损失。
(7)地面散热量应考虑家具及其他地面覆盖物的影响。
5、 低温热水系统的加热管系统设计
(1) 在住宅建筑中,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按户划分系统,配置分水器、集水器;户内的各主要房间,宜分环路布置加热管。 (2) 连接在同一分水器、集水器上的同一管径的各环路,其加热管的长度宜接近,并不宜超过120m。
(3) 加热管的布置宜采用回折型(旋转型)或平行型(直列型)。
(4) 加热管的敷设管间距,应根据地面散热量、室内计算温度、平均水温及地面传热热阻等通过计算确定。也可按本规程附录A确定。
(5) 加热管壁厚应按供暖系统实际工作条件确定,可按照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选择。
(6) 加热管内水的流速不宜小于0.25m/s.
(7) 地面的固定设备和卫生洁具下,不应布置加热管。
6、 低温热水系统的分水器、集水器及附件设计(1) 每个环路加热管的进、出水口,应分别与分水器、集水器相连接。分水器、集水器内径
不应小于总供、回水管内径,且分水器、集水器最大断面流速不宜大于0.8m/s.每个分水器、集水器分支环路不宜多于8路。每个分支环路供回水管上均应设置可关断阀门。
(2) 在分水器之前的供水连接管道上,顺水流方向应安装阀门、过滤器、阀门及泄水管。在集水器之后的回水连接管上,应安装泄水管并加装平衡阀或其他可关断调节阀。对有热计量要求的系统应设置热计量装置。
(3) 在分水器的总进水管与集水器的总出水管之间宜设置旁通管,旁通管上应设置阀门。
(4)分水器、集水器上均应设置手动或自动排气阀。 7、 低温热水系统的加热管水力计算
(1) 加热管的压力损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P=△Pm+△Pj
△Pm=λ(l/d)(ρv2/2)
△Pj=ζ(ρv2/2)
式中 △P——加热管的压力损失(Pa);
△Pm——摩擦压力损失(Pa);
△Pj——局部压力损失(Pa);
λ——摩擦阻力系数;
d——管道内径(m);
l——管道长度(m);
ρ——水的密度(kg/m3);
ν——水的流速(m/s);
ζ——局部阻力系数。(
(2) 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单位摩擦压力损失可按本规程附录C中表
C.0.1、表C.0.2选用。
(3) 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的局部压力损失应通过计算确定,其局部阻力系数可按本规程附录C中表C.0.3选用。
(4) 每套分水器、集水器环路的总压力损失不宜大于30kPa。 8、 低温热水系统的热计量和室温控制(1) 新建住宅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温度控制装置。
(2) 分户热计量的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 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
★ 热量表前应设置过滤器。
★ 供暖系统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1576的规定。
★ 共用立管和入户装置,宜设置在管道井内;管道井宜邻楼梯间或户外公共空间。
篇三:地暖安装施工规范流程
地暖安装要求和规范
一、保温板的铺设
1.整板放在四周,切割板放在中间。
2.板与板之间用胶带连接。
3.平整度,高差不允许超过正负5MM,
4.缝隙不大于5MM
二、反射膜的铺设
1.反射膜铺设一定平整,不得有褶皱。
2.遮盖严密,不得有漏保温板或地面现象。
3.反射膜方格对称整齐,不得有错格现象发生,(方便计算管道间距,反射膜方格间距为5公分)。 4.反射膜之间必须用透明胶带或铝箔胶带粘贴
三、保温的安装要求
1.用乳胶或钉子将边角保温沿墙粘贴,要求粘贴平整,搭接严密。
2.分水器到地面部分管道必须加保温套管。
3.主管道要打卡固定,漏在地坪外面的要做保温。
4.保温要用红蓝色、以便区分供回水。
5.保温接口要用胶水粘贴,保温要套整齐、不能漏管子。
四、管道的铺设
1.与设计回路相符合。图纸仅供参考、以现场实际操作施工。
2.管道铺设间距与设计相符合。如没有图纸的要与业主沟通。
3.如管道回路之间实际铺设长度差距大于30米,则从新调整并及时通知公司。
4.管道与墙体之间距离在100—150MM。
5.坚决制止出现管道交叉现象。
6.盘管的直管卡钉间距保持在350—450MM
7.盘管与盘管之间间距保持一致。
8.地暖辐射供暖地板当边长超过6m或面积超过30㎡时,要设置伸缩缝,高度同细石混凝土垫层。塑料管穿越伸缩缝时,应设置长度不小于400mm的柔性套管。在分水器及加热管道密集处,管外用不短于1000mm的波纹管保护,以降低混凝土热膨胀。 五、铺设钢丝网
1.钢丝网用卡钉固定
2.管卡位置钉于钢丝网四角与中间位置,每片钢丝网卡钉数量不得少于8个。
3.不得出现钢丝网翘起现象。
4.钢丝网必须铺设在管道上部。
六、分水器安装
1.为保证分集水器将来维修,分水器所在位置必须保证分水器可整体拆卸。
2.分水器安装时上沿高度不低于600MM。
3.分集水器路数应该与设计相符和。
4.分集水器附近留有一个五空10A插座。
5.分集水器的进回水两端应安装压力表、自动排气阀。
6.分集水器固定好之后连接壁挂炉给回水主管道,管道接口处装过滤器。
7.每路管子都要做标示,主管要标明进回水管。
8.分集水器安装完毕临时用反射膜进行覆盖保护,防止落水泥、油漆等污染物
9.分集水器的接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背出管。
七、热电头执行器安装
1.与温度控制面板连接是否与施工方案相符。 2.与分水器连接是否紧密。
3.开启,关闭是否正常。
4.接线要整齐,不要零乱。
八、壁挂炉安装
1.根据壁挂炉尺寸,及安装前预留尺寸,烟道位置,校准准确位置后,挂炉。
2.壁挂炉底下接口采用软管连接。
3.壁挂炉底下的水口尽量采用隐藏式安装。
4.墙壁上的水口装饰罩必须安装。
备注:
壁挂炉的功率简单计算方法为:每千瓦带7个平方,比如24千瓦壁挂炉,可以带24*7=168平方的采暖面积,用户的采暖面积在168平方米以下,则可以选用24千瓦壁挂炉,选用壁挂炉的原则是宁大勿小。壁挂炉的水泵扬程一般为10,所以,壁挂炉最多可以带三个楼层的地暖,采暖层面与壁挂炉高差超过10米,则必须加辅助循环泵,或采用带循环泵的分水器。壁挂炉带生活热水,如用户有一个卫生间用24KW壁挂炉,如用户有两个至三个卫生间则采用28KW壁挂炉。
九、温度控制面板安装
1.安装位置是否与设计位置,以及设计功能相符
2.线控器布线要求保温板下走管,
2.温度控制面板一定要安放在所要控制的采暖功能区内
3.电路是否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