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技术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4.73 MB
- 文档页数:35
乙肝疫苗接种知识培训一、疫苗针对疾病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肝脏引起的以急性或慢性肝脏炎症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流行广、危害大的传染性疾病。
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乙肝或慢性乙肝急性发作,常见乏力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厌油、右上腹疼痛,部分患者可见黄疸、发热,伴肝功能损伤。
肝实质细胞炎症损伤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重要因素。
全球每年约有88.7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其中肝硬化和肝癌的病死率分别占30%和45%。
它给病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是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
目前乙肝尚无根治方法,因此预防乙肝非常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及病毒携带者,包括急、慢性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儿童自身缺乏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更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传播途径:一是经血液传播。
主要包括输血及血制品、不洁注射针头、非严格消毒的针灸、牙科及手术器械等医疗行为,文身、文眉、穿耳眼、做双眼皮、刮面等具有损伤性的美容行为;二是母婴传播。
指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怀孕期、分娩期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的一种方式。
如不采取特异性预防措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约有40%将乙肝病毒传播给新生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约有90%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三是性传播。
可通过精液、阴道分泌液传播乙肝病毒。
二、疫苗简介我国现批准上市的乙肝疫苗有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乙肝疫苗两种,剂量分10μg、20μg和60μg 三种。
还有一种是甲乙肝联合疫苗。
推荐为1岁及以上甲肝、乙肝易感者,接种3剂,0、1、6个月各接种1剂,肌内注射,推荐需要终身接受血液制品治疗的患者、男男同性性行为者、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接触的工作人员、静脉注射吸毒者以及慢性肝病患者等感染高风险人群接种。
三、疫苗作用对免疫功能正常者,全程足量完成乙肝疫苗3剂接种程序后1-3个月检测血清抗-HBs≥10 mIU/mL,是疫苗接种防御乙肝病毒感染的可靠标志,具有长期保护作用。
预防接种护士培训记录主要内容∶一、卡介苗∶出生后24小时内初免一针,在出生医院与乙肝疫苗同时分臂接种,剂量0.1毫升,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内注射,利用率达60%以上,接种率要求达到98%以上。
二、脊灰疫苗∶对满两个月以上的儿童初服,共服三次,每次间隔一个月,对4周岁儿童进行加强,要求做到看服到肚,严禁家长取苗回家喂服或委托他人捎苗。
初免接种率达到98%以上,加强接种率达到95%以上。
三、麻疹疫苗∶对出牛8个足月以上儿童初种一针,1.5-2岁复种,6岁加强免疫,剂量均为0.5ml.上臂外侧二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要求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95%以上,初免接种率达到98%以上,加强接种率达到95%以上。
8个月初免全部使用麻疹疫苗,1.5-2岁复种,6岁加强免疫,推荐使用麻腮风三联疫苗或麻腮二联+风疹疫苗或麻风二联+腮腺炎疫苗,作为麻疹疫苗的加强、风疹或腮腺炎疫苗的初免,接种率要求达到98%以上。
四、百白破一联制剂∶对出牛3足月以上儿童进行初种,全程二针,每次间隔一个月,对1岁半至2岁儿童进行加强,剂量均为0.5ml,<抽前务必将安瓿摇匀>腾部防深部阳肉注射,要求接种率达到98%以上。
对6岁童加强免疫用白破二联疫苗,剂量为0.5ml,要求接种率达到95%以上。
五、乙肝疫苗∶对新生儿进行初种,全程三针,按0、1、6"程序进行;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首针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首针接种及时率要求达到90%以上,三针全程免疫接种率要求达到95%以上。
对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HBIG (200IU)一针,同时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分不同部位注射。
加强乙肝疫苗使用管理,不得挪用计划内乙肝疫苗。
六、风疹疫苗∶全程免疫两针,8-18个月龄初免、6岁加强,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加强时可以使用麻腮风三联疫苗或麻风二联疫苗代替,接种率要求达到90%以上。
七、甲肝疫苗∶实行0、6 两针免疫。
新生儿乙肝疫苗及卡介苗接种培训考核试题单选题(每题5分,共70分)1.新生儿乙肝疫苗应在出生后()小时内尽快完成接种:()A.2小时B.12小时C.24小时(正确答案)D.48小时2.卡介苗注射方式为:()A.肌内注射B.皮下注射C.皮内注射(正确答案)D.浸润注射3.卡介苗接种对象是?()A.健康新生儿(正确答案)B.正在长湿疹的新生儿C.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新生儿D.6岁上小学儿童4.卡介苗的进针角度为:()A.5~10°(正确答案)B.10~15°C.30~40°D.90°5.卡介苗的接种剂量为:()A.0.5mlB.0.1ml(正确答案)C.1.0mlD.0.2ml6.乙肝疫苗注射方式为:()A.肌内注射(正确答案)B.皮下注射C.皮内注射D.浸润注射7.以下卡介苗接种实施不正确的是?()A.75%酒精消毒,直径≥5cm待干;避开疤痕、炎症、结节等。
B.左手绷紧皮肤,右手以平执式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刺入皮内。
C.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
D.注射完毕,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后迅速拔出针头,并用棉签按压注射部位。
(正确答案)8.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的储存温度是?()A.2~8℃(正确答案)B.4~10℃C.3~5℃D.0~8℃9.卡介苗接种后一般多久出现化脓,形成小溃疡?()A.1周左右B.2周左右(正确答案)C.4周左右D.8周左右10.卡介苗与免疫球蛋白应间隔多久?()A.不作特别限制(正确答案)B.1周C.28天D.3个月11.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所生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以下最好的措施是()A.乙肝疫苗B.乙肝免疫球蛋白C.乙肝疫苗+ 乙肝免疫球蛋白(正确答案)D.接种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12.HBsAg阳性或不详产妇所生新生儿体重小于___出生后应按“0、1、2、7”程序接种4剂HepB。
新生儿首诊乙肝疫苗与卡介苗接种制度标题:新生儿首诊乙肝疫苗与卡介苗接种制度1.简介新生儿健康是社会的重要议题,乙肝疫苗与卡介苗接种制度作为预防传染病的重要一环,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首诊乙肝疫苗与卡介苗接种制度的重要性及相关的实施细则。
2.乙肝病毒感染与新生儿健康乙肝病毒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
新生儿如果感染乙肝病毒,易导致慢性乙肝病、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并可能成为传播乙肝病的源头。
因此,针对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3.乙肝疫苗接种制度的相关规定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相关规定,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
该疫苗以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能够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
此外,家庭成员、医务人员等密切接触新生儿的人也应接种乙肝疫苗,以提高新生儿的免疫防护力度。
4.乙肝疫苗接种的程序与注意事项新生儿首诊乙肝疫苗接种的程序如下:(1)确定新生儿的出生信息,包括出生日期、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状况等;(2)核验乙肝疫苗的合格证明和有效期;(3)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4)留观一段时间,观察新生儿是否出现不良反应;(5)给予家长乙肝知识宣教,教育家庭成员合理预防乙肝病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时需遵循以下几点:(1)对于出生时已完成乙肝疫苗接种的新生儿,应根据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2)对于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新生儿,除了接种乙肝疫苗外,还应接受免疫球蛋白注射;(3)如果新生儿出生时未接种乙肝疫苗,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迅速接种;(4)对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制定合适的接种方案。
5.卡介苗接种制度的相关规定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疫苗,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卡介苗应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以确保接种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标准(一)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标准•乙肝病毒是世界公认的一种重大的、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是新生儿常规接种疫苗•下面是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标准接种时间•新生儿乙肝疫苗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尽早越好•卡介苗应在出生后1个月内接种接种剂次•新生儿乙肝疫苗需要进行3剂次接种–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2剂:第1剂接种后1个月内接种–第3剂:第2剂接种后6个月内接种•卡介苗仅需进行1剂次接种,可以与新生儿乙肝疫苗第1剂同时接种接种禁忌症•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时,需要注意禁忌症–有严重过敏反应史或患有过敏性疾病者–有发热、感冒等急性疾病患者–有免疫抑制性疾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注意事项•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接种前要告知医生有无禁忌症–接种后应观察至少30分钟,以防发生过敏反应–在接种后24小时内应注意接触患有传染病的人或去患传染病的地方,以免引发接种后感染或疾病传染结语•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和结核病的重要措施,需要家长重视和配合•了解接种标准和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保护宝宝的健康。
接种后反应•接种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后,宝宝可能会有些反应,包括–发热–疼痛、红肿或硬结等局部反应–嗜睡、食欲不振等一般反应•通常情况下,这些反应很快会消失,但如果宝宝出现严重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请及时就医相关费用•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是国家免费提供的,家长只需要携带好宝宝的相关证明文件前往当地的接种点即可免费接种总结•接种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是保护宝宝健康的重要措施,需要家长重视和配合•接种前要了解接种时间、剂次、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以及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接种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等疫苗是国家免费提供的,家长不要被不法分子所骗,避免给宝宝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婴儿疫苗接种培训计划表一、培训目的1. 加强医务人员对婴儿疫苗接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平;2. 增强医务人员对婴儿疫苗接种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确保接种过程的安全和有效;3. 促进医务人员对婴儿疫苗接种工作的重视和关注,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二、培训内容1. 婴儿疫苗接种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解读;2. 婴儿疫苗接种的接种对象和接种时间的了解;3. 婴儿疫苗接种的接种方法和操作技巧的掌握;4. 婴儿疫苗接种的疫苗种类和适用范围的了解;5. 婴儿疫苗接种的接种剂量和接种间隔的掌握;6. 婴儿疫苗接种的接种反应和应急处理的技巧;7. 婴儿疫苗接种的接种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管理。
三、培训形式1. 教学讲授:由相关专家和医疗人员进行婴儿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的讲解和传授;2.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对婴儿疫苗接种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3. 模拟操作:对医务人员进行婴儿疫苗接种操作技巧的模拟训练和实际操作练习;4. 互动交流:鼓励医务人员进行经验分享和互动交流,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四、培训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两天时间进行婴儿疫苗接种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解读以及接种对象和接种时间的了解的教学讲授;2. 第二阶段:一天时间进行婴儿疫苗接种的接种方法和操作技巧的掌握以及疫苗种类和适用范围的了解的教学讲授和模拟操作;3. 第三阶段:两天时间进行婴儿疫苗接种的接种剂量和接种间隔的掌握以及接种反应和应急处理的技巧的教学讲授和案例分析;4. 第四阶段:一天时间进行婴儿疫苗接种的接种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管理的教学讲授和总结交流。
五、培训地点培训地点设在医院的培训室或会议室,保证环境安静、整洁、配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六、培训人员培训人员包括相关专家、医护人员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等。
七、培训效果评估1. 通过考试:对参与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考试,评估培训效果;2. 通过讲评:对参与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观摩演示和模拟操作,进行实时提问和讲评,评估培训效果;3. 通过调查:对参与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其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和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