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荷花的诗句——《采莲曲(其二)》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采莲曲二首文章一:采莲曲二首赏析大家好,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两首非常有趣的诗歌——《采莲曲》和《采莲曲其二》。
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诗人温庭筠所作,主要讲述了采莲的故事。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采莲曲》。
这首诗的节奏和音韵非常优美,让人听起来舒展愉悦。
诗中写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迎风桥下水,开口笑东家。
”通过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美丽的画面:在村庄的边缘,绿树环绕,青山点缀,而河流在风中优美地流淌着。
采莲的女孩在这里快乐地嬉戏,在欢声笑语中采摘着最美丽的莲花。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采莲曲其二》。
和第一首诗一样,这首诗的音韵和韵律非常优美,充满了舒展愉悦的感觉。
在这首诗里,作者更多地表现了少女的美和青春的活力。
诗中涉及到了很多女孩的日常生活,比如干家务、晾衣服、洗莲花等。
通过这些形象的描写,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女孩子们的生活,感受到她们所拥有的美好和自由自在的青春。
总的来说,《采莲曲》和《采莲曲其二》这两首诗歌非常优美、轻快、生动,除了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外,更将女孩子们自然、青春美好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两首诗歌流传至今,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欣赏的享受,也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文学遗产。
文章二:《采莲曲二首》的音韵美学分析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两首非常有趣的诗歌——《采莲曲》和《采莲曲其二》。
这两首诗歌都是唐代诗人温庭筠所作,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回顾历史和时代,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
在两首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精妙的音韵美学,这不仅让诗歌更加优美流畅,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
比如在《采莲曲》中,作者使用了很多清脆、优美的字眼,比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迎风桥下水,开口笑东家”,这些字眼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而在《采莲曲其二》中,作者更多地使用的是富有活力的词汇,比如“麦秋时节家家忙,池塘满眼采莲娘”,“白莲深处无人见,黄牛背上一人行”。
这些词汇让我们感受到了女孩子们美好、自由、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营造出一种欢乐、轻松、自由的氛围,使读者在读完这首诗后心情会变得开朗起来。
描写荷花的诗句有哪些?(关于描写荷花的诗句有哪些)1、《采莲曲二首》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西湖好,看得眼眼会摇。
宋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xx月,也能吹到东风。
4、雨中荷花含笑看,一丝青绿与明媚,一缕清香萦绕在心际。
5、一光下,荷花荷叶上,钻出了一个个小莲蓬,有的荷叶上面有一片片晶莹的露珠。
这时的荷叶好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我想:不,不就是不像月季那么大,只有荷花才有那么多的大圆盘。
6、《东湖荷花》宋·杨东湖绿涨浓,南湖清浅上亭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水中莲叶两不尽,一夜鱼龙两白金。
一一王昌龄《莲叶》7、荷花在池塘里先是冒出一个个粉妆玉砌的荷花,先是花苞的花苞,然后是嫩嫩的,像一只只小精灵在水面上戏耍。
荷花有六个瓣,呈现出淡淡的一笑,有的花瓣已经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
8、荷叶上面还有许多小水珠,闪闪发光,就像镶嵌在绿色翡翠盘中一样,真是千姿百态,五光十色。
9、夏荷花开放了。
碧绿的荷叶上有一个个碧绿的小莲蓬,荷叶是那么翠绿,荷叶像个大玉盘衬托着花朵,真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荷叶中翩翩起舞,美丽极了。
10、夏日,荷花的花苞也开了:有的含苞欲放,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还有的昂首怒放。
一阵阵沁人肺腑的花香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蜜蜂,嗡嗡嗡地边歌边舞。
11、荷花很小很小,开在绿色的叶片上,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的莲蓬,好看极了。
荷叶上全是嫩绿的莲蓬,好像一个个小娃娃。
荷叶上面还有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凑近看时,就像一颗颗珍珠在绿色的叶子上滚来滚去,还有一个个小莲蓬在水面上透亮地打上了水珠,真漂亮!12、一光下,荷花荷叶上,钻出了一个个小莲蓬,有的荷叶上面有一片片晶莹的露珠。
这时的荷叶好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描写荷花的诗句描写荷花的诗句(精选180句)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荷花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荷花的诗句11、携手藕花湖上路。
——朱淑真《清平乐·夏日游湖》2、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李白《渌水曲》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4、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7、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8、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李白《妾薄命》9、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10、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李白《采莲曲》11、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王维《山居即事》12、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王维《渭川田家》13、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苏轼《江神子·江景》14、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陈文述《夏日杂诗》15、一年滴尽莲花漏。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16、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17、手捻香笺忆小莲。
——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18、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杜甫《为农》19、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张籍《春别曲》20、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聂胜琼《鹧鸪天·别情》21、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白居易《咏菊》22、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白居易《采莲曲》23、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描写荷叶和荷花的诗句描写荷叶和荷花的诗句翠绿的荷叶丛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获得许多古人的喜爱。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描写荷叶和荷花的诗句,欢迎查看。
描写荷叶和荷花的诗句 1一、《荷花》石涛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二、《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三、《折荷有赠》李白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四、《采莲》吴均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五、《临江仙》欧阳修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六、《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七、《无题·其二》李商隐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描写荷叶和荷花的诗句 21、莲花未开时,苦心终日卷。
——孟郊《乐府三首》2、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开展。
——孟郊《乐府三首》3、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
——孟郊《乐府三首》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5、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刘孝威《采莲曲》6、绿萍涨断莲舟路。
——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7、一年滴尽莲花漏。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8、因以金荷酌众客。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9、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杜公瞻《咏同心芙蓉》10、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郑谷《莲叶》11、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妇出浴时。
——杜衍《咏莲》12、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
关于荷花的古诗十首《荷花》古诗十首如下: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采莲曲》唐·李白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3、《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4、《忆王孙·夏词》宋·李重元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5、《江南》汉·佚名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6、《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苏幕遮·燎沉香》宋·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8、《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9、《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0、《渌水曲》唐·李白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描写荷花的古诗67首《荷花》《鹊桥仙·西湖荷花》《长相思·后湖荷花》《咏荷陆》《荷花》王十朋《洞仙歌·荷花》《入山观荷花初放》《端阳后四日盆荷花》《浣溪沙·甲戌年夏梦曲院荷花》《赠荷花》《卜算子·为人赋荷花》《采莲子》《独陪明月看荷花》《莲华赋》《卜算子·荷花》《一萼红·为翠湖荷花写》《祝英台近·荷花》《莲叶》《汉诗:荷花莲蓬藕》《香远益清:历代诗人笔下的荷》。
王昌龄《采莲曲》
创作背景:
王昌龄的《采莲曲》共有两首,这首诗是第二首,都是他被贬到龙标这个地方的时候创作的。
龙标在现在的湖南省怀化一带,地处湖南、广西、贵州相邻之地,在南梁时设县,唐朝时曾名为沅州、巫州,是苗、侗、瑶、土家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
在公元748年(唐天宝七年)的一个夏天,据记载,当时王昌龄闲来无事,到城外的一片荷池游玩,偶遇当地酋长的公主在莲池嬉戏唱歌,王昌龄被美人、美景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两首七言绝句。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翻译: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描写荷花的诗句汇总描写荷花的诗句汇总发布时间:2019-11-18关于荷花的诗句——《采莲曲》《采莲曲》原文相催音中起,妆前日已光。
随宜巧注口,薄落点花黄。
风住疑衫密,船小畏裾长。
波交散动楫,菱花拂度航。
低荷乳翠影,采袖新莲香。
归时会被唤,且试入兰房。
关于荷花的诗句——《采莲曲》《采莲曲》原文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度,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采莲曲》作者简介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
即南朝梁简文帝。
字世缵。
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
梁武帝第三子。
关于荷花的诗句——《秋登巴陵望洞庭》《秋登巴陵望洞庭》原文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
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
关于荷花的诗句——《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原文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赏析诗的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
时间是两竿落日,则既非在红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苍茫之中。
关于荷花的诗句——《暮秋独游曲江》《暮秋独游曲江》原文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暮秋独游曲江》赏析唐诗人李商隐是泾川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婿。
人称他是个多情郎,有多首荷诗赠予心上人。
关于荷花的诗句——《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原文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译文夏日的水亭格外凉爽,水中倒映着藤萝青竹,潭间散发出芰荷的芳香。
关于荷花的诗句——《苕溪》《苕溪》原文晚立苕溪溪上头,往来无数采菱舟。
采菱归去明朝卖,安识人闻乐与愁。
《苕溪》作者简介杜耒lěi(?1225),南宋诗人。
采莲曲(其二)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诗文翻译
茂盛的莲池当中,有一群美丽可爱的采莲少女,她们的罗裙同荷叶一样鲜绿,她们的脸庞如荷花一般红润。
人与荷花相互掩映,一会儿就不见了;听到歌声才知道她们还在其中。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文翻译
江南大地鸟鸣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采莲曲其二《采莲曲》为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江南弄》。
王昌龄作《采莲曲》二首,此为其中之一首。
这首诗描写江南水乡清新秀美的风光和采莲女活泼真率的情态。
越,古国名,亦称于越,初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
故诗中“越女”当指江南水乡女子,且为采莲女。
“桂舟”、“桂楫”是写采莲女所用舟楫之美。
屈原《九歌·湘君》用“桂舟”、“桂擢(擢即楫)表现神(一说神女)之美。
王昌龄这里写舟楫之美,实际上也是写越女之美。
前四句写越女采莲,却不写莲、不写荷,而写她们乘的舟用的楫;写湖水的渺漫,江水的清澈。
采莲女乘着桂舟,划动桂楫,渡过清澈见底的江水,在望不到边的湖面上穿行,多么轻松,多么自如。
多么欢快。
不禁令人联想到汉乐府《相和歌辞》中那首著名的《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女就象这首诗中写的鱼儿,嘻戏在莲叶间。
诗人赞美江南水乡这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风貌,也赞美采莲女富于诗意的愉快劳动。
诗的后半更富情趣,越女采莲已毕,相约“莫摘芙蓉叶”,而要“摘取芙蓉花”。
做什么用呢?拿回家向丈夫夸耀,问问丈夫,这艳丽的荷花和人比,谁更美?采莲女的娇憨活泼之态,跃然纸上。
王昌龄以前的六朝上层贵族文人写“采莲”这种题材,或多或少都有些靡艳的成分。
而王昌龄的这一类诗,绝无轻浮浅薄之词,也不以浓艳取胜,而是着重写自然之景,自然之情。
这首诗捕捉了江南水乡采莲女子平凡劳动中的典型情景,加以概括和想象,饶有情趣地表现了青年女子纯洁天真、异常可爱的情态,令人感到健康清新,意味深长。
同时,这首诗语言通俗明快,音调和谐宛转,有很浓的民歌气息。
描写荷叶和荷花的诗句描写荷叶和荷花的诗句翠绿的荷叶丛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获得许多古人的喜爱。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描写荷叶和荷花的诗句,欢迎查看。
描写荷叶和荷花的诗句 1一、《荷花》石涛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二、《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三、《折荷有赠》李白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四、《采莲》吴均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五、《临江仙》欧阳修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六、《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七、《无题·其二》李商隐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描写荷叶和荷花的诗句 21、莲花未开时,苦心终日卷。
——孟郊《乐府三首》2、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开展。
——孟郊《乐府三首》3、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
——孟郊《乐府三首》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5、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刘孝威《采莲曲》6、绿萍涨断莲舟路。
——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7、一年滴尽莲花漏。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8、因以金荷酌众客。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9、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杜公瞻《咏同心芙蓉》10、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郑谷《莲叶》11、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妇出浴时。
——杜衍《咏莲》12、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
采莲曲其二的诗意采莲曲其二的诗意 1一、《采莲曲》:王昌龄原文:采莲的姑娘把采莲的姑娘融入到荷叶中,仿佛颜色一样,姑娘的脸藏在盛开的荷花中,相互映射。
荷花混在荷塘里,很难认出荷塘,听到歌声才知道池中有人在采莲——采莲。
注释:1、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
2、芙蓉:即荷花。
3、乱:混杂。
“乱入”指采荷女子在荷花池中。
翻译:采莲姑娘的绿色裙裾与田野里的荷叶融为一体,仿佛同色难辨。
女孩的脸隐藏在盛开的荷花中,相互辉映,难以分辨花朵。
它消失在荷塘里,直到听到歌声我才意识到谁。
二、《采莲曲》:白居易原文:叶在荡漾,风在吹,船在荷花深处过。
余浪低头大笑,碧玉挠头落水。
翻译:菱叶浮于水面,荷叶随风摇曳,荷花深处,采莲船轻快地飞着。
采莲姑娘遇到心上人,想跟他打个招呼又怕笑话,就低头羞涩地笑了笑。
她一不小心,头上的玉簪掉进了水里。
三、《采莲曲》:李白原文:如果采莲人在西野附近,他们会隔着荷花笑。
新妆水底明,风里香。
谁在岸边游泳,三三五五映着哭泣的杨。
紫罗兰在落花中嘶嘶作响,我看到这空空的心碎。
翻译:夏天,若叶河边,美丽的采莲人正在成双成对地采摘莲子。
透过荷花,人们欢声笑语,荷花红脸。
阳光照在莲姑娘的新妆容上,水底也是亮堂堂的。
风一吹,衣服被掀在空中,莲香浮动。
那是谁家在岸边流浪?355躺在垂柳树荫下。
我身边的紫马嘶鸣声隆隆,落花飞去。
看到这美景,诗人流连忘返,心都碎了。
四、《采莲曲》:贺知章原文:山雾嶙峋,镜水无风自波。
莫言的青春在春天耗尽,没有中产的收获。
采莲曲其二的古诗水上游,采莲取,秦淮滩头芦苇菱。
香草袅袅,沙上香,鱼游水中,采莲迎。
多少年代的春朝,浩淼的秦淮江边,曾经有许多繁花似锦、绿草茵茵,珠翠湛蓝的清澈湖面,采莲的女子姿态曼妙动人,此刻,秦淮江滩上繁华落尽,除了夏花秋雨,惟有仙游采莲的曲子,一曲《采莲曲其二》。
二、曲意曲中以浩淼湖水,秦淮江滩为背景,以采莲女子为主角,以把玩莲子、仙游湖中为主题,唱出仙游采莲的欢乐。
《采莲曲其二》以快歌慢诵的方式讲述了采莲女子的行踪,首先是采莲女子把玩蝴蝶莲子,淘得莲子清澈可见,面如水芙蓉,眼似星河,把玩间断断续续,她身轻如燕,仙游湖中,叹息秦淮江,又把莲藕挖掘到湖中,把玩莲叶,莲蕊,仙游湖水,把莲子的心乐放飞;于是,采莲曲其二,把采莲所看到的风光以及采莲所感受到的意境如诗如画,充分地展示出来。
三、激情人物采莲曲其二中有一位采莲女子,仙游湖中,她出类拔萃,气宇轩昂,仙子般潇洒雅致,把情深意长深入心扉,这位采莲女子让人神往,把芦苇菱、莲子、莲蕊都藏在心底,似乎可以让人凭借着她的画面,尽情地享受采莲的喜悦,时而把自己的心思对写歌词,即使不能乘飞舟游到湖中,也可以让情绪得到满足。
四、采莲曲其二的曲调仙游采莲一曲,曲调柔美轻快,把芦苇菱,珠翠湛蓝的清澈湖面,精致的莲子,洁净的莲蕊隐藏其中,慢慢张开她的羽翼,带着春风舞动,弥漫着温馨的气息,犹如朵朵花开灿烂。
轻轻弹着鸣琴,淡淡的音乐,留下无尽的遐思。
五、结语采莲曲其二,以精妙的曲调,展示出仙游采莲的欢乐,让人乘着梦游,感受仙游采莲无限的美好,令人回味无穷。
采莲曲其二,带来春风舞动,那么多景色,连同淡淡的香气,让我们牢牢地记住,采莲曲其二,把玩莲子仙游湖曲,无论何时,都给人以清新优雅的感受。
【描写荷花的诗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_全诗赏析出自盛唐诗人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这首像一幅美好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快。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伎俩加以烘托描述,奇妙地将采莲少女的俏丽与大天然融为一体。
全诗活泼活跃,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涯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门;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
前两句着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触,客观描写与主观感想相联合的手段,很好地表示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幽美意境。
假如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核心天然是采莲?女们。
但作者却从头至尾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呈现,而是让她们搀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有若无,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漂亮的大做作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惹人遥想的精美意境。
这样的艺术构思,是步人后尘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四周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协调同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外是个一般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景色”,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
次句的芙蓉即荷花。
说少女的脸庞红润明丽犹如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方也不算新颖。
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刻画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旁边,看上去好象娇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好像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简直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彼此辉映,人花难辨。
让人觉得,这些采莲女子几乎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局部,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
关于荷花的古诗词(45首)荷花的.古诗词11、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古风[唐]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3、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幻想。
4、《无题·其二》[唐]李商隐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5、莲花唐温庭筠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草。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6、莲唐唐彦谦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著余芳少,无人问的中。
7、咏双开莲花唐·刘商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
8、芙蓉唐温庭筠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
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露里,美人清镜中。
南楼未归容,一夕练塘东。
9、独芙蓉唐王贞白方塘清晓镜,独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敛苹空自愁。
日斜还顾影,风起强垂头。
芳意羡何物,双双鸂鸟游。
10、夏日南亭怀辛大蓉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幻想。
荷花的古诗词21、《山有扶苏》【先秦】诗经·郑风山有扶苏,隰(xí)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2、采莲曲隋殷英童荡舟很多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便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3、《江南可采莲》【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关于荷花的古诗10首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例子:哇塞,你看那西湖六月的荷花,可不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那红色的荷花在阳光下,简直比火还耀眼啊!2. 《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例子:哎呀,那少女与荷叶简直融为一体了呀,就像荷花突然从脸边冒出来一样,神奇不神奇!3. 《赠荷花》——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例子:嘿,这世间的花和叶待遇可不一样,可荷花和荷叶却总是那么相得益彰,等到它们衰败的时候,真让人心里难受啊!4.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例子:你瞧那小荷才刚刚露出个角,蜻蜓就立马飞上去了,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呀!5.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例子:哇,喝醉了居然跑到藕花深处去了,还惊起了一群鸥鹭,这也太好玩了吧!6. 《爱莲说》(节选)——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例子:我就特别喜欢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污染,多高洁啊,只能远远看着可不能随便去玩弄它呢!7.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例子:哈哈,江南采莲的时候多热闹呀,那鱼儿在莲叶间游来游去,这边游游那边游游,多欢快呀!8. 《荷花》——石涛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例子:五寸的荷叶和娇美的荷花,连画船都不会被妨碍摇晃呢,等到四五月份的时候,都能把美人的腰遮住啦!9. 《采莲曲二首·其二》——李白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关于荷花的诗句古诗大全
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出自王昌龄《采莲曲》
2.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出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菡
萏香销翠叶残》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自杨万里《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
4.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出自李商隐《赠荷花》
5.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出自李白《渌水曲》
6.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出自李重元《忆王孙·夏
词》
7.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出自周邦彦《苏幕
遮·燎沉香》
8.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
画楼南畔夕阳和。
——出自苏
轼《浣溪沙荷花》
9.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出自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10.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出自南北朝沈约的《咏新荷应
诏》。
荷花诗句经典名句经典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荷花诗句经典名句经典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关于荷花的诗句——《采莲曲(其二)》
关于荷花的诗句——《采莲曲(其二)》关于荷花的诗句——《采莲曲(其二)》《采莲曲(其二)》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其二)》赏析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
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
们。
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
次句的芙蓉即荷花。
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
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
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
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小分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
乱入、杂入、混入之意。
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
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
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
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
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
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
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
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
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采莲曲(其二)》作者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 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
王昌龄的籍贯,有多种说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宁、京兆两说。
王昌龄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
与、高适、、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